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友情 讲义+专题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年级上册语文阅读-友情 讲义+专题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阅读-友情
【课程要求】
带笔记本,上课重点要做笔记;
带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以及改正错误;
认真听讲,遵守课堂纪律;
4、认真完成课后作业。
一、课前小测
将词语中加点字含义相同的连起来。
仰望 仰赖 姓颜 五颜六色
敬仰 仰头 颜料 喜笑颜开
仰仗 仰慕 容颜 颜氏家训
下面词语中的“影”字含义不同的是( )
A.影子 B.人影 C.倒影 D.无影无踪
E. 幻影 F.侧影 G.影片 H.捕风捉影
下面四组生字中声母相同的一组是( )。
A.坝 扮 缤 悲 B.洁 锯 禁 例
C. 仰 犹 绒 愉 D.裳 诵 缩 视
二、寓言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是我国古代有名的思想家,他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为了把儿子培养成一个有见识、有才能的人,母亲对孟子的要求非常严格。
刚开始时,他们住在墓地附近。因为看多了办丧事的情景,孟子就经常和小伙伴们一起下葬、扫墓之类的游戏。孟母认为这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不利,于是就带着孟子离开了那个地方,搬到了集市附近。
这一回,孟子每天看到商人做买卖,就开始和小伙伴们玩起了做买卖的游戏。孟母一看,决定再次搬家,找一个真正适合孩子学习和成长的地方。
于是,他们搬到了一所学堂附近。孟子每天看到和自已差不多大的孩子认真读书的情景,受到了影响,变得越来越喜欢读书,也开始守秩序、懂礼貌了。
孟母看到孟子的变化,非常高兴,满意地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后来,他们就一直住在哪里。
道理:词语解释信息为孟子的母亲为了使孩子拥有一个真正好的教育环境,煞费苦心,曾两迁三地,现在有时用来指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
三、主题阅读
伯牙和钟子期
伯牙是一位有名的琴师,他的琴术很高明,钟子期则善于欣赏音乐。伯牙弹琴的时候,想着在登高山。钟子期高兴地说:“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见了一座巍峨的大山!”伯牙又想着流水,钟子期又说: “弹得真好啊!我仿佛看到了汪洋的江海!”伯牙每次想到什么,钟子期都能从琴声中领会到伯牙所想。有一次,他们两人一起去泰山的北面游玩,游兴正浓的时候,突然天空下起了暴雨,于是他们来到
一块大岩石下面避雨,伯牙心里突然感到很悲伤,于是就拿出随身携带的琴弹起来。开始弹连绵细雨的声音,后来又弹大山崩裂的声音。每次弹的时候,钟子期都能听出琴声中所表达的含义。伯牙于是放下琴感叹地说:“好啊,好啊,你能想象出我弹琴时所想的意境,我的琴声无论如何也逃不掉你的听力!”
同学,看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你对友情有什么理解吗?
【知识梳理】
1.友情类
(1)什么是友情?
朋友间深厚的感情、亲密的关系。形容两人之间的感情很浓厚。
(2)友情类的名言、警句和诗句警句
如果说友谊是一棵常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清泉;如果说友谊是一朵美丽又开不败的鲜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从心中升起的太阳。
多少笑声都是友谊唤起的,多少眼泪都是友谊揩干的。友谊的港湾温情脉脉,友谊的清风灌满征帆。友谊不是感情的投资,它不需要股息和分红。盈盈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辉,我拥一缕最暖的; 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摘一束最灿的;漫漫人生,我要采撷世间最重的--友谊友谊是一缕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使贫病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友谊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友谊是一首飘荡在夜空的歌谣,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友谊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浓厚;友谊是焰火,在高处绽放才愈是美丽;友谊是珍珠,越经岁月磨砺越灿烂辉煌。
友谊是大自然的一抹色彩,独具慧眼的匠师才能把它表现得尽善尽美;友谊是乐谱上的一个跳动音符, 感情细腻的歌唱者才能把它表达得至真至纯。
名言
友谊,以互相尊重为基础的崇高美好的友谊,深切的同情,对别人的成就决不恶意嫉妒,对自己培养一种集体利益高于一切的意识。-(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
友谊经不起考验并不等于朋友真的不可靠,或许是你们之间的友谊还不够深厚。要知道,一个对你不可靠的朋友也许和别人的友谊有时却是可以经受的住任何逆境的考验的。——死心眼的爱情逻辑-(前苏联)高尔基
人生离不开友谊,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谊才是不容易;友谊总需要忠诚去播种,用热情去灌溉,用原则去培养,用谅解去护理。-马克思
真实的十分理智的友谊是人生最美好的无价之宝。-(前苏联)高尔基
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马克思古诗句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衣不如新, 人不如故。——《汉乐府》二人同心,其利断金。——《易.系辞上》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选.争报恩》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
2.阅读解题的方法
(1)题型:段意、主要内容的归纳
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理解句子的含义
所谓的含义就是蕴含在文章里面的意思,不是一下子就能看出来的,要通过我们仔细的揣摩,采取一找二写的方法来完成。
句子的意思有明暗两种。
明的就是在文章结束那些议论性的话,你把它拿过来,稍加整理,也能回答。
暗的难度大一点,必须在通晓全文的基础之上,把文章中一些重要的事件所反映的思想感情等的关键词摘录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3)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文首:开篇点题;总起下文;2、文中: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起下文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篇末点题;照应开头
(4)修辞手法的运用和作用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象+特性的注意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文章的写作顺序时间先后顺序。
地点变换的顺序。事情发展的顺序。
按先总后分、总分总、先分后总的的顺序。
【例题精讲】
例 1.阅读文章,完成下面问题。
友谊的价值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他背回家。毛驴向他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 羊只好一瘸一拐地走了。
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于是问:“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请你背它 ”
“千斤”。
毛驴冷笑道:“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你可别做梦了!”
牛大哥认真地说道:“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 友谊的分量才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1)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背回家
A.bēi
B.bèi
(2)给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友谊
A.yí B.yì
(3)文中的“千斤”这句话是谁说的 【 】
A.老山羊说的。B.牛大哥说的。C.毛驴说的。
(4)毛驴听了牛大哥的话后“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说明了【 】
A.毛驴毫不在乎。 B.毛驴觉得很惭愧。C.毛驴很不服气。
(5)这则寓言告诉我们【 】。
A.友谊是无价的,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尤其是在对方有困难的时候。B.友谊值千斤山芋。
C.帮助别人时,可以索取财物。
D.朋友有困难了,可以帮助,也可以不帮助。
例 2.阅读诗歌,完成下面题目。
友谊 泥泞中
一只扶持的手岔道口
一个引导的箭头挫折时
一句温暖的话迷惑时
一个肯定的回答干渴时
一杯清凉的水倦怠时
一声惊蛰的春雷纯洁的友谊
高山上的白雪生命的蜜和盐森林中的松柏

