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卷--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学期单元测试卷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评价
错题
一、积累运用(26分)
1.(2021·湖北黄石市经开区期中改编)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7分)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阻碍,歼灭和击溃一切敌人的锐不可dāng的气势;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了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    设立的,是为了    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九届亚运会中夺得十米跳台跳水比赛冠军的     ,仿佛又听到观众那zhèn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我们心潮澎湃,豪情万丈,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
(1)给语段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歼灭(   )      澎湃(   )
锐不可dāng(   ) zhèn耳欲聋(   )
(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遗嘱 鼓励 英姿 B.遗愿 鼓励 雄姿
C.遗愿 奖励 雄姿 D.遗嘱 奖励 英姿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4分)
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保障,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一头连接着民生,关系着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一头连接着产业,       。近年来,为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配套领域政策不断完善,助推充电桩产业步入快车道,但要想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化解“私桩不够用、公桩不好用”等现象,还需以创新作动力,实现产业跃升。
(1)在文段横线处补写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2)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3.(2021·重庆市渝中区期末改编)阅读名著《长征》和《红星照耀中国》后,班级开展了一次以“电子书联姻名著”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小金同学邀请你加入到活动中来,完成下面任务。(6分)
(1)【请你策划】小金同学构想了一个“名著电子书”的框架内容,请你策划电子书“正文”部分的“名著阅读实践活动”。(2分)
电子书构成 名著阅读实践活动
封面 拟写亮眼副标题
扉页 撰写简要推荐语
序言 推荐名著阅读法
正文
附录 略读名家解读文
(2)【请你撰写】为了激发更多同学的阅读兴趣,小金同学为《长征》写了一则推荐语,请你仿照示例,为《红星照耀中国》写一则简要推荐语。(不少于50字)(4分)
【示例】《长征》推荐语:王树增的《长征》让后人看到了红军为了跳出国民党政府的围追堵截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他们坚毅、勇敢和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是我军的重要精神财富。
4.班级开展“冬奥会,我参与”的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9分)
【材料一】 北京冬奥会于2022年2月4日至2月20日在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下图为冬奥会会徽“冬梦”。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冰”,象征纯洁、坚强;“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忍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冰墩墩”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材料三】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雪”,象征洁白、美丽;“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灯笼顶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灯笼上的装饰图案融入了剪纸艺术。灯笼以“中国红”为主色调,身体发出光芒,寓意着点亮梦想、温暖世界,体现了冬残奥会运动员的拼搏精神和激励世界的冬残奥会理念。
(1)为了使更多同学走进冰雪世界,请你设计一条宣传语,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冰雪运动。(2分)
(2)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认真观察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并展开想象和联想,用简明的语言进行介绍,50字左右。(4分)
(3)活动上展示了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的图片,请你概括两个吉祥物的共同特点。(3分)
二、阅读理解(34分)
(一)(2022·吉林延边州期末改编)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九霄逐梦再问天
——神舟十三号发射目击记
①“升起来啦!”“太震撼啦!”……遥望着托举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火箭点火发射、稳稳升空,发射场附近的观众们刹那间欢呼起来,与火箭的隆隆轰鸣形成合奏,响彻天地之间。
