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5.2 预防犯罪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主动预防违法犯罪。法治观念:理解犯罪的特征;认识犯罪行为及其责任,主动预防犯罪。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核心素养目标学习目标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刑法是什么?刑法的作用是什么?3.刑罚是什么?分类有哪些?探究一了解罪与罚※刑法的作用及内容?(P52)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内容:刑法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定罪、量刑)学习新知判定犯罪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一般违法与犯罪行为的区别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违法行为殴打他人导致他人重伤甚至死亡刑法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反的法律不同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犯罪的基本特征: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最本质特征法律标志法律后果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他们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2.犯罪的含义及三个基本特征预防犯罪反思分析2020年2月7日,在辽阳市青年街社区工作人员看见被告人韩某正在用刀破坏小区防疫工作的警戒线。随后,社区工作人员上前对韩某进行劝阻,韩某不听劝阻并辱骂社区工作人员,附近居民李某见状亦上前对韩某进行劝阻,后韩某持刀恐吓、追逐社区工作人员及李某,造成周围居民群众的恐慌后离开现场。案发后,韩某被抓获归案。2月21日白塔区人民法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适用速裁程序开庭审理并当庭宣判。鉴于被告人韩某认罪认罚,遂以寻衅滋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八个月。严重社会危害性思考:韩某的行为属于什么性质的违法行为?请说出你的判断依据?受到的处罚是什么处罚?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李二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撞死了李一,因害怕李二驾车逃走,则李二肇事逃逸的行为是犯罪 。李三忙着上班,在红灯亮时依旧前行,闯红灯的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 。李四认为犯罪就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就是犯罪。李一在高速路上开车,不小心超了速,则超速行驶的行为是犯罪。√因工资引纠纷 ,纵火烧车间,一审获刑12年许某因工资问题与公司管理人员发生争执,随后,他买来两瓶酒精,将酒精倒在生产车间内的塑料制品上,并用打火机点燃。失火后,许某阻止他人救火,抢走灭火器,并殴打前来救火的同事,最终导致火势失控…法院认为,许某故意放火,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8万多元,危害公共安全,已构成放火罪;另外,采用暴力手段阻止他人救火,并造成他人轻伤,社会危害性较大。最终,法院一审判决,许某犯放火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剥夺政治权利两年。探究分享刑法第234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1.王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第263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不同的情节,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是2.犯罪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刑罚探究分享新知探究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三、什么是刑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新知探究主刑只能独立适用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刑事处罚、刑事处分)加强自我防范02我年龄小,与犯罪无关,即使犯罪也不受刑罚处罚不正确;犯罪与年龄无关;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小艺的观点正确吗 为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又占到了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很多未成年人认为我是未成年人,犯罪没关系?国家为什么要下调刑事责任年龄?对青少年有什么警示?预防犯罪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犯罪就没关系了吗?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 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1.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陈某是怎样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陈某通过结识一群不良青年,继而无心学习、经常旷课,后又偷东西、打骂同学受到学校纪律处分,偷窃财物并被公安机关拘留,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一步步从不良行为走上了犯罪的道路。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15岁的中学生陈某原本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自从结识了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他逐渐无心学习,经常旷课。他开始还有些自责,觉得对不起父母和老师,后来便放纵自己,并因偷东西、打骂同学等受到学校纪律处分。他非但没有接受教训,反而经常偷窃财物等,因此被公安机关拘留。但他仍不悔改。为了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另外两个“朋友”竟拦路抢劫,在短短几天内多次作案,最终因犯抢劫罪被判刑。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营业性歌舞厅等场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等;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多次偷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的不良行为相关链接新知探究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如何预防犯罪?)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P55 (意识)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P55 (行动)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P56(意识)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P56 (行动)法律知识小百科《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旷课、夜不归宿2、携带管制刀具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5、偷窃、故意毁坏公共财物6、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7、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响制品、读物等8、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娱乐场所等1、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2、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3、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4、传播淫秽的读物或者音像制品;5、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等6、多次偷窃;7、参与赌博,屡教不改;8、吸食、注射毒品等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思维导图本课课堂小结预防犯罪了解罪与罚加强自我防范1.刑法的作用、内容2.犯罪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1.要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2.要杜绝不良行为3.要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4.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怎么做牛刀小试课堂练习1.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 )A. 触犯刑法性B. 应受刑罚处罚性C. 严重社会危害性D. 刑事违法性C随堂练习2.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下列最能符合这一意思的是( )A.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图悔方迟C.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D.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然未报,时间没到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