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4.3 动荡的中东(练习)一、选择题:1.中东地区是下列哪些文明的发祥地( )①长江流域 ②尼罗河流域 ③印度河流域 ④两河流域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2.下列哪些宗教的发源地位于中东地区( )①犹太教 ②佛教 ③基督教 ④伊斯兰教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3.下列资源在中东地区极其匮乏的是( )A.水资源 B.石油资源 C.天然气资源 D.煤炭资源4.被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三种宗教根据各自的传说尊奉为圣地的是( )A.麦加 B.麦城 C.耶路撒冷 D.黎巴嫩5.影响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是( )A.巴基斯坦问题 B.印度问题 C.以色列问题 D.巴勒斯坦问题6.资深传媒人、专栏作家季赫霆在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撰文指出,中东目前形势非常糟糕,各国爆发内战、大规模示威。究其原因,中东问题的关键在( )21教育网A.英美矛盾 B.巴以冲突 C.美伊冲突 D.埃以冲突7.下列关于巴勒斯坦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有( )①位于地中海、死海和红海之间 ②面积两万多平方千米③有“中东心脏”之称 ④曾是古代犹太人的栖息之地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二战以来,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中东战争、海湾战争、巴以冲突、叙利亚内战……导致这一局面出现的外部因素是( )21cnjy.comA.民族矛盾 B.领土争端 C.教派冲突 D.大国干涉9.19世纪末,巴勒斯坦地区是下列哪种人的居住地( )A.阿拉伯人 B.雅利安人 C.法国人 D.苏美尔人10.围绕巴勒斯坦主权问题所发生的战争是( )A.两伊战争 B.海湾战争 C.伊拉克战争 D.中东战争11.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于( )A.1946年 B.1947年 C.1948年 D.1949年1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获得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的国家是( )A.美国 B.日本 C.法国 D.英国13.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确提出“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是在( )A.第二次中东战争后 B.第三次中东战争后C.第五次中东战争后 D.第四次中东战争后14.1995年,在一次集会上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的是( )A.拉宾 B.阿拉法特 C.萨达姆 D.卡扎菲15.下列关于巴以冲突和中东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巴以问题源于联合国“分治”决议的不公平B.影响中东和平的因素有很多,如宗教、领土、资源、大国插手等C.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D.巴以问题完全能够通过战争手段来解决二、非选择题:16.请说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一直动荡的原因。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在联合国讲演中的结束语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材料二:这不是我个人的战斗,也不仅是以色列领导人的战斗。它是我们(这一地区)所有国家全体公民和每一个公民的战斗。生活在和平之中是他们的权利…… ——埃及总统萨达特在以色列的讲演21·cn·jy·com(1)材料一中的“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分别代表什么?(2)从材料一、二中可以看出,两人的观点有什么共同之处?(3)材料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4)试述地区矛盾和冲突给地区发展和世界和平带来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CACDBCDAD1112131415CDCAD二、非选择题:课件32张PPT。第2课时动荡的中东中东在世界的位置中东位置在哪? 请结合所学知识,描述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图5-47 中东地区示意图 中东泛指从地中海东岸到伊朗的广大区域以及非洲北部的部分地区。这里战略地位重要,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红海是苏伊士运河的门户,更是苏伊士运河通向印度洋的通道。居住在此的多为阿拉伯人,素有“阿拉伯世界”之称。中东地区阅 读 卡5.巴勒斯坦问题是影响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 是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中东何以动荡?1.中东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欧、亚、非三洲各民族迁移的通途,东西方交流的要道。2.中东地区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发源地,三种宗教都把耶路撒冷尊奉为圣地,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使这里成为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的地区。3.中东地区水资源极其匮乏,为争夺水资源的使用权,中东各国间的冲突不断。4.中东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资源,使其成为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最敏感地区。 “中东”名称来源于过去人们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东”。