(1)这首诗采用比喻的手法来写友谊。在第一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成 、 ,这是写当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时,友谊会给我们 、 。在第二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 、 ,这是写当我们遇到挫折和困惑时,友谊能 。在第三节中,作者将友谊比喻为 、 这是写当我们处于烦躁消沉时,友谊能 。在第四节中,“高山上的白雪”,是写友谊的 ,“生命的蜜和盐”,写的是友谊的 ,“森林中的松柏”,写的是友谊的 。
(2)你认为真正的友谊是什么?仿照第一节写一写。



例 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诺千金
①到甘肃出差,先到一个很偏辟的小镇,接着到一个村里,汽车巅簸了一个多小时,这才到了。一群小孩子好奇地围着我。我翻翻书包,找出两枝圆珠笔分给两个孩子,惹的其他孩子急切地看着我的书包,我真后悔没多带几支笔。我拉着一个穿红碎花小褂的女孩儿问:“叫什么呀?”“小翠。”“有连环画没有?”“没有。”小翠轻声回答。“姐姐回北京给你们寄连环画来,上面有猫和老鼠打架,小鸭子变成天鹅的故事 ”听得他们眼睛都直了。
②我掏出笔记本:“记个地址吧。”“甘肃会宁县李庄小学。”“谁收呢?”“俺姐识字,她收。”过来一个大一点的女孩儿,“姐姐,写李大翠收。”“好吧!”
③从甘肃又去四川、青海。回北京忙着写报告,开汇报会,一晃就是两个月。一天,偶尔翻到笔记本上的“李大翠”,猛然想起小村子的孩子们。 糟了 可转念一想 孩子们早忘了吧 就是寄过去 也许路上丢了 也许被人拿走了 根本到不了孩子们手里
④第二天一早,我还是赶紧把书寄了过去。
⑤快忘了的时候,接到李庄的信:“北京姐姐你好,从你走以后,村里的娃娃天天都说这事儿。我们经常去镇上的邮局看看,嘱咐那儿的叔叔、婶婶:‘有北京来的信一定要收好啊,那是我们的。’盼了两个月没有,村里的大人笑我们,‘北京的姐姐随口说的,城里人,嘿嘿,说话不作数的。’我们不信,姐姐清清楚楚地记下了我们的地址啊。后来山上修路,妈妈不让我们去镇上。我拉着小翠偷偷去。万一书寄来呢?万一我们不在被别人拿走了呢?后来我们终于收到了。姐姐,你知道我们有多高兴吗?用化肥袋子包了好几层,几十里山路一会儿就走完了!晚上全村的娃娃都到我家来了,小翠是搂着书睡的,任谁也拿不走。第二天拿到学校,老师说建一个‘图书角’,让我当管理员。看的人必须洗干净手,不能弄坏了。书真好看,我们每天都一起读这些书。现在书中的故事我们都背下来了,我还给俺娘讲哩。”
⑥读着读着,我眼泪情不自禁地流了下来。
注释:文中“我”是北京少年市报社的一名记者,名叫姜琴。

