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试题( 含答案)

资源简介

怀仁一中高三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文科综合
本卷主要考查内容:政治:统编版必修1、2,必修3第一单元。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17课。地理:地图及地球运动(30%)+大气运动(50%)+水循环、陆地水体及其
关系(20%)。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50米。读图,完成1~2题。
1.有一队攀登爱好者计划攀登图中陡崖,为了安全起见,他们打算事先沿攀爬处从崖顶固定一根绳索到崖底,协助攀爬以备不测。以下最合适的绳索长度是
A. 100米 B.220米 C.260米 D.300米
2.图中
A.A处山顶可以看到人在河中游泳的景象
B.B点附近地势平坦,泥沙淤积,适合修建码头
C.C点纬度低且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果园中的柑橘不会受到寒潮的影响
D.D处附近由于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可以看到“V”形深谷
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
下图为天赤道(将赤道面无限延伸后的大圆圈)与黄道示意图。读图,完成3~5题。
3.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太阳大致位于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
4.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张家口
日出、日落方向分别为
A.东南方向、西北方向
B.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D.东北方向、西北方向
5.下列光照图最接近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的(阴影或斜线部分表示夜晚)是
风向对珊瑚的生长有着明显的影响,上风向有丰富的饵料和氧气,所以珊瑚生长较快且密
集。下图为我国南沙群岛部分珊瑚岛礁分布图。读图,完成6~8题。
6.该地夏季的盛行风向最可能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C.西南风 D.东南风
7.该地夏季盛行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热力差异B.气压带风带移动
C.海底地势起伏D.人类活动的干预
8.当图中珊瑚朝东北方向生长较快时
A.罗马气候温和多雨B.海口正午物影朝南
C.南京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南沙群岛易受寒潮影响
霜冻,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农业气象灾害,是指空气温度突然下降,地表温度骤降到0℃以
下,使农作物受到损害,甚至死亡的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地连续四天的霜冻线位置变动图。读图,完成9~11题。
9.此次霜冻出现的月份最可能是
A.1月 B.4月 C.6月 D.8月
10.导致12~14日霜冻线移动的最主要天气系统是
A.气旋 B.准静止锋 C.冷锋 D.暖锋
11.影响此次霜冻线变化出现东西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 D.大气环流
12.回溯21世纪的前20年,每当资本主义世界遭遇重大危机,都会出现一轮“马克思热”,许多年轻人争相购买、研读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有美国学者坦言:“资本主义出了问题,我们需要改变与更开放的思考。”西方“重读马克思”,是因为
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蕴含着化解西方危机的钥匙
②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
③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
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的原因有
①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
②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③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
④坚持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三大法宝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 1959年,毛主席在会见某外国友人时指出,一个国家的党要领导革命走向胜利,“不通过自己的路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手,而靠别国帮助就不行。靠别国帮助太多是不好的,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帮助为辅”。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①中国已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②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建设过程
③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④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完成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 2023年4月10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中地位重要、作用突出。下列可以印证“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的是
①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
②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③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④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 1956年,党的八大提出尽快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 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22年,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一探索历程可见
①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③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从2023年4月3日起在全国发行。著作生动记录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进程,科学总结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宝贵经验,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成果,是引领我们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强大思想武器。这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①回应新时代之问,开创新时代之治,谱写了新的篇章
