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师生交往 课件(19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2 师生交往 课件(19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欢迎走进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课堂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课件
第三单元 师长情谊
第六课 师生之间
第二框 师生交往
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害怕主动与老师交往
调查由一份国内知名青少年杂志负责,涉及北京、上海等8省市。在问到中小学生“你是否主动找老师说过话”时,结果76%的学生表示很少、从来没有或想找但不敢主动找老师说话。
其中,有32%的孩子觉得“和老师没有什么好说的”,而其余的学生是因其他原因没有与老师主动交流。这些原因包括“怕自己说的话使老师不高兴”、“老师太严肃”、“我觉得老师不喜欢我”、“怕同学们说我拍马屁”。
导入:
师:在了解了教师的职业特点和责任使命、认识了老师的不同风格之后,我们该如何与老师交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讨论这个话题:师生交往。
这样的师生关系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在与老师交往的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组织者、倾听者、陪伴者、指导者等角色。在下面的场景中,老师扮演着什么角色呢?
组织者
倾听者
陪伴者
朋友、指导者
探究与分享P65
有人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卢卡斯:“芝加哥大学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最多,是否因为是否因为芝大的教授更有实力?”他回答说:“因为芝大的学生更有实力,面对这些有实力的学生,芝大的教授不得不更努力
阅读感悟
怎么样理解卢卡斯教授的话?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学生在进步,老师也在进步,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 的关系,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学记》
相互陪伴
共同成长
学生
老师
相互促进
(1)含义: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②另一方面,师生交往也促进老师更好的“教”。
①一方面,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与指导 。
探究一:教学相长
一、如何理解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P66-67
阅读感悟
小明,买了许多参考书和练习题,认为靠辅导书就能学好习。上课时也不认真听讲、不参与课堂,不懂的问题也不问老师。 结果,半年后他的成绩退步很多,性格也变得孤僻。
小明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
小明应该主动参与教师的教学当中。
那么如何做才能促进教学相长?
(2)要求:①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的相互交流。
②真诚恰当表达自己的
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
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
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的
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
步。
小奇喜欢文学创作,经常拿自己写的小说请语文
老师指导,得到语文老师的肯定与表扬。一次,上
数学课时,小奇偷偷在下面写小说,被数学老师发
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了一个星期的手稿被没收,还
被狠狠地批评了一顿……
语文老师的表扬是对自己的肯定、鼓励和期待,有助于激励我更好地学习和发展。数学老师的批评是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我会对小奇说,不要在上课时写小说,这不利于自己的学习和成长,也是不尊重老师劳动的表现。我会建议他在学习之余再进行文学创作等等。
探究与分享P67
假如你是小奇,你会如何对待语文老师的表扬与数学老师的批评?
你能给小奇提出怎样的建议?
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③老师的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④对待老师的批评,我们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①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P67
(3)如何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一.如何理解“教学相长”的师生交往?P66-67
(1)含义: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2)要求: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的态度有助于我们与老师相互交流; 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既是对老师的积极反馈,也是师生共同学习的新资源;③与老师分享学习感受、学习成果,可以促进师生共同进步。
(3)对待:①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是我们成长的重要内容。②老师的表扬意味着肯定、鼓励和期待,激励我们更好地学习和发展;③批评意味着关心、提醒和劝诫,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④对待老师的批评,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探究二: 亦师亦友
剧中的师生间是怎样的关系?
亦师亦友——师生交往的
良好状态
2、如何理解“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P68-69
(1)亦师亦友的涵义: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之间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P68
如果不喜欢某位老师,我们还要尊重他们吗?
探究与分享 P68
厦门大学原校长王亚南幼年丧父,家境贫寒。他十分珍惜难得的求学机会,尊敬老师,虚心求教。
  上大学时,有一位老师口头表达能力较差,很多同学对他十分挑剔,不够尊敬。而王亚南却认为人人皆有所长,仍然十分尊敬这位老师,认真地听课,从他那里学到了许多知识和道理。
  一次,那位老师看见一些同学只顾埋头读书而忽视体育锻炼,就对同学们说:“脑力劳动者每天至少要走十里路,这样看来占用了学习时间,实际上调剂了精神,增强了体质,会提高学习效率,一些同学不以为然,王亚南却认为老师的话很有道理,决心照老师的话去做。从此,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学习、工作再忙,也不停歇。王亚南博学多才,体魄健壮,在后来的三十多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
  晚年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和治学经验时,王亚南念念不忘大学时那位老师对 他的影响。他常说:“听老师一句话,学生受用一辈子。”
王亚南的故事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启发:我们要尊重每一位老师,每一位老师身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刻苦学习,听从老师的教导等等。
还要尊重他,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怎么做)尊重老师不仅体现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而且表现在与老师日常交往的言谈举止中
(为什么)尊重老师,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作为“晚辈”的基本道德修养。
(2)亦师亦友的要求: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
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意味着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
性差异、劳动成果等。p68
知识学习的指导者
精神成长的引路人
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
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P69
③老师是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精神成长的引路人,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应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P69
师生
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
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
求同存异,
主动关心。
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
与老师发生矛盾怎么办?
方法与技能P69
“这样的做法合适吗”
见到老师不问候
进办公室不敲门
打听老师的隐私
从背后突然拍打老师……
二.如何理解“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P68-69
(1)状态:学生乐于学习,老师寓教于乐,师生彼此尊重、相互关心、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要求:①彼此尊重,是我们与老师建立良好关系的开始。师生彼此尊重,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个性差异、劳动成果等。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③老师是知识学习的指导者和精神成长的引路人,给予我们生活上的关心和情感上的关怀,我们应主动关心老师、理解老师。
(3)处理师生分歧方法:①自我反思,冷静客观地分析原因。②相信善意,多些宽容和理解。③坦诚相待,注意沟通方式。④求同存异,主动关心
用行动表达对任教的老师表示感谢、赞美和关心。
拓展延伸:感恩我的老师
请你给现在的老师留言,它可以是一句真诚的感谢,一句赞美,一个祝福,一个心愿,一点歉意或者一个能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建议……在自己最喜爱的纸上写出来,并折叠成自己最喜欢的形状,交给老师。
教师寄语
本课讨论了如何积极、主动、平等地与老师交往,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尊敬、理解和关心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和各科老师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怀与鼓励,与老师共建“亦师亦友”的和谐师生关系,健康成长。
课堂小结
师生交往
一、教学相长
二、亦师亦友
1、教学相长
2、主动参与、勤学好问
3 、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1、师生交往的良好状态
2、彼此尊重
3、平等相待、相互促进
1、快下课了,张老师转向黑板,写下了一串阿拉伯数字。同学们面面相觑,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张老师说:“这是我的QQ号,同学们可以加我,有事请留言。”大家先是愕然,接着大笑,进而掌声雷动。张老师和学生QQ聊天是在新课改浪潮中更新观念、重新审视师生关系的一个具体行动。下列对新型师生关系认识正确的是( )
(1)建立在民主平等基础 (2)师生之间人格平等,互相尊重
(3)老师师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只是知识的接受者
(4)师生之间互相学习、教学相长
A(1)(3)(4) B(2)(3)(4)
C(1)(2)(4) D(1)(2)(3)
C
2、 黎老师经常和学生在网上交流,同学们从黎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解决心理困惑的方法,黎老师也通过同学们的信息反馈改进了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教育教学水平。这说明他们之间形成了( )的师生关系。
(1)互相尊重(2)教学相长 (3)民主平等 (4)被动
A(1)(2)(3) B(1)(3)(4) C(2)(3)(4) D(1)(2)(4)
A
当堂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