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三节 快与慢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运动的世界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_______;(2)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_______;(3)比较单位时间内通过的_______.路程2.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______;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之比叫做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为v = ______.快慢路程与时间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时间路程4.物体沿着直线且_______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_.通常用___________表示做变速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3.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_,符号为_____;在交通运输中,常用_________做速度的单位,符号为______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米/秒m/s千米/时km/h1m/s=3.6km/h[想想议议] 运动是有快慢的,那怎样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呢? 图中是赛跑过程的一个瞬间,你能判断她们谁跑得快吗?所用时间相同时,跑在前面的运动快.男子1500m世界纪录进展表3分29秒67 史蒂夫·克拉姆 英国 1985.07.16 3分29秒46 赛义德·奥伊塔 摩洛哥 1985.08.23 3分28秒86 努尔丁·莫塞利 阿尔及利亚 1992.09.06 3分27秒27 努尔丁·莫塞利 阿尔及利亚 1995.07.12 3分26秒00 希查姆·埃尔·盖鲁伊 摩洛哥 1998.07经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短的运动快.下表中哪位运动员跑得最快? 小聪同学的100m跑成绩为17s,小明同学的50m跑成绩为8s,要知道他们谁跑得快,应该怎么办?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有两种方法:“相同时间比较路程”和“相同路程比较时间”,物理学中采用了前一种,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时间,再进行比较.总结:1.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2.公式: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示物体运动越快.知识点一速度3.单位:基本单位 m/s 或 m ·s-1读作 米每秒常用单位 km/h 或 km ·h-1读作 千米每小时汽车速度表[小练习]1. 可变形为_________或 ___________.2.5m/s= km/h72km/h= m/s1820例1 火车在北京和上海之间的运行速度约为104km/h,两地之间的铁路线长为1463km,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要用多少时间?解:由公式 变形可以得到 ,因此,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所用的时间大约是例2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解:由公式 变形可以得到 ,因此,听到雷声所需时间大约是答:需要约2.94s才能听到距你1km处产生的雷声。列车沿直线运动过山车沿曲线运动 1.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知识点二匀速直线运动一、机械运动的分类0010s20s30s40s300m600m900m1200m0010s20s30s40s200m1200m450m750m 沿直线行驶的两辆小汽车运动有什么不同? 2.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想想议议] 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是研究其它复杂运动的基础.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速度大小不随路程和时间变化.二、匀速直线运动 平直轨道上平稳运行的列车近似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例3 下列有关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由速度 可知,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由速度 可知,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路程越大D.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不能由公式 计算解析:匀速直线运动有两个特点:①速度大小不变;②运动方向不变,也就是说速度是恒定的.因此,速度与路程、时间无关.当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通过的路程就越长,即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当然,速度的大小可以由公式 计算.×√×× 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 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知识点三平均速度平均速度计算式 日常所说的速度,多数情况下指的是平均速度. 例4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例4 我国优秀运动员刘翔在2004雅典奥运会上勇夺110m跨栏金牌并打破奥运会纪录,成绩12.91s.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刘翔的平均速度是8.52m/s. 刘翔在运动过程中通过的路程s=110m,所用时间t=12.91s,利用公式v=s/t计算它的平均速度为: 解:所用公式代入数据,求出结果.数字后面要有单位.必要的说明 例5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小明前50 m路程s1=50 m,用时t1=6s,后50 m路程s2=50 m,用时t2=7 s,全程s3=100 m,用时t3.根据公式和题意有:分析:50 m50 m6 s7 s全程前50m平均速度:后50m平均速度:全程平均速度:全程时间: 例5 小明在跑百米时,前50 m用时6 s,后50 m用时7 s,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答:小明前、后50 m及百米全程的平均速度分别为8.3 m/s、7.1 m/s和7.7 m/s. 求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一定要明确路程和时间的对应关系.即使是同一运动过程的不同部分的平均速度也可能不同.50 m50 m 7s6 s13 s100 m8.3 m/s7.1 m/s7.7 m/s例6 小明同学早晨7:30从家出发,骑自行车上学,行驶了1200m,此时他看了手表时间为7:35到达街上,紧接着又行驶了5min到达学校,已知学校距离他家3000m,求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多大?解:由题可知小明骑自行车上学经过的路程s=3000m,所用时间t =(7点35分-7点30分)+5分=10分=600秒,由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得, .因此小明骑自行车上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5m/s.1. 请将下列物体按速度从大到小排列.(1)光速:3 ×108m/s(2)人步行:110cm/s(3)汽车:30m/s(4)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7900m/s(5)自行车:72km/h=(72/3.6 )m/s=20 m/s=1.1m/s答案:(1)>(4)>(3)>(5)>(2)随堂演练2.关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物体在相等的路程内所用的时间越长,速度越大C×√××3. 我国首架既可离水飞行,又可入水滑行的实用飞翼船在湖州太湖乐园首航成功.若它以160千米 / 时的恒定速度运动了30分钟,飞翼船通过的距离为____千米.804.一只羚羊急速奔跑时1min可达1.2km,羚羊的速度是多少km/h?一只老虎飞速奔跑时100s可达2500m,老虎的速度是多少m/s?老虎以这样的速度能否追上羚羊?已知: s1 = 1.2km, t1 = 1 min = 1/60 h;s2 = 2500 m, t2 = 100 s 求:v1 , v2.解:v1 = s1/t1 =1.2km÷1/60h =72(km/h)v2 = s2/t2 =2500 m/100s = 25(m/s)v2 = 25×3.6 km/h = 90 (km/h) v2 > v1答:羚羊的速度是72km/h;老虎的速度是25 m/s,以这样的速度老虎能追上羚羊.4.一只羚羊急速奔跑时1min可达1.2km,羚羊的速度是多少km/h?一只老虎飞速奔跑时100s可达2500m,老虎的速度是多少m/s?老虎以这样的速度能否追上羚羊?解析:由于两车的运动方向是相对的,以坐在窗口的乘客为参照物,甲车的速度为v=v1+v2=30m/s+20m/s=50m/s,从乙车车头经过乘客到车尾离开共经历的路程为乙车的车长,所以,乙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为 故选D.5.甲车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在相邻的平行铁路上,迎面开来一列长300m的乙车,速度是20m/s,坐在甲车窗口的乘客看到乙车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 )A.30s B.15s C.10s D.6sD课堂小结一、速度1.物理意义: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2.公式:3.单位换算:1 m/s=3.6 km/h二、匀速直线运动0010s20s30s40s300m600m900m1200m三、平均速度快慢不变,运动路线是直线.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课后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刘翔夺冠.mp4 第三节 快与慢.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