②是结构完整、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③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④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8. 2023年国企战略性重组,进一步推动国企在装备制造、煤电、清洁能源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某知名国有石油公司计划通过重组合并旗下的三个天然气管道公司,以进一步巩固其在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由此可见,国企战略性重组有利于
①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取长补短
③减少重复投资和同质化竞争,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
④巩固公有制这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 2023年8月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举行专题新闻发布会议提出,下一步将加大力度,完善促进民间投资的体制机制,持续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
提振民间投资需要
①提升民间资本运营效率,引导民间资本全面进入各投资领域
②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
③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营商环境,减轻民营企业负担
④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撬动民间投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保定市委市政府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的“保定小院”。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打造集生态休闲、微度假、高端产业融合创新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农房租赁产品,吸引京津冀地区人士前来休闲康养、办公创业,将保定打造成京津冀首选颐养幸福城市。这有助于
①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增收 ②完善集体产权制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
③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④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户对接大市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社会保障制度作为化解社会成员社会风险、提升社会福利、保障社会权益的制度安排,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下列关于社会保障对推进共同富裕的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①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助推共同富裕
②社会保障通过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缩小贫富差距
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
④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其基本生活权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 2023年8月,河北遭遇罕见洪涝灾害,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力指挥,燕赵大地紧急动员、团结奋战,全力以赴防汛抗洪救灾。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高高飘扬。党员干部奋战抗洪一线
①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与使命
②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彰显党员本色
③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
④旨在履行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的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 2022年下半年,中国共产党将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
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踏上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党
①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为行动指南和检验标准
②把站稳人民立场作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保证
③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西周初期分封的诸侯,既有大小之别,又有姬姓和异姓的不同,姬姓之中又有嫡系和旁支之分。嫡系姬姓的大国,或封在商代原有王畿,或封在中原靠近夷狄的地方;旁系姬姓的大国则分封到较远的四方去;异姓则多为小国,多数封在更远的四方。这反映出
A.分封制下的等级秩序 B.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基础
C.分封制下的内外亲疏 D.分封制稳定了西周统治
25.东周时期,中原列国纷纷改革图强,中国的中心文化随着秦国、晋国和燕国的向北扩张而不断传播,吴、越两国也努力把自己融人三代中心文化体系。这反映出当时
A.社会转型速度加快 B.诸侯争战日趋频繁
C.周王室影响的扩大 D.中原文化区的扩大
26.《秦律》规定:官吏不得在同一时期从同一户家庭的适龄男子中抽调两个以上的劳动力去服兵役;只有在运送任务紧急而又不能滞留的情况下,才允许兴发徭役;农田春忙季节,不对百姓随意兴发徭役。据此可知,秦朝
A.管理制度十分严格 B.实施暴政导致速亡
C.注意保护农业生产 D.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7.西汉景帝曾下诏:“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要求郡国守相和其他地方各级官吏所用车马和骑乘的服饰要符合朝廷礼制的规定,地方基层官员严禁不穿官服到处乱走。这~诏令旨在
A.明确郡国守相的行政职责 B.强调地方官员的教化职能
C.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D.限制不断膨胀的王国势力
28.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地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
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 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 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29.有学者在评价北魏孝文帝改革时说,交替的“胡化”和“汉化”孕育出了强劲的官僚制化运动,
