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课件 (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 第四章 光现象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课件 (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章 光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3节 平面镜成像
2022新课标要求
2.3.4 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学习目标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3.能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的喜悦,感受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1.能描述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新知导入
  照镜子时,镜子里会有一个一模一样的自己,当我们远离镜子时,是不是感觉镜子里的自己变小了?真的变小了吗?
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脸,思考下列问题:
(1)脸和“脸”的像大小相等吗?
(2)眨右眼时,平面镜中的像也眨右眼吗
新知讲解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 验
猜想与假设
猜想1: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猜想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相等。
1.需要的器材有哪些?
3.怎样比较物像的位置?
2.怎样比较物与像的大小?
4.探究时我们需要记录些什么?
小组讨论
分小组进行实验
边实验边将数据记录在课本第78页的表格中。
分析和论证
分析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设计实验
根据实验器材设计实验。
精讲点拨
1.像和物体大小相等。
4.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平面镜成像特点
2.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叫做虚像。
眼睛能观察到,但不能被光屏承接到,由光线的延长线会聚形成的像叫虚像。虚像在作图时用虚线表示。
实像与虚像
物理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像叫做实像。
1.作垂线
2.取等距
3.画虚像
例题 从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P点,请完成光路图。画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步骤:
1.找像点。
S
P
S′
2.找入射点并作反射光线。
3.作入射光线。
平面镜的应用
1.成像
2.改变光路
汉代的潜望术
潜望镜原理
3.扩大视野
我们在狭小的屋子里经常会看到在屋子里放一块平面镜,这样使人感觉屋子里的空间变大了。
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能起到扩大视野的作用。
凸面镜和凹面镜
利用凹面镜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
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
课堂练习
1.(单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表明我们的祖先就会用磨光的铜面做镜面,观察自己的像。下列说法正确是( )
A.铜镜里的像是实像 B.像的大小与铜镜的大小有关
C.人远离铜镜,铜镜中的像大小不变 D.人向镜靠近0.5m,像将远离镜0.5m
2.(单选)一位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并逐渐远离平面镜,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应该( )
A.远离平面镜,且大小不变 B.面镜,且大小不变
C.远离平面镜,且越来越小 D.面镜,且越来越大
3.(多选)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镜中的像变小 B.镜中的像不变
C.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 D.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5m
C
A
ACD
4.(多选)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B.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C.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5.身高1.7m的小王同学和平面镜相距1.5m,若小王向平面镜靠近0.5m,则小王的像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_______m,小王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
6.小芳站在竖起的穿衣镜前5m处,小芳的身高为1.65m,小芳的像与镜的距离为______m,小芳的像高为_______m;若小芳向镜移动3m后,小芳与镜中的像距离为_______m。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后面1m处,这时她_______(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7.用透明玻璃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光屏承接,说明它是____像;小汽车的前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车内物体经它所成的像偏向车子的____(填“上”或“下”)方,不会千扰驾驶员对前方的观察。
AB
靠近
0.5
不变
5
1.65
4
仍能


8.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
(1)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_______
的特点,便于准确确定虚像的位置。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
装置最好在较______(选填 “明亮”或“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2)如果实验室有5mm厚和1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的玻璃板做实验。放置玻璃板时,玻璃板应与桌面______。
(3)实验中将蜡烛向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则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
(4)小明共进行了三次实验,用刻度尺分别测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时,________ 。
次数 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u/cm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v/cm
1 10 10
2 15 15
3 20 20
透明
黑暗
1mm
垂直
不变
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9.如图所示,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0.按要求作图,如图所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像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等距”)
②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等大”)
③像和物体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垂直”)
④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对称”)
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它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3.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叫做虚像。(虚像只能用虚线表示。)
4.倒影是平面镜所形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
5.平面镜的应用:穿衣镜、潜望镜。
板书设计
第3节平面镜成像
特点:等距、等大、垂直、对称
倒影:正立、等大的虚像
原因:光的反射
应用:穿衣镜、潜望镜
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上第3节平面镜成像练习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