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课件+教案+素材

资源简介

(共14张PPT)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价值 。
看视频整体感知《清明上河图》
《清明上河图》
北宋时期
张择端
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
《清明上河图》
你从这幅画中看到了怎样的生活场景?
瓦子(大型的综合娱乐场所)
夜市
细说《清明上河图》——汴河船运
汴河地位 。
讨论:为什么东京主要依靠汴河而不是黄河运输物资呢?
虹桥景观 。
思考: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造的多孔桥?
两岸风景 。
探究: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链接
桥上人头攒动,桥下汴河上来往船只很多,可谓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维系国都安危的大动脉。承载着当时京城百万人口的口粮、各种物资,关系到京城的稳定。
提示:上图中有正店(高级酒楼)、脚店(小饮食店)、“赵太
丞家”药铺、“刘家上色沉檀楝香铺”、茶肆等。
布局发生变化
(宋神宗)二纪(12年)以来,不闻钟鼓之声
“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
——《唐六典》
经营时间也发生变化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
北宋东京都市布局图
长安城里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东市”和“西市”,由高大的“市墙”将其
与周边的居民区分隔开,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度。宋代城市已经突破
了唐朝的坊市格局,商业区与居住区混合在一起。
“……宋买卖昼夜不绝,夜交
三四鼓 ,游人始稀;五鼓钟
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粱录·卷十三》
“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最大棚
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探搏、饮食、剃剪、
纸画、令曲、说话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东京梦华录·卷二》
宋代话本流传到今天的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三国
志平话》等。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十二章第十节P103
《清明上河图》
假如你是宋朝的一名小市民,请你想象你将如何度过一天的生活?
《清明上河图》让我们了解了宋朝人们的生活场景,也
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一些影响。除了我
们刚刚讲的这些,你还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罗列一
些其他的例子吗?你觉得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我们今天的
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请把上述问题作为课后拓展的内容,以小组探究的
方式完成。
年代 汴水运输量 材料来源
宋太宗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 4000000石 马端临:《文献通考·国用考三·漕运》
宋太宗至道初年(公元995年) 5800000石 马端临:《文献通考·国用考三·漕运》
宋仁宗时(公元1023年~1063年) 8000000石 《宋史·卷三三一·孙长卿传》
材料八:北宋时期汴水运输量表
返回
作者简介(请学生课个搜集有关作者的材料,展示交流)
张择端
  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其早年 游学于汴京,后学绘画,宋徽宗(1101——1124) 时期供职翰林图画院。专工界画,特别擅长画 舟车、街道、城郭、桥梁。张择端的画别具一 格,自成一家,非常有特色。代表作有《清明 上河图》《金明池争标图》。《清明上河图》 高24.8厘米,长528厘米,描绘的是北宋都城汴 京的繁荣景象,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真实 写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都市生活
一、课标解读
2-2-5 描述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情境和事例,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
依据教材选课标,我感觉很难,2-2-5这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标,我感觉与本课内容也不是很符合,但这个我又感觉是最合适的。这个我们老师可以课后讨论下。我想这也是依标施教和因教选标的主要区别吧。www.21-cn-jy.com
就这个课标和教学内容我所确立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宋代都市生活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用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认识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得要朝代。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欣赏与探究,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二、教材内容解读
1、教材结构:
按照画面叙事进展将全图分为市郊、汴河、街景三个主要部分,全景式地再现了一千多年前北宋都城的商业、交通和市民阶层的日常生活2·1·c·n·j·y
2、教学目标
综合探究课,重在探究,培养学生能力。难在观察。
1、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观察,了解宋代城市经济的发展状况,体验探究文物是感知和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及方法。【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引导学生通过解读文献资料,初步学会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献资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认识宋朝是我国古代继隋唐之后经济和文化科技继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朝代。
3、引导学生通过对《清明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图》的欣赏与探究,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体悟祖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认识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历史与现实价值,树立保护文物、保护历史遗迹的意识21教育网
一、导入环节
视频导入《清明上河图》动画
教学设计意图:课前播放《清明上河图》,让学生配合解说全面细致地观察清明上河图。为下面教学作铺垫。
二、探究教学
1、整体感知《清明上河图》
根据课前布置让学生介绍《清明上河图》及其作者。
教学设计意图:根据课前学习任务的搜集,使学生在搜集材料过程中能更全面、细致地了解《清明上河图》,从而认识其历史价值,为课堂教学服务。
2、细说《清明上河图》——市郊村野
展示场景一,观察画中所表述的人与物。
展示合作探究小组探究——选描述,后分析可以折射中当时怎样的历史信息。
乡村风光 。(请学生据画卷内容描述。)
送炭队伍 。(出示材料,说明加以佐证)
赶路行人 。(谈谈对清明的理解)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历史描述的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文献资料与文物资料相互印证的方法。21cnjy.com
承转:专业运炭驴队的出现说明的北宋城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济发展对农业发展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城市的需求带动了农村生产的变化。下面我们再根据《清明上河图》所提供的画面来看看北宋时期城市生活的场景与变化。21·cn·jy·com
细说《清明上河图》——汴河船运
先请学生描述
汴河地位,虹桥景观,两岸风景
设置以下活动:
讨论:为什么东京主要依靠汴河而不是黄河运输物资呢?
可以得出哪些历史信息?
思考:为什么当时的人们不在汴河上修建更为容易建造的多孔桥?
教学设计意图:利用目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该画卷所呈现出的历史细节,通过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细说《清明上河图》——都市街景
这一环节设置的活动有
观察想你像当时营业机构分布,可以从中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
目的:整体认识,北宋时期商业繁荣景象。
出示材料,用文献材料证明文物资料。
设置问题:从中我们又可以获得怎样的历史信息?
目的:设置目标,让学生根据目标来得出相应的历史信息。认识当时北宋经济繁荣的表现。
分析归纳
出示唐与北宋时期都城平面图
请学生分析北宋与唐相比都市生活发生怎样变化。
分示材料
从材料中又可以看出北宋的城市生活与北宋相比又发生怎样变化
目的:通过不同材料解读,让学生分析归纳出北宋城市生活发生的具体变化。
拓展:《清明上河图》价值依我之见
请学生根据本课的学习谈谈《清明上河图》对于研究北宋都市生活有怎样的价值。
可以展示教师所写的认识,让学生也谈谈体会认识。
目的:通过这样的活动来达到归纳总结课堂,进行情感升华的作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1 页 (共 2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