它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国家颓势,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
口。该评价说明孝文帝改革
A.为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B.实现了北魏政权的长治久安
C.为民族政策的推行创造了条件 D.导致了门阀士族制度的消亡
30.高僧玄奘和鉴真不忘初心,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到达理想的彼岸。其“西行”和“东渡”的共同作用是
A.加强了边疆管理 B.开凿了丝绸之路
C.促进了中外交流 D.扩大了唐朝疆域
31.“白从发明了纸张,配合得心应手的毛笔和好墨,于是写本书籍开始大量出现;但是字仍须用手来写,同时只能写出一部。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抄写工夫。经过长期的摸索与钻研,我们祖先又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这表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A.适应了文化发展的需要 B.有助于书法艺术的发展
C.提升了书籍的抄写速度 D.与纸张的发明是同步的
32.宋代地方管理上创建了路制,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力集中等设置原则,一“路”之下同时存在四个平行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这一建制
A.提高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B.为地方割据埋下隐患
C.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理念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33.康熙时期设置巡台御史制度,都察院每年派遣满、汉御史各一人前往台湾,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兼管文化教育。清政府此举意在
A.强化皇权提升决策能力 B.维护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
C.促进台湾社会协调发展 D.对边疆地区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
34. 19世纪末20世纪初,梁启超在《时务报》和《新民丛报》上发表了大量的时政评论。它们平易畅达,时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征服了万千读者,时人将这些文章的写法称为“时务体”和“新民体”。这一现象
A.反映了戊戌变法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B.掀起了文学革命的热潮
C.印证了报刊成为维新变法的宣传重心 D.推动了维新思想的传播
35.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法国政府极力维护来华天主教教士的保护权,曲意袒护教士教民,态度极为蛮横。后来,法国主动放弃了保教权,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对中国进行威胁和勒索。法国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A.法国政府主动放弃了保教权 B.中法之间的民教冲突减少
C.义和团运动打击了列强气焰 D.法国政府对华控制力下降
二、非选择题:共16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下图为某日地球局部光照图,图中斜线部分表示黑夜。
(l)图示节气为北半球 ,此时南非属于 (填季节)。图中EF线属于晨昏线中的 ,OQ线属于晨昏线中的 。(8分)
(2)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 ),伦敦时间为 时,P地昼长为 小时。(4分)
(3)比较此日M、P两地正午太阳高度与昼长大小。(4分)
(4)说出未来2个月内北京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情况。(4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下图为某区域某日世界局部等压线示意图(单位:hPa)。
(l)说出甲地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和垂直运动方向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状况。(6分)
(2)指出乙地风向及影响其风向、风速的共同因素。(4分)
(3)若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分别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简述由M点到P点的变化情
况。(4分)
(4)推测未来一段时间内N点天气变化情况。(4分)
3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云里地下河源于妹场,经水淹坝、打里寨,全长25 km,水淹坝以上有天窗和成串的落水洞显示,水淹坝为一个深大的封闭型洼地,它比周边的洼地均低,标高899 m,洼地中落水洞密布,一年中消水、冒水循环交替;水淹坝以下,低洼地串珠状排列,标高渐次降低,该地多季节性地表河。下图为偏岩 水淹坝 冗望地下暗河纵剖面图(注:图中方位角是以正北为基准,按顺时针方向至目标方位线之间的夹角)。
(1)指出云里地下河上、下游走向的变化特征。(6分)
(2)简析水淹坝消水和冒水的主要季节。(6分)
(3)分析该地地表的河流多呈季节性的自然原因。(6分)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党的十九大提出并概括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即“十四个坚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一国两制”和推进祖国统一、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习近平总书记无论是谈论治国理政的重大问题,还是在国事访问中阐述中国对重大国际问题的观点立场,都善于从诸子百家和历代文人、政治家的经典名句中旁征博引,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带给人们以深刻的思想启迪、精神激荡与文化自信。
结合上述材料,请按示例完成下表。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2022年12月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增
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支持新能源汽车等消费。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7.9万辆,同比增长1.2倍,2022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705.8万辆和
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96. 9%和93. 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展望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延续增长势头。同时,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也面临不断加剧的国际竞争、日益突出的全球供应链危机、持续增加的成本压力、配套设施布局不均衡的关键制约等诸多挑战。比如,电池正极材料碳酸锂、氢氧化锂的涨价幅度在一年之内超过了
600%;另外汽车芯片供应短缺现象也比较明显,在核心高算力芯片,以及ECU等控制类芯
片方面,我国自主化水平不高,仍需依赖进口。随着新能源汽车在全国新车市场销售占比提
