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理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达州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
理综试题
(满分300 时间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K-39 Fe-56 Co-59 Cu-64
Zn-65 Mo-96 Ag-108
选择题(本题共1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核是光学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最容易看见的结构
B.细胞间信息交流都与细胞膜上的受体有关
C.与玉米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D.乳酸菌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不宜使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做实验材料是因为该细胞在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B.在“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实验中,用盐酸水解的目的是使染色质中DNA和蛋白质水
C.在“检测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的实验中,用苏丹Ⅲ染液的染色时间比苏丹Ⅳ染液的染色时间长
D.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可观察到处于末期的细胞中染色体逐渐解螺旋成染色质
3.下列有关细胞呼吸及其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肺炎双球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
B.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从而加强细胞呼吸
C.花生种子入库前晒干是为了降低结合水含量减弱细胞呼吸
D.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4.将小鼠红细胞放入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红细胞体积随时间变化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KNO3溶液起始渗透压小于红细胞内液起始渗透压
B.与B相比,A点对应时刻红细胞内液的浓度较大
C.AB段失水使红细胞内液的浓度大于KNO3溶液,从而 出现BC段的变化
D.B点时刻,KNO3溶液与红细胞内液的浓度相等
5.果蝇体内的一个细胞在分裂过程中,一段时期内某种物质或结构的数量变化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代表2个染色体组,则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
B.若a代表4个核DNA分子,则该细胞正在进行有丝分裂
C.若a代表4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在CD段不能形成四分体
D.若a代表8条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在CD段可发生基因重组
6.研究人员将二倍体不抗病野生型水稻种子进行人工诱导,获得了一种抗病突变体,研究发现该突变体是由一个基因发生突变产生的,且抗病与不抗病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对该抗病突变体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的两种单倍体植株中,抗病与野生型的比例为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野生型水稻是杂合子,可通过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进行验证
B.该抗病突变为隐性突变,可以通过与野生型植株杂交进行验证
C.抗病突变体产生的配子中,含抗病基因的雄配子可能部分死亡
D.该抗病突变体植株成熟后,产生的雌配子数量应该多于雄配子
7.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顺利往返、“华龙一号”核电海外投产等,均展示了我国科技发展的巨大成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冬奥会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合金材料
B.冬奥会火炬采用代替天然气作燃料,符合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C.核电站反应堆所用铀棒中含有,与互为同素异形体
D.飞船返回舱表层中的玻璃纤维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Fe3O4+8H+=Fe2++2Fe3++4H2O
B.四氯化钛的浓溶液制备水合二氧化钛:Ti4++(x+2)H2O=TiO2·xH2O↓+4H+
C.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D.酸性KMnO4溶液滴定双氧水:2+H2O2+6H+=2Mn2++3O2↑+4H2O
9.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
A 探究与酸性的强弱 用计测量酸酸、盐酸的,比较溶液大小 盐酸的比醋酸小,则是弱酸
B 探究和溶度积的大小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先加入少量溶液,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少量溶液 先产生白色沉淀,后产生蓝色沉淀,说明比的溶度积小
C 探究具有还原性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溶液,振荡,再滴加几滴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滴入溶液时,无明显变化,滴入新制氯水时溶液变血红色,具有还原性
D 标定溶液的浓度 准确称取3份邻苯二甲酸氢钾,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入蒸馏水,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标准溶液滴定 若滴定至溶液呈浅红色即达滴定终点,据此可计算出溶液的准确浓度
A.A B.B C.C D.D
10.某药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分子中含有5种官能团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能发生加成、加聚、取代反应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1.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和的混合气体中有个原子
B.与形成的液态体系中所含中子数小于
C.单质完全转变为,失去个电子
D.和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消耗分子数目为
12.我国科学家首次探索的碱性锌-空气电池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电时,KOH溶液的浓度增大 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C.充电时,铜极与直流电源的正极连接 D.充电时,当阴极质量净增26g时,理论上转移0.8mol电子
13.某实验测得0.1mol·L-1NaHCO3溶液在升温过程中(不考虑水挥发)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点溶液中,>Ka2(H2CO3) B.b点溶液中,c(Na+)=c(HCO)+c(CO)
C.a点与c点溶液中的c(OH-)相等 D.ab段,升温,pH减小,说明抑制了HCO的水解
14、电梯上升过程中,某同学用智能手机记录了电梯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电梯加速上升的时段是( )
A.从20.0 s到30.0 s B.从30.0 s到40.0 s
C.从40.0 s到50.0 s D.从50.0 s到60.0 s
15、如图所示,“嫦娥五号”探测器静止在月球平坦表面处。已知探测器质量为m,四条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的。每条腿对月球表面压力的大小为( )
