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 课件

资源简介

课件24张PPT。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一 前言 1.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各民族一律__________。民族区域______地区的发展,见证了国内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空前团结。
2.我国现阶段的民族关系:各族人民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氛围中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平等 自治 平等 团结 友好 互助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二 民族概况及特点 1.概况:我国是一个________的__________国家,居住着56个民族。其中,________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另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被称为____________。
2.特点: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关系。 统一 多民族 汉族 少数民族 观察地图,你发现了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吗?2、西部多,东部少1、大杂居,小聚居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关于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它的含义是什么?含义:是指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____,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由______当家作主,自己管理本民族____。区域自治少数民族人民内部事务中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哪几级?
目前我国设立了哪几个省级自治区?⑴三个层次:
⑵五个省级自治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①有利于维护了国家主权统一。
③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结合起来。 ④有助于把各民族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
族的感情结合起来。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 哪些优越性?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开发标志项目西气东输工程正式开工 (2002.7.4)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由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全长1956公里,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5072米,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地段960公里,连续多年冻土区550公里以上。沿线地质复杂,滑坡、泥石流、地震、雷击等灾害严重,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是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难题”。 西藏变化的原因在于国家的民族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和西藏人民的勤劳勇敢以及祖国内地的无私援助。没有国家正确的民族政策,就不可能有西藏的今天。
元朝的民族分化政策 元朝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把全国各族人分为不同等级,当时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4个等级。由于制造民族岐视,加强民族压迫,激起各族人民的反抗和起义,促进元朝统治走向崩溃。唐朝的民族政策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影响:维护了国家统一,唐朝繁荣昌盛。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什么时候民族关系和睦,政治就会稳定,经济就会获得发展
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前提和保证
维护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 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 的关系.指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教育、科学、文化等都得到发展,民族素质得到提高。探究点一 维护民族团结的做法及重要意义 1.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1)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做到“三个尊重”: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
(3)自觉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同学,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做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
(4)积极向周围的人宣传我国的民族政策,并向有关部门就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积极建言献策。
(5)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勇于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 2.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1)从历史传统看,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维护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有利于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
(2)从现实条件看,我国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特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这种分布特点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基础。维护民族团结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有利于巩固国防,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5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其实践获得了巨大成功。采用民族区域自治来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各民族共同利益的正确选择。课堂练习1、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
基本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上应坚持( )
A、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
B、实施经济特区的政策
C、实行完全自治的模式
D、实施大力开发西部资源的政策
B A3、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 )
A、扩大国土面积
B、促进经济发展
C、促进人口增长
D、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
判断题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都是 国家的主人 。 ( ) 2、我们既要反对大汉族主义,又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 ( ) 3、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主要是汉族公民的责任。 ( ) D√√×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3)意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使各族人民______地享受着同样的政治权力,成为我国各民族____________的基石。
①________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在________地区进行民主改革,废除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建立人民________政权等。效果:民主改革使西藏人民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方面获得了解放,西藏的社会面貌焕然一新。
②________族是全国人口最少的民族,总人口只有3000多人。但珞巴族也选出了自己的人大代表。 平等 繁荣发展 1959 西藏 民主 珞巴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2.共同发展:六十多年来,国家实行各民族____________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1)国家不断推出各种________政策和优惠措施,各省市、各部门也提供无私援助,这些都持续推动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史实:广西________自治区,这个全国唯一沿海、沿边、沿江自治区,正成为中国与________合作的前沿地带。 共同发展 扶持 壮族 东盟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2)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________、________与推广上,国家采取的积极措施使许多少数民族文化重放光彩。
①原因:独特的________承载着少数民族发展繁荣的历史血脉,构成了辉煌灿烂的________文明。
②表现:国家拿出专门经费对民间艺人进行补贴,使原本濒于灭绝,被称为维吾尔族“音乐之母”的__________艺术不仅在新疆全区广泛传唱,还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传承 保护 文化 中华 木卡姆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3.民族团结
(1)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____________,我中有你,不分________,相伴相依。
(2)无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风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都是民族________与民族________的保证,促进了各民族同舟共济、同甘共苦、同心同德。
(3)________省是我国民族自治州县最多的省份。 你中有我 彼此 平等 和谐 云南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例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之一。下列做法有利于民族团结的有(  )
①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
②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
③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④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只允许使用汉字与普通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探究点二 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我国形成了
怎样的民族关系? 1.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原则是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2.我国目前已形成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人民在平等、团结、友好、互助的氛围中和谐相处,共同发展。 例2 下列各项属于党和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的有(  )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杂居 ③民族团结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D 第三课 民族区域自治与民族团结西藏的变化
据统计,1959年到2013年,西藏国内生产总值由1.74亿元跃升至807.67亿元。另外,2013年西藏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22561元,增速首次排全国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578元,增速排全国第二。
300万西藏各族人民正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累累硕果:农牧民免费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僧尼养老保险、孕前优生免费健康体检、应届高校毕业生全就业、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同时,全区88.7%的农牧民住上安全、适用的新居,173万人的安全饮水和67万农牧民的用电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