升至9K%,且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场后,将凸显新能源车的使用者体验(高续航、快充、车款增多),以及环境支持(充电便利、优先路权、换购优惠)对市场销售的重要性与影响性。
有人认为,破解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困局关键在于政府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力度。结
合材料,运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2023年1月28日,广东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描绘奋进蓝图。大会提出,在已经过去的2022年,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6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一香港一广州科技集群”连续3年位居全球第二位,全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高新技术企业量、发明专利有效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主要科技指标均居全国首位。
2023年,全省财政部门多措并举筹集财力,统筹1500亿元支持制造业当家、“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等重点工作。全省金融系统全面加强产融对接服务,金融部门将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融资4万亿元。
广东省从制造业“起家”到制造业“当家”,挺起了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奋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壮大电子信息、新能源、海工装备、新材料等产业集群。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广东省正以高质量发展实现广东现代化建设的新跨越,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路径。
(l)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知识,分析广东省是如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分析广大青年如何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书写人生华章。(6分)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腐败治理是治国理政的重要议题,腐败治理的成效如何直接决定着政权的兴衰与国家的命运。根据反腐败斗争形势调整反腐败政策和措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坚持不懈反腐败的原因。
4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材料二 白银货币化促使中国与世界联系起来,几乎绕地球一周的贸易结构,以白银为轴心
建立了起来。当世界市场的白银滚滚而来之时,它已成为正在变革之中的中国社会经济增
长的助动力。白银货币量的增加,无疑提高了商品的产出和销售,加速了社会经济增长发
展;同时,它也加速了社会转型期的动荡。崇祯年间社会出现了通货危机,银贱物贵,既缺少白银,米谷等实物也相当匮乏,市场一片萧条。与此同时,美洲和日本银矿的开采量却在减少,流入量也在减少,于是社会动荡加剧,内忧外患迭起的明王朝便在中外互动的作用下灭亡了。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中国与世界连接的新视角》
(l)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朝从16~17世纪前半期白银购买力变化,简析白银
购买力变动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白银货币化对中国和世界产生的影响。(1 6分)
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类的活动和社会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社会规律,但外部的环
境因素,尤其是气候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充分考虑气候条件的作用,可以得到更接近历史真
实的认识,做出更合乎历史规律的阐释。
——摘编自徐和阳《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影响的研究综述》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围绕“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白行拟定一
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
依据)
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宋初虽然沿袭旧朝,设立了三省机构,但它们却并无实权,仅仅作为一种象征,而以他官判省事,即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行使宰相职权。在制度建设上,宋代统治者设置参知政事作为宰相助手,对宰相构成了一定牵制;建立枢密院、三司、审官院等机构,将军队调动、财政权和人事任免权从宰相手中夺走;此外,还有台谏官员对宰相一言一行进行监视,防止宰相之间出现政治小集团,威胁皇帝的统治。
——摘编自李正中、李景盛《宋代宰相制度的变化》
材料二 宋代城市中日益庞大的手工业者、店员、小商贩、商人、妓寮、艺人等等,已是一股强有力的重要力量。他们在经济活动的同时,要求符合他们口味的娱乐活动。俗词、话本、戏曲、杂剧等通俗文学作品的创作蓬勃发展,展示的大多是城市市民的生活画面,描绘的也大多是市井风情、男女爱情等世俗生活。话本《碾玉观音》中,王府丫鬟秀秀和碾玉匠崔宁,几经磨难,走到一起,开了一个碾玉铺,过着自食其力、心满意足的生活。他们不期望读书做官,光宗耀祖,也不像农民广置田地,厚积家财。这种开玉铺自食其力的生活,更带有浓厚的“市民”色彩。
材料三 “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
——摘编自《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宰相制度的新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宋朝文学及社会的新变化。(9分)
怀仁一中高三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地理部分
1.C据图可知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为4条,等高距为50米,因此此陡崖的相对高度介于(4—1)×50米≤h<(4+1)×50米,即1 50米≤h<250米,因此最适合的绳索长度应略长于250米;300米太长,不合适。
2.D据图可知A处山顶和河流之间有陡崖存在,因此不一定可以看到人在河中游泳的景象;B处位于河流侵蚀的一侧,因此地势陡峭;由图示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的东部,寒潮可以影响到这里;D处位于山谷的上游地区,下蚀和溯源侵蚀显著,因此流水的侵蚀作用强,可以看到“V”形深谷。
3.A 由材料可知,天赤道是将赤道面无限延伸后的大圆圈,黄道面上甲乙丙丁中,甲到乙对应太阳逐渐向北(天赤道平面以上)移动且甲、乙分别位于天赤道两侧,丙到丁对应太阳逐渐向南(天赤道平面以下)移动,故甲、乙之间的节气为春分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为2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故太阳位置大致位于图中甲处。
