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量(知识点梳理+能力百分练)三知识点梳理1、毫米是--个较小的长度单位。在量比较短的长度或要求测量的比较精确时,我们用毫米作单位,尺子上把1厘米分为10小格,每一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分米是介于厘米与米之间的一个长度单位。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千米多用于计量比较长的路程。1千米=1000米。3、吨多用于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1吨=1000千克。4、在遇到设计方案合理安排的问题时,可以采用列表的方法,先按一定顺序对一种事物进行安排,再在此情况下安排其他事物,最后对每种方案进行计算,选出符合题意的方案。能力百分练一、选择题(共16分)1.军军寒假去奶奶家,奶奶家距离军军家80千米。军军一家选择( )出行方式比较合适。A.飞机 B.步行 C.汽车2.一辆大货车每次能运3吨苹果,一辆小货车每次能运2吨苹果。它俩一共要运13吨苹果,下面的( )方案能刚好一次运完。A.安排2辆大货车和4辆小货车B.安排3辆大货车和2辆小货车C.安排4辆大货车和1辆小货车3.一头大象重6吨600千克,也就是( )千克。A.6060 B.6600 C.606004.下面( )组的总质量恰好是1吨。A.300千克和700千克 B.300克和700克 C.3千克和7千克5.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的是( )。A. B. C.6.这辆货车如果不超载,最多还能再装货物( )。A.50千克 B.500千克 C.5000克7.把两根木棍拼接起来去够挂在3米高树枝上的风筝。已知拼接处有重叠,则选用( )组的木棍拼接后肯定不能够到风筝。A.15分米,15分米 B.130厘米,190厘米 C.108厘米,2分米8.你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 )。A.步行1千米 B.计算10道口算题 C.上一节数学课二、填空题(共16分)9.如图:钉子长( )厘米( )毫米。10.5分米=( )厘米;2千米=( )米。11.15毫米+75毫米=( )厘米 2吨—400千克=( )千克12.一头牛重500千克,( )头牛合起来大约重1吨。13.50毫米=( )厘米 2分15秒=( )秒14.把16分米长的绳子对折1次,每段长( )厘米。15.小丽家到王叔叔家有2000米,他从自己家步行去王叔叔家,已经走了1千米,这时到王叔叔家还有( )米。16.一头蓝鲸的体重是3吨200千克,是( )千克。三、判断题(共8分)17.飞机每小时飞行900米。( )18.5吨水泥比5吨棉花重。( )19.1千米是1000米,3千米是3个100米。( )20.一箱苹果重50千克,2箱这样的苹果重1吨。( )四、连线题(共6分)21.把物体和合适的质量连起来。5吨 5千克 75克五、解答题(共54分)22.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多少千克?23.编3个中国结要用27分米长的丝线。(1)照这样计算,编7个这样的中国结要用多长的丝线?(2)用720厘米长的丝线编这样的中国结,可以编多少个?24.仓库有10吨大米要运往灾区,如果每次每辆车都装满,怎么样派车能恰好把这10吨大米运完?(大货车载重量4吨,小货车载重量2吨)方案 大货车(4吨) 小货车(2吨) 运米吨数① 0辆②③④25.六年级学生参加少军军校训练,原计划3小时行12千米。照这样的速度,5小时行多少千米?26.每辆车装上4台机器,每台机器重2吨,两辆车同时通过这座桥是否安全?自重2000千克 限重22吨27.把一段长1米6分米的木头平均分成四段,用来做凳子的四条腿儿,做出来的凳子高大约是多少分米?28.一根绳子长8米,第一次用去34分米,第二次用去17分米,这根绳子还剩多少分米?29.小明和妈妈从早上7:30出发,乘汽车到外婆家。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经过2小时能到吗?(请说明理由) 30.小川家到邮局有6000米,到学校有5000米.邮局和超市之间相距3000米.学校和超市之间相距多少米 合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1.C【分析】根据生活经验飞机大约800千米/时,步行大约5千米/时,汽车大约60千米/时;据此解答。【详解】根据分析:军军寒假去奶奶家,奶奶家距离军军家80千米。军军一家选择汽车出行方式比较合适。故答案为: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的选择。2.B【分析】根据题意,分别算出每个选项中的方案一共能运多少吨,然后再与总重量13吨进行比较,看是否等于13吨,如果刚好等于13吨,则说明能刚好一次运完;反之,则不能刚好一次运完;由此解答即可。【详解】A.2×3+4×2=6+8=14(吨),因为14吨>13吨,不能刚好一次运完,所以不符合题意;B.3×3+2×2=9+4=13(吨),因为13吨=13吨,能刚好一次运完,所以符合题意;C.4×3+1×2=12+2=14(吨),因为14吨>13吨,不能刚好一次运完,所以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方案的选择和优化问题。根据每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3.B【分析】1吨=1000千克,先把6吨化成多少千克,再把数据相加即可。【详解】6吨=6000千克6000千克+600千克=6600千克6吨600千克=6600千克因此,一头大象重6吨600千克,也就是6600千克。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4.A【分析】1吨=1000千克,1000克=1千克,因此先计算出每个选项中的总重量,然后再选择即可。【详解】A.300千克+700千克=1000千克,1000千克=1吨,即300千克和700千克一共是1吨。