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4张PPT)教科版 六年级下册《宇宙》单元2.八颗行星聚 焦八颗行星有哪些?它们是如何排列的呢?图中代表天体实际的大小和距离比例吗?聚 焦八颗行星是这样均匀分布吗?活动一: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仔细阅读基本数据表,说说从表中得到了哪些信息。探 索活动二:仔细观察基本数据表,按要求给八颗行星排序。探 索如何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探 索结合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再次思考,八颗行星之间是像右图这样均匀分布的吗?探 索1、取两条长度相同的纸带,首尾连接,并在做好刻度尺上标上数字2、将八颗行星标记刻度尺上相应的位置3、将制作好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纸带粘贴在班级的黑板上。4、观察我们的纸带模型。对比我们的模型与平时常见的太阳系八颗行星的图片有何不同。活动三:建立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探 索将八颗行星到太阳的平均距离按比例缩小(1 : 1亿千米)。太阳怎样处理数据,确保八颗行星都能排列在长纸带上?行星 与太阳的平均距离(万千米)水星 5800金星 10800地球 15000火星 22800木星 77800土星 142700天王星 287000海王星 449600将实际距离转化为格子数0.58格1.08格1.5格2.28格7.78格14.27格28.7格44.96格探 索注意事项与太阳平均距离等比例缩小(格)汇报交流:1、请各小组将制作好的纸带模型,以太阳为中心,按照指示的不同方向粘贴在黑板上。研 讨2、用线条把各小组相同的行星相连成圆形,你有什么新的发现?我们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很大。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距离太阳比较近,同时这几颗行星之间距离也比较近。研 讨我们发现实际上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很大,并不像教科书示意图上那样均匀分布。比较太阳系示意图和行星的位置关系模型说说不同之处研 讨1.在建造模型过程中,各小组是如何处理数据的?有什么体会和发现?2.观察全班制作出来的八颗行星位置模型,我们有什么新的认识或问题?等比例缩小将实际距离转化为格子数八颗行星距离太阳的远近差异非常大。教材中的示意图非常形象,但是在距离远近方面不够客观。研 讨拓 展木星及其卫星木星巨大且明亮,用双筒望远镜观察,它看起来像小圆盘,你还有可能看到它的四颗最亮的卫星3.2《八颗行星》课堂记录单班级 第 小组 时间 年 月 日活动1 八颗行星信息1.阅读八颗行星的资料卡,将行星的名称填写在圆圈中(时间:6分钟)(图中不显示行星的直径大小)2.八颗行星直径由小到大(行星的名称填写在圆圈中)活动2 建立行星纸带模型行星 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数据处理结果资料卡太阳八颗行星的基本数据表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赤道直径(万千米)(千米)水星58004878金星1080012104地球1500012756火星228006787木星77800142800土星142700120000天王星28700051200海王星449600486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八大行星.mp4 2.八颗行星.pptx 3.2《八颗行星》课堂记录单.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