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4.2凝聚法治共识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学习目标——P51-56第二章1、我国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3、依法行政的地位、核心和要求?2、什么是法治政府?5、怎样做到厉行法治(对国家、对公民、对政府、对社会的要求分别是什么)?6、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第一目法治政府红绿灯坏了交通管理部门开一家小吃店/公司工商管理部门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个部门?初中生被迫辍学打工教育部门有人乱砍滥伐树木林业部门领证结婚民政部门结合你的生活,举例说一说人民政府是如何为人民服务的?提供公共服务保障百姓住房保障义务教育救助流浪人口农民免费体检文化惠民便民服务法制宣传4.1法治政府1、政府的作用、权力来源、宗旨及工作原则?P51(1)作用:(2)权力来源:(3)宗旨:(4)工作原则:管理社会生活提供社会公共服务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谋利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要坚持党的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如何理解法治政府?2、什么是法治政府(含义)?P5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法治政府的目标: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名词解读P52相关链接在2014年天津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负面清单”)制度,用“清单”明确政府权责。法无授权不可为:明确政府不该做什么法定职责必须为:明确政府该做什么法无禁止皆可为:政府要尊重公民各项权利相关链接结合“相关链接”,思考:李克强总理提出政府要建立“三张清单”的目的是什么?依法行政(1)地位:(2)要求:(3)核心: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规范政府的行政权。建设法治政府依法行政3、依法行政的地位、要求、核心?P524.1法治政府4、如何依法行政?P52①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权力、管理公共事务时必须由宪法和法律授权,并且依据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正确行使权力。②政府依法行政,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公民如何促进依法行政①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③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5、怎样建设法治政府?P5302、厉行法治全面依法治国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张居正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内涵:地位: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二、厉行法治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的要求)(1)国家角度: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P53) 民法典关于高空抛物坠物的规定:难以明确侵权人的,由可能的加害人予以补偿,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除外。此时的责任承担属于按照公平分担损失的规则,依据法律的特殊规定承担补偿责任。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采取安全保障措施防止高空抛物坠物,未采取必要措施的,应承担未履行义务的侵权责任。(2)公民角度: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P54)(3)党和政府角度: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P54)“教科书式执法”:依法执法就是最好的文明执法! 作为执法对象,公民有配合执法的义务,不配合甚至抗法行为,只会招致更为不利的法律后果;作为执法现场的旁观者,以录像等方式对警方执法进行监督,是公民权利,却也不能忘了“不能断章取义”。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的要求)“法,非从天下,非从地出,发于人间,合乎人心而已。”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的要求)(4)社会角度: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P55)译文:法不是从天上来的,也不是从地下来的,而是在人间社会发迹的,因为顺应人而产生的。说明依法治国需要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厉行法治的要求)(5)德治角度: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即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P55)“法安天下”指的是法律法规的强制力在维系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的作用;“德润人心”指的是道德品行在润泽人的心灵方面所起的作用。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需要二者协同发力。道德与法治的关系:(P55)①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③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常回家看看立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讨论并交流:在生活中,有些年轻人以工作太忙等理由长期不照顾“空巢老人”,请你说说如何用法律解决这一社会问题。错。法治社会同样需要道德,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一、判断并改错1. 法治社会,就不需要道德了。A二、选择题2. 下列四幅图画共同反映了政府的宗旨是( )A. 为人民服务 B. 依法治国C.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D. 建设法治国家C3. 下列关于法治政府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建设法治政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②法治政府要求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③依法行政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④依法行政只是对政府工作人员的要求,与其他公民无关A. 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D4. 下列对右边漫画的寓意理解不正确的是( )A. 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B. 能够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C. 是政府依法行政的具体表现D. 政府的工作效率会因此而降低B5. 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有利于( )①坚持依法行政②建设法治政府③从根本上遏制腐败④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A. ②③④ B. ①②④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D6.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并重,把二者共同作为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遵守的重要原则,是因为(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②法治体现道德观念,法律对道德建设具有促进作用③道德管得窄,但管得有力;法律管得宽,但缺乏强制性的约束力 ④道德能够滋养法治精神,道德对法治文化具有支撑作用A. ②③④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