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高二生物课件(共63张PPT2个视频)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高二生物课件(共63张PPT2个视频)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63张PPT)
第2章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问题探讨
短跑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短跑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
1.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做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那些结构?
经过了感受器(耳)、传入神经(听觉神经)、神经中枢(大脑皮层-脊髓)、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
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
外周神经系统
效应器
感受器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2.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人类从听到声音到做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s
运动员听到信号后神经产生兴奋,兴奋的传导经过了一系列的结构;那么,兴奋在反射弧中是以什么形式以及如何传导的?
神经元之间
神经纤维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意大利
医生、生理学家
伽尔瓦尼
(L.Galvani)
坐骨神经
腓肠肌
1.两种金属导体在蛙的肌肉和神经之间建立回路,肌肉会收缩。
2.使用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进行“无金属收缩实验” ,验证生物存在电信号。
蛙的坐骨神经表面电位变化实验
生物电的发现
a
b
+
+
①静息时,电表 测出电位变化,说明神经表面各处电位 。
没有
相等
刺激
-
②在图示神经的左侧一端给予刺激时, 刺激端的电极处(a处)先变为 电位,接着 。
靠近
恢复正电位

-
③然后,另一电极(b处)变为 电位。

④接着又 。
恢复为正电位
共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过程及结果
1. 兴奋传导的形式:
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电信号
这种电信号也叫做___________。
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呢?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实验结论
因此可以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形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神经冲动(电信号)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8页及下面的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1.神经细胞Na+、K+分布特点?静息时膜内外离子浓度差形成的原因?
2.静息时神经纤维膜内和膜外的电位是怎样的
2.接受刺激时,兴奋部位膜内外发生了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呢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传导的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时神经元和肌肉细胞膜内、外某些离子的浓度
细胞类型 细胞内浓度(mmol/L) 细胞外浓度(mmol/L) Na+ K+ Na+ K+
枪乌贼神经元轴突 50 400 460 10
蛙神经元 15 120 120 1.5
哺乳动物肌肉细胞 10 140 150 4
静息电位及其形成机制(视频)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①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
②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上K+通道蛋白打开。
K+外流
Na+
膜外
膜内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生物电”发生的膜学说:静息时,膜主要对___有通透性,造成______,使膜外阳离子浓度___于膜内。由于细胞膜内外这种特异的离子分布特点,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这称为________;
(1)原因:
(2)结果: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K+
K+外流

外正内负
静息电位
静息电位产生原因动画视频演示
K+
Na+
K通道
Na通道
膜外
膜内
外正内负
K+外流
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
动作电位产生的机理是什么?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神经细胞膜外的Na+浓度高,膜内K+浓度高。
②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Na+通道蛋白打开。
Na+内流
Na+
膜外
膜内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K+
Na+
Na+
3.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1)原因:
(2)结果: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产生兴奋
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____的通透性增加,造成_______,这个部位的膜两侧出现________的电位变化,表现为________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膜电位称为_______
Na+
Na+内流
暂时性
内正外负
动作电位
K+
Na+
K通道
Na通道
膜外
膜内
动作电位产生原因动画视频演示
3.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兴奋部位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内负外正,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Na+
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Na+
++++
++++
- - - -
- - - -
Na+
Na+
Na+
Na+
Na+
Na+
局部电流动画视频演示
4.局部电流的形成
在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外电流方向一致吗、与兴奋传导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传导
兴奋部位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而邻近的未兴奋部位仍然是______,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______的存在而发生_______,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
内正外负
外正内负
电位差
电荷移动
局部电流
归纳:
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会形成_________;
因此也可以说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为_______;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
(电信号、神经冲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宜刺激
思考:若将神经纤维离体,刺激中部,则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什么样的?
兴奋部位
临近未兴奋部位
临近未兴奋部位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宜刺激
思考:若将神经纤维离体,刺激中部,则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什么样的?
未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部位
兴奋
膜内电流方向
膜外电流方向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适宜刺激
思考:若将神经纤维离体,刺激中部,则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什么样的?
兴奋
膜内电流方向
膜外电流方向
结论:
若刺激发生在神经纤维中部,则兴奋传导方向是____的;
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___电流相同;
双向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丹麦生理学家斯科(Jens C.Skou)等人发现,钠钾泵是一种钠钾依赖的ATP酶,能分解ATP释放能量,将膜外的K+运进细胞,同时将膜内的Na+运出细胞。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正是由钠钾泵维持的。
Na+进细胞,K+出细胞:协助扩散
Na+出细胞,K+进细胞:主动运输
(钠钾泵)
神经细胞每兴奋一次,会有部分Na+内流和部分K+外流,长此以往,神经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状态将不复存在。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小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静息状态
未兴奋部位
兴奋状态
兴奋部位
刺激
K+外流
Na+内流
静息电位
(外正内负)
动作电位
(外负内正)
局部电流
未兴奋部位
刺激
Na+内流
b、d点 ,电表 发生偏转。
点先兴奋,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 次相反偏转(即先向 后向 偏转)
1.刺激a点:
2.刺激c点:
b
d

