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新课导入】亿万星辰,交相辉映。日出日落,月盈月亏……1.地球在宇宙中处于何等地位 2.地球是一个什么样的星球?3.地球、月球和太阳,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 【学习目标】1. 能够说出天体和天体系统的概念。2. 绘制天体系统层次划分图。3. 能够说出地球的普通性与特殊性。【学习重点】天体系统的层次及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学习难点】地球普通性和特殊性以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高考考向】1. 天体系统层级图2. 能够通过分析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原因,类比判断其他星球是否具备生命?【自学指导1】阅读课本p2-4,时间6分钟,找出以下问题用红色笔批注,并完成自学检测一:1. 什么是天体?常见类型有哪些?2. 什么是天体系统?天体系统的层次包括哪些?完成的同学,举左手示意。【自学检测1】1.天体(1)概念:宇宙中 存在的形式连同星际空间物质。(2)常见类型:星云、 、 、卫星。2. 天体系统(1)概念:运动中的天体相互 、相互,形成天体系统。(2)层次:常见天体系统分为四级【自学指导2】阅读课本p6-7,时间5分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完成自学检测二,选出发言人进行展示。1.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由近及远分别是什么?2. 普通性:将八大行星进行分类,并总结共同点?3. 特殊性: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完成的小组,举手示意。【自学检测2】1.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1)八颗行星分类类地行星:① ② ③ 地球 ④巨行星: ⑤ ⑥远日行星:⑦ ⑧(2)八颗行星的运动特征①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 。② :公转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③近圆性:绕日公转轨道面近似圆形。2. 太阳系中的一个特殊的行星(1)地球的特殊性: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2)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内部条件:【思维导图】绘制《天体系统层次结构图》【高考链接】时间:3分钟(2020·河北高考)旅行者1号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读图,完成1~2题。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 )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系中地球有稳定的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B.地球自转周期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昼夜温差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当堂训练】时间:5分钟下图为太阳系8颗行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太阳系八大行星】1.图中①~⑧,分别示意地球和土星的是( )A.②⑦ B.③⑥ C.③⑤ D.④⑤【太阳系八大行星】2.下列关于金星的叙述,正确的是( )位于地球和火星之间B.卫星数目比土星多C.自身能发光D.表面平均温度比地球高【太阳系八大行星】3.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中,地球的“左邻右舍”是( )A. 水星土星 B. 金星木星 C. 天王星海王星 D. 金星 火星【天体系统的层次】*4.下列概念中,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 )A.太阳系-木星-海王星B.宇宙-太阳系-银河系C.太阳系-地月系-月球D.太阳-地球-哈雷彗星【地球的特殊性】**5.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是( )A.地球处在安全的宇宙环境 B.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C.地球具有稳定的光照条件 D.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适中【高考链接答案】1【答案】A【解析】天体系统的范围由小到大是:D地球或月球构成C地月系,C和其他行星系等构成B太阳系,比太阳系高一级的是A银河系,所以据图判断A项正确。2【答案】C【解析】日地距离影响最大的是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地球表面的大气层是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而存在的,所以C项说法是错误的。【当堂训练答案】B 2. D【解析】第1题,八大行星按距太阳由近及远排序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此可以判断图中各行星序号。第2题,由于金星比地球更靠近太阳,所以其表面温度高于地球。D【解析】在太阳系中,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和海王星,故D正确。C【解析】具有从属关系,且从大到小依次排列的是太阳系-地月系-月球,C对。木星、海王星都是太阳系的行星,没有从属关系,A错。太阳系比银河系小,属于银河系,B错。地球、哈雷彗星没有从属关系,D错。点睛:可见宇宙即总星系,包括银河系、河外星系。银河系包括太阳系,太阳系包括行星或行星系,行星系包括各自的卫星。彗星与行星没有包含或从属关系。5 .B【解析】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其中氧适宜生物的呼吸,故B项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