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5课《这些东西从哪里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 5课《这些东西从哪里来》。本单元以“工农业生产与劳动者”为主题,一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工农业生产相关的基本知识,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和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及其劳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动观念,认识到劳动是美好生活的源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旨在让学生懂得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中国制造”,更要追求“中国创造”,知道我国在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通过前两个版块的学习,学生对工业产品的生产流程有一定的了解,对于工业服务生活、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中国工业影响世界这方面,学生了解很少,因为多数学生没有出国,平时也极少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对于中国工业在品牌意识、科技含量、自主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他们也没有多少认识,因为这些距离他们的生活非常遥远,不在 10岁左右的孩子日常生活关注的“兴趣点”上;对于中国工业向“中国创造”发展的方向,他们倒是有一定的认知,但极少有同学认为这些和他们有紧密的关系,因为多数同学认为这些事情应该是“重要部门和重要人士”考虑的问题,对“中国创造”有“认同感”,但缺少“融入感”。【教学目标】1.感受了不起的中国制造和伟大的中国创造,培植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学习并继承大国工匠背后攻坚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激发责任感。2.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客观辩证地认识中国制造的两面性。懂得必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3.通过课前调查、搜集资料、小组探究、情境创造等形式,丰富学习方式,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教学重点】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能够客观看待“中国制造”,能认识到我国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教学难点】感悟中国人民积极探索、勇于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激发自豪感,培养爱国意识。【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搜集材料,完成山东省各类产品出口情况调查表;搜集了不起的“中国创造”有哪些?【教学过程】课前欣赏《中国制造》歌曲,让学生感受“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伟大历程。一、“中国制造”的过去1、了解“中国制造”的过去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们知道它们都叫什么名字吗?(出示课件)你们知道它们以前叫洋火,洋蜡,洋钉,洋灰。为什么都有一个“洋”字呢?2、时政播报下面请听今日小主播带来的《时政播报》。新中国成立之前和建国初期,我们国家一穷二白,没有制造能力,什么都靠进口。大到汽车、火车,小到火柴、钉子,无一不是从国外进口。那时人们习惯叫这些从国外进口的物品叫“洋货”。于是,就在这些物品前面都加上了一个“洋”字。而今,我们再也不用靠进口国外产品过日子啦,身边的中国制造比比皆是。值得自豪的是我们的中国制造还走出过门,远销海内外,广受世界人民欢迎。我今天的时政播报到此结束。改革开放至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如今,国家日益富强,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中国制造”(板书“中国制造”)中国制造不仅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他们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设计意图】通过时政播报,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感受在党的领导下,国家日益兴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不仅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中国制造,而且还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二、“中国制造”的现在环球之旅---寻找“中国制造”现在就让我们乘着国产大飞机开启环球之旅,寻找国外的中国制造吧。(板书中国制造)1、山东省的“中国制造”出口种类多课前对山东省各类产品出口国外情况进行大搜索,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分享交流。通过评比,选出两个有代表性的调查进行分享交流,一个学生调查到出口产品种类多。2、山东省的“中国制造”出口范围广另一个学生通过调查,用课件呈现,学生一边说出口到哪个国家,一边在世界地图相对应的国家插上小红旗,当我们的国旗飘满世界地图的时候,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的角角落落,范围极广。3、全国“中国制造”种类全仅山东就有这么多种类的产品出口到世界各地,那么全中国又会有多少种类的“中国制造”呢?引入中国工信部关于工业种类的介绍数据统计,让学生快速计算,总共有多少种类,深入体会“中国制造”种类全。“中国制造”产品种类之多,出口范围之广惊艳了世界。