(1)圈出第①节中划线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
( ) ( ) ( ) ( )
(2)给第③节中的划线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3)根据文中的内容把下列句子补写完整。
a.我看到笔记本上写着“李大翠”几个字,心里咯噔一下,糟了 。
b.虽然村里的大人都说城里人说话不作数,但是姐妹俩 。
(4)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a.“一诺千金”的“诺”是 的意思;文中指 答应 要 。
b.文章按照“我” ——忘记寄书——赶紧补过—— 这样的线索来写的。
c.从李大翠的来信中可以知道,孩子们收到书以后 。他们还 ;他们每天都会 。
(5)回答问题。
课题“一诺千金”有两层含义,请根据提示简要概述。
从姐妹俩的角度看,“一诺千金”一词写出他们 ; 从“我”的角度看,“一诺千金”是“我”在这件事中的感悟:

【巩固练习】
1.真正的朋友
兔子拉拉的腿伤刚好,就约了朋友菲菲一块去森林散步。它们在森林里东窜西钻,玩得好开心。忽然,林子深处走来一只大熊。
菲菲大喊:“不好,熊来了,快跑!”说着飞快地爬上了一棵高高的枞树。拉拉吓得哭了起来:“天哪! 我的腿伤没好,还不能爬树,怎么办?”大熊离它们越来越近了。拉拉没有办法,只好躺在地上装死。
拉拉躺着一动也不敢动。大熊走近它,从头到脚嗅了一遍,心想:“哼,原来是只死兔子,真扫兴!”然后就走了。大熊走远了,菲菲从树上爬了下来。问拉拉:“拉拉,真危险啊!刚才大熊在你耳旁嘀咕了
些什么?”“大熊给了我一个忠告:‘再也不要和菲菲一块出去玩了。”’拉拉认真地说。菲菲疑惑不解地问:
“为什么?”拉拉回答道:“ 。”菲菲听了,惭愧极了。

(1)熟读短文,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语句。
(2)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对某件事很疑惑,不理解。( )
正当高兴时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而兴致低落。( )
(3)大熊真的给丁拉拉一个忠告吗?它为什么没有吃拉拉?

(4)你认为怎样做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朋友?


1.仰望——仰头 敬仰——仰慕 仰仗——仰赖 2.姓颜——颜氏家训 颜料——五颜六色 容颜——喜笑颜开
G
A
例1【答案】(1)-(5)ABBBA
例2【答案】(1)扶持的手 引导的箭头 帮助 指引 温暖的话肯定的回答 让人不怕挫折,勇往直前, 坚定地走自己的道路 清凉的水 惊蛰的春雷 满足人的需要,激励人的斗志,给人以力量 纯洁不可缺少 万古长青
(2)真正的友谊,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关键时候拉你的那只手。
路3【答案】(1)辟-僻,巅-颠,枝-支,的-得
(2)“!”,“。,,,。”
(3)我居然把给姐妹俩寄书的事给忘了。始终相信我肯定会遵守承诺给他们寄书过去的。
(4)a.诺言,“我”,李大翠,寄书给他们 b.承诺寄书、收到回信 c.非常高兴,建立图书角,一起读这些书。
(5)信任他人,相信“我”对他们的承诺;答应他人的事一定要尽心做到,信守诺言。
【巩固】【答案】(1)因为在危难时,你只顾自己,不配做我的朋友
(2)疑惑不解 扫兴
(3)没有。因为它以为拉拉是一只死兔子。
(4)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真诚相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