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课】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1课时 眼睛和视力矫正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效备课】沪科版物理八上 第4章 多彩的光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1课时 眼睛和视力矫正 教案

资源简介

第六节 神奇的眼睛
第1课时 眼睛和视力矫正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眼睛的构造,知道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2.了解眼镜是怎样矫正视力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实验和实践,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参与组织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素养目标
1.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关爱健康的意识,使其能自觉注意保护视力.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用前面所学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知识,加深对眼睛的了解.
【教学难点】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的培养.
【教具准备】挂图、眼睛模型、盐水杯、几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和凹透镜、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课时】1课时
【巩固复习】教师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内容,并讲解学生所做的课后作业,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
【新课引入】
师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脑的信息有80%以上是通过人的双眼获得的.人的眼睛就是一个凸透镜,然而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增大,近视眼患者越来越多.人眼为什么能感知外界的光和影?人眼又为什么会出现近视和远视现象呢?学完本课,你就会知道了.
【进行新课】
知识点1 眼睛的视物原理
教师引导学生看教材P75页图4?46“眼睛的构造”,让学生通过挂图讲述眼睛的结构(教师可适当提示).
学生1: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近似球体.此外,还有一些附属结构.
学生2:眼球由角膜、晶状体、瞳孔、虹膜、睫状体、玻璃体、视网膜、视神经等组成.
学生3: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学生4: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玻璃体的折射作用,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
学生5: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
师 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大家想一想眼睛看物体与什么类似
学生:与凸透镜成像类似.
师 从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来看,眼睛看物体相当于生活中的凸透镜成像的哪一种
学生:相当于物体距离凸透镜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板书:人眼视物相当于凸透镜成像.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到晶状体(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师 请一个同学在教室的最前排和最后排看黑板上同一个“大”字.
小明同学在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大”字,根据凸透镜成像的知识,远近不同的物体成的像的位置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要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视网膜(光屏)要不断移动(即眼球在不断变化,用气球模拟),请大家思考一下:到底什么在变
学生:不是眼球在变,只能是晶状体在改变形状和焦距.
师 对.其实眼睛在看远近不同的物体,晶状体在睫状体的作用下,改变厚薄,改变焦距(即调焦).
课件演示正常眼看远处物体和正常眼看近处物体,使学生加深印象.
多媒体展示:
正常的眼睛:在看远处的物体时,由于周围肌肉的作用,晶状体变得扁平,减弱了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在观看近处的物体时,由于周围物体的作用,晶状体变凸,增大了对光线的偏折程度.因此,无论是远处的物体还是近处的物体都能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可见,在物距改变时,眼睛能靠改变晶状体的厚薄来改变对光的偏折程度,这叫眼睛的调节.
板书:人眼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原理:晶状体的调节作用.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2 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师 我们的眼睛实在了不起,能根据环境的明暗或物体的距离,自动作出调节,只要眼睛各部分运作正常,总能在视网膜上得到清晰的像.但是有些人患了近视眼后,单靠自身眼睛的调节已不能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那么近视眼是如何形成的呢?
学生认真思考并积极发言,教师进行提示引导.
教师总结:近视眼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近视眼的视网膜距晶状体过远或者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致使远处射来的平行光线还未到达视网膜就已聚成一点,而当光线到达视网膜时又都分散开,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因此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师 为了能看清物体应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什么镜 说出根据.
学生:应放一个凹透镜,因为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演示实验: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着色液体则表示玻璃体.先放一个焦距较大(即折光能力较小)的凹透镜,光还是会聚在视网膜前.
师 怎么办
学生:换一个凹透镜.
师 换一个什么样的凹透镜
学生:换一个更凹的凹透镜,即焦距更短的凹透镜.
师 怎么判断
学生:用手摸.
演示:用一个焦距更短的凹透镜可以使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师 可见要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
板书:近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近视眼的晶状体太厚,从远处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教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展示:
(1)儿童、青少年眼睛中的晶状体弹性强,睫状体的调节能力大,但是如果看书写字的姿势不正确,书本放得离眼太近,或采光、照明条件不好,或持续用眼的时间过长,都会使睫状体内的肌肉持续收缩.晶状体凸度增大,久而久之,一旦看远方物体时,睫状体内的肌肉就不能放松.变凸的晶状体也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假性近视.发生假性近视以后,如仍不注意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就会造成变凸的晶状体不能恢复正常,就会变成真性近视.
(2)预防近视要做到:①读书、写字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约33cm.②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远眺几分钟.③要认真做眼保健操.④不要在直射强光下看书.⑤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⑥不躺卧着看书.⑦不在走路时看书.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知识点3 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1)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师 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前后方面上太短,因此来自近处一点的光还没有会聚成一点就到达视网膜了,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模糊的光斑.为了能看清近处物体.应在远视眼前面放一个什么镜 说出根据.
学生:应放一个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
实验演示: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
板书:远视眼的成因及其矫正:远视眼的晶状体太薄,从近处射来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2)眼镜的度数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77页“信息窗”.
教师边讲解边用多媒体展示下段文字:
透镜焦距f的长短标志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表示,即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0.5m,它的焦度就是.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
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m-1,它的焦距是1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近视眼和远视眼患者应到有关的眼科医疗部门去检查,请眼科专家诊断应戴什么样的眼镜,如果配制不好,会加剧视力下降.
(3)如何卫生用眼,做好眼保健操
师 正常眼、近视眼的同学平时应如何做到卫生用眼
学生甲:不要长时间连续用眼,要注意休息.
学生乙:要讲究卫生,毛巾要勤洗、勤晒.
学生丙:要经常做眼保健操.
师 大家讲得很好,下面请大家在眼保健操乐曲声中做一遍眼保健操.
【课堂训练】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知道了眼睛的构造,人眼视物与凸透镜成像一样,知道了近视眼、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凹透镜,远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平时应注意保护眼睛.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部分练习.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的欲望是获取知识的强大动力.这节课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导入,引入课题.
2.对于正常眼的调节,要清楚地弄懂是较难的.把眼睛成像类比凸透镜成像,介绍眼睛的成像原理,再通过实验或多媒体动画演示,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就要容易得多.
3.对于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矫正可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点直观地向学生呈现.
4.这节课的课前、课后可充分调动学生去查阅、搜集相关的资料、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