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故事导入阿凡提量水渠的故事有一次,国王问阿凡提:“人人都说你智慧过人,那么你知道城外的那条渠的水有多少桶吗?”阿凡提说:“如果桶和那条渠一样大的话,那就只有一桶水;如果桶有那条渠一半大的话,那就有两桶水;如果桶只有渠的十分之一大的话,那就有十桶水……”为什么同一池水却不能确定它到底有多少桶水呢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进行测量时要选定一个统一的、人们公认的标准作为比较的依据,否则,同一物体的长度,测量的值是不确定的,这个选定的标准就是测量单位。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的长度与时间的基本单位,会进行常用长度、时间的 单位换算。2、能对时间和长度进行估测,会用适当的测量工具测量时间、物体的长度, 并会正确记录测量所得数据。3、知道任何测量有误差,知道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一、测量单位课堂探究中国不同时期出现了很多长度单位:不同国家的长度单位:不同领域也有不同的长度单位:里、引、丈、尺、寸、分......英里、码、英寻、浪、英尺、英寸......海里、节、哈勃......1960年,国际上通过了一套统一的测量标准,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制。一、长度单位1、国际基本单位:米(符号:m)2、其他常用单位: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km dm cm mm μm nm3、换算关系:1 km = 1000 m = 103 m 1 dm = 0.1 m = 10-1 m1 cm = 0.01 m = 10-2 m 1 mm = 0.001 m = 10-3 m1 μm = 10-6 m 1 nm = 10-9 m长度单位分为两类:长度单位换算:(1)0.58μm= m5.8×10-7长度单位换算:(2)3.2dm= nm3.2×108常见物体的长度:(1)学生用的课桌的高度 ;(2)一层楼的高度 ;(3)一支2B铅笔的长度 ;(4)一张纸的厚度 。≈ 80cm≈ 3m≈ 1.75dm = 17.5cm≈ 0.1mm二、时间单位1、时间的国际制单位:秒(符号:s)2、常用单位小时(h)、分钟(min)、毫秒(ms)、微秒(μs)等。3、单位换算1 h=60 min 1 min=60 s1 s =103 ms 1 ms=103μs光年:光在真空中沿直线传播1年 所经过的距离。√长度单位二、测量活动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皮尺、卷尺、螺旋测微计、游标卡尺,等等。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皮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2、如何测量它的零刻度线在哪里,是否磨损?其零刻度线在左端(离最左端边缘有一小段距离),没有磨损。0~8 cm1mm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它的量程是多少?它的分度值是多少?会认会放使用时应将刻度尺放正,不要歪斜,要把刻度尺的刻度紧贴被测物。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会看读数时视线应经过被测物体末端与尺相交的位置并与尺面垂直。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会读根据刻度尺的分度值读出准确数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分度值 ;物体长度 。分度值 ;物体长度 。1mm2cm+7mm准确值估读值(分度值的下一位)+0.6mm2.76cm1cm2.7cm2 cm +0.7cm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A. 1.8 厘米 B. 1.85 厘米C. 7.85 厘米 D. 7.8 厘米B木块长 m。0.0165会记记录测量数据,应记录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所记录数据的单位。分度值 ;物体长度 。1mm2.76cm正确使用刻度尺可以归纳为6个字:正确使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取平均值)①选②放(量程、分度值)(刻度尺贴近被测长度,左边刻度线与物体边缘对齐)③看(视线与尺面垂直)④读(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⑤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⑥算3、长度的特殊测量(1)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平移法:用刻度尺和三角尺配合使用测量长度。(2)测纸张厚度,细丝直径累积法:它又包含两类,一类是测多算少,另一类是以少求多。(3)测较短的曲线,例如地图册上的铁路线长化曲为直法:借助于易弯曲但弹性不大的细棉线等,与被测物体紧密接触,然后量出细棉线的长度。(4)滚轮法:适于测较长的曲线长度,例如运动场的跑道。二、时间的测量秒针转动一圈:60 s分针转动一格:60 s大表盘有两组数据:0~30 s 31~60 s秒针转一圈: 30 s如图所示,停表的示数为 。t=4 min 44.2 s=4×60 s+44.2 s=284.2 s284.2 s三、误差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2、误差的来源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人。3、减小误差的方法①选用精度高的测量工具无论使用多精密的测量工具,误差始终是不可避免的,只能尽可能减小,不能消除。②改进测量方法铜丝绕制圈数越多,线圈越长,测得的直径误差越小。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一次测量——误差较大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误差较小总结:例1 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以下哪个是产生误差的原因( )A.刻度尺没有跟课本的长边平行B.刻度尺没有紧贴课本C.读数时,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值估计不准确D.观察刻度尺时,视线没有跟刻度尺尺面垂直错误的操作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错误的操作C例2 有五位同学轮流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他们测量的结果分别是:18.23cm、18.65cm、18.24cm、18.25cm、18.22cm。该物体长度的平均值是( )A.18.318cm B.18.32cmC.18.235cm D.18.24cmC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谢谢大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