中东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包括西亚和非洲东北部的埃及。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位于“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一般说来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巴勒斯坦、阿联酋和也门。各民族迁移的通道、东西方交流的要道“三洲五海之地” 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面积176平方公里,由东部旧城和西部新城组成。它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三教圣地。耶路撒冷在阿拉伯语和犹太语中,意思都为“和平之城”。不同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使民族纠纷和冲突频发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图5-46 耶路撒冷 中东地区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气候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极其匮乏。这对中东各国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有关河流、湖泊等水资源的分配和争夺,成了中东地区动荡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争夺水资源的使用权,中东各国间的冲突不断。政治、经济和军事的最敏感地区大国争夺的焦点石油宝库波斯湾地区①巴勒斯坦地区是广大阿拉伯国家的中心位置,有“中东心脏”之称。这一地区曾是古犹太人的栖息之地,19世纪末成了阿拉伯人的居住地。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获得了对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权”,并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越来越多犹太人来到巴勒斯坦地区,他们与阿拉伯人的矛盾日益加深。③1947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地区实行“分治”,即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④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建立,而巴勒斯坦未能建国。影响中东和平的最大问题,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矛盾的根本症结所在。问题由来图5-48 1947年犹太人到达巴勒斯坦联合国第181号决议 决议规定:英国不迟于1948年8月1日结束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在此后两个月内成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阿拉伯国的面积为1.1万平方千米,占总面积40.7%,犹太国面积为1.585万平方千米(其中含9500平方千米的内格夫沙漠),占总面积58.7%,耶路撒冷(158平方千米)作为“特殊国际政权下的独立主体”,由联合国管理。 ——《巴勒斯坦分治决议》 比较上面两幅地图,找出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版图发生的变化。以色列占领了联合国划给巴勒斯坦的大片土地。 有人说,联合国大会的决议对巴勒斯坦问题起到了“火上浇油”的作用,你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 根据该决议:约旦河西岸的整个巴勒斯坦土地分成两部分:面积15850平方公里(占57%),人口60多万(占1/3)的犹太国;一个面积11000平方公里(占43%),人口130多万(占2/3)的阿拉伯国家。158平方公里的耶路撒冷市由联合国管理。联合国“分治决议”对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极不公正,他们反对这一决议,直接导致了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致使70万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逃离家园,阿以矛盾激化,至1982年,阿以之间共发生了五次战争,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巴以双方长期陷入了报复与反报复的恶性循环之中,对地区和世界和平构成了严重威胁。 中东战争2.此后,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的矛盾激化,冲突不断,又爆发四次战争,中东局势更加动荡不安。1.1948年,犹太人国家以色列国建立,阿拉伯人进行抵制,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最终,以色列占领了“阿拉伯国”的大片领土,控制了巴勒斯坦大部分地区。五次中东战争 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独立战争 1948.5.15~1949.7.20)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第二天,一些阿拉伯国家为抵制以色列国的建立,对其宣战进攻。结果阿拉伯国家战败。 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以侵埃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西奈战役、卡代什行动 1956.10.29~11.7)1956年7月26日,埃及宣布将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英、法、以因此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英法以联军获胜。 第三次中东战争(六·五战争、六月战争、六天战争 1967.6.5~6.11)6月5日,以色列悍然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等阿拉伯国家发动突然袭击。以色列获胜,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整个巴勒斯坦和埃及的西奈半岛地区。 