4.B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我国北京和张家口举行,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张家口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
5.C据图可知,A表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光照图,B表示北半球夏至日太阳光照图,C表示北半球冬半年太阳光照图,D表示二分日太阳光照图。因此最接近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行期间的光照图(阴影或斜线部分表示夜晚)是C选项。
6.C该地珊瑚礁沿东北西南向伸展,说明两个方向都是上风向,所以该地夏季盛行风为西南季风。
7.B西南季风的形成原因是风带、气压带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向右偏转而成。
8.A 图中珊瑚朝东北方向生长较快,说明当地盛行东北季风,北半球为冬季,此时罗马受盛行西风控制,气候温和多雨;太阳直射点此时位于南半球,海口正午的物影朝北;南京夏季会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出现伏旱天气;南沙群岛纬度低,不易受寒潮影响。
9.B我国春秋季节容易发生霜冻现象,再观察图中霜冻线的变化,从1 2日到14日,霜冻线逐渐向南推移,说明此时间段,冷气团势力比较强,降温明显。而在1 5日,霜冻线反而向北移动,说明南方的暖气团势力增强,所以最可能出现的月份是4月。
10.C冷空气南移形成的天气系统主要为冷锋。
11.A这段时间霜冻线西侧变化不大,东侧南进和北退的速度较快,主要是因为东侧为平原,缺少地形阻碍;西侧受秦岭阻挡,冷空气难以南下。
36.(1)冬至 夏季 昏线 晨线(每空2分,共8分)
(2)23.5°S 15°W 13 16(每空1分,共4分)
(3)正午太阳高度:M(4)昼夜长短情况: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2分)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2分)
37.(1)水平方向:气流由中心流向四周;(2分)垂直方向:气流下沉。(2分)天气状况:晴天。(2分)
(2)东北风。(2分)因素: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2分)
(3)气温:冷(低)一暖(高);(2分)降水:雨一晴。(2分)
(4)气温升高,气压降低;(2分)天气由晴转阴雨再转为晴。(2分)(合理即可)
38.(1)上游呈西北东南向流动;(3分)下游呈东西向流动。(3分)
(2)该地位于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的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夏季降水丰富,地下水补给充足,地下水涌出即冒水;(3分)冬季降水少,地下水位下降即消水。(3分)
(3)地处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季节变化大,因此地表河流有季节性变化;(3分)岩溶地貌广布,地表多裂隙和天窗,地表水易发生渗漏而慢慢流失,形成季节性的地表河流。(3分)
政治部分
1 2.A①: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提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西方“重读马克思”,可以从中获得解决资本主义问题的思路,①符合题意。②:“西方重读”马克思,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实践中放射出灿烂的真理光芒。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在21世纪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②符合题意。③:马克思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揭示了无产阶级必然胜利,这不是“西方重读”马克思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④: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④错误。
1 3.C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成功在前,完成“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在后,故①排除。②③: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并作为革命指导思想,是胜利的原因之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也是成功的原因之一,②③正确。④:三大法宝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④错误。
14.A①②:1959年,“不通过自己的路线、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手,而靠别国帮助就不行。靠别国帮助太多是不好的,要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帮助为辅”,这说明“中国已经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建设过程”,①②符合题意。③:应该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经验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③错误。④:1956年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的开端,1 959年尚未完成“第二次结合”,④排除。
15.A①②: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①②符合题意。③: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③不符合题意。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T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④不符合题意。
1 6.A①③: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现代化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了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符合中国实际,①③正确。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②错误。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但不能据此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④错误。
1 7.B①:根据习近平重要著作内容的有关介绍,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新时代之问,开创新时代之治,谱写了新的篇章,①正确。④:根据材料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作用等信息,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故④正确。②:材料没有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结构完整、系统全面、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故②不符合题意。③: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③错误。
