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3张PPT)积极影响消极影响网络既有利又有弊,我们该如何利用网络?回忆上节课所学...网络2.2合理利用网络网络生活新空间1.通过小华的生活案例,能够说出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的具体要求。2.通过活动探究,知道在生活中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以实际行动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目标自主阅读课本P17—20,思考下列问题:1、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01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经常出差的小华爸爸为了方便和小华取得联系以及便于小华搜集学习资料,爸爸给小华买了智能手机。由此小华开始忙的“不可开交”,忙着用手机看小说;忙着打游戏;忙着点赞和评论朋友的动态;忙着回复各种群消息;没几天,手机就成了生活的主要部分,作业写不完了,课外书也没时间看了,运动更是屈指可数,时间都去哪了呢?小华的网络生活(一)小华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给我们哪些启示?小华之所以这么忙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媒介素养。不能辨别信息,大量有价值和无价值的网络信息让小华应接不暇,网络影响了他的生活。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媒介素养(P17相关链接)一般指人们正确地、建设性地使用媒介资源的能力。它包括人们面对各种信息时的选择、理解、质疑、评估等能力。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是否浏览?是否合适?是否正确?是否有用?记笔记渐渐地,小华饭桌上也时不时看手机,生怕错过任何消息;和同学一斗起图来,就停不下来;甚至在上课时也会不自觉去翻翻QQ动态、朋友圈,聊微信、甚至会偷偷地打游戏、刷直播、常常把手机捧在手心里,上厕所、睡觉,手机都成了必备品,一段时间下来,小华视力也下降了,上课也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了,但她还是忍不住,“争分夺秒”玩手机成了生活的常态。小华的网络生活(二)你认同小华的行为吗,为什么?② 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可是,最近她也发愁了,朋友总是发各种砍价、拉票信息,碍于面子,不得已点开各种链接如图所示。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各种转发消息、链接刷屏,这些是真的吗?小华的网络生活(三)如果你是小华,你会怎么做?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方法与技能:如何辨别网络谣言5.向他人求助。对于无法辨别真假的信息,可以向家长、老师和专家救助。疯狂煽情、耸人听闻的消息往往不可靠。1.注意信息出处看到“骇人听闻”的信息后,先上网了解信息出处,看信息出处是否权威。2.关注官方信息及时关注行业或部门发布的信息,行业或部门发现谣言会及时澄清。3.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上网搜索信息中的关键词,从不同的信息源对信息进行多方验证。4.辨识信息内容。一天,小华帮朋友月月转发某某商城盛大开业,转发朋友圈和十个微信群即可得200现金奖励。转发后,并没有得到相应奖励,于是,小华在朋友圈和QQ动态,写了月月的个人信息和家庭住址,并把月月P成丑八怪,公然辱骂月月,以泄心头之恨。小华的网络生活(四)请你针对小华的做法进行评析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网络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知识总结1. 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P17第一段)②我们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应在无聊信息上浪费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网络,要学会“信息节食”。(P18第一段)③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P18第二段)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P19第一段)02传播网络正能量小调查:你上网时是否注意过这些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说明我们可以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作为当代青年,如果让你利用网络建言献策,你想就哪些社会领域发表建议和意见呢?(可以先选择某个领域的问题,再提出意见或者建议,例如“校园食品安全+建议”)网络传达“善意”知识总结2: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①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②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网络空间是虚拟的,但运用网络空间的主体是现实的,大家都应该遵守法律,明确各方权利义务。要坚持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总书记寄语思维导图合理利用网络传播网络正能量辨析网络信息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积极传播正能量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媒介素养信息节食理性参与网络生活01(2022 重庆江津区期末)同济大学退休教授吴於人,通过“脑洞大开”的道具、妙趣横生的演示、绘声绘色的讲解,在网络平台科普物理知识,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也能学习观看。由此可见,网络( )A.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网友受益B.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提升经济发展水平C.有利于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丰富民主形式D.容易侵犯公民的个人隐私,给社会带来恐慌解析:A 。在网络平台上科普物理知识,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网友也能学习观看。由此可见,网络能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更多的网友受益,A 符合题意。B、C、D 三项与材料不符。故选 A。A02(2022 江苏徐州期末)课堂上老师展示了三个相关词条(如右下所示)。这些词条所表达的共同主题是( )A.网络是一把双刃剑B.网络促进人际交往C.网络丰富日常生活D.网络推动社会进步解析:D 。A、B、C 三项与词条所表述的共同主题不符。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词条提供的这些信息共同表明,网络推动社会进步,故选 D。D03(2022 重庆綦江区期末)以“欢度年货节,綦聚菜坝网”为主题的綦江区第四届菜坝网年货美食节,联合 70 余个商家,涵盖了农特产品、綦江特产、日用百货、海鲜、服饰等 1000 余个产品,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直播观看量达 251 万人次。如果给这则新闻取个标题,比较恰当的是( )A.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B.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的平台C.网络成为重要的学习、交往平台D.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解析:D 。A、B、C 三项与题干材料不符。綦江区第四届菜坝网年货美食节……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帮助当地农户实现了增收,这说明网络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故选 D。D04(2022 甘肃庆阳期末改编)截至 2022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同比增加 3.4%,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城镇网民规模为7.59亿,农村网民规模为 3.08 亿,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提升至30.8%。10 亿用户接入互联网,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生机勃勃的数字社会。网络之所以普及迅速,是因为( )①网络是一把双刃剑②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③网络提供给人们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④网络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和传递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C 。我国网民规模达 10.67 亿,网络之所以普及迅速,是因为网络具有一系列积极作用。网络打破了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提供给人们便捷的信息检索渠道,方便了人们的信息交流和传递,这都是网络具有积极作用的表现。可见,②③④符合题意。①不属于网络普及迅速的原因,排除。C05(2022 浙江余姚期末)网络时代的到来让处在青春期的一些中学生越来越“宅”,部分学生回家后把大量时间用在刷一些流行短视频和打游戏上,宅在家中封闭自己成为生活常态。这种状态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①沉迷于虚拟世界,导致性格变得孤僻②使自己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差③有利于发挥自身的潜能,有助于完善自我④使自己陷入孤立,与现实世界相脱离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C 。 本题考查沉迷网络的消极影响。部分学生回家后把大量时间用在刷一些流行短视频和打游戏上,宅在家中封闭自己。这种状态可能会导致这部分学生性格变得孤僻,使他们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变差,从而陷入孤立,与现实世界相脱离。可见,①②④符合题意。③不属于网络的消极影响,排除。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