资源简介 座位号2023年秋学期入学检测练习题八年级 语文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积累(30分)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6分)歌声如飘风,如一缕摇曳( )的游丝,在夜空中遥远地传来,渐行渐近,渐渐地清越,终于到了窗下,歌词也清晰可辨了。咿呀的桨声,夹着jī( )荡的水声,缓慢地为歌声击节。然后歌声又渐渐远去,渐渐地微弱,渐渐地膜糊,终于轻烟般在静夜中消失。(1)结合语境,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摇曳( ) jī( )荡(2)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___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2分)(3)画线成语“清晰可辨”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材。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C.他今年刚参加工作,毫无社会经验,工作起来常常是语无伦次。D.当他拿起指挥棒,沉浸在音乐中时,一种文化上的脉动令他感到与现场观众心有灵犀。3.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鲁迅先生以深厚的学养和真挚的情感,帮助萧红解决和发现写作中出现的问题。(将“解决”和“发现”互换位置)B.真正意义上的“渔光互补”,不仅不会浪费土地,还会大大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将“的综合利用”删去)C.是否选择对社会对未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文明素质的重要标准。(在“素质”后加上“高低”)D.通过学习《木兰诗》,让我更加了解了南北朝时期乐府民歌的特点。(删除“通过”或“让”)4.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小明不明白,为什么要辛辛苦苦读书?更不明白,怎么样把书读好?B.阅兵大典就看看精神:横线、纵线、斜线、线线笔直,枪线、胸线、脚线、线线壮观。C.专家一致认为:世界经济复苏有两个支柱:一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一是亚洲经济体的引领。D.王维的《竹里馆》写人物活动,只用六个字组成三个词,就是“独坐”“弹琴”“长啸”。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李森祥的散文《台阶》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父亲与台阶的故事。文章围绕父亲和台阶,有许多生动的对话描写。B.《陋室铭》的“铭”和《爱莲说》的“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学体裁。C.《登飞来峰》的作者是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D.《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其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大师》等。6.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回答问题。(6分)(1)关于上面的书法字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楷书 B.草书 C.篆书 D.行书(2)作品中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该成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7.古诗默写。(10分)(1)万里赴戎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2)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3)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 )(4)_________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黄鹤楼》 )(5)__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6)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 )(7)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8)_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二.阅读理解。(35分)(一)读《善待生灵》,完成后面题目( 10分 )善待生灵有时,动物界也会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有一个狩猎队,把一群羚羊赶到悬崖边,准备全部活捉。约摸半小时后,羚羊群分成了两类( )老羚羊为一类,年轻羚羊为一类。一只老羚羊走出来,朝年轻羚羊群叫了一声。一只年轻羚羊应声跟老羚羊走到悬崖边。年轻羚羊后退了几步,突然朝前奔向悬崖对面;紧接着,老羚羊也飞跃出去,只是跃起的高度要低一些。当年轻羚羊在空中向下坠时,奇迹出现了:老羚羊的身子刚好出现在年轻羚羊的蹄下,年轻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一下,下坠的身子又突然升高,并轻巧地落在对面的悬崖上,而老羚羊就像一只断翅的鸟,笔直地坠入了山涧。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凌空腾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那情景是何等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动物在生命危急之时的举动,令人肃然起敬。它留给人类的思考是什么呢?