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训练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训练题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溃退(guì) 渗透(shèn) 要塞(sài) 签订(qiān)
B.澎湃(pài) 逝世(shì) 一瞬间(shǔn) 敦熄(dūn)
C.轰鸣声(hōng) 拂晓(fú) 低吼(hǒu) 沸腾(fèi)
D.提防(dī) 惊骇(hài) 映衬(yìn) 着舰(zhuó)
2.学习了消息,你认为下面关于消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消息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B.导语一般是对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
C.主体部分承接导语,扣住中心,用足够的材料、典型的事例展开导语中已点明的新闻事实,是导语内容的具体化。
D.新闻语言平实概括,作者的感情不能流露在字里行间。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每年四月,我校都开展《读书节》活动,同学们读书的热情可高涨了。
B.“你不知道,”伯父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笑着说,“我小的时候,鼻子跟你爸爸的一样,也是又高又直的。”
C.你是喜欢地理学科?还是喜欢历史学科。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 )
A.在同学们观看了电影《雷锋》后,受到了很大教育。
B.他的家乡是江苏徐州人。
C.尽管天气怎样恶劣,他都坚持下来了
D.经过大家的努力,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5.语文活动课上,“新闻小主播”为同学们播报了一则新闻。请你根据相关内容,完成以下综合性学习任务。
据央视网报道,5月15日7时18分,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取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于2016年立项,计划通过一次任务实现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21年2月10日成功实施火星捕获,成为我国第一颗人造火星卫星,2月24日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搭载的高分辨率相机、中分辨率相机、矿物光谱仪等科学载荷陆续开机,获取科学数据,这为顺利着陆火星奠定了基础。
(1)任务一: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任务二:请你从新闻中筛选信息,把火星探测时间轴补充完整(每空不超过15个字)。
(3)任务三:中国太空家族的命名内藏玄机,例如火星探测器的名字“天问”取自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天问》,该作品表达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宇宙的追问和探索,这也是火星探测任务的意义所在。根据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在以下三个命名中选择其中两个,说说它们的妙处。
①月球探测器“嫦娥” ②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③中继通信卫星“鹊桥”
二、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①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旅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从容不迫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悄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如梦初醒的观众用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⑥吕伟精彩的表演,将游泳场的气氛推向了高潮。她的这个动作“5136”,让几位裁判亮出了9.5分的高分。
⑦这位年方十六的中国姑娘,赢得了金牌。
⑧当一个印度观众了解到这个姑娘是中国跳水集训队中最年轻的新秀时,惊讶不已。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6.本文是一篇新闻特写,作者是抓住哪一个瞬间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的?
7.运用比喻是本文的一大特色,请举一例分析。
8.作者除了从正面直接描写运动员的瞬间跳水动作,还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请对此做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
①我和丈夫从前居住在一个小城镇里。一天下午,朋友来访,闲谈间,她把头探出我们厨房的窗户,说道:“从这儿望出去没啥看头,是不是?”
②我们住的地方差不多是一片旷野。但是,她的那番评语着实让我吃惊不已,因为我喜爱这窗口里的景致。我使着法儿让自己用朋友的眼光去观察——一条直通通的地平线、一座水塔、十来棵三角叶杨、若干间屋舍和平展展的一片收割后留着麦茬儿的田地……似乎单调了点,枯燥了点,然而,当这些景致第一次映入我眼帘的时候,它们却给了我无数绮丽的遐想。
③那个下午,阳光灿烂,麦团犹如泛着银色涟漪的海洋:棉花糖般的云朵在蓝湛湛的天空中徐徐游动;三角叶杨镶着一圈栗色的光轮。傍晚时分,眼前又是另一番景色。苍茫暮色中,掌起了灯的人家的窗口溢出暖融融的光来。平日里气派不凡的水塔,也亮起给来往飞机导航的红灯,此时此刻,它更显得壮丽辉煌。
④以往在窗前所见的那些魔力般的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又一一闪现。二月阳春给三角叶杨抹上了浅淡的绿色,七月的早晨从夏季鲜亮的绿叶中透露出曙光。翠生生的田野犹如绿色的海洋,它在等待金灿灿的季节的来临。蓬雀、长尾鸟还有斑鸠在草丛中搭巢做窝。在春天温润的夜空中,柠檬色的月儿从东边徐徐升起,又在西边缓缓隐没。到了收获的季节,橘红色的月儿在地平线尽头若隐若现。盛夏渐进深秋,深秋又缓缓步入严冬那白雪皑皑的寂静世界。每一个清晨和夜晚,我都痴恋着这些景色微妙的变化,我的生活也因此而蓬勃向上。
⑤一片拙朴无华的景致已让我思如泉涌,然而,我的朋友却觉得它索然无味。在她告辞后,我寻思着彼此看法差异的原因。有人说:“到玫瑰丛中去寻找美吧。”对这种说法,我是抱着怀疑态度的。我知道,晓得欣赏这大千世界里美丽的玫瑰花的人远非我一个。但是,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能从那些普普通通、习以为常,甚至所谓单调沉闷的景物中发现美呢?
