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3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ppt

资源简介

课件28张PPT。第四单元第一课隋唐: 开放革新的时代民族和睦与对外交流图4-28开元29年唐朝疆域图唐朝民族政策讲一讲:唐朝的大致疆域范围
说一说:当时唐朝周边有哪些少数民族政权唐太宗设安西都护府 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唐初在黑水靺鞨居住地区设 唐玄宗册封粟末靺鞨首领为渤海郡王 ,加授渤海都督府,从此粟末靺鞨建立的政权就以渤海为号 隋朝疆域图唐朝疆域图比一比:唐朝疆域和隋朝疆域相比,在哪些方向上有明显的拓展?
想一想:这些拓展的地区有什么共同特点?“天可汗”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体现怎样的民族政策?“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
——《资治通鉴》以前 贵中华,贱夷狄
唐朝 一视同仁现代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唐朝民族政策就是拥戴唐太宗为他们
共同的君主。
唐朝民族政策 (617-650年,Songzain Gambo)吐蕃王朝建立者。定都逻些,统一青藏高原。641年,娶唐宗室女文成公主,遣贵族子弟入长安国学,从唐朝和天竺引入佛教、从唐朝引入科学技术以及历法。 唐封他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促进汉藏文化交流。
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者 “贞观十五年春正月甲戌,以吐蕃使者禄东赞为右卫大将军,禄东赞是吐蕃之相也,太宗既许降文成公主于吐蕃,其赞普遣禄东赞来逆,召见顾问,进对皆合旨,诏以琅琊长公主外孙女妻之……”
——《步辇图》题记唐朝与吐蕃1.文成公主入藏唐朝民族政策 根据画面人物的服饰判断图中谁是唐太宗,谁是吐蕃请婚使节?颂赞干布为什么要求与唐朝和亲? 文成公主文成公主(约623-680),唐朝宗室女。聪慧美丽,自幼学习文化,知书达理。641年远嫁吐蕃,在吐蕃生活近40年。 请结合P92阅读卡内容,说一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主要带了哪些嫁妆和随从? 在西藏地区,流传着一首赞美文成公主的民歌: 正月十五那一天,文成公主答应来西藏。 莲花大坝不用怕,有百匹善走骏马来接你。 高山连绵不用怕,有百头力大犏牛来接你。 大河条条不用怕,有百只黑色皮船来接你。
…… 今天公主来到西藏,好像狮子进入大森林, 好像孔雀飞落大平原,好像不落的太阳升起, 西藏从此幸福又繁荣
……
——西藏民歌《唉马林儿》结合《公主答应来西藏》这首民歌,思考文成公主入藏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2.金城公主入藏经过:
影响:8世纪初,唐朝又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吐蕃首领在给唐朝皇帝的信件里说,吐蕃和唐朝已经“和同为一家”了。此后一百多年时间里,双方使节往来频繁,唐蕃关系日益密切。 (开元十八年,尺带珠丹给唐玄宗上书)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唐朝民族政策唐朝与吐蕃唐朝对外交流开放的对外政策1.唐与天竺
(玄奘西行)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唐僧唐朝对外交流玄奘西行(1)西行的目的地(2)西行经历玄奘。去西天取经。西天指天竺,经指佛经。玄奘西行线路图(3)玄奘的贡献(4) 玄奘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1、掌握佛教理论 2、翻译佛经
3、撰写历史文献《大唐西域记》不畏艰险、勇于开拓、好学不倦2.唐与日本——遣唐使联系已学知识,思考:日本遣唐使来唐给日本带来什么影响?唐朝对外交流2.唐与日本——鉴真东渡鉴真:
唐朝僧人,日本佛教律宗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
在唐天宝年间屡次尝试东渡赴日,10多年间共有6次,直到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第六次东渡才获成功。 唐朝对外交流郭沫若: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义,
唐风洋溢奈良城。 贡献:鉴真不仅在日本传播佛教,而且将中国的建筑、雕塑、医学等知识介绍到日本。为什么鉴真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敬? 鉴真6次东渡,不畏艰险和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值得尊敬。鉴真对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唐朝民族团结和对外交流发展的原因?巩固练习 1、隋唐时期,有大批日本( )到来,他们回国后很受重用,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 ) ,日本人参照( )创制了日本文字,在社会生活上至尽还保留着( )的某些风尚。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响的高僧( ),他( )次东渡,最后到达日本,传播唐朝的文化。
3、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 ),他为佛教的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巩固练习 1.日本官方曾十多次派遣使节到唐朝访问的根本目的是( )
A.建立外交关系 B.援助中国
C.征服中国 D.学习唐朝先进的经济文化
2.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日本人不包括( )
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吉备真备
3.753年,鉴真和尚东渡到达日本时,当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4.中国古代称印度半岛为( )
A.波斯 B.大食 C.大月氏 D.天竺巩固练习 5.《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 ( )
A.玄奘  B.鉴真  C.法显   D.晁衡
6.唐太宗时期,历尽艰险,到天竺去研究佛经的是( )
A.玄奘  B.张骞  C.班超  D.甘英
7.下列古代高僧中,堪称“旅行家”、“佛经翻译家的是( )
 A.玄奘 B.鉴真  C.班超  D.甘英
8.唐朝时天竺佛学最高的学府是 (  )
A.那烂陀寺 B.唐招提寺 C.大昭寺 D.千寻塔
9.下列能反映唐朝时期中国印度友好交往的历史事件是( )
A.丝绸之路的开辟 B.玄奘西游
C.鉴真东渡 D.文成公文入藏
10.下列最能见证唐朝时期中国和日本友好往来的是( )
A.大昭寺会盟碑 B.洛阳白马寺
C.西安大雁塔 D.日本奈良唐招提寺
巩固练习 11.下列人物中,属于中外友好交往使者的是( )
A.鉴真、玄奘 B.鉴真、松赞干布
C.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D.玄奘、唐太宗
12.下列内容中,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的是( )
 ①都是唐朝僧人
②都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③都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 
④都在唐朝对外交往中有重大贡献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3.“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不畏艰难的精神 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 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巩固练习
14.“玄奘西行”与“鉴真东渡”的异同点?
(目的、到达地方、贡献、优秀品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