②远远望去,火箭吐着焰舌、加速升空,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银灰色烟迹。眼前,黑河倒映着冲天的火光,微风吹过,河面泛起粼粼波光。
③只看得见灼灼尾焰的船箭组合体越升越快,直插天宇,渐渐缩小为一个光点,最后若隐若现,逐渐消失在视野尽头……
④戈壁滩上,胡杨林间,黑河岸边,观众三五成群,迟迟不愿离去。有的人打着手电筒,兴奋地说着、笑着;有的遥望天边,似乎在努力搜寻飞船踪迹;还有的翻看手机,回味刚刚记录下的震撼瞬间。
⑤三位航天员搭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迈出中国人探索浩渺太空中的又一步,把中国足迹再一次镌刻在浩瀚宇宙。
⑥“这是科学探索与航天梦想最美的相遇!”星空摄影师戴建峰凝视着相机取景器,难掩激动感叹道。他辗转数千公里,早早守候在发射场附近,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⑦对神舟飞天的自豪和骄傲洋溢在人们的脸上。牧民乌尼尔的家距酒泉卫星发射中心30千米。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天特意熬夜,守在窗前。“神舟就从我家附近飞天,我们特别骄傲,比过节还欢喜。”她说。
⑧乌尼尔家中最显眼的位置,摆着一张她与部分中国航天员的合影。这是她受邀参加一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表彰活动时拍摄的,她倍感自豪。“三位航天员一定能圆满完成任务!我们牧民都为他们加油!”她满怀信心地说。
⑨此次太空之旅,三位航天员带人们追星逐梦,并让人们接触新的探索发现。“能看到航天员拍摄的太空美景”“能体验太空上的别样春节”……大家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转发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写上一句句寄语。
⑩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四年级学生肖浩泽是天文迷。他曾现场观看过神舟十二号发射,震撼的场面令他久久难忘。这几天,他时刻关注神舟十三号的动态。“我最期待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在空间站开讲‘太空第二课’。”肖浩泽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说。
在发射场外围,内蒙古自治区额济纳旗公安局古日乃边防派出所民警参与安保工作。民警们除了设卡检查、巡逻执勤外,还深入牧民家,讲解发射前后注意事项。“我们作为‘航天护卫队’成员执行此次任务,为国家航天事业出力,感到十分光荣。”该派出所教导员巴雅尔说。
夜愈深,观众渐渐散去。黑色天幕与皎洁月光映衬下,身姿挺拔的胡杨、随风轻摆的红柳,静静守护在这广袤的戈壁滩上,守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守候一次次的点火运行。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5.这是一篇新闻通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通讯的主要内容。(4分)
6.文章除了描写戈壁滩上聚集的观众外,还具体描绘了一些人物、事件和感受。根据你的理解完成下面表格。(4分)
人物 事件 感受
① 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 激动
牧民乌尼尔 ② 骄傲、欢喜
四年级学生肖浩泽 ③ 满怀期待
派出所教导员巴雅尔 设卡检查、巡逻执勤,向牧民讲解发射前后注意事项 ④
7.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下面句子。(4分)
黑色天幕与皎洁月光映衬下,身姿挺拔的胡杨、随风轻摆的红柳,静静守护在这广袤的戈壁滩上,守望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守候一次次的点火运行。
8.文章不止一次写到观众的表现,请分析这样写的作用。(4分)
(二)(2022·浙江杭州市十三中教育集团期中改编)阅读下面材料,完成9—11题。(18分)
材料一
“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展出
9月17日起,“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西湖美术馆展出,对三星堆感兴趣的观众可至现场,一睹文物真容。
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该展以古蜀王国两个最重要的遗址——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为载体,包括青铜头像、青铜面具、金箔饰物、各类玉器、陶器等,一步步揭开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从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到沟通天地的“巫”与祭祀,再到神秘多样的“神”,该展勾勒中国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古蜀历史文化的发展面貌,展现古蜀文明瑰丽奇幻、神秘浪漫的宗教礼仪及文化艺术成就。此外,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鼎盛转向衰亡的传奇故事,也将伴随着一件件文物走入我们的视野。
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由序厅、三个内容单元,以及尾厅构成。走进序厅,一件高262厘米的青铜立人像矗立于展馆入口,它的神秘与威严,好似在召唤着观众一起探索古蜀文明。第一单元“人间物语——古蜀先民的物质生活”,从古蜀人的生存环境,介绍他们的物质生活,探讨古蜀文明产生的条件。第二单元“群巫之舞——古蜀先民的祭祀大典”,介绍古蜀社会中最为重要的职务——“巫”,帮助观众了解“巫”的人员构成,并介绍古蜀国祭祀活动使用的各种器物。第三单元“神国万象——古蜀先民的信仰之源”。人们在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了大量与太阳、鸟、虎、蛙、蛇等自然景象或生物有关的意象。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本单元向观众介绍古蜀人的原始信仰和世界观。
该展利用“人—巫—神”的故事线将古蜀文明置于古代文明的视角中进行解读,通过文物及其背后的故事,带领人们一步步揭开古蜀谜团,让古蜀文明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只有神秘,还有对历史的敬畏之心,让观众感受到包含古蜀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的宽容与博大精深。
