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华益中学2022-2023 学年度第一学期限时训练七年级语文时量:120 分钟 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共24分)学校开展以"我的语文之旅"为主题的知识闯关大赛,下面是小奕同学抽到的一组闯关题,请你和她一起完成。1、【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①⑤⑦ B. ①④⑨ C.②④⑦ D.③⑥⑧ 2.【词语擂台】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每日一记"中写下的语段,语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池塘里,一只优雅的白天鹅正曲颈低头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村前村后的稻子,金灿灿的,在秋风中窃窃私语。B.参加体育节开幕式表演的男女同学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为我们带来了"爱国之魂"、"兴国之力"、"强国之志"三个篇章的精彩表演。C.我们全神贯注,通过文字资料认真学习了习总书记在湘考察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内心种下了爱国爱党的红色种子,立下了报效祖国的鸿鹄之志。D.那时,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也越红。在满园弥漫的沉静光芒中,一个人更容易看到时间,并看见自己的身影。3.【病句诊所】下面四个句子来自网络新闻报道,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一条大河,波浪宽...."10月1日和2日,在长沙橘子洲头、岳麓书院、梅溪湖大剧院等地,大约4000左右的群众以一场"我的祖国"快闪活动为祖国庆生!B.9月25日,余秋雨携新作《给青少年的中国文化课》,在线上为广大中小学师生和学生带来"余秋雨开学第一课——你不可不知的中国文化"主题直播活动。C.电影《夺冠》点燃的不仅仅是国人的爱国热情,更点燃了女排精神!D.作为第四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女性,Ghez 表示希望能激励更多年轻女性一起研究物理学。4.【语段探微】下面是关于"阅读经典"的一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①是在这漫游途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成长②认真地说,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都能算是阅读的③什么样的书最适合于这样的精神漫游呢④真正的阅读必须有灵魂的参与,它是一个人的灵魂在一个借文字符号构筑的精神世界里的漫游⑤当然是经典,只要我们翻开它们,便会发现里面藏着一个既独特又完整的精神世界⑥因而是一种个人化的精神行为А③②⑤③④⑥ в.③⑤②④①③⑥ C.②④①⑥③⑤ D.②①④⑤①⑥③5.【文化长廊】下列有关文学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马致远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合称为"元曲四大家"。他的作品《天净沙·秋思》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天净沙"是曲名。B.二十四节气细致地反映了我国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例如处暑是气候变凉的象征,白露后天气转凉,到了寒露,则气温更低了。C.元宵节包饺子、迎厕神、猜灯谜,中秋节赏月、观潮、吃月饼,重阳节登高望远、喝雄黄酒,这些都是传统节日里约定俗成的活动。D.中国是礼仪之邦,很讲究礼貌用语,感谢赠予说"惠赠",请对方收下礼物说"笑纳",好久不见用"久仰",请人指点用"赐教"。6.【名句橱窗】古今中外,思乡怀人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离愁别绪也就成了诗歌永恒的主题,请根据你的理解,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诗句。(共6分,每空1分)(1)唐代的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用" , 。"的诗句,借月亮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和关切。(2)唐代的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游子的桑梓之情。7、【实践园地】学校正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共8分)(1)【交友之题】班级要为此项活动出一期"新学期,新朋友"黑板报,小组已经设计好了第一、二板块的小标题,请你再设计出第三、四板块的小标题,(2分)板块一:古今友谊诗词录板块 板块二:名人友谊故事汇板块三: 板块四:(2)【交友之感】在小组搜集整理黑板报素材时,同学小奕和你展开了以下讨论。请根据括号中的要求。将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小奕:有关友情的诗句,我们曾经学过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有关友谊的诗句,我还知道"①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小奕:读这些有关友情的诗文,我对友情有了更深的理解,友情是失落日子里的一封长信,有力地为你书写勇敢的信念。我:是啊,② 。(仿照上面划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形容友情的比喻句)(3)【交友之道】下列句子隐含着古人的择友标准,请选取一个句子,谈谈其中隐含的择友的标准。(2分)①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李白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子夏③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欧阳修选取 隐含的择友标准 。二、阅读与鉴赏(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8-9题。(共6分)送沈子①归江东【唐】王维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②。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③江北送君归。