“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老虎在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时,当最末一只未留后代的雄鹰从高空坠向大地时,当鳄鱼的最后一声哀鸣不再在湖泽上空回荡时……人类,从某种意义上也已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是人类对动物的哀怜,更是动物对人类的警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人和动物都是大地之子。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8.引用“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两句诗的表达效果是:(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中所说的“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是指什么事,不超过15字。(2分)10.能揭示全文主旨的语句是 ;这一句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2分)11.第二段中括号内应填的标点是 ,作用是 (2分)12.用曲线画出文中在生死抉择面前最能表现斑羚生命之壮美的比喻句(2分)(二)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题目 (共15分)(新华网成都5月19日电) 泪水中收获力量 新华社记者 白瑞雪 金黄的麦田,刚刚收割的油菜……若不是从直升机上清晰地俯瞰巴蜀大地,我们几乎已经忘记了,这本应该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当哀悼逝者的警报声响彻中国,当泪水模糊了灾区和所有心系灾区人们的双眼,悲伤让我们痛彻心扉;悲伤,也让我们的心灵收获了从废墟中站起来、向前走的力量。 我们收获的,是永不放弃的希望。 在绵竹汉旺采访时,一位刚从山上走下来的妇女,向我摊开了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 山里长大、山里结婚生子的黄惠兰,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她在大山里拥有的一切。没有食物,没有水,要走到最近的聚居点——清平乡政府,还有5公里的路。 地震发生后第2天下午,寂静的山谷里响起了轰鸣声。黄惠兰和几个幸存的同伴们挥动着他们从废墟中捡来的一根红纱巾,朝着空中的直升机大声呼喊。挥了又挥,喊了又喊,直升机又走了。 此前,一直鼓励别人要坚强的黄惠兰,坐在地上放声大哭。 黄惠兰开始了走出大山的漫漫征途。红纱巾是她唯一的行李,因为她相信,直升机总会再来的。在山中跋涉了整整一夜后,她又听到了直升机的声响——这一次,她和同伴们捡到了空投的物资。 或许,一根小小的红纱巾,根本不足以成为直升机的参照物。但黄惠兰说,她会把纱巾珍藏一生,用来提醒自己,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被埋100小时后获救的邓中群、150小时的虞锦华、164小时的李宁翠……几天来,生命奇迹的纪录不断被刷新,几乎所有神志清醒的获救者都说,他们在废墟下面从来没有放弃过生的希望。同样不言放弃的,还有在北川县城里一遍遍寻找生命的救援人员,还有奔波在寻亲路上的人们…… 我们收获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地震后的清平乡,所有商店免费开放,清平小学的孩子们,正是靠着商店里的牛奶和面包,安然度过了被困的两天。清平的山下停满了从德阳、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赶来的车辆,接送素不相识的受灾群众。在我随救援部队奔赴重灾区的路上,总有群众端着矿泉水要部队停下来歇一歇…… 所有进入灾区采访的记者都会发现,志愿者,已经成为了抗震救灾中一道独特的风景。前几天从汉旺到成都的夜路上,一支由20多辆“标致206”组成的车队引起了我的注意。一问,是车友会发起的义务接受灾群众的活动。他们的车牌,清一色地遮住了两位数,这让我想起了这些天来我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志愿者——有工人、农民、退伍老兵,还有与学校签了“免责协议”的中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 即使日常的喧嚣让我们彼此疏远,即使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让我们相互戒备,在灾难袭来的时刻,我们都以最善良、纯真的一面坦诚相对。这,才是这个世界本来的面目。 我们收获的,是承诺与责任的重量。 在绵阳采访时,我得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总装驻四川某基地医护人员正在为一名产妇作剖宫产缝合手术。当剧烈的震动袭来,医生李春梅立即俯身护住产妇,大声招呼助理医师和护士固定手术台。麻醉师韦满的第一反应是抱住摇摇欲倒的空调,以免它砸倒在手术台上,而已经走出手术室的助产士钟婕又返回室内,一把扶住左摇右晃的手术灯……所有人都在用身体保护产妇,没有谁选择逃生。 从太多太多真实的故事里,从士兵们伤痕累累的肩膀上,从救援人员倒在废墟上睡着的倦容里……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读懂了那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责任。 离开汶川时,30岁的羌族妇女郭秀莲往我的背囊里塞了一袋红樱桃。 今年的樱桃又大又甜。郭秀莲曾经算过,自家的两亩樱桃能卖到两万元。然而,樱桃还没来得及摘,地震就发生了……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 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那红彤彤的一片,是山上最鲜艳的色彩……13 .品读全文,指出文章所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分)14. 选文第一段使用了什么描写方式?此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15. “郭秀莲的一句话,让我思忖至今:‘只要树还在,明年就会结果,谁说明年不会是一个丰收年呢?’”一句中的“思忖”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4分)16. 划线句中的“纱巾”在文中出现了多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一张沾满泥土和血迹的红纱巾”有什么值得珍藏的?