A. B.
C. D.
16. 两节动车的额定功率分别为和,在某平直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分别为和。现将它们编成动车组,设每节动车运行时受到的阻力在编组前后不变,则该动车组在此铁轨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 )
A. B. C. D.
17.如图所示,在离地高度为h的两个不同位置,将质量相等的A、B两个小球分别水平向左、竖直向上以大小相等的初速度抛出,A、B两球从抛出到落地动量变化量之比为1∶2。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两球抛出时的初速度大小为(  )
A. B. C. D.
18.如图甲所示,三个电荷量大小均为Q的点电荷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其中带负电的点电荷位于坐标原点处,x轴处于等边三角形的一条中线上。现让一带电量为+q的试探电荷沿着x轴正方向运动,以x正向为+q所受电场力的正方向,得到+q所受电场力随位置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x1<x0 B.在x正半轴上,+q在x2处所受电场力最大
C.+q在x1处电势能最大 D.+q在x1处电势能为零
二、多选题(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对得3分,有选错得0分)
19. 2022年12月8日,地球恰好运行到火星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几乎排成一条直线,此现象被称为“火星冲日”。火星和地球几乎在同一平面内沿同一方向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火星与地球的公转轨道半径之比约为,如图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
A. 火星与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约为
B. 当火星与地球相距最远时,两者的相对速度最大
C. 火星与地球表面的自由落体加速度大小之比约为
D. 下一次“火星冲日”将出现在2023年12月8日之前
20、如图,一个质量为0.9 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的A点沿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0.3 m,θ=60°,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vA=4 m/s.(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2 m/s
B.P点和C点等高
C.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12 N
D.P点与A点的竖直高度h=0.6 m
21. 如图所示,原长为l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粗糙杆上,与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杆上M、N两点与O点的距离均为l,P点到O点的距离为,OP与杆垂直。当小球置于杆上P点时恰好能保持静止。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M点向下运动到N点,在此过程中,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B. 小球在P点下方处的加速度大小为
C. 从M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再变大
D. 从M点到P点和从P点到N点的运动过程中,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做功相同
三 填空题
22.(6分,每空2分) 某同学利用测质量的小型家用电子秤,设计了测量木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如图(a)所示,木板和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电子秤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放在电子秤上的重物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调节滑轮,使其与木块A间的轻绳水平,与重物B间的轻绳竖直。在木块A上放置n()个砝码(电子秤称得每个砝码的质量为),向左拉动木板的同时,记录电子秤的对应示数m。
(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用和分别表示木块A和重物B的质量,则m和所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3)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木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23.(9分)(1)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将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实验小车通过轻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小车与纸带相连,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f=50 Hz。在保持实验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放开钩码,小车加速运动,处理纸带得到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改变钩码的个数,重复实验。