同时兴奋



归纳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3.刺激c点:
点先兴奋,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 次相反偏转(即先向 后向 偏转)
b
d



归纳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4.刺激c点:
b处电流表先向 后向 偏转 次,肌肉发生收缩。



归纳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a-b:此时为_____电位,电位表现为________,此时细胞膜主要对____有通透性,离子运输方向为______,运输方式为________;
b-c:此时细胞主要对____有通透性,离子运输方向为_______,运输方式为________;
c:此时为零电位,内外无电位差;
c-d:此时为_____电位,电位表现为________,此时细胞膜主要对___有通透性,离子运输方向为______,运输方式为________;
静息
外正内负
K+
K+外流
协助扩散
Na+
Na+内流
协助扩散
动作
内正外负
Na+
Na+内流
协助扩散
归纳2: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
d:动作电位峰值,峰值大小(以及bd段斜率)与_______________有关
d-e:此时为_____电位的恢复,__通道打开,此时细胞膜主要对___有通透性,离子运输方向为______,运输方式为________;
e-f:______活动加强,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电化学梯度泵出3个___和泵入2个___,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初始静息水平;经钠钾泵的运输方式为_______;
静息
K+
K+
K+外流
协助扩散
钠钾泵
Na+
K+
主动运输
特殊强调:
①整个过程中,钠钾泵一直在发挥作用,并非只有ef段;
②整个过程中,细胞膜内K+始终比膜外多,Na+始终比膜外少;
膜内外Na+浓度差
归纳2: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
思考:细胞外液中Na+和K+浓度变化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影响吗?
有影响
Na+浓度只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
K+浓度只影响静息电位的绝对值
浓度变化 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的变化
细胞外Na+浓度增加
细胞外Na+浓度降低
细胞外K+浓度增加
细胞外K+浓度降低
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
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小
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
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
归纳2:电位变化曲线的解读
现学现用:
将一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如图1),在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若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是(  )
B
这一段表示什么?
第二课时
神经元之间
伸肌
屈肌
肌梭
神经纤维
在完成一个反射的过程中,兴奋要经过多个神经元。一般情况下,相邻的两个神经元并不是直接接触的。
当兴奋传导到一个神经元的末端时,它是如何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呢 通过什么结构呢?
电信号
任务1:阅读课本请思考:
1.突触概念、类型、结构、组成
2.兴奋在突触结构(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1)兴奋在此处是否仍然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吗?
(2)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也是双向?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
元之间的信号传递速度一样吗?
(4)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
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该变化一定是兴奋吗?
(5)神经递质发挥后还有活性吗?
这样有何意义?
突触
1.概念: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神经元的________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小枝末端_____,呈___状或___状,叫做_______;
轴突末梢
膨大


突触小体
突触小体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______或
_____等相接近,共同形成突触;
树突
细胞体
突触有哪些类型
(一)结构基础--突触
B:轴突(突触前膜)——树突(突触后膜)
A:轴突(突触前膜)——胞体(突触后膜)
常见
C:轴突——轴突
D:树突——树突
(一)结构基础--突触
2.突触类型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思考:突触的后半部分一定是神经元的一部分吗?
不一定,也可能是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
3.突触的结构
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兴奋传导的方向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一)结构基础--突触


