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课件+同步练习+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一、晚明的主要的科技成就和科学巨匠
1.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
李时珍阅读了大量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因而遗祸无穷。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穿上草鞋,背起药筐,在徒弟庞宪、儿子建元的伴随下,远涉深山旷野,遍访名医宿儒,搜求民间验方,观察和收集药物标本。
当时的医药书籍错漏很多
李时珍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足迹遍布湖广、安徽、河南、河北,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
李时珍具有哪些优秀品质?
注重实践,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人民学习,刻苦钻研等
这些优秀品质实际也是科学工作者共同具备的基本素质
《本草纲目》,中国药学著作,52卷,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医学集大成者
《本草纲目》特点一:考订详细,内容丰富(广泛涉及医学、药物学、生物学等诸多科学领域。)
《本草纲目》特点二:创立了当时世界先进的药物分类法
(把药物按无机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三个层次排序分类。)
《本草纲目》贡献:翻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达尔文在论证生物进化论和物种变异学说时,多次引用《本草纲目》。
李时珍还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观点,认为人类思维活动是大脑的机能。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扁鹊
华佗
张仲景
孙思邈
李时珍
2.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明朝后期,徐光启编写了一部约70万字的农业百科全书《农政全书》。
1.特点:徐光启不但汇总历代农学成就,还调查、总结当代最新实践成果,并开展科技实验,充分汲取西方的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从而确保了农书的开创性和科学性。
2.地位:
徐光启被后世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不乏有大型的农书
北朝 ·贾思勰 《齐民要术》
元代·王祯《农书》
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前者是全书的纲,后者是实现纲领的技术措施。无论是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还是元代王祯的《农书》,重点在生产技术和知识,可以说是纯技术性的农书。
钻研农业生产技术。由于农业生产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的关系非常密切,而天文历法、水利工程又离不开数学,他又进一步博览古代的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著作。
利玛窦用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著作《几何原本》做教材,对徐光启讲授西方的数学理论。徐光启完深深地为它的基本理论和逻辑推理所折服,认为这些正是我国古代数学的不足之处。徐光启建议利玛窦同他合作把它译成中文.
今天数学中汉语的点、线、面、钝角、三角形首次出现在《几何原本》的译作当中
3.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明末宋应星编著的《天工开物》是一部总结我国古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
《天工开物》全书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
1.特点:
运用数量、比重等数学、物理学方法“穷究试验”,提供了大量科学数据。
2.贡献:
这部书被译成多国文字,在世界传统科技向近代技转变的潮流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地位:
国外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这是《天工开物》中的插图,图中描绘了明代矿工在井下采煤的情景,图中有一根中间打通的长竹竿,这是当时领先世界的一项技术,想想这根竹竿是做什么的?
排放有毒气体(瓦斯)
《天工开物》插图
锤锚图
提花织机
4.徐霞客及其《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在完全没有政府资助的情况下,先后游历了相当于今天的十六个省。更可贵的是,在三十多年的旅行考察中,他主要是靠徒步跋涉,连骑马乘船都很少,还经常自己背着行李赶路。他寻访的地方,多是荒凉的穷乡僻壤,或是人迹罕至的边疆地区。他不避风雨,不怕虎狼,与长风为伍,与云雾为伴,以野果充饥,以清泉解渴。他几次遇到生命危险,出生入死,尝尽了旅途的艰辛。
《徐霞客游记》是一则以日记体为主的地理著作,明末地理学家徐霞客经过34年旅行总结而得,对地理、水文、地质、植物等现象,均作了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重要的价值。 最早揭示了我国西南地区石灰岩地貌的各种特征,他是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
资料1:中国现代地质学家丁文江于1913年考察云南,随身携带《徐霞客游记》一部,“独行滇东、滇北二百余日,倦甚则取游记读之,并证以所见闻。始惊叹先生精力之富,观察之精,记载之详且实。”
资料2:英国著名的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他的游记读起来并不像是17世纪的学者所写的东西,倒像是一部20世纪的野外勘察记录。”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
科学家 主要成就 领域 价值和影响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医学 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东方医药巨典”
徐光启 编《农政全书》,翻译《几何原本》 农业、
数学 农业百科全书
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
宋应星 《天工开物》 农业
手工业 17世纪中国的工艺百科全书
徐霞客 《徐霞客游记》 地理 最早考察石灰岩地貌
1.总结性巨著,是集大成之做.