①(2分)实验时,要求钩码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A.避免在滑块运动的过程中发生抖动 B.使滑块获得较大的加速度
C.使细线的拉力等于滑块受到的合外力 D.使滑块最终能匀速运动
E.使纸带上点迹清晰,便于进行测量 F.使钩码重力近似等于细线的拉力
②(2分)实验过程中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数点,在这个点上标明A,第六个点上标明B,第十一个点上标明C,第十六个点上标明D,第二十一个点上标明E。测量时发现B点已模糊不清,于是测得AC的长度为12.26 cm,CD的长度为6.60 cm,DE的长度为6.90 cm,则应用所有测得的数据,可计算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m/s2。
③(2分)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以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为纵轴,钩码的质量m为横轴,得到如图所示的a-m图象如图中图线A所示,现仅增大木板与水平方向夹角,得到的图象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图中所示的A、B、D、E图线相互平行)。
④(3分)如果要用该装置来验证动能定理,操作完全正确,已知钩码质量m、小车质量M、A点的速度为VA、D点速度为VD、 测得AD距离为L,那么需要验证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14分)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上,一劲度系数为k=200 N/m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挡板C上,另一端连接一质量为m=4 kg的物体A,一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一端系在物体A上,另一端与质量也为m的物体B相连,细绳与斜面平行,斜面足够长,B距地面足够高.用手托住物体B使绳子刚好伸直且没有拉力,然后由静止释放.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1)弹簧恢复原长时细绳上的拉力大小;
(2)物体A沿斜面向上运动多远时获得最大速度;
(3)物体A的最大速度的大小.
25.(18分)如图所示,某货场需将质量为m=20 kg的货物(可视为质点)从高处运送至地面,为避免货物与地面发生撞击,现利用光滑倾斜轨道MN、竖直面内圆弧轨道NP,使货物由倾斜轨道顶端距底端高度h=4 m处无初速度滑下,两轨道相切于N点,倾斜轨道与水平面夹角为θ=60°,弧形轨道半径R=4 m,末端切线水平。地面上紧靠轨道放着一块木板,质量为M=30 kg,长度为L=10 m,木板上表面与轨道末端P相切,若地面光滑,货物恰好未滑出木板,木板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4 m/s,不考虑货物与各轨道相接处能量损失、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取g=10 m/s2,求:
(1)货物到达倾斜道末端N点时所用的时间t;
(2)在圆弧轨道上NP滑动过程中,摩擦力对货物做的功Wf;
(3)为避免木板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过大,在地面上涂了防滑涂料,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2,判断货物是否会滑出木板。
26.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硫氰化钾(KSCN),装置如图:
已知:①CS2不溶于水,比水重;NH3 不溶于CS2;②E内盛放有CS2、水和固体催化剂。实验步骤如下:
(1)制备NH4SCN溶液:CS2+3NH3NH4SCN + NH4HS (该反应比较缓慢)
①实验前,先要进行的操作是 。
②实验开始时打开K1,加热装置A、D,使A中产生的气体缓缓通入E中,至CS2消失。
则: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装置C的作用是
(2)制备KSCN溶液:熄灭A处的酒精灯,关闭K1,将装置D加热至95-100℃除去杂质,一段时间后,打开K2,缓缓加入适量的KOH溶液,继续保持加热,制得KSCN溶液。
①E的仪器名称是 。 ②写出制备KSCN溶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制备硫氰化钾晶体:先滤去E中的固体催化剂,再减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 ,干燥,得到硫氰化钾晶体。
(4)测定晶体中KSCN的含量:称取1.0g样品配成100mL溶液,量取20.00mL于锥形瓶中,加入几滴Fe(NO3)3溶液做指示剂,用0.1000mol/LAgNO3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AgNO3标准溶液20.00mL。
①滴定时发生的反应:SCN- + Ag+= AgSCN↓(白色)。则滴定终点的现象是 。
②晶体中KSCN的质量分数为 。
