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章 第一节声音的传播需要什么条件?1声音是如何产生的?23声音传播的速度是多少?课堂内容课堂引入声音的世界 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各种动物的声音、喜欢的音乐声、烦躁的机器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声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又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实验一】:边说话,边用手摸颈前喉头部分1、你感觉到了什么?2、你不说话时,声带还振动吗?【实验二】:你能让他们发声吗?纸张尺子橡皮筋抖动拨动弹击当它们停止振动时,还发声吗?你在听到声音的同时,看到了什么?又感觉到了什么?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想一想:我们可以发现:发出声音的物体,都在振动。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未消失!物理学中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通过你的眼睛观察,音叉在发声时振动了吗? 怎样让我们感知到音叉的振动?音叉的发声现象演示实验放大法(转换法的一种)音叉的微小振动乒乓球的大幅跳动音叉的发声现象演示实验滚轮法测长度转换法放大音叉的振动 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①将不易观察的现象转换成易观察的现象。 ②将难以测量的物理量转换成能够测量的物理量。 ③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手感觉不到试管振动,不是试管发声。发声的物体是试管吗?猜想:发声的物体是________________。可以利用________(实验方法)探究。转换法试管内的空气柱例:在试管内壁粘贴一薄纸条。吹试管发声演示实验固体:液体:气体:古筝等弦乐器的弦振动发声。向水中倒水时水振动发声。笛子等管乐器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常见的发声现象交流与分享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作声源。 声源可以是___________________。1.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______。注意:“振动(往复运动)”不能错写成“震动”。固体、液体、气体振动停止声音的产生生活中常见物体的发声一些动物发声:鸟 靠鸣膜振动发声蚊子、苍蝇 靠翅膀振动发声蜜蜂 靠翅膀下的小黑点振动发声乐器发声:打击乐器(鼓、锣等) 靠鼓面或锣面振动发声弦乐器(二胡、小提琴、钢琴等) 靠弦的振动发声管乐器(长笛、萧等) 靠管内空气柱振动发声分析一下 平常我们如何听到声音的?结论:空气(气体)可以传播声音。1、声音能否在气体中传播 1、声音能否在气体中传播 分析一下 诗人是如何听到钟声的?结论:空气(气体)可以传播声音。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在月球上宇航员们为什么不能面对面直接交流,而是要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新知探究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先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演示实验:真空罩中的闹钟发声真空罩中的闹钟狗狗睡觉喜欢把耳朵贴着地面,晚上稍有动静,它就会醒。为什么趴在铁轨上可以听到火车来了?古代行军露营,士兵枕着箭筒睡觉,能够及早听到敌军马蹄声,因为固体传声效果更好,并且箭筒起到放大声音的效果。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结论3、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大量事实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是以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外传播的声 波水 波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以下现象中,用以说明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是( )A.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跳动B.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C.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D.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入密封的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空气,声音会逐渐变小声音的产生与传播2.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 )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D.原因不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3.在G20杭州峰会期间举行的文艺晚会《最忆是杭州》惊艳世界。现场观众听到的首曲天籁之音是《春江花月夜》,美妙动听的琵琶声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4.下列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现象是( )A.潜水员在水中能听到岸上的讲话声B.古代枕着牛皮箭筒睡在地上的士兵,能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C.我们能听到波浪拍击礁石的声音D.在岸上的人听到河水流动的声音声速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儿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光速是3.0 × 108m/s,而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光速>声速,所以先看到闪电后听到打雷。声音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1、声速是什么?一些介质中的声速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空气(0℃) 331 海水(25℃) 1531空气(15℃) 340 冰 3230空气(25℃) 346 铜(棒) 3750软木 500 大理石 3810煤油(25℃) 1324 铝(棒) 5000水(常温) 1500 铁(棒) 52002、影响声速的因素上表中列举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分析表中数据可知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v固体>v液体>v气体。②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随气温的升高而变大。③平常我们讲的空气中的声速,一般指的是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这个数值应作为常数记住。由此可知,同一声源,距离相等的位置可能听到多次声音。如敲击充满水的足够长的铁制自来水管一端,另一端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由铁传播,第二次由水传播,第三次由空气传播。固体传声能及早地听到,且更加清晰。北宋时代的沈括,据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这是为什么?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能及时地发现敌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因此,人耳贴在箭筒上席地而睡。巩固练习:回声:(1)声音在传播中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现象(2)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距发声体至少17m:(3)回声的应用:①加强原声: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的效果更好.②回声测距:当声源静止时,声音从出发到再次回到声源处所走过的距离,是声源到障碍物距离的两倍,即: .解:当听到回声与听到原声的时间间隔为 t = 0.1 s 时,回声通过的路程s = vt = 340 m/s×0.1 s = 34 m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l = = = 17 m答: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大于 17 m时,能听到回声。 计算:当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 时,人与障碍物间的距离满足什么条件时,能听到回声?t = 3 sv = 340 m/ss = 声音的相关计算 1.小华看到闪电后,又经过 3 s 才听到雷声,则小华离发生闪电处有多远?( 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解: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则小华离发生闪电处的距离等于声音在 3 s 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 vt = 340 m/s × 3 s = 1 020 m答:小华离发生闪电处的距离为 1 020 m。声音的相关计算 1.小华看到闪电后,又经过 3 s 才听到雷声,则小华离发生闪电处有多远?( 光的传播时间忽略不计,空气中声速为 340 m/s。)t = 1.5 sv = 340 m/sl = 声音的相关计算 2.小明对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了一声,记录从大喊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1.5 s,则小明到山崖的距离为多少米? ( 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解:声音在 1.5 s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s = vt = 340 m/s × 1.5 s = 510 m小明到山崖的距离答:小明到远处山崖的距离为 255 m。 2.小明对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了一声,记录从大喊到听到回声的时间为 1.5 s,则小明到山崖的距离为多少米? ( 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声音的相关计算 3.已知教室长为 9 m,通过计算说明,站在教室讲台上说话时,能否听到回声。(空气中的声速为 340 m/s)声音的相关计算解:声音从发出到返回人耳通过的路程s = 2l = 2×9 m/s = 18 m回声传播的时间,即听到回声和原声的时间间隔t = = = 0.05 s答:因为0.05 s<0.1 s,所以不能听到回声。一般情况下,v固 v液 v气 。>>总结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产生传播声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___而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______停止。声源:______发声的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可以作为声源。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______不能传声。不同介质______一般不同。同种介质,声速与介质的______有关。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______以上,人才能分辨出回声。振动发声正在气体、液体、固体介质真空声速温度340m/s0.1s合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