2.开始涉及西方自然科学如《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3.重视实验、注重运用数理方法,开始显露近代科学研究的特点.
4 .与西方科学技术相比,已经逊色
二、晚明科技的特点的原因
1、晚明科技的特点
晚明时期,社会政治氛围对科学研究十分不利,为何能涌现如此多科学巨匠?
1.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科技发展(经济上)
2.明末进步思潮的传播。
3.对传统科技的继承,对外来先进科技的吸收(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
4.科学家自身能够执著追求,勇于探索。
2、晚明科技巨匠涌现的原因
年代
科技发明(件)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件 百分比 件 百分比
公元l-400年 45 28 62% 17 38%
公元40l-1000年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l-1500年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l-1840年 472 19 4% 453 96%
三、晚明科技发展趋势及原因
根据表格数据: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
1.政治: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科技的发展,没有出现以政府的名义组织人员进行科学研究.
2.经济: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科学研究缺少物质基础和动力。
3.文化:实行八股文、文字狱等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思想。科举制度忽视科技发明,使科技发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4.外交:“闭关锁国”丧失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机会.
回首历史,我们曾领先世界!也曾迷茫落伍! 今天的我们正在努力赶上!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怎么做?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中国说》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群星璀璨的晚明科学巨匠同步练习
1.被誉为“东方药学经典”的明朝药物学著作《本草纲目》的作者是( )
A.华佗 B.张仲景
C.李时珍 D.李春
2.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 )
A.贾思勰 B.李时珍 C.宋应星 D.徐光启
3.端午节到了,青青想到山上采些艾草(一种中药),她应查阅的著作是( )
A.《天工开物》 B.《本草纲目》
D.《缀术》 C.《水经注》
4.《本草纲目》和《天工开物》等科技成果都( )
A.服务于人们的日常生活
B.属于医学研究领域
C.反映了清朝的科技水平
D.促进北宋商业发展
5.明代科技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
①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立 ②八股取士的实行
③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④商品经济的繁荣
⑤科学家的努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6.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中医药,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欢迎。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医学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张衡、屈原 B.宋应星、李时珍
C.蔡伦、张仲景 D.张仲景、李时珍
7.明朝时期丝制品中“云锦”最为名贵,素有“寸锦寸金”的说法,如果要想了解当时云锦的制造工艺可以在当时的工艺百科全书中查到,该书是21教育网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8.下列我国古代科技著作中,两项同属于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
A.《伤寒杂病论》与《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与《九章算术》
C.《齐民要术》与《徐霞客游记》
D.《天工开物》与《徐霞客游记》
9.下列图片选自同一本著作,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些图片出自( )
A.《徐霞客游记》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资治通鉴》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6年郭沫若以题词作纪念 ( http: / / www.21cnjy.com ),写道:“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三十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21·cn·jy·com
材料二 《天工开物》的书名取自《易·系辞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工开物这4 个字, 是用“巧夺天工”和“开物成务”两句古成语合并而成的,“天工”表示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力对自然的开发利用。www.21-cn-jy.com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郭沫若对哪一历史人物及其作品的评价?其作品是一部怎样的巨著?
(2)材料二中《天工开物》的作者是谁?从该作品中能否看到明朝时期我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一新的社会现象?并说明理由。21cnjy.com
(3)你认为“天工”与“开物”二者的结合,体现了作者一种怎样的思想?
(4)材料一的作品和材料二作品有什么相同之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3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2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