27.氮化钼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从废催化剂(主要成分为、和)中提取钒和钼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熔砂为对应金属元素的含氧酸盐(、等)
②,;
③的溶解度(水):0.48(20℃)、1.32(40℃)、2.42(60℃)
(1)“焙烧”中,将和废催化剂磨成粉末从炉顶投料,空气从炉底鼓入,目的是 。焙烧生成的、气体经过 溶液(填“、或”)处理后可用于“沉铝”工序。
(2)“沉铝”中铝元素恰好沉淀完全时滤液的为 。(通常认为溶液中离子浓度不大于为沉淀完全)
(3)“沉钒”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
A.低温有利于析出晶体 B.增加的浓度能降低的溶解度
C.实际生产中,沉钒时间越长越好 D.温度超过50℃,溶液中逸出的氨气增多
(4)“沉钼”的离子方程式为 。
(5)某小组设计钴硫液流电池,电池总反应为:2Co3++SO+H2OCo2++SO+2H+,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电解液均为200mL)
①充电时,阳极发生的是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放电时,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
③充分放电后SO的浓度为0.4mol L-1,此时对电池进行充电,电路中通过0.1mol电子时,理论上充电完成率为 。28.“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社会发展重大战略之一,还原是实现“双碳”经济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反应有:
Ⅰ:
Ⅱ:
(1)有利于提高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_______。
A.低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低压 D.高温高压
(2)反应的 , (用表示)。
(3)恒压、时,和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反应经如下流程(主要产物已标出)可实现高效转化。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可循环利用,不可循环利用 B.过程ⅱ,吸收可促使氧化的平衡正移
C.过程ⅱ产生的最终未被吸收,在过程ⅲ被排出
D.相比于反应Ⅰ,该流程的总反应还原需吸收的能量更多
②过程ⅱ平衡后通入,测得一段时间内物质的量上升,根据过程ⅲ,结合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物质的量上升的原因 。
(4)还原能力可衡量转化效率,(同一时段内与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
①常压下和按物质的量之比投料,某一时段内和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图1,请在图2中画出间R的变化趋势,并标明时R值 。
②催化剂X可提高R值,另一时段内转化率、R值随温度变化如下表:
温度/℃ 480 500 520 550
转化率/% 7.9 11.5 20.2 34.8
R 2.6 2.4 2.1 1.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R值提高是由于催化剂X选择性地提高反应Ⅱ的速率 B.温度越低,含氢产物中占比越高
C.温度升高,转化率增加,转化率降低,R值减小 D.改变催化剂提高转化率,R值不一定增大
29.(8分)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l)甲、乙两种植物中,更能适应高温环境的植物是 ,判断的依据是 。
(2)若在35℃恒温条件下分别培养植物甲和植物乙一昼夜(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根据图示信息 (填“能”或“不能”)确定两者一昼夜有机物积累量的多少,原因是 。
(3)进一步研究发现,45℃恒温条件下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提高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据此推测,45℃时导致植物乙净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
30.(10分)某基因型未知的二倍体哺乳动物,其性腺内细胞的不同分例方式,如下图所示。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的情况下,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______ 对,乙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aB卵细胞的概率是______ 。
(2)丙图表示细胞中有染色单体______ 条;丁图表示的细胞名称是______ 。
(3)该动物体产生aB配子的概率可能有______ 。
31.(9分)下图表示某种动物细胞的生命历程,请据图回答:
(1)③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其实质是_______ ______。
(2)④过程产生的细胞,体积变小,细胞内呼吸速率_____________。
