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噪声的防治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备课】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3章 声的世界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噪声的防治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第2课时 噪声的防治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能力目标
1.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2.通过学习控制噪声的办法,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调查、访问网站、查阅资料等多种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
三、素养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培养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兴趣.
【教学重点】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联系实际,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
【教具准备】闹钟、纸盒、耳罩、泡沫塑料、示波器、铁钉、玻璃、录像带、录像机、电视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大自然中的声音多种多样.优美的乐音令人心情舒畅,而杂乱的声音——噪声刺耳难听,让人感到心烦意乱.噪声问题伴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逐渐突出.近年来,噪声已列为国际公害,它严重地污染着环境,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噪声污染已与水污染、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起,成为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关于噪声,同学们想了解哪些问题呢?
学生1:噪声从哪里来?
学生2:噪声的波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3:什么样的声音是噪声?
学生4:噪声有什么危害?
学生5:用什么办法可以减弱噪声?
师 同学们有很浓厚的求知欲,这很好,这节课我们就学习与噪声有关的一些知识.
【进行新课】
环保角度的噪声与乐音
(1)物理学角度的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乐音和噪声都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角度来看属于乐音,但从环保角度看却属于噪声.例如,上课时,学校喇叭里传来的优美的歌声,也属于噪声.
板书:环境保护角度上的噪声: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例题1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
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
解析:运用“概念辨析法”,从环保角度来看,进入人耳的声音如果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物理学中的乐音有时也属于噪声.A.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A和B都妨碍了我们的学习;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琴声,妨碍了我们的休息;D.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力的演讲声,雄辩有力的演讲声是我们要听到的声音.
答案:D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噪声的来源
师 噪声来源于哪些地方
学生甲:噪声通常来源于汽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电机、机床等工业机械,以及空调、冰箱等家电.
学生乙:音乐给人享受,然而夜深人静欣赏音乐时,若音乐声过大,则会影响他人休息,以致音乐变成了噪声.
学生丙:喜庆的鞭炮给一些人带来欢乐,但也会破坏其他人的安宁,成为令人讨厌的噪声.
师生总结并用多媒体展示:
噪声的来源:
(1)自然界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暴风雨、海啸、雷鸣、地震、火山爆发等;
(2)交通运输噪声:引擎声、汽笛声、刹车声;
(3)施工噪声:搅拌机、打桩机、切割机等的声音;
(4)工厂里的噪音:机器运转振动发声,机器切割、摩擦、锻造等发声;
(5)社会生活噪声:娱乐场所的音乐声,商店、集贸市场吆喝叫卖声;
(6)电磁噪声:电风扇、电冰箱、日光灯等用电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噪声的危害及环境噪声标准
师 声音有强有弱,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4页内容,以及45页表“我国2008年制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中的内容,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思考题:(1)噪声的危害表现在哪些方面?
(2)白天上课时,教室里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多少分贝?
(1)噪声的危害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
②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等,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
③高强度的噪声能够损坏建筑物.例如:喷气式飞机产生的噪声能够将附近建筑物的窗户玻璃震碎,噪声导致工作设备“疲劳”以至断裂等.
(2)55dB.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噪声的防治
师 噪声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因此,防治噪声十分重要.
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多媒体展示):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2)噪声防治的三种途径是什么?
(3)教材P45页图3-22和图3-23中控制噪声的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
学生回答:(讨论、交流后积极发言,教师指导、补充)
(1)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有这样三个阶段:①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②在介质中传播.③鼓膜的振动.
(2)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板书: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是:①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②阻断它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③防止它进入人耳(在人耳处减弱).
例题2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健身活动.但同时广场舞的音响却给周边住宅楼休息的居民造成了一定影响.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
B.禁止广场舞活动
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
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析:解答此题可采用分析法来解题.噪声三防:防产生、阻传播、防入耳.但声的防控必须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具有可操作性,否则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这是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从实际的角度出发,让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可以减弱噪声,但不适用于实际情况,故A错误;广场舞是一种健身活动,禁止跳广场舞,也是不适用于实际的,故B错误;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既能锻炼身体,又不影响别人,故C正确;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
答案:C.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课堂小结】
这节课从环保角度认识了生活中的噪声.主要分析了噪声的来源、噪声的等级和危害、控制噪声的方法等内容.愿同学们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这节课就学到这,谢谢!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本节课的物理知识不多,但应用性较强,因此教学时要从环境保护出发,让学生了解噪声的危害和怎样减弱噪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联系实际,设计一些新颖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参与.
2.对噪声的来源,在教学形式上,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讨论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社区调查,使学生对噪声污染有切身的体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