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第一章 碰撞与动量守恒4.美妙的守恒定律教学目标CONTENT010203体会自然之美,理解物理学中的守恒定律,并能用守恒定律解决一些问题知道并理解弹性碰撞与非弹性碰撞通过情景探究知道碰撞前系统总动能大于或等于碰撞后总动能A、B两个质量相等的木球并排挂在一起,然后把A球向左拉开,再松手,于是它向右摆动,达到原先的平衡位置时跟B球发生碰撞。碰后,A球立即停止,B向右摆去,摆到与A球初始高度差不多的高度,又向左摆动,跟A球碰撞,这时B球立即停止,而A向左摆去……新课引入1.碰撞过程中除了动量守恒之外,是否还有其他守恒量?不妨大胆作出猜想。2.你准备怎么去证实你的猜想呢?3.你还记得以前的方案吗?从能量角度实验验证一知能提升方案1. 使气垫导轨上的一个物体静止,推动另一个滑块去碰它,两滑块相碰后分开。方案2.在两滑块近端安装橡皮泥和撞针,使一个滑块静止,推动另一个滑块去碰它,碰后粘成一体。研究碰撞中的动能收据收集处理方案1. 使气垫导轨上的一个物体静止,推动另一个滑块去碰它,两滑块相碰后分开。结果:动能几乎没有损失。序号 1的质量 2的质量 碰前1的速度 碰前动能 碰后1的速度 碰后2的速度 碰后动能m1/kg m2/kg v1/(ms-1) Ek/J v1′/(ms-1) v2′/(ms-1) Ek′/J1 0.220 0.220 0.354 0 0.3512 0.330 0.220 0.321 0.045 0.3600.02750.01500.02710.0145数据收集处理方案2.在两滑块近端安装橡皮泥和撞针,使一个滑块静止,推动另一个滑块去碰它,碰后粘成一体。结果:动能损失很大。序号 1的质量 2的质量 碰前1的速度 碰前动能 碰后1的速度 碰后2的速度 碰后动能m1/kg m2/kg v1/(ms-1) Ek/J v1′/(ms-1) v2′/(ms-1) Ek′/J1 0.220 0.220 0.499 0.248 0.2482 0.240 0.220 0.271 0.140 0.1400.02730.00880.01350.0045知能提升方案2:两滑块碰撞前后的总动能并不相等。方案1: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内,两滑块碰撞前后的总动能几乎相等。两滑块组成的系统碰撞过程中动量总是守恒的,但动能却不一定守恒。碰撞一知能提升1.碰撞的定义: 碰撞是指相对运动的物体相遇时,在极短时间内它们的运动状态发生了显著变化的过程。2.碰撞的特点:(1)时间极短,碰撞力极大(2)碰撞过程位移可忽略(3)碰撞力(内力)远大于外力,系统动量守恒碰撞的类型一1.弹性碰撞: 碰撞中能量无损失——动量守恒,动能守恒。2.非弹性碰撞:碰撞中能量有损失—— 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中能量有损失且损失最大,即碰后系统具有共同速度—— 动量守恒,动能不守恒。知能提升弹性碰撞一由机械能守恒得: m1v12 = m1v1′ 2 m2v2′ 2 ②分析:由动量守恒得:m1v1 0 = m1v1′ m2v2′ ①联立①②得:如图,地面光滑,物体以速度与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和。v1′ = v1v2′ = v1知能提升v1′ = v1v2′ = v1① 若m1=m2,得:v1′ = 0;v2′ = v1 ,则:两小球交换速度.② 若,得:v1′ v1;v2′ 2v1,则:m1速度几乎不变,以近乎两倍的速度被撞出去.③ 若,得: 0,则:m1几乎以原速弹回,几乎不动.如图,地面光滑,物体以速度与原来静止的物体发生弹性碰撞,碰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和。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两个物体的质量都是m,碰撞前一个物体静止,另一个以速度v 向它撞去。碰撞后两个物体粘在一起,成为一个质量为2m 的物体,以一定速度继续前进。分析动能的损失。解析: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 2mv′= mv,则碰撞前的总动能碰撞后的总动能系统损失的动能非弹性碰撞二知能提升碰撞的类型三1.对心碰撞: 碰前运动速度与两球心连线在同一直线上。2.非对心碰撞:碰前运动速度与两球心连线不在同一直线上。碰前碰后碰前碰后知能提升例1.质量相等A、B两球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沿同一直线,同一方向运动,A球的动量是7 kg·m/s,B球的动量是5 kg·m/s,当A球追上B球发生碰撞,则碰撞后两球的动量可能值是 ( )A. pA′=6 kg·m/s pB′=6 kg·m/s B. pA′=3 kg·m/s pB′=9 kg·m/sC. pA′=-2 kg·m/s pB′=14 kg·m/s D. pA′=-4 kg·m/s pB′=17 kg·m/s典例精析A解析: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会增加。根据 和 得,碰后,B、C、D三项中总动能都大于 ,不符合实际情况。p =mv碰前:Ek= mv2Ek=Ek总 + = + =例2.如图所示,A车质量为m,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1向质量为3m的静止的B车运动,A车撞上B车后面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并与弹簧的左端连接在一起.求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⑴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⑵B车的最大速度. 分析:两车及弹簧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1)速度相等时,弹簧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2)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最大。v1解析:(1)系统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以A车运动方向为正方向机械能守恒定律,+v2′ =(2)由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例2.如图所示,A车质量为m,沿光滑水平面以速度v1向质量为3m的静止的B车运动,A车撞上B车后面的弹簧将弹簧压缩并与弹簧的左端连接在一起.求在此后的运动过程中:⑴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⑵B车的最大速度. 分析:两车及弹簧系统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1)速度相等时,弹簧形变量最大,弹性势能最大。(2)弹簧恢复原长时,B的速度最大。v11.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A. 弹性碰撞 B. 非弹性碰撞C. 完全非弹性碰撞 D. 无法确定A分析: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3mv -mv = mv′ ,解得:v′ =2v;碰撞前系统机械能: 3mv2 + mv2 = 2mv2 ,碰撞后系统的机械能为: m(2v)2= 2mv2 ,碰撞前后机械能不变,碰撞是弹性碰撞,故选:A.vv跟踪练习2.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P物体与一个连着弹簧的Q物体正碰,碰撞后P物体静止,Q物体以P物体碰撞前速度v离开,已知P与Q质量相等,弹簧质量忽略不计,那么当弹簧被压缩至最短时,下列的结论中正确的应是( )A.P的速度恰好为零 B.P与Q具有相同速度C.Q刚开始运动 D.Q的速度等于vB解析:弹簧压缩最短时,P与Q相距最近,当P与Q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近,所以B正确。根据动量守恒mv+0=(m+m)v共v共=v/2,CD错误3.如图所示,有一摆长为L的单摆,摆球A自水平位置摆下,在摆的平衡位置与置于光滑水平面的B球发生弹性碰撞,导致后者又跟置于同一水平面的C球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假设A、B、C球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那么(1)A、B碰后B球的速度多大? (2)B、C球碰后B球的速度是多大?(3)整个过程中机械能的损失多大? ABC解析(1)对A从最高点到最低点进行分析,由机械能守恒得由于AB发生的是弹性碰撞,所以(2)BC水平方向动量守恒,(3)整个过程只有BC碰撞时有机械能损失,ABC本节内容结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