(选自《美术报》,有删改)
材料二
这个展馆突然火了!浙博最新通知:延长开放时间,改为现场购票
中秋假期第一天,浙江省博物馆的浙江西湖美术馆的“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吸引到了大量观展游客。
浙江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后参观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沟通中。”
19日晚,浙江省博物馆发布关于“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最新观展公告:
针对中秋假期第一天“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观展人数较多的现状以及部分观众的建议,浙江省博物馆对预约、购票、参观等服务做如下调整:
中秋、国庆假期延长开放时间、增加观展人数。为更好地服务观众,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20时,展览每天预约人数从2 000人增加至3 500人。其中9:00—13:00时间段可预约1 300人,13:00—17:00时间段可预约1 500人,17:00—20:00时间段可预约700人。
暂停网上售票,采取线上预约、现场购票的模式。线上预约仅支持预约当天观展时间。观众预约成功后,凭预约码现场购票。针对之前没有购票的观众,请先线上预约,后至现场购票。针对之前已经购票的观众,请进入浙江省博物馆官方微信公众号预约观展。
现场测温、亮码后参观。为确保安全,观众在进入浙江西湖美术馆前排队时,请提前准备好行程码和预约码,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工作,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馆,进入展厅后请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选自《钱江晚报》,有删改)
9.阅读两则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材料一《“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在浙江展出》这则新闻属于消息,采用“金字塔结构”,导语是材料首段。
B.我们可以在欣赏文物的过程中,领略古蜀先民理性严谨的审美思潮、充满寓言性质的神话传说,以及古蜀国由盛转衰的传奇故事。
C.同学们选择在周末(非国庆、中秋假期)观看“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览,可以于19:00到馆观展,此时还未闭馆。
D.因疫情原因,观众在进入浙江西湖美术馆时,需要出示行程码和预约码,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全部检查合格后方可进馆,进入展厅后必须全程规范佩戴口罩。
10.阅读材料一,根据新闻内容,将下面采访提纲补充完整。(4分)
采访目的 了解展览的布局情况及其意义。
采访对象 (1)下列选项中(  )最有可能是本文的采访对象。 A.浙江省博物馆经理  B.三星堆博物馆工作人员 C.参加展览的观众
采访问题 (2)a.此次展览共计多少文物 b. c.这样布局有什么重要意义吗
11.小金和小语两名同学对这两则新闻内容展开了讨论,下面是他们的讨论片段,请你补充完整。(11分)
(1)小金:我觉得材料一的标题不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我想换一个。你觉得【甲】《神秘“三星堆”亮相西子湖畔》和【乙】《“三星堆”文物来杭州,观众直呼大开眼界》这两个标题哪个更好
小语:我觉得  更好(填“甲”或“乙”),因为 。(4分)
小金:你说得有道理。
(2)小金:准确性是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作者在下面这两句话的表述上十分严谨,你能选择一句,结合加点的内容进行分析吗
【甲】展馆共展出文物139件(组),其中一级文物65件(组)。
【乙】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人与神——神秘的古蜀文明”展的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20时。
小语:我试试,我选  句,因为 。(3分)
(3)小金:新闻中引用别人的话叫作“引语”。材料二有引语,你找到了吗
小语:①“ ”
这句就是引语。(1分)
小金:你找得真准,此话一用,② 。(写出作用)(3分)
三、写作(40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小城故事多,充满喜和乐。若是你到小城来,收获特别多。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谈的谈说的说,小城故事真不错……”一曲《小城故事》,会让我们发现家乡、发现身边那如画似歌的“真善美”。
  请以“小城故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寻访并再现眼前的“画”,耳畔的“歌”。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500字;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卷答案
1.(7分)(1)(4分)jiān pài 当 震(每空1分)
(2)(3分)D “遗嘱”意为人在生前或临死时对自己身后事如何处理用口头或书面形式所做的嘱咐;“遗愿”意为死者生前没有实现的愿望。“鼓励”意为激发,勉励;“奖励”意为给予荣誉或财物来鼓励。“英姿”意为英俊威武的风姿;“雄姿”意为威武雄壮的姿态。根据这三组词语的意思和课文内容,即可判断出第一空应填“遗嘱”,第二空应填“奖励”,第三空应填“英姿”,故答案选D。
2.(4分)(1)(2分)关乎着(或关系着)新能源汽车行业(或产业)能走多好(或走多远)(语意完整、连贯,意思准确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与连贯。考生应仔细阅读横线前后的句子,分析可知,“一头连接着民生,关系着新能源汽车能开多远”与“一头连接着产业……”应是并列关系,因此横线上所填内容的句式大致是“关系着……能……”。结合横线前后的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连接着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跃升”等不难写出答案。