4、“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视频,卡塔尔世界杯上的“中国制造”质量好与价格优令外国人青睐。“中国制造”不仅将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到了国外,而且还将中国文化和人文内涵出口到了国外。5、“中国制造”出口量在全世界排名是怎样的?观看从 1960年至 2021年世界排名情况变化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中国制造”从无到有,再到如今的连续 13年世界第一,并且遥遥领先,从洋火洋蜡,到如今遍布全球的“中国制造”,让学生谈感受。中国制造在全世界来看也是首屈一指的,是名符其实的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设计意图】通过调查、观看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制造”和观看中国制造出口量在全球的排名,让学生感受“中国制造”在全世界的地位,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下一个环节教学埋下伏笔。三、发现“中国制造”的另一面1、目前,全球将制造业共分为四个梯队发展格局,让学生根据四个梯队图分析“中国制造”应该处于第几梯队?全体学生都觉得应该处于第一梯队,然后教师出示中国前工信部部长苖芋给出的答案,处于第三梯队让学生知道,目前,“中国制造”大而不强。2、通过苹果手机一探究竟让学生根据认知,说出苹果手机是美国制造的,然后教师呈现苹果手机背面的汉字:美国苹果公司中国制造,学生会感到很意外,接着教师告诉学生,其实 90%的苹果手机都是中国制造的。然后让学生猜一猜一部 8000左右的苹果手机,中国制造商能赚多少钱?学生会猜几千,教师趁机出示苹果手机利润图,学生看到中国只占 2.3%,很是吃惊,然后让学生分析原因,通过分析,知道美国掌握的是核心技术和品牌设计,而中国只是加工、制造和组装,正是由于这种产业链才导致中国制造大而不强,仍处于第三梯队。通过中国制造商赚 184元,美国 4704元接近 25倍,问学生甘不甘心,学生都不甘心。3、如何解决这种困境?分析问题之后,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出《中国制造2025》,要加快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型。引出习近平总书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自主创新支撑强国之翼,要想变强就必须由“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活动,让学生感知到我国现在虽然是制造业大国,但却不强,引导学生探究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困境的办法。同时,激发学生想要改变现状的强烈愿望。四、蓬勃崛起的“中国创造”认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 1、“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只一字之差,有什么区别?出示“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对比,感受什么是“中国创造”。2、问学生是否坐过高铁,如果坐过谈谈感受。引出莱州高铁站正在建造,预计今年十月份竣工,预计明年通车。3、中国高铁第一代是和谐号,是引进了国外的技术,在中国制造加工而成的,这就是“中国制造”。而复兴号,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创造而成的,我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这就是“中国创造”复兴号,就是中国高铁从“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创造”的代表,时速是 350公里。中国高铁跑出了“中国创造”加速度,实现了从无到有,从追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4、学生交流还了解哪些中国创造呢?5、小组合作探究:“中国创造”推介会(1)组内交流:根据课前调查或阅读、观看老师提供的材料,推选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创造。(2)介绍推介理由:着重介绍这项中国创造的功能、突破、影响力。教师提供连有 WIFI的平板和图文并茂的文字材料,学生可上网查找或通过文字材料进行资料整理,完成推介单。然后,全班分享。6、通过学生观看和分享中国航天和蛟龙号潜水器,教师引出毛主席《水调歌头●重上井岗山》中的诗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我们现在可以自豪地说,主席,今日之中华,如您所愿。7、通过观看视频,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让学生感受古有四大发明,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如今,中国创造正以磅礴之势,奋勇向前,领跑世界。8、观看讲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的故事,学生谈从她身上学到了什么。【设计意图】认识“中国制造”和“中国创造”的不同,通过教师推介和同学们小组合作探究,进一步了解中国创造的功能、突破和影响力。学习前辈的攻艰克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五、“中国创造”的未来1、情景辨析创新,离我们很遥远,那是科学家的事,我可干不了。让学生发表观点。2、奇思妙想大挑战(1)插排孔太密集,无法多个插头同时使用。(2)雨天收起的雨伞会弄湿地面。(3)收起的马扎容易夹手。(4)圆形铅笔容易滚动。3、齐诵《少年中国说》【设计意图】让学生发挥想像,解决身边的小困扰,感受创造发明就在我们身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让学生了解只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就可以为中国创造增光添彩。同时,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六、课后拓展:(二选一)1、解决生活中的一个小困惑,创造出优秀作品、优秀创意。2、搜集创新人物故事,与伙伴分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