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人物描写一组》是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人物描写”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四年级教材安排过:写一个人,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写出来,还学习了从多个方面表现人物的特点;在五年级上册教材还安排了结合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1.思想内容:《人物描写一组》的三个片段分别以“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两茎灯草”为小标题。第一个片段主要写了小嘎子和小胖墩进行摔跤比赛的情形,第二个片段主要写了初入行年轻人祥子的外貌;第三个片段主要写了严监生临死时的场景。三个片段分别刻画了机灵又急于取胜的小嘎子,精气神十足的祥子和吝啬的严监生。2.语言表达:课文运用了动作、外貌等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特点;三个片段语言风格迥异:《摔跤》语言极具北方方言特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出现了老北京方言;《两茎灯草》语言是文白夹杂的。三个片段语言风格特色各不相同。【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观点、见解的能力都有所提升。同时在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已经学过了运用动作、语言、神态等描写,表达人物情感以及体会人物品质。而且五年级上册也接触过运用细节描写对人物进行描写。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一步学习写人的方法,即选择典型事例,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等的细致描写,具体的表现人物的特点。但五年级的孩子毕竟属于小学阶段,他们的社会阅历较浅,对于历史的了解不足,从而在理解某些时代感较强的词语时颇有难度。因此,课前让学生对文中的语言有特色的语句进行预习,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目标】1.利用慧学单自主学习生字词,体会三个片段语言的特点。2.抓住文中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语句,体会人物特点,并能体会表达效果。3.尝试选用典型事例,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写一写班级同学的特点。【教学重难点】1.学习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外貌等表现人物特点,并能体会表达效果。2.通过选用典型事例,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特点。【教学设计基本思路】在区教体局提出的“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引领下,我校围绕杜威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理念,提出了“生活情境,实际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科融合”的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本节课的设计,由学生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出发,设置驱动任务,让学生描写班级里特点突出的同学,同学们直接会产生,选择什么样的事例,怎样具体表现其特点的实际问题,同学们带着问题展开本节课的学习,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明确了学习目标任务。学习中,同学们通过慧学单自主学习生字词,利用慧学单的表格合作学习,在梳理分析比较中发现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最后学以致用,完成小练笔,描写班级同学的特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慧学单【教学安排】1课时【学习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以班级内特点突出的同学为导入,让同学们说出他的特点,并思考怎么写出他的特点。师:这位同学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让你写一写他的特点的话,你要思考解决什么问题?(指名答)师:围绕(1)选择什么样的事例(2)怎样细致具体的表现人物的特点这两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物描写一组》,向名家大师们取取经。(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入手,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紧扣“通过选用典型事例,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表现人物特点”这一学习目标,为最后的小练笔做铺垫。)二、交流字词,体会语言特色1.课前完成慧学单生字部分师:慧学单上的生字可以怎样分类呢?(1)根据描写对象分类:与动作有关的、与身体和外貌相关的(2)根据字形结构分类(3)齐读生字2.(1)课上交流汇报语言表达具有特色的句子,分享感兴趣的词汇例:虎式儿一站公鸡鹐架冷绊子杀进他的腰诸亲六眷哥子(2)齐读词汇3.小结:三个片段创作的时代、地域不同,语言风格不同师:《摔跤》选自《小兵张嘎》,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河北省白洋淀,语言极具北方方言特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讲述的是老北京城里一个车夫的经历,所以,课文片段中出现了老北京方言;《两茎灯草》选自清代的《儒林外史》,语言是半文半白的。可见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者,语言风格特色是不同的。(设计意图:检查课前预习,使学生体会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作者的语言风格特色,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三、问题驱动,整体感知1.结合课前预习,快速浏览文中三个片段,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合作完成慧学单的第二部分。2.集体交流汇报。(设计意图:小组交流讨论,培养合作意识,学会借助表格整理和呈现信息。)3.教师小结:三个片段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外貌、语言、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特点。四、品读文本,理解感悟(一)比较品读《摔跤》和《两茎灯草》1.《摔跤》和《两茎灯草》有相同之处——都使用了动作描写来突出人物特点。2.比较阅读,体会表达效果课件呈现《摔跤》和《两茎灯草》出现的动作描写,小组交流讨论,总结出不同之处,领会表达效果,填写慧学单中的第三部分。(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进行对比阅读的习惯,并在比较中领会多种描写方式。)3.教师小结:在《摔跤》这个片段中,作者运用一系列精准动词,描写了小嘎子和胖墩一连串摔跤的动作,体现了小嘎子的机灵,使整个摔跤的画面栩栩如生。而在写《两茎灯草》这个片段时,严监生伸着两个手指这个典型的动作作者反复描写了三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把严监生的吝啬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样是动作描写,也有不同的写法。4.指导朗读:同学们,让我们试着读一读,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突出人物的特点。(1)指名读(2)教师评价(3)小结:朗读时,抓住文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就能突出人物的特点。(二)对比感悟《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同学们读得真不错!《摔跤》和《两茎灯草》主要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具体表现人物的特点。片段《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则是通过外貌描写把祥子的特点写得惟妙惟肖。1.学生结合语句分析祥子的特点(1)指名分析(2)祥子那直硬的背、那铁扇面似的胸、那红扑扑的脸蛋、那剃得发亮的头发、那脸上疤......所有的这些描写,都指向了片段题目里的关键词,那就是——挺脱。2.拓展阅读(1)提供《骆驼祥子》中祥子后期的人物描写片段,感受前后不同的人物特点。(2)指导对比朗读(3)推荐阅读《骆驼祥子》片段比较《摔跤》《两茎灯草》动作描写的不同之处表达效果(三)体会如何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1.老舍先生选取祥子初入行这件事,抓住祥子的外貌描写表现出祥子挺脱有精神干劲十足的特点,那么,能够突出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就是典型事例。2.说一说《摔跤》和《两茎灯草》,选取的事例能否充分表现人物的特点呢?选取的是否是典型事例?3.教师小结:小嘎子和胖墩进行摔跤比赛的事、严监生因灯盏里的两茎灯草而硬撑着不肯咽气的事,都能凸显人物特点,都是典型事例。五、随文练笔,学以致用1.让学生说一说,学到现在对于课一开始的两个问题是否解决了?(1)选择什么样的事例——典型事例(2)怎样细致具体的表现人物的特点——抓住动作、外貌、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2.现在,就请你运用本节课学习的人物描写方法,写一写这位同学的特点,完成学习单上的小练笔。也可以选取别的事例或写一写其他同学。3.展示学生小练笔,学生评价修改。评价标准:3星:选取典型事例,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等描写来具体人物特点,用词准确生动。2星:人物事件比较典型,能抓住人物的动作、外貌等方面来表现人物特点,描写不够具体。1星:人物事件不够典型,人物的动作、外貌等描写不足,不能够具体表现人物特点。(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尝试选用典型事例,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写一写班级同学的特点。)六、拓展延伸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人物描写的一些基本方法,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更多的人物描写方法呢?课后大家可以阅读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书中所讲之事,多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的生平事迹,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相信读了它后,你会有更多的提高!七、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