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市统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基础测试(市统考)地理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年高三基础测试
地理试题卷
(2023.9)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I、选择题ⅡⅡ和非选择题三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
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
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
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I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毕业生粘滞率是指高校毕业生毕业后留在就学地工作的比例。研究表明,北京毕业生粘滞
率明显低于同为一线城市的上海。完成1、2题。
1.不利于毕业生粘滞率提高的是
A. 较高的消费水平 B. 较高的开放程度 C. 较多的就业机会 D. 较好的社会保障
2. 与上海相比,北京毕业生粘滞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B. 城市内部差异更大
C. 落户制度更为严格 D. 交通条件更加不便
在照相机不普及的年代,地貌素描是地质工作者在野外记录地质现象的重要技能。下图为
某地质工作者在我国不同地区野外考察时绘制的地貌素描图。完成3、4题。




第3、4题图
3. 形成图①中“绳状”岩右的地质作用为
A. 固结成岩 B. 高温变质 C. 岩浆侵入 D. 喷出冷凝
4. 四幅素描图所示地貌的主要成因,属于同一类外力作用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23年,某压缩空气储能电站项目在湖北应城开建。压缩空气储能是指在电网负荷低谷期 利用电能将空气压缩在压力容器(如密封的报废矿井、盐穴、山洞)中,在电网负荷高峰期释 放压缩空气推动涡轮机发电的储能方式。应城是我国最大井盐产区,废弃的盐穴空腔有170多
个。下图为压缩空气储能发电工作原理示意图。完成5、6题。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1页(共8页)
电力
电动机
M
压缩机
压力容图
涡轮机
发电机
G
电力
空气 废气
进口 出口
第5、6题图
5. 该储能电站落户应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资源 B. 技术 C. 交通 D. 市场
6.空气储能电站的运行
①可有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② 可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③通常白天压缩空气来储能 ④ 储能发电量有明显日变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经济学家索洛认为,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次发达地区形成资本洼地,投资收益大于发 达地区,会推动次发达地区的人均 GDP 增速快于发达地区,区域一体化则有力加速了此现象。 下表为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部分年份人均GDP 及其离散系数(比值越小,说明区域内发
展水平差距缩小, 一体化水平融合度高)表。完成7、8题。
年份 人均GDP(万元) 离散系数
① ② ③ ④ 四地均值
2010 7.33 2.1 5.0 5.2 4.9 0.442
2013 9.01 3.2 6.8 7.5 6.6 0.374
2016 11.3 3.9 8.4 9.5 8.3 0.383
2019 15.7 5.8 10.8 12.3 11.2 0.368
2022 18.0 7.4 11.8 14.4 12.9 0.348
7.关于表中四省市的经济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① 地产业转出,降低了人均 GDP 增 速 B.② 地为资本洼地,人均GDP 增速最快
C.③ 地资本净转出,人均 GDP 增速变缓 D.④ 地投资收益高,人均GDP 增速加快
8.为了缩小长三角沪苏浙皖四省(市)离散系数,应在其内部
①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 ② 增强地方职能,构建独立地方产业体系
③加强大都市的辐射功能 ④ 深化政务服务,推动公共服务互联互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板块示意图,甲、乙、丙代表三个不同板块。完成9、10题。
(
9.
甲、乙、丙所对应板块可能是
)板块边界
(

) (
上地做
下地想
) (
海洋
) (

)A. 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
B. 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
C.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
D. 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欧亚板块
第9、10题图
(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2页(共8页)
(
)C)
)
10.丁边界类型附近形成的宏观地形有
① 海沟 ②裂谷 ③ 岛弧 ④海岭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热岛强度是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是一 区域内城区与郊区平均气温之差。下图为珠江
三角洲地区多年平均热岛强度的年变化图。完成11、12题。
11.与热岛强度呈正相关的是区域内
A. 城区绿化面积 B. 城市化水平
C. 郊区路网密度 D. 太阳辐射强度
12.下列关于珠三角地区冬夏季节热岛强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夏季降水多,大气削弱作用强,强度小
B. 夏季燃煤多,排放的废热较多,强度大
C. 冬季风力大,热量散失速度快,强度小
(

)岛2.5


第11、12题图
D. 冬季气温低,郊区封冻更严重,强度大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13、14题。
图 例
水 域
第13、14题图
13.与①海域相比,④海域
A. 夏季海雾频率低 B. 海鸟食物较丰富 C. 海气相互作用强 D. 海水盐度较高
14.图中海水密度最大的海域及主要影响因素是
A.① 海水温度和盐度 B.② 纬度和洋流性质
C.③ 纬度和洋流性质 D.④ 海水温度和盐度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15、16题。
60° 0°
-自然带分界线
第15、16题图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3页(共8页)
(
碳排放量
省(市)
原料
阶段
生产
阶段
利用
阶段

