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3.11 《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二年级下册3.11 《我是一张纸》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教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下第三单元第 11 课《我是一张纸》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道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知道纸张的来之不易。
(3)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2.教学重点:
了解纸张的来源、制作工艺和过程,知道纸张的来之不易以及纸张代表的文化内涵。
3.教学难点:
了解纸与环保的密切关系,进而树立节约用纸的意识。
4.教前准备:
教师准备:
(1)拍摄教室内跟纸有关的物品照片,制成课件。
(2)搜集古代纸张发明之前,人们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等材料上记录文字的视频。
(3)搜集造纸厂造纸的视频。
(4)准备竹片、木片、砚台、笔架、毛笔各 18 份。学生准备:搜集生活中浪费纸张的现象,拍照记录。
5.多媒体技术:希沃课件
6.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共有三大版块:一是“你找到我了吗?”卡通纸的话定位于引导学生发现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材中共设计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只是本课的引子,并不能涵盖生活中所有的纸张。二是“你知道吗?”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造纸工艺和造纸流程。三是“我从哪里来?”卡通纸的提问语意在让学生了解纸张的来源。我以教材内容为引领,回归学生生活实际,拓宽学生的对纸的认识,设计了以下十一个环节。
第一环节:猜谜语,导入新课。
第一节点:谈话交流提出要求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这节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则谜语。请同学们仔细观看大屏幕。
第二节点:倾听谜面回答问题师播放课件中的谜语录音,学生边看边听谜面。
师:谁想来说说谜底是什么呢?
第三节点:适时总结引出课题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一聊关于纸的话题——“我是一张纸”。(板书课题:我是一张纸同时将卡通纸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二年级的学生都喜欢猜谜语,选择这样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引入新课的学习,能够在课的开始就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这一环节的设计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也很自然地引入了课题。
第二环节:寻找学习和生活中的纸,认识纸的重要性。
第一节点:寻找照片中的纸。
师:纸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可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纸分别藏在哪里呢?小眼睛动起来,赶紧找找看。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鼓励:同学们真是火眼金晴,一下子就找到了纸的藏身之处。
【设计意图】
四幅照片呈现的纸张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寻找纸的存在,对学生来说,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学生寻找纸的过程中,也直观地感受到了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点:寻找教室里的纸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教室里学习,想一想:教室里都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指生交流,可以让学生每人只说出一种,这样就会有更多的学生有发言的机会。师利用课件呈现出教室里用纸做的物品,总结:这些照片是老师在咱们班教室里拍摄的,大家熟悉吗?原来,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这么多物品都是用纸做的,纸对于我们学习真是太重要了。(在卡通纸的左手位置处板书:学习)
【设计意图】教室是学生最熟悉的地方,教室里用纸做的物品每天都在陪伴着孩子们学习,为孩子们提供着方便。认识纸的作用,先从认识教室里的纸开始。从熟悉的事物入手,学生不会有陌生感,能够很快地投入其中,进而感悟到教室里纸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方便,对于我们的学习非常重要。
第三节点:寻找生活中的纸。
师:除了在教室里,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是用纸做的呢?接下来,我们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这个问题,给大家 2 分钟的时间,把你们小组想到的物品写到学习单上,哪个小组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出的物品最多,哪个小组就是优胜小组!活动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下小组活动要求。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指生朗读。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单上写出生活中用纸做的物品。
师:哪个小组想来交流一下你们组找到了哪些物品?指一个小组到讲台前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已完成的学习单,其它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同时统计出各小组找到的物品数量,确定优胜小组,进行表扬。
师:课前,老师也搜集了很多用纸做的物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课件出示老师搜集到的纸制品,学生欣赏,拓宽学生对纸的认识。
师适时总结:纸在我们的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它不但对我们的学习很重要,对我们的生活也很重要。(在卡通纸的右手位置处板书:生活)
【设计意图】学生每天在学校里的学习,能够很直接地感受到纸在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生活中的纸制品,可以拓宽学生对纸的认识,感受到纸在人们的生活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是不可或缺的,进而感受到纸张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节点:按照用途给纸分类。
师:认识了这么多用纸做的物品后,你能按照用途给它们分分类吗?学生拿出学习单,用笔和尺子连线,独立完成。指生交流答案,进行订正。
【设计意图】分类是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地划分和组织的过程,在许多知识领域的学习和问题解决中都需要用到分类思想。设计这一环节,既可以让学生感受纸的用途,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第三环节:想象没有纸的生活,感受纸在生活中的不可或缺。
师:同学们,纸,天天陪伴我们学习和生活,如果没有纸,行吗?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就像同学们说的这样,如果没有纸,我们就无法学习、阅读、记事、工作等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麻烦,纸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小小的纸,作用可真大!(板书:作用很大)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已经感受到了纸在生活中用途广泛,非常重要,但学生未必能想到纸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的必需品。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大胆想象生活中没有纸会变成什么样子,能够唤起学生节约用纸的意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情感铺垫。
第四环节:穿越到远古时代,感受古人记事方法
第一节点:看视频,了解古人在没有纸的情况下如何记事。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都感受到了纸的重要性,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世界上是没有纸的,所以古时候的人们想记录事情就变得特别麻烦。让我们跟随镜头,穿越到古代,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课件播放古人在没有纸的状态下如何记录事情的视频。
师:视频中介绍的古人是用什么写字的?学生自由回答。(刻在龟甲、兽骨上,铸刻在青铜器上,在木片、竹片、帛上写字。)
【设计意图】纸张的发明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环节中,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在远古时代,因为没有纸,所以古人想要记录事情就变得特别麻烦,为下一环节学习“纸的发明”做好铺垫。
第二节点:“我学古人来写字”现场体验。
师: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准备了木片、竹片和帛,下面大家就模仿一下古人,在这些材料上写一写“中国”这两个字,体验一下和在纸上写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师播放古筝曲,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书写材料,现场体验在竹片、木片和帛上写字的感受。
师:谁来介绍一下刚刚你是在哪种材料上写的字,感觉怎么样?其他同学也有同样的感受吗?