请谈谈你的理解。(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0分)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惟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7.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4分)尝与诸小儿游( ) 诸儿竞走取之( )惟戎不动( ) 人问之 ( )18.翻译下面句子。(4分)⑴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⑵取之信然。19.请概括王戎具备了哪些良好素质(2分)三、综合性学习。(10分)20.【背景资料】中国教育部日前宣布,将在10个省份开展京剧进课堂试点,试点中小学的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⑴.戏曲知识填空(4分)①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的是 ;中国的国粹是 ,被称作“东方歌剧”。②京剧旦角流派“梅派”的创始人是 。③戏曲的角色可分为 四大行当。⑵.一石激起千层浪,“京剧进课堂”引发了诸多争议。有人认为,中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各地之间的语言与戏曲文化差异很大,对青少年的戏曲教育以京剧一统了之,过于单一和脱离实际。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3分)⑶.我们地处西北,也有着鲜明的地方戏曲,请说出影响最大的戏曲种类,并列举至少三个曲目名称。(3分)四、名著导读。(5分)2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艾德加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到:“不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作何评论,都必须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的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这场军事政变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什么?(1分)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其结果怎么样?(2分)(3)这场军事政变发生后,中共派谁去谈判?其最终解决在当时有何意义?(2分)五、写作。(40分)22.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叶圣陶先生为人师表、待人温良,是张中行的启明星;解放军叔叔搭建小茅屋,助人为乐,是哈尼小姑娘的启明星;紫藤萝花团锦簇,焕发蓬勃生机,是宗璞的启明星……成长的启明星,闪烁在生活的每个角落,给我们带来前行的力量。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感悟?请以“________是我的启明星”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选材精当,有细节描写;③文从字顺,语言简明;④不少于600字。2020000600600600八年级入学检测语文试卷评分标准基础知识积累(30分)(1)yè 激(2分) (2)膜 模(2分)(3)可以看得很清楚,能够辨别。(合理即可,2分)2、C(2分) 3、B(2分) 4、D(2分) 5、A(2分)6、(1)A(2分) (2)香远益清(2分)(3)香气远闻更加清芬。(意近即可,2分)7、(10分)(1)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2)浩荡离愁白日斜 落红不是无情物(3)山山唯落晖 (4)日暮乡关何处是 (5)大漠孤烟直(6)江入大荒流 (7)谁家新燕啄春泥 (8)造化钟神秀二、阅读理解(35分)(一)8、 强调地球是人类与动物的共同家园,语言精警,耐人寻味。(2分)9、参考要点:老羚羊以身体支撑年轻羚羊飞跃山涧。(2分)10、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善待生灵,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议论 (2分)11、冒号 提示下文(或解释说明)(2分)12、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了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礅的生命桥。(2分)(二)13、记叙了灾区人民,救援人员,志愿者抗击灾难的动人事迹,讴歌了万众一心抗震救灾的顽强斗争精神。或: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收获了重新站起的力量,希望、温情和责任。(3分)14、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结构上总领全文,与结尾遥相呼应;内容上与巨大的自然灾害形成鲜明对比,有力地表达了战胜灾难的强烈愿望。 (4分)15、 思量,考虑 /强调只要生命还在,只要不放弃,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好。(4分)16、强调其不寻常的意义。红纱巾既是希望的象征,“沾满泥土和血迹”则是经历灾难与命运抗争的见证,因此它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4分)(三)17、(1)曾经;(2)跑;(3)只有;(4)他 (4分)(1)看见路旁李树上的果子多把树枝都压弯了。(2分)(2)摘下树上的李子品尝,果然味道很苦。(2分)19、如“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等词语。(2分)三、综合性学习(10分)20、⑴. ①昆曲 京剧 ② 梅兰芳 ③生、旦、净、 丑 ⑵、 ⑶题略四、名著导读。(5分)(1)西安事变 (2)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3)周恩来;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五、写作(40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