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16.1《赤壁赋》课件(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七单元16.1《赤壁赋》课件(共38张PPT)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赤壁赋
CATALOGUE
目录
赤壁赋简介
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与苏轼其他作品比较
赤壁赋的衍生作品及影响
赤壁赋与三国历史
其他相关内容
01
赤壁赋简介
苏轼,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作者
本文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被贬官到黄州的第三年,他与朋友到黄州城外的赤壁游览,借景抒情,写下这篇游记。
背景
作者及背景
文学背景
当时文坛上有着浓厚的复古风气,苏轼的文风与当时的文风不合,因此他受到排挤和贬谪。
个人背景
苏轼在政治上受到打击,内心苦闷,借游赤壁来抒发自己的愤懑之情。
作品产生的原因
文学价值
《赤壁赋》是苏轼文学作品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中国古代散文的瑰宝,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
历史价值
《赤壁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苏轼个人的思想变化,对于研究苏轼和宋代文学都有重要的意义。
作品影响
02
赤壁赋原文及注释

原文中的典故
化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渺渺兮予怀”
“桂棹兮兰桨”
“如梦之梦”
出自屈原的《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化用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形容梦境的虚幻和短暂。
03
赤壁赋赏析
赤壁赋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表现出苏轼内心深处的悲喜交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学价值
语言优美
赤壁赋所表达的情感真挚,深入人心,展现了苏轼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思考和感悟。
情感真挚
赤壁赋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寓情于景等,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借鉴。
艺术特色
知足常乐
同时,苏轼也表达了知足常乐的思想,认为人应该珍惜当下,不要过分追求名利和权势。
人生无常
赤壁赋中苏轼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认为人的生命和事业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
天人合一
赤壁赋还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苏轼在面对自然美景时,感受到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思想内容
赤壁赋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广泛传承和发扬。
对后世的影响
文化传承
赤壁赋所表达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启示,对后世人们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产生了重要影响。
思想启示
赤壁赋优美的语言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为后世文学艺术提供了创作灵感和素材,影响了后世文学艺术的创作和发展。
艺术灵感
04
赤壁赋与苏轼其他作品比较
1
写作风格
2
3
赤壁赋的语言清新、秀美,用词精准,极具诗意,表现了苏轼对语言的精湛驾驭能力。
语言优美
赤壁赋中苏轼的情感表达内敛,深沉而不张扬,给人以独特的审美感受。
情感内敛
赤壁赋中苏轼运用了多种手法,如比喻、象征、拟人等,使作品更加丰富多彩。
手法多样
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赤壁赋中苏轼通过感怀赤壁古战场,对人生的短暂和有限进行了深入思考。
洒脱达观
作品表现出苏轼在逆境中的洒脱和达观,强调人生应该活在当下,享受生命。
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
赤壁赋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折射出苏轼对现实社会和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思想内涵
VS
赤壁赋与扬雄的《逐贫赋》在写作风格和思想内涵上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生态度的哲理思考。
与庾信《哀江南赋》
赤壁赋与庾信的《哀江南赋》在情感表达和文化内涵上有相似之处,都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兴衰和历史变迁的感慨。
与扬雄《逐贫赋》
与其他赋的比较
05
赤壁赋的衍生作品及影响
《赤壁赋》的诗文版本被广泛传播,并被多种形式演绎。
明代画家仇英的《赤壁图》等画作受到《赤壁赋》的影响。
现代影视作品如《三国演义》等也以《赤壁赋》为题材。
衍生作品
《赤壁赋》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了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
许多诗人、词人在作品中模仿或化用《赤壁赋》的句式和意境。
《赤壁赋》对明清小说的表现手法和思想内涵也有一定的影响。
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1
对历史事件的评价
2
3
《赤壁赋》赋予了赤壁之战以文学色彩,使之更为生动有力。
《赤壁赋》虽为虚构,但对后世对于三国历史的研究和认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赤壁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独特见解和思考。
06
赤壁赋与三国历史
汉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不安,各路诸侯割据一方,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霸战争。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03
周瑜、诸葛亮等人与曹操在赤壁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最终以东吴蜀汉联军的胜利告终。
赤壁之战的过程
01
公元208年,曹操率领22万大军,从北方南下,直逼东吴。
02
东吴孙权与蜀汉刘备结盟,共同抵御曹操的进攻。
赤壁之战的影响与意义
赤壁之战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它奠定了三国鼎立的格局,也奠定了魏蜀吴三国的实力对比。
赤壁之战的胜利也彰显了孙权、刘备等人的智慧与勇气,展示了周瑜、诸葛亮等名将的风采。
赤壁之战也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之一,对后来的战争和战略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7
其他相关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往往贯穿着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背景的关注和描绘。
中国古代文学的特点
重视历史意识
中国古代文学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情感、思想和命运,并通过对人性的深刻描绘,展现出浓厚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赞美也是其特点之一,通过诗歌、散文等文学形式,表达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崇尚。
自然审美
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秦汉时期
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和成熟期,汉赋、乐府诗等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要发展。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繁荣期,诗词、曲艺、小说等文学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创新。
先秦时期
中国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诗经》、《尚书》、《春秋》等重要作品。
与佛教文化的交流
中国古代文学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佛教文化的重要影响,佛教思想的传入为中国古代文学带来了新的题材、表现手法和审美情趣。
与其他亚洲国家的交流
中国古代文学在亚洲其他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的文学都受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启发和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影响
THANKS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