B.300克+700克=1000克,1000克=1千克,即300克和700克一共是1千克。C.3千克+7千克=10千克,即3千克和7千克一共是10千克。故答案为:A【点睛】此题考查的是质量单位之间的换算,熟记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5.B【分析】较长的物体用“米”和“分米”做单位,1分米大约有一小拃的长度,人的手指宽度差不多是1厘米,据此比较手指长短根据生活经验选择。【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用手势表示1分米的长度,下列选项中,最有可能的是。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了根据生活经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6.B【分析】1吨=1000千克,把2吨和1吨500千克换算成用千克作单位再相减。【详解】2吨=2000千克1吨500千克=1500千克2000-1500=500(千克)最多还能再装货物500千克。故答案为:B【点睛】熟练掌握质量单位的换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A【分析】分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厘米和米之间的进率是100;厘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根据给出的数据,依次分析每组数据,所给出的数据大于3米即可,据此解答。【详解】A.15分米+15分米=30分米,即3米,所以这两根木棍拼接后肯定不能够到风筝,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130厘米+190厘米=320厘米,3米=300厘米,320厘米>300厘米,所以这两根木棍拼接后能够到风筝;C.108厘米+2分米=108厘米+200厘米=308厘米,3米=300厘米,308厘米>300厘米,所以这两根木棍拼接后能够到风筝。把两根木棍拼接起来去够挂在3米高树枝上的风筝。已知拼接处有重叠,则选用(15分米,15分米)组的木棍拼接后肯定不能够到风筝。故答案为:A【点睛】本题考查米、分米、厘米之间的进率,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8.B【分析】步行1千米大约需要20分钟,计算10道口算题大约需要1分钟,上一节数学课大约需要40分钟,依此选择。【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我认为1分钟最有可能计算10道口算题。故答案为:B【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时间的估计,应熟练掌握对千米和分钟的认识。9.7 2【分析】用直尺的“0”刻度线和线段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该物体的长度,也可以利用数格子的方法解答,一个大格表示1厘米,也就是10毫米,一个小格表示1毫米,据此解答。【详解】钉子长7厘米2毫米。【点睛】本题考查毫米的认识,关键掌握用尺子量物体长度的方法。10.50 2000【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可知,5分米=50厘米、2千米=2000米。【详解】根据分析可知,5分米=50厘米2千米=2000米【点睛】熟练掌握各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1.9 1600【分析】毫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解答。【详解】15毫米+75毫米=90毫米=9厘米 2吨—400千克=2000千克-400千克=1600千克【点睛】本题考查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熟记各个单位间的进率。12.2【分析】先把1吨转化成1000千克,再计算1000千克里面有几个500千克,根据整数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计算。【详解】1吨=1000千克1000÷500=2(头)所以,2头牛合起来大约重1吨。【点睛】解决此题先把单位化统一,再根据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出结果。13.5 135【分析】根据1厘米=10毫米,1分=60秒,进行解答即可。【详解】因为50毫米里面含有5个10毫米,所以50毫米=5厘米;2分=120秒,120秒+15秒=135秒,所以2分15秒=135秒。【点睛】此题考查名数的换算,把高级单位的名数换算成低级单位的名数,就乘单位间的进率,反之,则除以进率。14.80【分析】把这根绳子对折1次,就是把这根绳子平均分成2段,每段长(16÷2)分米。分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每段长度换算成厘米。【详解】16÷2=8(分米)8分米=80厘米每段长80厘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1分米=10厘米。15.1000【分析】1千米=1000米,因此用小丽家到王叔叔家的距离减去已经走的路程即可。【详解】1千米=1000米2000-1000=1000(米),即这时到王叔叔家还有1000米。【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6.320017.×【分析】根据生活经验以及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计量飞机每小时飞行的路程应用“千米”作单位,是900千米,据此解答。