⑥亨利·马蒂斯曾对友人说:“我种了些洋蓟。一天清晨,我走进花园去瞅它们。我在它们的叶片上看见光影交辉,从而发现了一种新的配色方法和一种幻梦般的图策格局。然后,我返回画室作起画来。”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们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如果想让你的生命闪耀出艺术才华的光辉,请你用新的眼光去留心身边的一草一木吧。你将会有许多不寻常的发现:一道青藤缠绕的旧篱笆啦,晦暗的旷野里的一束阳光啦,一棵在天穹的紫暮里勾勒出挺拔英姿的榕树啦……数不尽的简朴的景致,就像那光彩夺目的钻石,点亮了你的眼睛。
⑦当你开始像艺术家一样寻求,美便时刻伴随着你的脚步,正如法国作家约瑟夫·朱伯特所说;“不去寻觅,你是找不着诗歌的。”当你怀着对美的期待去寻觅、去思索,世界在你眼里会绽放出别样的光彩:缠绕在旧篱笆上的青藤焕发着生机,阳充穿过晦暗的旷野直达你的内心,天穹紫幕中挺拔的榕树让你的心灵获得力量……这一切,丰富着你的精神世界,你的内心会变得生意盎然。当你从单调沉闷的日子里采撷着美丽的花朵时,你就已经是一位艺术家了。
⑧于是,在阴霾的日子里,在灰暗的景物中,你依然能描绘出美。
(原文/肖毅,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9.请赏析本文题目的妙处。
10.第④段中,作者描绘的那些“魔力般的画面”有哪些特征?请简要概括。
11.第⑤段中的“玫瑰丛”指什么?“我”为什么对“到玫瑰丛中去寻找美吧”这种说法持怀疑态度?
12.结合⑥~⑧段,说说作者为什么希望“人人成为艺术家”。请分条表述。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①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②。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棰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③,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④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因敕:“强项令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颁诸吏。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⑥。”
【注释】①苍头:奴仆的通称。②以奴骖乘:让奴仆陪乘。③陛下圣德中兴:这里指刘秀建立东汉王朝,恢复了刘汉的统治。④小黄门:太监。⑦谢:道歉。⑧敕:皇帝命令。⑤强项令:硬脖子县令,指董宣。强项,指不肯随便向人低头。⑥枹鼓不鸣董少平:董宣在时没有人击鼓喊冤。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被( ) (2)谢( ) (3)敕( )
1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2)宣悉以颁诸吏。
15.结合文意说说本文主要表现了一个怎样的董宣?
