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3.2熔化和凝固 课件(共20张PPT)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2节:熔化和凝固
初中物理人教版
物理
蜡烛融化
滴水成冰
一、物态变化
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天气热的时候,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儿就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通常呈固态的铝、铜、铁等金属,在温度很高时也会变成液态、气态;通常呈气态的氧气、氮气、氢气等,在温度很低时也会变成液态、固态。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石棉网的作用:
使得烧杯受热均匀,避免炸裂
使用酒精灯的方法
【例题】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如图所示的四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
B.
C.
D.
A.
A
二、熔化和凝固
某段时间内温度不变,状态:既有固体也有液体(固液共存)
温度随时间的变换而变化
【例题】某小组在做“探究海波的熔化”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请你完成下列问题:(1)安装实验装置应按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而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浸没在水中进行实验是为了让海波_________;(2)图甲温度计示数为______℃;小组成员每隔相等时间记录下温度并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从图像中发现海波的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min;(3)如图乙,在第3min时海波处于______(选填“固”或“液”)态;若在第10min时将装有海波的试管从热水中取出置于空气中,则此时海波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继续熔化。
自下而上
受热均匀
41
7

不会
二、熔化和凝固
不利熔化:
不利凝固:
有利熔化:
有利凝固: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三、熔点和凝固点
B点就是熔点,C点并不是
10min是凝固点,而不是20min
【例题】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甲.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乙,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点为2℃B.由甲图可知,盐水的凝固过程用时20minC.乙图中,试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变少D.乙图中,烧杯中盐冰水混合物中水会变多
D
三、熔点和凝固点
1. 在图3.2-5甲中,EF、FG、GH各段分别表示温度怎样变化?
物质是在吸热还是在放热?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2. 黑龙江省北部最低气温曾经达到-52.3 °C,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
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液体温度计?
四、想想议议
EF:液态;FG:固液共存态;GH:固态。(三阶段均吸放热)
不能,此时水银已经凝固了,应选用凝固点比-39℃更低的液体温度计。
【例题】如图所示,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吸热或放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可能是熔化过程C.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
B
五、熔化吸热 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放热,但是温度不变。
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也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改变。
夏天,如果我们要喝冰凉的饮料,往往会在饮料中加上几个冰块,而不是直接加冷水。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的温度更低,另一方面是因为冰块熔化成水的过程中吸热,从而使饮料的温度下降得更多。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很好地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样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的热使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六、科学世界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
熔化吸热例子:饮料加冰
凝固放热例子:菜窖放水
熔化吸热不利影响例子:融雪使得温度更低,变得更冷
凝固放热不利影响例子:炼铁时凝固放出的大量热容易损坏设备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
在80℃时,温度保持不变;熔点是80℃;持续了15min
七、动手动脑学物理
两种不同凝固点的物质相互混合,凝固点会变得更低,且向着凝固点更低的物质靠近,但是这个还是和两种物质混合时的“多少”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