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追求智慧的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追求智慧的学问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资源简介

1.1 追求智慧的学问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们的“指挥棒”和“引路牌”,引领着中国的深刻变革。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
A.世界观的变化决定方法论的变化
B.世界观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C.方法论反映并能反作用于世界观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与古代科学技术相适应的是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与近代牛顿力学相适应的是机械唯物主义,与现代科学相适应的是辩证唯物主义。这说明( )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哲学对具体科学都具有指导作用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是所有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
3.“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恩格斯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
A.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与总结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D.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4.“城市,你若把它视为一种精神,就会尊敬它、保护它、珍惜它;你若把它只视为一种物质,就会无度的使用它,任意地改造它,随心所欲地破坏它。”该观点从某个方面表明( )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哲学产生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5.2018年3月24日是第10个“地球一小时”熄灯时刻, 以“开启我的60+生活” 为主题。这一主题渗透绿色出行方式及绿色生活理念,鼓励大家把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融入日常生活中。这反映了(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哲学来源于人们形成的世界观
C.方法论影响世界观
D.哲学是对具体生活的概括和升华
6.中国哲学是人对自然、社会、人生关系和意义的总体理解和把握,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智慧。中国哲学在五千年中华文明沃土上生长、发育,在反思以往哲学思想的思想中觉醒。这说明( )
①哲学统一于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
②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需要反思
③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④反思是哲学思想得以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善尽美。从中我们能感悟到( )
①认识人生,走好人生道路需要哲学智慧
②在生活实践中,人们总会触及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③哲学是一门热爱智慧、追求智慧的学问
④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实践,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哲学以整个世界作为研究对象,但“世界”在不同时代是不一样的。孔子、亚里士多德时代,“世界”是肉眼所能看到的星空、河流等;黑格尔、马克思时代,“世界”扩大到望远镜、显微镜所能看到的世界,甚至“场”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特殊物质。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B.哲学是以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为前提的
C.具体科学的发展使哲学富有生机和活力
D.哲学与具体科学是相互促进同步发展的
9.“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蔡元培先生的这一论述表明( )
①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对自然科学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②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③自然科学研究离不开哲学所提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研究自然科学的目的在于推动哲学的进步和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对于非专业人士,哲学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气质和思维方式,它能够以一个正确的方向,给复杂的问题带来更清澈的辨析。这说明哲学( )
①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的思考
②以特有方式提升人们思维水平
③是一定时代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④能给具体问题提供方法论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物理学中为了方便研究问题,经常抓住物体的主要特征,好忽略物体的次要特征,从而抽象出一个理想模型。如“质点”这个理想模型保留了实际物体的质量和存在的位置,却忽略了物体的本身大小和形状,体现了辩证法中的“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及“坚持重点论”的原理。物理学的这种研究方法说明了( )
①哲学的研究对象即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哲学是具体科学的总和
③哲学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基础,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人若要真正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就必须进入哲学领域。只有哲学才能找到人在宇宙和社会中的恰当位置,从宽广的视野、从最深最高的层次来理解和把握人生。这表明( )
①哲学致力于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
②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③哲学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促进作用
④不受哲学影响的人生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人生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3.生活中,很多老年人以“万一将来用到了呢 ”的观念而将许多旧物进行保存,同时不少的年轻人则以“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心态迅速将不用的东西丢弃。其原因在于( )
A.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
C.世界观不同,做事的具体方法就必然不同
D.哲学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14.马克思说:“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学思想里。”这句话表明( )
①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②哲学的产生离不开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是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④任何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的经济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黑格尔称哲学是“被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恩格斯也强调“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由此可见( )
①哲学是时代的产物,应该为时代服务
②哲学的智慧根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③哲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自主变化发展
④哲学把握时代脉搏,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蔡元培在论及科学、哲学、文学三者的关系时说:“治文学者,恒蔑视科学,而不知近世文学……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即科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治哲学者,以能读古书为足用,不耐烦于科学之实验,而不知哲学之基础不外科学,即最超然之玄学,亦不能与科学全无关”蔡元培的观点反映出( )
①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具体指导
②具体科学是哲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③离开哲学,具体科学就无法进步
④哲学能够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指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材料分析题
17.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说:“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
结合材料,说明康德的观点是如何体现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的。
18.高考之前,有人心情烦乱,只买耐克,特步从来不看,朋友圈里,转发锦鲤泛滥,佛堂殿下,烧香拜佛人满。
高考之前,有人挑灯夜战,埋头做题,相信努力未晚,自习室里,卷子考点急翻,明日战场,金榜题名眼前。
结合材料及教材相关知识,说明高考之前同学们的世界观对他们的方法论有什么影响?结合教材总结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19.2019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的重要文章。文章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
材料是如何体现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
参考答案:
1.B
2.C
3.C
4.A
5.A
6.B
7.A
8.C
9.C
10.D
11.B
12.C
13.A
14.C
15.A
16.D
17.①哲学和具体科学密切联系。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没有科学史的科学哲学是空洞的”体现了这一点。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没有科学哲学的科学史是盲目的”体现了这一点。
18.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高考之前,反映的是两种不同世界观,世界观不同,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就不同。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9.哲学智慧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社会工作者要走出象牙塔,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哲学指导人类的实践活动,真正的哲学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切有哲学的学术研究应有利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和现实课题的回答,体现了哲学具有指导人类生活的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