1.29
135.36
22.89

9.86
166.56
44.96

0.18
17.97
15.72

3.22
2.12
7.34
)
15.图中①自然带是
A. 苔原带 B. 亚寒带针叶林带 C. 温带草原带 D.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16.图中②、③、④自然带的分布体现了
A.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B. 垂直分异规律
C.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地方性分异规律
伴随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包装箱(纸箱)使用增多,碳排放不容忽视。下图为包装箱全 生命周期流程图,包装箱原料、生产、利用各阶段的碳排放不同。下表为2020 年广东、贵州、
浙江、北京四省(市)快递包装箱各阶段碳排放量(单位:万吨CO 当量)。完成17、18题。
(
原料阶段
废长分捕/收集
焚烧
真埋
森林种植/砍伐
能源生用
化学品生内
废水处理
回收处理
包裂纸箱使用
造纸生产
制浆生产
后加工
包装
利用阶段
生产阶段
回收
)
第17、18题图 第17、18题表
17.表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省(市)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一浙江 B. 乙—北京 C. 丙一贵州 D. 丁一广东
18.在包装箱使用过程中,可以利用
A. RS 获得电商快递运单的数据 B.GIS 查询包装箱的具体位置
C. RS 获取包装箱的运输路线图 D. BDS 获取消费者的地址信息
某地理老师于2023年5月11日在我国某地(37 °N,122°E) 观看了一次海上日出,并用手
机拍摄了照片(下图)。完成19、20题。
第19、20题图
19.下列城市中,在该老师拍摄此照片时最接近日出的是
A. 沈阳(41 °N,123°E) B. 北京(40 °N,116°E)
C. 济南(36 °N,117°E) D. 长春(44 °N,125°E)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 4 页 ( 共 8 页 )
(
)日
) (
S,)
) (
·
)
20.此日后三个月内
A. 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先变小后变大 B. 同一地点日出日落的方位逐渐向南偏移
C. 北极点午夜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D. 在同一地点、时间、方位再次看到日出
二、 选择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研究表明,全球气候变暖对河流径流量具有重要影响。下图为我国某河流上游一水文站月
平均径流量变化图,该流域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均较大。完成第21题。
(
平均流
)月150c
量 1 0 0
第21题图
21.与1956~1998年相比,1999~2021年该河流夏季径流量明显增多的主要原因是
① 大气降水补给量增多 ② 冰川融水补给量增多
③湖泊沼泽补给量增多 ④ 季节性积雪融水增多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直播电商消费业态引领的数字新经济正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自2016年以来,杭州主 城 区直播电商企业布局加速向外扩延,并呈现出“分散式集中”的演变趋势。下图为直播电商
运作模式图。完成22、23题。
(
消费者
商品
出库
商品服务/展示库
运营
维护
场:
商家直播服务商
(平台、数据分析、
代运营)
商品
技术
服务
支持
货;直播基地
(供应链基地,工厂自播、品牌自播、物流仓储服务)
直播人员服务机构
(MCN、
机构、培训、
包装、营销)
交易
跳转
直接签约
数据
分析
物流服务
产品
介绍
内容
定制
观看
直播
委托
销售


管理
主播


)
第22、23题图
22.影响杭州主城区直播电商企业布局外延的主要因素为
A. 市场 B. 基础设施 C. 土地价格 D.产业基础
高 三 基 础 测 试 地 理 试 题 卷 第 5 页 ( 共 8 页 )
23.杭州主城区直播电商企业呈“分散式集中”可以
①减少对实体商铺的冲击 ② 加快直播业专业化分工
③降低快递物流运输成本 ④ 带动周边第三产业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2023年8月21日上午10点700hpa、500hpa、100hpa 三个不同等压面
的等高度线及风力风向分布图。完成第24、25题。
(