(2)(2分)将“现象”改为“难题”或“问题”。
3.(6分)(1)(2分)示例:精读名著人物
(2)(4分)示例: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让全世界人看到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斗争。他们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希望之光。(形式1分,内容3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题,考查策划活动。作答时,要联系《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斯诺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记录了他耳闻目睹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多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精神。所以正文可围绕“精读名著人物”来设计。第(2)题,考查拟写名著推荐语。作答时,首先要把握《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即斯诺的《红星照耀中国》写中国共产党人为争取民族解放而进行的艰苦斗争,歌颂他们自强不息和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并且把这些人物和精神介绍给全世界。然后结合所给的示例形式拟写即可。
4.(9分)(1)(2分)示例1:探寻冰雪之趣,运动快乐你我。
示例2:探访冰雪世界,点燃运动激情。
(2)(4分)示例: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由三部分组成。(1分)上部图形形象是汉字“冬”,(1分)中部拼音“BEIJING”和数字“2022”表明冬奥会在2022年于北京举办,(1分)下部是奥运五环标识。(1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可酌情扣分)
(3)(3分)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分)②体现了冬奥会或冬残奥会的精神和理念。(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合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第(1)题,考查拟写宣传语。作答本题,根据题干要求,要围绕“走进冰雪世界”“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冰雪运动”进行拟写。注意语言通俗简洁,字数适中;句式整齐,巧用修辞。第(2)题,考查图文转换。作答此类试题,仔细观察徽标,将构图要素一一写出来,避免遗漏要点发挥联想和想
【注意】具体顺序可以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整体到局部等
象,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进行描述。本题中,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可以分成三部分来描述,上部图形形象是汉字“冬”,中部的拼音和数字表明冬奥会的举办地点和时间,下部是奥运五环标识。在此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其进行介绍即可。第(3)题,考查信息筛选与概括。仔细阅读材料二、三可知,两个吉祥物都体现了中国特色,并且都体现了冬奥会或冬残奥会的精神和理念。
5.(4分)本文记录了神舟十三号成功发射的过程,以及关注神舟十三号发射的人们的反应,(2分)表现出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与期待。(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概括通讯内容。作答时,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厘清写作思路,找到关键内容筛选信息,进行概括。注意语言准确简洁。本文主要记录神舟十三号的成功发射和关注神舟十三号的人们的反应等,表现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与期待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6.(4分)①星空摄影师戴建峰 ②特意熬夜,守在窗前
③时刻关注神舟十三号的动态,期待“太空第二课” ④十分光荣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梳理与概括。作答时,根据题干信息,划定答题区间筛选和提取相关信息,用简洁、准确地语言概括。第①空,由事件“捕捉飞船升空的完美轨迹和精彩瞬间”可知,对应内容在第⑥段,人物为“星空摄影师戴建峰”;第②空,由人物“牧民乌尼尔”和感受“骄傲、欢喜”可知,对应内容在第⑦段,从“她跟丈夫平时很早入睡,而今天特意熬夜,守在窗前”可概括出答案;第③空,由人物“四年级学生肖浩泽”和感受“满怀期待”可知,对应内容在第⑩段,从“他时刻关注神舟十三号的动态”“我最期待航天员王亚平阿姨在空间站开讲‘太空第二课’”可概括出答案;第④空,由“派出所教导员巴雅尔”“设卡检查、巡逻执勤,向牧民讲解发射前后注意事项”可知,对应内容在第段,从“我们作为……感到十分光荣”可概括出答案。
7.(4分)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胡杨、红柳以人的动作;(1分)“守护”“守望”“守候”三个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人们对祖国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和期待。(2分)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8.(4分)①再现神舟十三号发射的现场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报道的现场感;②表现人们对航天事业的关注、热爱,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现出人们为祖国航天事业飞速发展而感到骄傲、自豪。(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描写观众的作用。作答时,可以从观众的表现如何增强新闻的表达效果的角度来分析。本文多次写观众的表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也多角度、多层次地表现出人们为航天事业的发展感到自豪与骄傲。