(3)⑤过程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_,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4)白血病患者常用异体骨髓移植的方法获得新的造血干细胞D,细胞D将发生的变化⑥为______ ____。
32.(12分)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二倍体作物,既可自花传粉也可异花传粉。玉米子粒的饱满与凹陷是一对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让饱满玉米与凹陷玉米杂交,F1全为饱满玉米,再让F1自交,F2中饱满︰凹陷=3∶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凹陷为隐性性状,理由是 . 在F2饱满玉米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
在F2中,饱满∶凹陷=3∶1,主要是因为F1中雌蕊和雄蕊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均产生了比例为 的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 的结果。
育种工作者为了培育出子粒饱满的纯种玉米,提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让杂合子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方案二:让杂合子连续自由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这两种方案中,更具有优势的是 ,原因是 。
34.(1)(5分)如图所示,图中的实线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且x=12 cm质点向y轴负方向运动。虚线是t=0.3 s时的波形图,设该波的周期T大于0.3 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波沿x轴正向方向传播 B.该波波速为0.2 m/s
C.该波波速为0.6 m/s D.t=0.3 s时,x=20 cm质点向y轴正方向运动
E.该波通过直径为d=0.2 cm的小孔时能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
(2)(10分)如图所示,竖直圆形为某透镜的截面,O为圆心,AB为水平直径,CD为竖直直径。有甲、乙两单色光,分别从M、N两点沿水平方向射入透镜,M点到CD的距离为圆形半径的半。经透镜折射后,两单色光都从B点射出,测得两出射光线的夹角为134°。已知sin37°=0.6,cos37°=0.8,求:
(i)该透镜对甲、乙两单色光的折射率;
(ii)甲、乙两单色光在透镜中的传播时间比。
35.科学家最近开发了催化剂Mo3S4Fe捕获N2、Na和三甲基硅酰氯[Cl-Si(CH3)3] (用M代表,结构简式如图1)合成[(CH3)3Si]3N (用G代表,结构简式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基态Mo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d55s1,其位于元素周期表 区
(2)1 mol G中采用sp3杂化的原子有 mol。已知SiH4中Si—H键的电子云偏向H,G中元素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填元素符号)。在G中Si、N原子构成的立体结构为 。
(3)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制出超灵敏传感器(MoS2/In2O3)检测气体—NO2。晶体层状结构如图3所示。
在该结构中Mo原子数、共价键数之比为 。
(4)铵铁蓝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中。制备原理如下:
1 mol [Fe(CN)6]4-含 mol σ键。
(5)钼晶胞如图4所示。已知两个钼原子最近距离为a cm,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钼晶体密度为ρ g/cm3。则钼的摩尔质量为 g/mol。

(15分)白蚁消化道中的某些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某生物兴趣小组从白蚁消化道中分离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回答下列问题:
纤维素酶是由多种酶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能催化纤维二糖水解的酶是 。若要测定纤维素酶的活性,可对纤维索酶分解纤维素后所产生的 进行定量测定。
(2)制备选择培养基时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灭菌的目的是 。灭菌结束后,若提前打开灭菌锅的排气阀,锅内压力突然下降,会导致的后果是 。
(3)某同学将白蚁后肠中的微生物接种到适宜的培养液中调节pH及温度至适宜条件,并持续通入无菌空气,结果一段时间后发现培养液中几乎没有菌体生存,出现这种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 。
(4)培养一段时间后,在长出菌落的培养基上滴加刚果红染液,观察菌落周围是否产生 ,就可初步筛选出能降解纤维素的目的菌株。利用刚果红染色法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 。
化学答案
B
B
C
A
B
A
A
26、(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NH4Cl+ Ca(OH)2 CaCl2+ 2NH3↑+ 2H2O 观察气泡流速,以便控制加热温度