师总结:与古人相比,你觉得能用纸来写字是不是一件很方便很幸福的事情呢?
【设计意图】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通过“我学古人来写字”这一现场体验活动,可以感受到在竹简、木简、绢、帛等物品上写字和在纸上写字相比较,非常不方便,再次深刻感受到了纸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在这一环节中,选择让学生书写“中国”两个字,也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厚植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五环节:学习古代造纸术,提升民族自豪感
课件播放绘本故事,学生倾听。出示两个小题目检验学生学习成果。
师:此时此刻,你觉得我们的祖先怎么样?
学生自由发言。师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老师也觉得我们的祖先非常聪明,非常有智慧,他们能把树皮、旧麻等材料变成一张张纸,真是太了不起了!
【设计意图】通过绘本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古代纸张制造的各个环节,感受到纸张来之不易,联系前面所学的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我国造纸术的发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第六环节:了解古代四大发明,提升民族自豪感
师: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纸张的国家,除此之外,我国还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国家,这四项被称为中国四大发明,为全世界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师:作为一个中国人,此时此刻,你自豪吗?接下来,就让我们带上满满的自豪感一起来朗读儿歌《四大发明》。学生诵读儿歌《四大发明》。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由造纸术引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造纸术对世界的影响,感受到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科技发明,四大发明对人类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第七环节: 寻求纸张的来源,树立节约纸张就是保护环境的意识
第一节点:看图片了解现代造纸材料。
师:我们的祖先利用树皮发明了造纸术,如今,造纸的原料与以前相比有了一些变化,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师:除了大树、芦苇和废报纸,这些也都是造纸的原材料。但是受数量的限制,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树木仍然是制造纸张的主要材料。
【设计意图】
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中的插图,了解现代造纸的主要材料,然后再利用课件补充介绍造纸的其它材料,丰富了学生的认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对造纸的材料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第二节点:走进造纸厂,了解现代造纸过程。
师:说到这儿,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预设:大树怎么能变成薄薄的纸呢?师:是啊,大树究竟是怎么变成纸的呢?带着这个疑问,让我们走进造纸厂,一起去了解一下。课件播放造纸厂造纸的过程。
师:在刚才的视频中,你看到了什么?心里有什么想法?学生自由发言。师:是呀,造纸要经过好多道工序才能完成,每一张纸都来之不易。(板书: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选取了一段非常生动的动画,把造纸的过程真实地呈现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观看动画视频,了解造纸的整个过程,感受到了纸张来之不易。
第三节点:观看公益广告,了解造纸与环保的关系。
师:为了制造更多的纸张,一棵棵树木被砍伐运到了工厂。我们平时浪费的一张张纸实际上就是在砍伐一棵棵小树。在造纸的过程中,不仅要耗费木材,还需要耗费掉其它的能源,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公益广告。学生观看节约用纸公益广告后,师将视频内容以文字形式呈现。
师:从这一连串的数字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师:大家说得太精彩了!你们都是具有环保意识的孩子,老师要为你们点赞。是呀!节约纸张就等于保护了树木,保护树木就是保护了环境。(板书:节约用纸)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纸与树木以及环保关系的小视频,加深了学生对于纸与生活的理解、感悟,提高了教学的实效性,将教学难点进行了有效的化解。
第八环节: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渗透法治教育。
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八条中明确规定:国家对森林资源实行以下保护性措施:(一)对森林实行限额采伐,鼓励植树造林、封山育林,扩大森林覆盖面积;(五)煤炭、造纸等部门,按照煤炭和木浆纸张等产品的产量提取一定数额的资金,专门用于营造坑木、造纸等用材林;森林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可以看出国家对于树木保护的重视程度,作为小学生,我们也应该从节约纸张开始保护树木。
【设计意图】
通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对于森林资源的相关保护性措施,让学生树立起从小就要保护树木的法治观念,践行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第九环节: 辨析生活中浪费纸张的现象
师: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浪费纸张的现象?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搜集生活中浪费纸张的图片,同位两个互相交流一下。指几名同学到讲台前展示搜集的照片。
师:以后再看到浪费纸张的现象,你能用今天这节课学到的知识来劝劝他吗?
【设计意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就要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引导学生运用道德知识辨析生活中的道德现象,增强对不良行为的抵制力。在这一环节中,先让学生呈现出生活中浪费纸张的现象,然后再说说面对这些不良的行为应该怎么劝阻?也就是激发学生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将学到的道德知识内化成道德行为,达到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效果。
第十环节: 课堂总结,鼓励学生节约用纸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懂得了节约纸张的重要性,那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你打算怎样节约纸张?学生自由回答。
师:希望大家能说到做到,做名副其实的节约小达人。唐代大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曾这样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回顾以往的朝代,勤俭节约可以使国家走向昌盛,奢侈腐败会让国家走向灭亡。让我们从现在开始,节约纸张,保护环境,把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传承发扬下去,好吗?
【设计意图】通过结束语,对学生提出希望,鼓励学生做节约小达人,自觉节约用纸,保护环境,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第十一环节: 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一个节约用纸的提示牌,号召大家一起来节约用纸吧!
附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