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_.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3.1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_.ppt

资源简介

课件22张PPT。第四单元第3课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宋元: 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唐朝五代十国后
梁 后唐后
晋 后
汉 后
周 北宋南方吴越、南唐等九个政权,以及山西的北汉 907年960年979年回顾:五代十国政权更迭的简况 后周国势在五代中最强。周世宗注重发展生产,又整顿军队、南征北伐,希图统一全国,惜未能完成而病逝于军中。其子恭帝即位,年方七岁,由太后临朝。这种孤儿寡妇的局面自能维持多久……史事链接时间:
地点:
人物:
经过:
结果:公元960年 赵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陈桥兵变,黄袍加身陈桥驿陈桥兵变和北宋建立(宋太祖)课堂思考一:
北宋是怎样建立的?
北宋建立后政治格局的特点如何?
宋辽西夏吐蕃大理北宋的局部统一北宋的政治格局特点1、背景:2、措施:二、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课堂思考二:
请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材料一:(太祖)召(赵)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唐末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也,节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它奇巧也,惟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宋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
材料二: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神童诗》宋?汪洙
试问: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局动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提出了哪些解决的措施? 赵普认为根本原因是:
藩镇节度使兵权太重、君弱臣强。1、背景:2、措施:二、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1)唐末五代,军阀武将飞扬跋扈,
影响到政局的稳定。
(2)宋太祖本人就是通过兵变夺取政权的,
为防止类似的兵变重演。“陈桥兵变”黄袍加身(3)宋建国时分裂割据的现状(1)收精兵
(2)削实权
(3)制钱谷
(4)发展科举制976年997年1021年1048年人数(单位:万)北宋禁军激增为什么当知州,不愿意当地有通判呢? 通判,是宋朝新设立的一个官职。也叫监州,是朝廷派来监督知州的。政治北宋时期,要派一个朝廷官员(最爱吃螃蟹)去地方担任知州,问他想去哪里?
他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可也。 ”
——《归田录》欧阳修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年,“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卷六


开宝六年,“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毋得妄有支费”

----《文献通考?国用》北宋是如何管理地方财政的?起到了什么作用?设转运使。地方财赋由中央掌握,消除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发展科举制开创 :隋朝
完善 :唐朝
北宋
严格程序、简化科目、完善方法、增加名额思考3:科举制开创于什么朝代?完善于什么朝代?
到北宋状况怎么样?糊名法你如何看待“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点?
它在客观上推动了文化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得到较快发展。但是,从历史影响上看,它强化了“为当官而读书”的观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北宋发展科举制P99学生活动1、背景:2、措施:二、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课堂思考二:
请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1)收精兵
(2)削实权
(3)制钱谷
(4)发展科举制高度集权的北宋政治(1)中央:中书门下——行政权枢密院——军权三司——财政权二府三司(2)地方:文官任知州,通判监督转运使影响?分割宰相权利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虽然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但却导致官僚机构的迅速膨胀。到北宋中期,各级官僚达到17000多人。这比实际所需人数多出两倍。庞大的官僚机构中,有时三五个人担任同一项官职,互相推卸责任,不干实事,行政效率很低。 总结:用史实说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积极:铲除了藩镇割据的基础,从而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安定,也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消极:削弱军队战斗力、削弱边防力量——形成积弱局面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困难——形成积贫局面造成了北宋“三冗二积”的局面
(冗官、冗兵、冗费,积贫积弱)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人物:
5、措施:
5、影响:
6、失败
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王安石(宋神宗任用)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每年青黄不接时,官府向农民提供种子或贷款。收获后,农民以20%的利息偿还。征收役钱,用来雇人到官府服役。原先不服役的官僚等,也要交纳役钱 。核实土地,按土地的多少、好坏平均赋税.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把农村人户以保、大保为单位编定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1、背景:
2、目的:
3、时间:
4、人物:
5、措施:
5、影响:
6、失败
的原因: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尖锐。同时,边患不绝,民族矛盾加深。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王安石(宋神宗任用)新法推行后,农业生产有所改善,政府收入有所增加,国家军力有所增强。变法过程中出现了损害百姓的情况;危及一些社会阶层的既得利益,遭到强烈反对。960年陈桥兵兵建立北宋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弊利1069年王安石变法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