)
第24、25题图
24.三幅图由低空向高空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①②
25.酒泉此时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 暖锋过境,阴雨连绵 B. 冷锋过境,沙尘弥漫
C. 对流强烈,电闪雷鸣 D. 大气稳定,天气晴朗
三、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玻利维亚是南美洲中部的内陆国家,该国可耕地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畜牧业 相对发达,人口分布西多东少。该国军事政变频繁,政局长期动荡,是南美洲最贫穷的国家之
一。下图为玻利维亚地形图和玻利维亚在南美洲位置示意图。
第26题图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6页(共8页)
材料二:玻利维亚拥有丰富的锂矿资源,2023年,我国某电池公司在该国投资14亿美元设 厂,从乌尤尼盐沼中提取锂资源,并运往国内。乌尤尼盐沼位于玻利维亚西部高原,为世界最 大的盐层覆盖的荒原,气候干燥。 一年内特定的时间,该盐沼会积水形成浅湖,形成“天空之
镜”,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打卡。
(1)简析玻利维亚城市主要分布在该国西部的原因。(4分)
(2)指出乌尤尼盐沼“天空之镜”的最佳观赏时间为 (填“12月~次年2月”或“5~7 月”),并分析原因。(4分)
(3)分析我国企业在玻利维亚开发锂资源的不利社会经济条件。(4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飞播造林是利用飞机撒播种子的一种造林方法,与传统人工造林相比有突出优势。 榆林地区位于陕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的交界处。1987年起,榆林开始大面积推 广飞播造林,使部分流动沙地变成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陕西绿色版图也由此向北推进。飞
播造林的时间因地而异,榆林通常选择在6月下旬至7月下旬。
材料二:图1为榆林地区地形地貌遥感影像图,图2为榆林地区气候资料图。
第27题图1
第27题图2
(1)简析榆林地区选择在6月下旬~7月下旬进行飞播造林的主要原因。(3分)
(2)从地形地貌的角度,简述榆林地区造林采用“飞播”方式的主要原因。(4分)
(3)说出榆林地区飞播造林对当地防灾减灾的意义。(6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新验是我国主要的棉花产地和输出地。近几十年来,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新氆耕 地面积不断扩张,昌吉州1980~2018年间新开垦耕地面积的90.12%来源于草地,9.88% 来源于未利用地。图1为昌吉州地理位置示意图,表1为昌吉州2000年和2018年主要农
作物的播种面积(单位:万公顷)表。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 7 页 ( 共 8 页 )
第28题图1
农作物 年份 棉花 小麦 玉米 其它作物
2000年 5.4 7.5 3.6 13.5
2018年 14.5 13.5 8.2 14.8
第28题表1
农作物 棉花 小麦 玉米 其它作物
差值 431.1 439.5 539.2 562.6
第28题表2
材料二: 作物全生育期蒸散量与降水量之差可以被视为需通过人为方式补充的水量, 也是影响适宜耕地规模的重要因素。表2 为主要农作物蒸散量与降水量差值表(单位:
mm)。
材料三: 部分耕地在后续利用中可能会被弃耕撂荒,成为不稳定耕地。图2为昌吉州不
稳定耕地资源质量评价因子及权重图。
(
耕地质量评价因子
土壤理化性质
有机质
权重:15.0%
土壤质地
权重:6.1%
沙化风险
权重:6.6%
土地管理
灌溉能力
权重:15.4%
农田林网化程度
权重:7.5%
立地条件
坡度
权重:7.5%
有效土层厚度
权重:8.8%
生态因素
耕层含盐量
权重:11.4%
土壤侵蚀
权重:5.8%
气候因素
≥10℃积温
权重:8.8%
降水
权重:7.2%
)
第28题图2
(1)从产品的角度说明新疆成为我国棉花输出地的主要原因。(2分)
(2)昌吉州2000~2018年播种面积比重减少最多的是 ▲ ,并从水资源的利用角度分析该变 化特征的合理性。(6分)
(3)从耕地质量评价因子的角度,指出可缓解昌吉州部分耕地弃耕撂荒状况的主要措施。(6 分 )
(4)说明新疆耕地面积增加会导致土地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6分)
高三基础测试地理试题卷 第8页(共8页)嘉兴市2023年高三基础测试
地理卷 参考答案(2023.9)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D D A C B D D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B B B C A B B 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A C D C 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共45分)
26.(12分)
(1)海拔较高,气候较为凉爽(2分);农业基础较好,人口密度较大(2分)。
(2)12月~次年2月(1分);原因:12月~次年2月为南半球夏季(1分);降水量较多(1分);高山冰雪融水较多(1分),积水形成浅湖。
(3)政局动荡,政策缺乏连续性;地势起伏大,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劳动力素质低;距离我国市场远;产业基础差。(任选4项即可得4分,1分1点)。
27.(13分)
(1)该时期降水较多(1分),气温较高,热量充足(1分),出苗率高(或树木存活率大)(1分)。
(2)黄土高原地势起伏大(2分);沙地面积广(2分),飞播造林受地形限制影响小。
(3)减轻风沙危害(2分);减少旱灾(2分);减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分)。
28.(20分)
(1)棉花品质好(1分);棉花产量大(1分)。
(2)其它作物(2分);其它作物灌溉需水量最大(2分);昌吉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2分)。
(3)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2 分);完善农田灌溉设施(2分);治理盐碱地,减少耕层含盐量(2分)。
(4)降水少,大风天气多,蒸发强(2分);耕地面积增加,毁草开荒使地表缺乏植被保护(2分);用水量增加,加剧水资源短缺(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