【详解】据分析可知:飞机每小时飞行900千米,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根据情景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计量单位和数据的大小,灵活地选择。18.×【分析】水泥和棉花都是5吨,质量相同,一样重;据此判断。【详解】5吨=5吨所以5吨水泥和5吨棉花一样重,故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应用,掌握比质量,只看数据和单位。19.×【分析】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解答即可。【详解】1千米=1000米3千米=3000米1千米就是1000米,3千米就是3个1000米,就是3000米,所以原题的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熟记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1吨=1000千克,先计算出2箱苹果的重量,再与1吨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详解】50+50=100(千克)1吨=1000千克>100千克所以一箱苹果重50千克,2箱这样的苹果重量小于1吨,原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质量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21.见详解【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大概得出物体的质量,选择与其合适的质量,连线即可。【详解】【点睛】此题关键是质量单位克、千克、吨的认识。22.2600千克【分析】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大象的重量换算成千克,再用大象的重量减去牛的重量解答。【详解】3吨=3000千克3000-400=2600(千克)答:一头大象比一头牛重2600千克。【点睛】本题考查质量单位的换算,关键是明确1吨=1000千克。23.(1)63分米(2)8个【分析】(1)用27除以3求出编1个中国结要用多长的丝线,再乘7即可;(2)720厘米=72分米,先化成统一的单位,然后用24除以3求出编1个中国结要用多长的丝线,最后再用72分米除以编1个中国结要用的长度即可。【详解】(1)27÷3×7=9×7=63(分米)答:编7个这样的中国结要用63分米长的丝线。(2)720厘米=72分米72÷(27÷3)=72÷9=8(个)答:可以编8个。【点睛】本题考查归一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一份数是多少,再根据一份数不变,利用编一个中国结需要丝线的长度、编的个数、丝线的总长度之间的关系,列式计算。24.5辆;10;1辆;3辆;10;2辆;1辆;10;3辆;0辆;12;派5辆小货车或1辆大货车和3辆小货车或2辆大货车和1辆小货车;【分析】根据题意可知,一辆大货车每次能运的吨数×大货车的辆数+一辆小货车每次能运的吨数×小货车的辆数=大货车和小货车一次可运的吨数,只要大货车和小货车一次可运的吨数为10吨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详解】2×5=10(吨)4×1+2×3=4+6=10(吨)4×2+2×1=8+2=10(吨)4×3=12(吨)填表如下:方案 大货车(4吨) 小货车(2吨) 运米吨数① 0辆 5辆 10② 1辆 3辆 10③ 2辆 1辆 10④ 3辆 0辆 12答:派5辆小货车或1辆大货车和3辆小货车或2辆大货车和1辆小货车。【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对吨的认识,应先将大货车的辆数依次增加1辆,从而计算出需要小货车的辆数。25.20千米【分析】3小时12千米,则平均每小时行(12÷3)千米。用速度乘5小时,求出5小时行驶的路程。【详解】12÷3=4(千米) 5×4=20(千米)答:5小时行20千米。【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求出学生行走速度。26.安全【分析】用每台机器的重量乘4,求出4台机器的重量。再加上每辆车的自重,求出每辆车装上机器后的重量。再乘2,求出两辆车的总重量。将这两辆车的总重量和这座桥的限重比较大小。千克和吨之间的进率是1000,据此将每辆车的自重换算成吨,再进行计算。【详解】2000千克=2吨4×2=8(吨)8+2=10(吨)10×2=20(吨)20吨<22吨答:两辆车同时通过这座桥是安全的。【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熟记它们之间的进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4分米【分析】米和分米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将这段木头换算成分米,再除以4,求出平均每条腿的高度,即凳子大约的高度。【详解】1米6分米=16分米16÷4=4(分米)答:做出来的凳子高大约是4分米。【点睛】本题关键是先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再进行计算。28.29分米【分析】用这根绳子的长度减去第一次和第二次用去的长度即可求出剩下的长度。【详解】8米=80分米80-34-17=46-17=29(分米)答:这根绳子还剩29分米。【点睛】本题考查连减运算,明确1米=10分米是解题的关键。29.能到【详解】70+70=140(千米) 140>138答:经过2小时能到。【点睛】先根据行驶的距离=汽车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求出行驶的路程。然后用它和到外婆家的距离比较即可解答。30.2000米 2千米【详解】6000-5000=1000(米)3000-1000=2000(米)2000米=2千米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