4.突触各部分的组成
兴奋传导的方向
①突触前膜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突触前神经元__________的膜,还可以说是____________的膜
轴突末梢
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中充满了________
组织液
一般为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或__________的膜,在效应器的突触中,也可能为_________膜或某些__________的膜;
树突
细胞体
肌肉细胞
腺细胞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一)结构基础--突触
兴奋在此处是否仍然能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吗?
兴奋传导的方向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_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移动并释放_________;
轴突末梢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
(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神经递质释放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消耗能量,_______转运蛋白,体现了细胞膜__________________;
胞吐
需要
不需要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突触小泡的形成与_________(细胞器)有关,胞吐过程中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细胞器)
高尔基体
线粒体
电信号
化学信号
兴奋传导的方向
②神经递质通过__________, _____到________________附近
突触间隙
扩散
突触后膜的受体
(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化学物质)。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的运到突触后膜的方式为_____,_______消耗能量,其快慢与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有关。
扩散
不需要
神经递质的浓度
温度
兴奋传导的方向
②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
(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化学物质)。
电信号
化学信号
③神经递质与___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
突触后膜的受体
递质-受体复合物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具有_____性;
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
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异
蛋白质(糖蛋白)
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兴奋传导的方向
②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的受体附近。
(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①兴奋到达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引起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并释放神经递质(化学物质)。
电信号
化学信号
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
④突触后膜上的离子通道发生变化,引发电位变化。
电信号
⑤神经递质被_____或_____
降解
回收
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也是双向?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的特点
1.传递方式:
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突触前膜:电信号 → 化学信号
突触后膜:化学信号 → 电信号
2.单向传递: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的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速度一样吗?
轴突
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电信号
化学信号
电信号
突触处的信号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该变化一定是兴奋吗?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二)兴奋通过突触的传递过程的特点
1.传递方式:
电信号 → 化学信号 → 电信号
2.单向传递:
3.突触延搁:
即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突触后膜
乙酰胆碱、胺类(多巴胺、5-羟色胺)、氨基酸类(谷氨酸、甘氨酸)、激素类(肾上腺素)、NO等。
兴奋性递质:
抑制性递质:
Na+通道打开,Na+内流,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后神经元兴奋
Cl-通道打开,Cl-内流后,强化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使后膜难以兴奋,表现为抑制作用
(1)化学本质:
(2)种类和作用:
化学物质
(三)神经递质
二、兴奋在神经元传递间
拓展:突触小泡的运动机理
看图,试着简述突触小泡的运动机理:
当神经冲动沿着轴突传导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对Ca2+的通透性会增加,大量的Ca2+进入突触小体内,Ca2+会促进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靠近,以胞吐的方式将其中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除此之外,这个图还能得到什么信息:
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会被回收;
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回收通过转运蛋白的运输;
突触后膜兴奋;
拓展:抑制的形成机理
①看图,试着简述抑制的形成机理: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Cl-离子通道打开(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Cl-内流,使静息电位更静息,形成抑制
②抑制的电位表现最准确的描述是:
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增大
第三课时
你是否沉迷在游戏中无法自拔?
你是否喜欢暴饮暴食?
你身边是否有人沉迷于赌博?
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酗酒?
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大量吸烟?
你身边是否有人每天都要喝大量咖啡?
什么是成瘾?
多巴胺与奖励机制
A组
小鼠
B组
小鼠
抑制脑部
多巴胺合成
给予
食物
无操作
给予
食物
C组
小鼠
电刺激诱导
多巴胺合成
给予
食物

饿

饿

饿
进食量
舔嘴唇次数
++
++
++
++
+++
+
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持续多次
多巴胺与奖励机制
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与人的快乐等正面情绪高度相关。
A组
小鼠
B组
小鼠
抑制脑部
多巴胺合成
给予
食物
无操作
给予
食物
C组
小鼠
电刺激诱导
多巴胺合成
给予
食物





