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第二节 探索之路远古的先人们早就开始思索自然界的神奇现象了,而那些能直接刺激感官(如眼睛和耳朵)的神奇现象则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便可看出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古文明中的科学思索……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吉凶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内容一般是占卜所问之事或者是所得结果。甲骨文与现代汉语部分对照甲骨文“殸”甲骨文“殸” (古代打击乐器) ,好象是一块很大的斜面石头(字右部)和一只拿着结实木槌的手(字左部) ,这只手正拿着木槌欲敲打石块。从甲骨文“殸”的结构可知,古人很早便知道声音与碰击有关。殸是古代石制的一种打击乐器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晒干”字的上部为发出光线的太阳,字的中部为被蒸发的水气,字的下部则为大地。该字的意思为日光照射大地,使地面的水蒸发,以便达到晒干的目的。东巴文“晒干”,已含有太阳光致使大地水气蒸发的科学思维成分。 夹:含杠杆的原理纳西族东巴象形文字劈:包含着压强的物理知识越:蕴涵了物体的运动的知识煮:蕴涵了水从液态变化到气态的物理知识古人的宇宙模型之一古人通过对日月星辰以及周围事物的观察,设想着宇宙的模样。有古人认为地球是平的,日月星辰在大气中远行,其上方扣着穹顶。距今约5000年的雕刻玉版,是中国古人天圆地方宇宙观的早期展现。安徽凌家滩出土的雕刻玉版英格兰石头阵出现在世界不同地方的石头阵神秘莫测。有研究认为,其功能之一是帮助古人用于观察天象。灿烂的古代文明闪烁着古人朦胧的理性之光,也为人们科学地认识世界奠定基础。在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卓越贡献。物理学的进步之阶……物理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然科学先驱哥白尼冲击了托勒密体系,提出了 “日心说”。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先驱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理论。 托勒密(约90年-168年)古希腊地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长期进行天文观测。他创立的“地心说” ,认为:地球是球形的,静止居于宇宙的中心,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哥白尼的“日心说”: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1473-1543)伽利略(1564-1642),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伽利略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其观察所得数据进一步支持了哥白尼的 “日心说”。第二阶段,牛顿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 牛顿(1643-1727),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系列自然规律。例如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并归纳出数学公式,由此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惯性定律加速度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定律牛顿的运动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经典力学体系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认为:当物体的运动速度接近光速时,人们所熟悉的空间和时间等概念都会发生变化。爱因斯坦(1879-1955)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但并非全盘否定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经典力学体系的继承和发展。经典力学体系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相对论与经典力学体系的关系课堂练习1.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甲 乙 丙 丁A.甲:人们可以用来观测天象B.乙:甲骨文,声音与碰击有关C.丙:太阳光使地表水蒸发D.丁:古人认为地球是圆的,上方有穹顶D2.物理学发展的漫长历程中,不少前辈作出了卓越贡献。下面是物理学史上的几个事件:①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奠定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②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人类的视线深人到了更为广阔的星空;③墨子用小孔成像实验研究光的直线传播,并给予了正确的解释;④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揭示了电和磁之间更深层次的联系。以上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C.②④③① D.②③①④B3.“我不知道世界会怎样看待我,然而我认为自己不过像在海滩上玩耍的男孩,....而我面前,则是一片尚待发现的真理的大海。”这是下列哪位科学家对自己成就谦逊的说法( )A.牛顿 B.伽利略C.欧姆 D.焦耳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