9.(3分)D A项,消息采用“倒金字塔结构”;B项,由材料一“古蜀先民夸张且大胆的审美思潮”可知,“领略古蜀先民理性严谨的审美思潮”表述有误;C项,由材料二“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闭馆时间从17时延长至20时”可知,非国庆、中秋假期期间,浙江西湖美术馆在19:00时已经闭馆,故表述有误。
10.(4分)(1)(2分)A
(2)(2分)示例:这些文物是怎样布局安排的 (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补充采访提纲。第(1)题,由采访目的和材料一“据介绍,本次展览由浙江省博物馆主办,三星堆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协办”可知,浙江省博物馆经理应最了解展览的布局情况和意义,故其最有可能是本文的采访对象。第(2)题,由采访目的和采访问题c可知,问题b的设计应与布局情况有关,故可设计为“这些文物是怎样布局安排的 ”。
11.(11分)(1)(4分)甲 该标题准确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三星堆”、地点“西子湖畔”是该新闻最核心的要素,能引起读者的关注。同时该标题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亮相”写出了“三星堆”像人一样展现自己的魅力,生动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乙标题与内容不符,新闻内容并没有提到观众的反应(选择正确1分,分析3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选择新闻标题。作答时,可以从新闻标题对新闻内容的准确概括、表达效果等角度分析。甲标题言简意赅,概括了新闻的主要内容,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乙标题与内容不符,新闻中并没有对观众反应的描述。故甲标题更好。
(2)(3分)示例1:甲 有些文物是单件统计数量,有些文物是多件组合的,故用“件(组)”来限定文物的数量,(2分)表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分)
示例2:乙 “中秋和国庆假期期间”限定了闭馆时间延长的条件,表明只在中秋和国庆假期延长,不包含其他日期,(2分)表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1分)
【解析】本题考查新闻语言赏析。甲句量词“件(组)”限定了文物数量,用词准确;乙句运用限定性语言,表明了闭馆时间延长的条件,用语明确。两句均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4分)①开展后参观人数比较多,我们也在和合作方沟通中(1分)
②从侧面体现了参展观众数量之多,照应了新闻标题,引出下文浙江省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可预约人数的内容;(2分)增强新闻的真实性,使内容更完整(1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新闻引语的把握。结合题干和材料二,不难作答第①空。在新闻中引用人物的话,可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感,也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作答时,要结合引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通过浙江省博物馆相关工作人员之口,侧面写出了参展观众数量之多,引出下文内容;同时引语使新闻内容更具有真实性。据此分析作答第②空即可。
12.(40分)【写作指导】 本题为话题作文题,“小城”限定了写作地域,“故事”限定写作内容。结合提示语可知,写作主题是“如画似歌的‘真善美’”,故进行创作时,镜头要对准家乡人、身边事,展现其积极向上、纯真美好的特质。可以选取街头的感人一幕,也可以选取社区的开心一刻,还可以选取校园的动人一景……注意写记叙文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佳作示例】
冰爽惬意酸梅汤
烈日烘烤着大地,柏油路上像铺了一层碎银,晃得人睁不开眼睛。蝉一直在声嘶力竭地叫着,好似在向人们诉苦:“热啊——热啊——”【点评】开篇使用环境描写,点明故事背景
正是中午,路上车来车往,行人匆匆而过。一名交警站在马路中央,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胳膊上,他那制服湿湿地贴在身上,但他仍然站得笔直,像一座被打湿的灯塔。【点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刻画交警坚守岗位的形象渐渐地,车流、人流变得稀疏,他才缓缓地向路边的树荫下走去。树荫下摆了一张木桌,上面放着一个大泡沫箱,旁边的牌子上写了几行大字:交警、环卫工人、城管、出租车司机免费领取冰镇酸梅汤。他打开了泡沫箱,里面空空如也。他失望地摘下帽子,坐在木桌旁,怔怔地望着远处的柏油路面。旁边传来一阵阵笑声,几个青年站在公交站牌下,手中紧紧地握着酸梅汤,正美滋滋地享受冰镇酸梅汤带给他们的清凉……【点评】运用对比,侧面烘托交警的辛苦
一家超市的橱窗后,一双眼睛注视着这一幕,她立刻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瓶矿泉水,快步走出超市,跑到树荫下,将水递到交警面前。交警微微抬了抬拿着帽子的手,感激地说了声“谢谢”,而后大口大口地喝着,感觉一下子凉爽起来。那几个青年愧疚地低下头,望着手中的酸梅汤,喝也不是,扔也不是,脸上飞起红晕……
第二天,交警再一次来到马路边的树荫下,他摘下帽子,默默地坐在放着泡沫箱的木桌旁。阵阵热浪扑面而来,他扭过头望了望桌上的泡沫箱,试探着伸手打开箱子:里面竟是满满的冒着冷气的酸梅汤!他迟疑地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超市橱窗后一张粉红的笑脸一闪而过,他也欣慰地笑了,心里一念闪过:冰爽惬意酸梅汤,一杯胜却天上琼浆……【点评】照应题目,点明中心;结尾戛然而止,引发读者深思
【名师总评】 小作者讲述了平凡生活中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是生活中的有心人,用一双慧眼发现了生活中美的场景、真的事情、善的情感,用细腻的文字记录下来,传递了正能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