饿

饿

饿
持续多次
多巴胺与奖励机制
大脑皮层前额叶
纹状体
黑质



中脑
腹侧
被盖区
突触前膜多巴胺分泌,作用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诱导欲望产生。
欲望得到满足,奖励机制启动,获得快乐等正面情绪,得到满足感。
远超正常水平的多巴胺可以和受体结合,欲望增强。但后续神经信号不敏感,奖励机制反馈不足。
突触传递的调节
从神经递质角度,增加兴奋性神经递质多巴胺的相对数量
促进神经递质多巴胺的合成
促进突触小泡对多巴胺的摄取
促进多巴胺在突触前膜的释放
促进多巴胺与突触后膜特异性受体的结合
抑制突触前膜对多巴胺的重摄取/降解
毒品的成瘾机制
鸦片、吗啡、海洛因等阿片类毒品:诱导突触前膜一次性释放大量多巴胺,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
可卡因:与突触前膜回收多巴胺的多巴胺转运蛋白具有极高的亲和性,多巴胺回收受阻,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
冰毒 、摇头丸、麻古等新型毒品:诱导突触前膜一次性释放大量多巴胺;抑制多巴胺在突触前膜的重吸收,,突触间隙多巴胺浓度显著增加。
1.化学物质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的作用机理
某些化学物质能够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其作用位点往往是____;
突触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①有些物质能够_______神经递质的_______和______的_______;
②有些会干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些会影响_____________的_____的_______;
促进
合成
释放
速率
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
分解神经递质

活性
哪些化学药品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呢?
2.兴奋剂
(1)概念:
(2)作用:
原指能 的一类药物。
提高中枢神经系统机能活动
兴奋剂具有增强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等作用。
人的兴奋程度
运动速度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运动比赛禁止使用兴奋剂。
3.毒品
指 、 、 、 、 、 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 的 药品和 药品。
鸦片
海洛因
甲基苯丙胺(冰毒)
吗啡
大麻
可卡因
形成瘾癖
麻醉
精神
服用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试分析可卡因容易使人上瘾的原因?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可卡因既是一种 也是一种 ;它会影响大脑中与
有关的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利用神经递质 来传递愉悦感。
兴奋剂
毒品
愉快传递
多巴胺
(1)可卡因
3.毒品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①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完作用后会被 上的_______从突触间隙 ;
②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_______ 失去___________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③这样,导致突触后膜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__________ ___,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__ __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
突触前膜
转运蛋白
回收
转运蛋白
回收多巴胺
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
多巴胺受体减少
多巴胺受体减少
维持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2)可卡因成瘾机制
(3)可卡因的其他危害
此外,可卡因能干扰________的作用,导致_______异常,还会抑制________的功能;
吸食可卡因者可产生__________,长期吸食易产生_____与_____,最典型的是有________,奇痒难忍,造成严重的抓伤甚至断肢自残、情绪不稳定,容易引发暴力或攻击行为;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卡因后突然停药,可出现_____、_____、失望、疲惫、失眠、厌食等症状;
交感神经
心脏功能
免疫系统
心理依赖性
触幻觉
嗅幻觉
虫行蚁走感
抑郁
焦虑
三、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我国人民同毒品的斗争从未停止过,这不仅关系个人的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防控毒品的严峻形势
毒品注射流行地图
颜色越深毒品流行越严重
大麻使用率地图
颜色越深大麻使用率越高
知晓毒品的巨大危害
自觉抵制毒品侵害。不接触陌生人给予的食物和饮料。
生命只有一次,少年更应珍惜!
对毒品说不!
我们能做的
有研究者提出一个问题:“当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化学信号还是电信号呢?”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两个蛙的心脏(A和B,保持活性)置于成相同的营养液中,A有某副交感神经支配,B没有该神经支配;刺激该神经,A心脏的跳动情况;从A心脏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心脏的营养液中(如右图)B心脏跳动情况。
A
B
思维训练
A B
材料
处理
结果
结论 有某副交感神经
无某副交感神经
刺激该神经
从A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的营养液中
心脏跳动减慢
心脏跳动也减慢
该神经释放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可以使心跳变慢。
化学信号
推断假说与预期
发现问题
提出假说
实验预期
1.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
A. 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
B. 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
C. 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D. 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C
2.3 概念检测
动作电位
兴奋性神经递质
2.乙酰胆碱酯酶可以水解乙酰胆碱,有机磷农药能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则该药物可以( )
A. 使乙酰胆碱持续发挥作用
B. 阻止乙酰胆碱与其受体结合
C. 阻止乙酰胆碱从突触前膜释放
D. 使乙酰胆碱失去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A
2.3概念检测
2.3 拓展应用
1. 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1)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
2.3拓展应用
(2)如果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也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