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唐】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覆寒蛩。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16.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首联交代了时间和地点,一个“满”字写出了秋月之状。
B.颔联则极言相聚的出其不意,实在难得。诗人客居在外,偶然与同乡聚会,欣喜之中竟怀疑是在梦中相遇,“还作”和“翻疑”四个字生动传神,这两句充分表现了诗人惊喜交加的情感。
C.从表现手法来看,颈联寓情于景,以秋的寒意和肃杀寂寥之景烘托出诗人客居他乡生活的凄清以及身世漂泊、宦海沉浮之痛,令人伤感。
D.尾联描绘诗人开怀畅饮,逍遥快活,通宵达旦,只因嗜酒不愿天晓。
1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作文
18.根据要求写作。
人生是一次长途旅行,当一扇门关上了,你千万不要把自己也关在里面。因为世界上不止一扇门,一定还有另一扇门,你要做的就是去寻找并打开那扇门。
请以“我打开了那扇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C
2.D
3.B
4.D
5.(1)(1)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
(2)②天问一号探测器发射④探测器进入停泊轨道开展环绕探测
(3)示例:①“嫦娥”这个命名的妙处在于:“嫦娥奔月”我国最早关于月球想象的优美神话传说,嫦娥奔向月球,月球探测器也是从地球奔向月亮进行探测,正好吻合。
②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里的悟空神通广大,拥有火眼金睛,善于发现。暗物质粒子探测器要在茫茫宇宙中寻找暗物质粒子,“悟空”这个命名非常合适。
③鹊桥是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七夕相会沟通情感的桥梁,用在提供通信支持的中继卫星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6.抓住中国跳水姑娘吕伟夺取桂冠的1.7秒的瞬间来进行细致描述。 7.【示例】“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将吕伟跳水的动作比作“旋风”,说吕伟跳水的速度好似流星划过天空之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她跳水速度之快,动作之娴熟、优美。 8.外国记者的赞叹、观众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以及印度观众说的“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这句话,从侧面将体育健儿奋力拼搏、为祖国争光的主题凸显出来。
9.①艺术家很高雅很神秘,可是作者在题目里说“人人都可以”,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表明了作者的观点,点明了文章的中心。 10.①变幻无穷、丰富多彩(与第2段“单调”、“枯燥”相对)
②富有生机、蓬勃向上(与第5段“沉闷”、“索然无味”相对) 11.①有显而易见的美的地方。②生活中显而易见的美无须寻找,需要寻找的是习以为常的景物中不易觉察的美。(或:因为我认为美不仅存在于显而易见之处,而且存在于不易觉察之处。) 12.①成为艺术家,方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美;②成为艺术家,人的精神世界会变得丰富;③成为艺术家,即使身处困境也能美好地生活。
13. (1)同“披”,覆盖 (2)道歉 (3)命令 14.(1)(皇上)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来凭什么来治理天下呢?(2)董宣把这些钱全都颁发给手下的各个官吏。 15.董宣严格执法,格杀公主家奴,并且宁死不向公主谢罪的事,可见他是个不畏权贵、秉公执法或者说是个刚正不阿的人。
16.D 17.表达了诗人和老朋友偶遇的欣喜、愉悦之情,也表达了寄居他乡,身世漂泊、宦海沉浮的凄苦。同时,羁旅他乡担心天晓而与朋友分离的依依惜别之情。
18.例文:
我打开了那扇门
我们每天在家门进进出出,问自己,到底爱这个家多少,了解父母多少?也许以前我认为,父母应该多了解我,我们之间有代沟是因为,他们没有站在我的立场看问题。我却总没有想过,自己也需要了解他们。
打开那扇门,爸爸,你在工作。你的工作似乎永远都忙不完,从早忙到晚,甚至,连过年都不在家。我从小就已经习惯了你经常不在家,早已发现,你没有太多时间教我怎样做人,而你对我的要求也只有两个字——“自觉”,你对工作的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早已一点点渗透在我的生活中。所以我对学习的态度都来自于你对工作的态度。你的言行就是对我做人最好的教导。
打开那扇门,爸爸,你在应酬。“这是应酬,没有办法。”我知道!我只是心疼看到你一杯酒一杯酒地往肚子里灌,很伤身体的。为了家里日常开支,为了让祖父母开心的礼物,为了奖励我的一次旅游,为了偶尔给妈妈添一件新衣,这背后到底有多少我想象不到的努力与汗水?这些需要多少精力?我不得而知。我还没有经历过用自己的汗水赚钱的生活,但是,我相信我一定会像你一样的努力!
打开那扇门,爸爸,你在休息。真的好久没有看见过你休息了。你经常在我睡觉之后才回到家,当我醒来的时候,你也一定重新开始了你一天的工作了。你真的好累啊,白头发也似乎在我不经意间多了好多。我长大了,在也不会像小时候总爱吵吵嚷嚷缠着你说“小和尚”的故事,你终于可以舒服的睡上一觉了吧?
打开那扇门,爸爸,我看到了你平时不表现出来的另一面,原来,有那么多的辛苦劳累。
打开那扇门,爸爸,我爱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