1 8.B①③:进一步推动国企在装备制造、煤电、清洁能源等领域专业化整合有利于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增强国企核心竞争力,①③正确。②:材料强调进一步推动国企战略性重组,没涉及完善基本经济制度,②不符合题意。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④错误。
1 9.C①:要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人的行业和领域,而不是各投资领域,①错误。②③:提振民间投资需要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民间投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优化营商环境,减轻民营企业负担,努力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和舆论氛围,切实促进民间投资持续健康发展,②③正确。④: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属于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④错误。
20.A①③:保定市委市政府通过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住宅,打造综合农房租赁产品,吸引京津冀地区人士前来休闲康养、办公创业,这有助于盘活农村“闲置资源”,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创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①③正确。②:材料强调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建设宜居宜业的“保定小院”,吸引京津冀地区人士前来休闲康养、办公创业,不涉及完善集体产权制度,壮大农村集体经济,②排除。④:材料不涉及引导农户对接大市场,排除④。
21.B①:不断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建立起覆盖全民、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尤其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助推共同富裕,①符合题意。②:社会保障是国民收入冉分配,而不是初次分配,②错误。③: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增加转移性收入,不会增加财产性收入,③错误。④:社会保障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促进就业、健康等,保障 其基本生活权利,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稳定,④符合题意。
22.B①③:面对罕见洪涝灾害,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主动担当,冲锋在前,让党旗在抗洪抢险救灾一线高高飘扬,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与使命,体现了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强大政治优势,①③正确。②: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②排除。④:政府履行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的职能,④错误。
23.D①: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唯一标准,①说法有误。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日标的根本保证,②说法有误。③:党勇于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才能更好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③符合题意。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需要我们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④符合题意。
39.①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⑤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每空2分,共10分)
40.①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政府要切实履行好经济职能,实施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产业政策,保障产业链安全,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3分)②政府还要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完善新能源汽车相关配套设施,创造推进新能源汽车消费的环境支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3分)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机制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资源的合理配置。(2分)④要推动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2分)⑤企业要坚持正确的经营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形成核心竞争力。(2分)
11.(1)①贯彻创新发展理念,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视科技人才的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②贯彻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建设和生态建设,促进经济和谐发展、高质量发展。③政府履行经济职能,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持。④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每点3分,共12分)
(2)①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热爱伟大祖国、担当时代责任、勇于砥砺奋斗,练就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为。(3分)②广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3分)
4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不懈反腐败是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②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要坚持人民立场,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党反腐败政策和措施的调整正是聚焦于群众所急所忧,顺应了人民群众所思所盼。③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面从严治党,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每点4分,共1 2分)
历史部分