(2) 三颈烧瓶 NH4SCN + KOHKSCN + NH3↑+H2O
(3) 过滤 洗涤
(4) 当滴入最后一滴AgNO3溶液时,红色恰好褪去,且半分钟内颜色不恢复 97%
27、(1) 增加氧气与粉末接触面积及反应接触时间,提高反应速率及原料利用率 NaHCO3
(2)8.38
(3)ABD
(4)2NH+4MoO+6H+=(NH4)2O·4MoO3·2H2O↓+H2O
(5) 氧化 SO+H2O-2e-=SO+2H+ 62.5%
28、(1)C
(2)
(3) BC 通入分解平衡正移,导致增大,促进还原平衡正移
(4) C
35、(1) d
(2) 13 Si<H<C<N 三角锥形
(3)1∶3
(4) 12
(5)
生物答案
1-6 ACBDDC
29.(8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l)甲(1分) 温度高于35℃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更大
(2)不能(1分) 甲、乙两种植物的呼吸速率未知,不能确定黑暗条件下两者的有机物消耗量
(3)蒸腾作用过强导致叶片气孔部分关闭,叶肉细胞吸收CO2的量减少
30.(10分,除标注外每空两分)
(1)4 0
(2)8(1分) 次级精母细胞
(3)100%、50%、25%(3分)
31.(9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细胞分化(1分) 不同的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是不同的(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减慢(1分)
(3)(细胞)癌变(1分) 致癌因子导致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
(4)增殖分化产生新的各种血细胞
32.(12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1)饱满玉米与凹陷玉米杂交,F1全为饱满玉米;2/3
(2)1:1 随机结合(1分) (3)方案一
从F2代起,繁殖相同的代数,方案一获得的子粒饱满纯合子的比例更大(3分)
37(15分,除标注外,每空2分)
(l)葡萄糖苷酶 葡萄糖
(2)杀死全部微生物 容器内的液体冲出、造成污染和危险
(3)白蚁后肠中的微生物为厌氧型,不能在有氧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4)透明圈 刚果红能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纤维素被分解后会出现透明圈;从透明圈中心的菌落中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3分)
物理9月月考及参考答案
14、A 15、D 16.D. 17. C.18. C. 19.B. D. 20、C.D.21. A. D.
22. ①. 不必 ②. ③. 0.40
23.(1)①F ②0.31 ③DE④mgL=MVD2/2-MVA2/2
24、(14分)
解析 (1)弹簧恢复原长时,
对B:mg-T=ma (2分)
对A:T-mgsin 30°=ma (2分)
代入数据可求得:T=30 N. (1分)
(2)初态弹簧压缩量x1==10 cm (1分)
当A速度最大时有T′=mg=kx2+mgsin 30° (2分)
弹簧伸长量x2==10 cm (1分)
所以A沿斜面向上运动x1+x2=20 cm时获得最大速度. (1分)
(3)因x1=x2,
故弹簧弹性势能的改变量ΔEp=0 (1分)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x1+x2)-mg(x1+x2)sin 30°=×2mv2 (2分)
解得v=1 m/s. (1分)
25.[解](1)货物由M到N过程,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 (2分)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得:=at2, (2分)
解得a=5 m/s2, t= s。 (2分)
(2)货物到达N点时的速度v0=at=5× m/s=4 m/s, (1分)
货物最终未滑出木板,货物与木板速度相等,对系统据动量守恒定律得(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1=(M+m)v, (1分)
解得v1=10 m/s, (1分)
货物在圆弧轨道上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R(1-cosθ)+Wf=mv12-mv02,(2分)
解得Wf=-200 J。(1分)
(3)货物在木板上滑动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v12=(M+m)v2+μmgL,(2分)
解得:μ=0.3,(1分)
货物滑上木板后,因为μmg<μ0(M+m)g,所以木板相对地面未滑动,(1分)
货物减速到零的位移为x,由动能定理得:-μmgx=0-mv12,(2分)
解得x= m≈16.7 m>L,所以货物会滑出木板。(2分)
34.(1)【答案】BDE
(2)【解析】(i)光路图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有:
, (1分)
由折射定律得,透镜对甲光的折射率 (1分)
同理
由几何关系有:,, (1分)
由折射定律得,透镜对乙光的折射率。 (1分)
(ii)甲光在透镜中的传播速度 (1分)
由几何关系有 (1分)
甲光在透镜中的传播时间 (1分)
乙光在透镜中的传播速度
由几何关系有 (1分)
乙光在透镜中的传播时间 (1分)
得。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