第四次中东战争(十月战争、斋月战争、赎罪日战争 1973.10.6~10.26)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丧失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而进攻以色列,美苏两国向双方提供武器。 第五次中东战争(黎巴嫩战争 1982.6.6~9.29)以色列借口其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武装暗杀,出兵占领黎巴嫩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黎境内的叙利亚军队交战。是为阿以间的最大一战,以军获胜。亚西尔·阿拉法特Yasser Arafat1929.8.24~2004.11.11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委会主席 中东战争给中东地区和世界形势带来了什么影响? 据不完全统计,仅中东战争中就有约3万以色列人在战争中伤亡,十多万阿拉伯人伤亡,数百万巴勒斯坦人被逐出家园沦为难民。 战争使阿拉伯国家背上了沉重的军费负担,债台高筑,民生凋敝,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以色列全民皆兵,其国防支出在政府预算中的比例高居世界之首。 更为严重的是威胁了中东地区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中东和平进程 1. 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东和平出现转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明确提出“以土地换和平”原则。2.1993年,巴以双方签署和平协议,达成和解,相互承认,迈开了和平进程上的重要一步。随后,巴以两国就巴勒斯坦自治问题达成协议。3.1995年,拉宾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接任的以色列领导人在中东问题上态度强硬,中东和平进程笼罩着阴影。4.虽然中东和平之路并不平坦,但通过谈判政治解决中东问题的原则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中东和平进程中的关键人物阿拉法特(前巴勒斯坦解放组织领导人)拉 宾(前以色列总理) 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 ——阿拉法特 我梦想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和平地共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拉宾 阿拉法特的身高在人高马大的阿拉伯世界显得有些矮小,这位叱咤风云的中东名人身高竟然只有1.60米。他一年四季总穿一身墨绿色的军便袋,上衣扎在军裤中,腰悬左轮手枪,系军用武装带。 1929年8月24日他出生于埃及开罗,父母家庭分别是东耶路撒冷和加沙地带的望族。名字阿拉法特就来源自耶路以老城附近的一座山峰,原意为“神与吉祥”。 1994年7月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阿拉法特本人曾遭逢50多次的暗杀,终究每每逢凶化吉,被称为“九命灵猫”,并赢得政治和个人“生存大师”的赞誉。阿拉法特更多的时光是在飞机上度过的,由于没有自己的国土,阿拉法特不得不频繁地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成为举世公认的坐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的国家元首。阿拉法特曾对驻开罗的外国记者说:“飞机是我的祖国,也是我的坟墓。”阿拉法特是当今世界上惟一没有国土的国家元首。 “用土地换和平。” 1993年,在当时美国总统克林顿的斡旋下,拉宾同阿拉法特签署了“奥斯陆协定”,中东和平出现了曙光。 1994年12月10日,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左)、以色列外长佩雷斯(中)和以色列总理拉宾一起在挪威首都奥斯陆领取诺贝尔和平奖。 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广场举行的10万人的和平集会上,75岁的拉宾被一名犹太以色列极右分子刺杀身亡,阿以和平再遭重挫。 2004年11月11日,被誉为巴勒斯坦民族之魂的阿拉法特在法国巴黎一家医院病逝,享年75岁。 拉宾和阿拉法特死后,为了解决中东问题,巴以双方继续努力。资料1 20世纪70年代,阿拉法特在联合国演讲时说:“我带着橄榄枝和自由战士的枪来到这里,不要让橄榄枝从我的手中失落。”资料2 1994年,拉宾在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说:“阿拉伯民族和以色列民族都经历了苦难、痛苦和丧失亲人的滋味。……我们面临的是更加困难和更加危险的任务。在华盛顿的一次握手并不能马上使一个世纪以来积累的仇恨烟消云散。鼓敲得再动听,也掩盖不住流血。和平要人们慢慢地、日复一日地、逐步地去建立。” 运用地图,从地理环境、资源配置、宗教信仰、国际环境等多个角度,归纳影响巴以冲突的因素。 地理位置重要,水资源匮乏,石油资源丰富,争夺对耶路撒冷的控制权,大国插手等。 阿拉法特和拉宾的话表明巴以两国在和平之路上的何种期望?拉宾的遇刺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期望:希望和平解决中东问题。说明:中东和平之路并不平坦, 和平解决巴以冲突任重道远。战争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珍爱生命,共护和平!以和平的手段解决问题(以土地换和平), 而不是使用武力解决巴以争端;合理分配水资源;尊重各民族、种族的风俗习惯: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想想有哪些办法能继续推进中东和平进程???拓展提升动荡的中东课堂小结动荡原因中东战争:中东和平进程:争夺资源巴勒斯坦问题地理位置宗教纷争、民族矛盾阿以矛盾激化,冲突不断,爆发五次中东战争和平出现转机,但和平之路并不平坦请不要转载!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4.2 动荡的中东(练习).doc 5.4.2 动荡的中东(课件).ppt 中东战争.mp4 习近平会晤阿巴斯就解决巴勒斯坦问题提四点主张.mp4 以和平换土地的自由斗士阿拉法特.flv 巴勒斯坦问题的由来.mp4 阿拉法特逝世十周年 巴以领导人互批对方为和平设障.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