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件33张PPT。伟大的历史转折复习巩固1976年逝世的国家领导人周恩来、朱德、毛泽东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时间、标志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读图提取有效历史信息恢复高考拨乱反正1977影响请思考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召开的?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中共中央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实质:“左”倾错误的继续动脑筋 全国人民是如何破除“左倾”思想的束缚的?《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目的:内容:意义: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大讨论的性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十一届三中全会背景 ①结束:文化大革命结束 ②要求:群众要求纠正文革“左倾”错误 ③坚持:中央主要领导人坚持“两个凡是” ④讨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一.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十 一 届 三 中 全 会召开时间、地点:会议主要内容:伟大历史意义:动手动脑自己思考?1.召开: 时间: 1978年底 地点: 北京2.重要内容:①全面纠正了 ? ,坚决地批评了? ,高度的评价了 ? ,确定了 ? ;②停止使用“?”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上来,实行?历史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为核心的领导集体.4.重大意义:结束了 ?,实现了 ?,开启了 ? 。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讨论思考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些?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三次重大转折的会议:1.第一次是1935年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2.第二次是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进入城市领导农村的建设时期。3. 第三次是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工作 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问题: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期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的历史上又一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实际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的领导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全党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一步步走向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一个伟大的开端,找到了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除此外两次会议的背景也相似,都是在我党背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路线,出现了严重失误的背景下召开的。思考题: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每次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哪三次历史性的巨变?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粉碎“四人帮”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第三次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在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在1949年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第二次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决定开展土地革命,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第一次 内 容 背 景附1: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领导核心和思想体系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建立人民公社,没有真正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农业政策对外开放自我封闭对外政策逐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民主集中制。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经济、政治体制经济建设阶级斗争工作重心拨乱反正大搞阶级斗争和无情打击组织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阶级斗争为纲政治路线实事求是教条主义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附表3:伟大的历史转折三个代表思想92年中共十四大江泽民第三代邓小平理论1978年三中全会邓小平第二代毛泽东思想1935年遵义会议毛泽东第一代思想成果形成标志 核心附表4:党在历史上的三代领导集体的形成召开的背景:邓小平复出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决策(时间、地点)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实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四项基本原则二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2年底,基本结束。 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王光美接过刘少奇的骨灰二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1.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面展开,1982年底,基本结束。 1980年,中共中央撤消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名誉。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2. 法制建设的加强 1982年,颁布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徘徊转折推进纠正“文革”错误人心所向“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思想奠定思想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内容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意义 伟大转折平反冤假错案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课堂检测: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要是针对( ) A、对“文革”的评价 B、冤假错案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D、两个“凡是”问题2、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的是( ) A、平反冤假错案 B、“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讲话DC3、“两个凡是”的实质是( ) A、捍卫毛泽东思想 B、防止修正主义 C、执行教条主义 D、坚持“左”倾错误4、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形成于( )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D C材料一:1957年和1960年农业生产情况对比表材料二:1958~1978年20年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增长率只有5.7%,而1978~1988年这十年间,年增长率变为9.6%,开始超过当年亚洲“四小龙”经济起飞的速度。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1957~1960年我国工农业生产的哪一变化趋势?分析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呈下降趋势 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材料二反映的1958~1978年的巨变与中国共产党的那一伟大决策有关?这一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作出的? 改革开放 十一届三中全会(3)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①要尊重客观的经济规律。 ②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的党,敢于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国家会更加繁荣富强。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谢 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