24.C根据材料可知,西周初期的分封以血缘亲疏为依据,姬姓的嫡系和旁支有区别,姬姓与异姓之间也有区别,这体现了分封制下内外亲疏,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等级秩序,排除A项;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B项说法错误,排除;稳定了西周的统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25.D材料“中国的中心文化……向北扩张而不断传播”“吴、越两国也努力把自己融入三代中心文化体系”反映出当时中原文化区范围的扩大,故D项正确;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对材料理解错误。
26.C用法律规范官吏行政,保证农民家庭的劳动力,强调不得在农忙季节随意兴发徭役等,反映出秦朝注意保护农业生产,C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秦朝管理制度的严格,排除A项;实施暴政导致速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抑商政策,排除D项。
27.B根据材料“夫吏者,民之师也,车驾衣服宜称”,可知吏为民师,所以地方官吏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礼制的要求,以教化民众,B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郡国守相和地方官员的行政职责,排除A项;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在汉武帝统治时期才确立,排除C项;材料与限制王国势力膨胀无直接关联,排除D项。
28.C根据材料“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并结合所学可知,刘渊试图通过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等行为,是为了获得汉人对自身政权的认同,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原故土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对比,无法得出其依然强势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所述是为了维护政权的合法性,并非借鉴具体的汉族政权统治经验,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和民族矛盾的缓和,D项表述夸大了材料所述行为,排除D项。
29.A材料“并为隋唐王朝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找到了历史出口”强调是孝文帝改革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基础,A项正确;孝文帝改革并未实现政权的长治久安,排除B项;材料与民族政策的推行无关,排除C项;孝文帝改革并未导致门阀土族制度消失,排除D项。
30.C“玄奘西行印度”和“鉴真东渡日本”都属于对外文化交往,促进了中外交流,C项正确;“西行”和“东渡”与边疆管理和扩大疆域无关,排除A、D两项;西汉张骞开辟丝绸之路,排除B项。
31.A材料信息“字仍须用手来写,同时只能写出一部”“一部卷帙浩繁的著作,往往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抄写工夫”反映出,文化教育发展对文字的抄写提出更高要求,而雕版印刷术的出现就是这种需求的产物,故A项正确;B项对材料理解错误;C项对材料理解过于狭隘;D项说法错误。
32.D根据材料“一‘路’之下同时存在四个平行的管理机构,它们之间采取互不相属、分化事权、相互牵制的原则”及所学知识可得,宋代创建路制的方式,来避免地方割据的出现,加强中央集权,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地方的行政效率问题,排除A项;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利于解决地方割据的问题,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国家对文臣和武将的态度,排除C项。
33.B康熙时期派遣官员到台湾地区监督地方官员的政务执行情况,兼管文化教育,其意在促进台湾地区文化教育的发展,同时维护中央政府对台湾的有效管辖,B项正确;加强对台湾地区的管辖,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而非皇权,排除A项;材料只是体现加强对地区的政治和文化管理,谈不上促进台湾社会的协调发展,因为协调发展,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材料并没有体现,排除C项;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对台湾地区实行的是因地制宜的政策,排除D项。
34.D从材料可知,梁启超发表的时政评论文字平易近人,受到读者欢迎,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D项正确;1898年戊戌变法开展,与材料中20世纪初的时间不符,且戊戌变法并未发动群众,排除A项;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时期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报刊成为维新变法的宣传重心,且维新变法时间是1898年,与材料中20世纪初的时间不符,排除C项。
35.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态度的变化与我国这一时期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有关,虽然义和团运动被镇压下去了,但广大义和团战士前仆后继、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给帝国主义侵略者和教会势力以沉重打击,为了缓和对立情绪,列强改变了对华策略,故选C项。A、B、D三项与史实不符,均排除。
43.(1)变化:1 6世纪白银购买力相对稳定;17世纪前半期迅速下降。(4分)
原因:抗倭斗争取得胜利;政府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限制(政府开放海禁);正值新航路开辟,大量美洲白银通过海外贸易流入中国。(5分)
(2)影响:对世界:促进太平洋和印度洋丝银贸易的繁荣;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4分)对中国:推动商品经济发展;促进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形成资本雄厚的商人群体;工商业市镇兴起;导致通货膨胀,市场萧条;加速明朝灭亡。(12分)
44.示例:
论题:两宋政权与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受气温寒冷期影响。(2分)
阐述:两宋时期,我国进入历史上第三个寒冷期,由于天气变冷,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区域气温下降,以游牧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北方民族陷入困境,少数民族纷纷内迁,较为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开始进攻中原,两宋之际中原政权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多次冲突,宋朝统治者以称臣纳币等方式换取政局的苟安。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始终笼罩在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威胁之下,最终在漠北游牧民族的毁灭性打击下灭亡。(8分)
纵观两宋时期,气温变冷,少数民族活动会相对频繁,中原地区统一王朝受到挑战。(2分)
45.(1)特点:三省并无实权;设置二府三司分割相权;对相权进行监视。(6分)
(2)新变化:市民文学兴起;市民阶层兴起;婚姻等级观念发生变化;社会阶层流动频繁。(9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