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2共圆中国梦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共圆中国梦
1.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
国人。
2.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提高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能力;结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制订圆梦计划,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3.懂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能辨别和判断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2页中的“运用你的经验”。本活动让学生通过采访,了解身边人的“中国梦”,并思考他们实现梦想所需要的条件,旨在引导学生理解时代进步对于个人梦想的作用,为后面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学生活动】学生展示自己的采访结果,在教师的引导下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在学生分享和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新知探究
一、圆梦大舞台
(一)圆梦的历史机遇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旨在通过《政府工作报告》中总结的2021年我国所取得的成就,使学生切身感受伟大祖国的日新月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二)如何共圆中国梦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中国共产党所作的贡献的材料,并提出问题。通过呈现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所作的贡献,引导学生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性,旨在引导学生明确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增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3页中的“相关链接”。本活动通过知识链接的方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进行阐释,旨在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材料,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
【教师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中国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立足中国国情,凝结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的智慧和心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明确中国精神的内容以及中国精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谈对材料的认识。
【教师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华文明生生不息,中国精神薪火相传。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4页中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中国梦只有在劳动者的艰苦奋斗中才能实现。本活动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身边劳动者的双手,感受他们手的温度和力量,体会梦想只有在劳动者的手中才能变为现实。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力量就是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梦想的实现者。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5页中的“阅读感悟”,并提出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和建设者。本活动意在引导学生体会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个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学生活动】学生分享阅读材料后得到的启示。
【教师总结】当今时代是放飞梦想的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可以拥有自己的美好梦想,演绎自己的美丽人生。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
二、自信的中国人
(一)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5~116页中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本活动引导学生从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身上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并探究这些人自信的原因,从而加深对“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的理解。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所在。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让中国人更加自信。
(二)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6~117页中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纵观历史,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志气、有自信的民族,自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近代史中,中国人的自信曾遭受严重打击,但从未失去。从不自信到自信,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心态转折。如今,中国展示出全新的自信形象。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对“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进行思考,为后面教学内容的展开做铺垫。
【学生活动】学生根据词语撰写文字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教师活动】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发展有信心。这三个方面是衡量一个自信的中国人的标准,也是做自信的中国人的努力方向。
【教师总结】自信的中国人对国家有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具有强烈的国家认同感、与国家民族休戚与共的责任感、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感,能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尊严,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自信的中国人对文化有底气。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一个自信的中国人,能够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
自信的中国人对发展有信心。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一个自信的中国人,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人间正道,坚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能够引领中国发展,创造中国奇迹。
(三)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一则关于自信自强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讲解自信自强的相关内容,旨在让学生明白,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对自信要辩证地认识,在自信的同时,还要做到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
心态。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教材第117~118页中的“探究与分享”,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选用张桂梅、袁隆平、罗阳、沈克泉、郑小瑛等追梦人的故事,意在告诉学生,要实现中国梦,不仅要有自信,更要实干。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自信的中国人既是梦想家又是实干家,既要胸怀理想又要求真务实,既要满怀激情又要锲而不舍。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勤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有关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材料,并提出问题。本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对我们党、对我们国家、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充满自信,培育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使学生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四)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师活动】教师多媒体展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一段话,并提出问题。本活动通过指出中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所承担的责任,旨在引导学生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做自信的中国人。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波澜壮阔、沧桑巨变的民族复兴图景,镌刻着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艰苦奋斗的身影。少年啊,彰显新时代中国人的自信品格,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了解了自信的中国人的特点,明白了自信不是妄自尊大,也不是故步自封;懂得了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面对各种思想文化的碰撞和价值观念的冲突,我们需要培育理性平和、不卑不亢、开放包容的心态。实干才能梦想成真,辛苦劳动才能开创美好生活。我们青少年一代,应与时代共进步,与祖国共成长,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板书设计
共圆中国梦
一、圆梦大舞台
(一)圆梦的历史机遇
(二)如何共圆中国梦
二、自信的中国人
(一)中国自信、民族自信的根本原因
(二)自信的中国人的表现
(三)做自信的中国人
(四)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成长,做自信的中国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