【注释】①沈子:又作沈子福,作者的朋友。②罟(gǔ)师:渔人。此指船夫。临圻(qí):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③江:此即指长江。8.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_____。先用景色来制造一定的气氛," "可见境地的凄清,为下面的抒情蓄势。(2分)9.有人将这首诗的后两句与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一句进行对比,认为其有异曲同工之妙。请分别对其"异"、"同"进行分析。(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共12分)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wǎng)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tiáo)②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bò)③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注:①辋水:车轮状的湖水。②轻鲦:即白,鱼名。③黄檗,一种落叶乔木,果实和茎内皮可入药。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4分)(1)与山僧饭讫而去( )(2)倘能从我游乎( )11,下列语句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B.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C、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D.然/是中/有深趣矣1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13.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文中一" "字最能表现作者的感受。本文在写景中都寄托中作者丰富的情感,此文结尾处的想象意在表达 。(3分)(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共12分)秋枣儿红①中秋前后,秋枣成熟了。②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③这个季节,总会让我想到自己的童年。那时候,我还小,一看到枣熟了,就会跑到后园中打枣。枣树是后邻家的,后邻家的枣枝伸到了我们家的后园里。我拿起一块石头,用力投向枣枝,枣子便哗啦啦地掉了一地。有时石头落到后邻家的院落里,便听到"哐当"一声,这一定是后邻家的泥瓦盆被打破了。后邻家的老婆婆就会吆喝一声: "别打了,盆破了,落枣后给你送一些。"④几天以后,后邻家落枣了,果然就派她们家的孩子送来一大瓢。⑤现在想来,那种淳朴、和睦的邻里之情,真是让人回味不已。⑥秋枣成熟的时候,最忙碌的还是我的祖母。她几乎每天都会在我们家的那几棵枣树下守望,看枣儿是否被孩子们采摘,看枣儿会不会被风吹掉。一旦风起,她就赶紧跑到枣树下,将那些吹落的枣子拾起,放到锅上蒸熟,分给孩子们吃。蒸熟的枣子又软又甜,滑润绵软,别有一种风味。⑦祖母这样的跑动,要一直到落枣结束,看着一堆堆的枣儿堆于家中。⑧这时,祖母也会像后邻那样,拿起一只大瓢,盛满枣儿,一家一户地分送。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送完邻里,她还要送亲戚。这个时候,祖母会将枣儿盛到竹篮里,篮口覆上一块红布,极是认真、庄重。她要在中秋节前,将这时鲜的枣儿送到每一户亲戚家,让每一位亲人都吃上这大红的鲜枣。她要给自己的亲人送上一份节日的吉祥,一份季节的问候和祝福。⑨所以后来每当我听到那支歌:"大红枣儿甜又香,送给咱亲人尝一尝……"我就会想到祖母,忆起祖母那颤巍巍的影像。⑩如今想来,那个时候的祖母,心中一定充满了无限的幸福。她一定知道,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 晒枣也是祖母极喜欢做的事情。收下的枣儿要想保存长久,必须晒干,而这总是要祖母去做的。祖母会找一张"箔幛",将枣儿均匀地摊放在"箔幛"上,守着枣儿,守着太阳,一天天地将枣儿晒干。这个过程,祖母要不停地挑选,将不够饱满或生虫的枣儿挑出。我喜欢看祖母晒枣的过程,看这个过程中,祖母宁静而安然的情态。她总是那样地专注,专注的目光里,流淌着一种慈祥和满足,将经久的岁月沉淀为一种明练和淡然。 晒干的枣儿大部分要卖掉,换来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用以度日。但祖母总是会保留一些的,待到冬日,室外积雪盈门,室内全家人围在热乎乎的坑头上。此时,祖母就会捧出一大捧枣儿,让大家围而食之。这个冬日就变得异常温暖,其乐融融。彼情彼景,日久之后,就凝铸成了一种对家乡永久的思念。 我思念家乡,思念那满村的红艳,那早晨的炊烟和炊烟下生息的亲人。14.围绕秋枣,作者主要回忆了哪几件往事?请将下列内容补充完整(3分)(1) ——祖母忙碌看枣——(2) ——(3) ——全家人幸福吃枣15.请从描写或修辞的角度赏析第八段划线的句子。(4分)她迈着颤巍巍的小脚,脸上堆满了得意的笑容,扭动的脚步似是一种季节的舞蹈。16.以下对文章的理解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文第10段中"甜美的果实是应当与大家一起分享的,而'分享'就是一种幸福"一句颇富哲理意味,能引发读者的思索。B.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文笔优美,写作的目的主要是刻画表现祖母的形象。C.祖母总是捧出往日晒干的一大捧枣儿给家人吃,她这样做主要是要让大家共尝甜枣、品味生活,体现了她对大家的关爱,表现她待人的深情。D.朗读时,重音表示强调,朗读第四段需要重读"果然",因为它承接上文,强调兑现了邻家慈爱奶奶的诺言,衬托出善良乡邻的淳朴。17、从全文看,大红的"秋枣儿"上凝聚着哪些美好的情感?(3分)(六)名著阅读(共6分)17讽刺,是用艺术的手法对人或者事进行揭露、批判或者嘲笑。以下《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作者没有对其进行讽刺的是( )(2分)①藤野先生 ②老菜子 ③长妈妈 ④范爱农 ⑤名中医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18.《朝花夕拾 小引》中鲁迅写道:"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在你看来,作者为什么要更改书名?请结合书中某个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三、表达与写作(共60分)19.请发挥想象,在《秋枣儿红》中的第二段"家乡到处都栽满了枣树"后补写一段景物描写。(10分)要求:(1)符合上下文情景:(2)运用比喻或者拟人的修辞手法;(3)运用多感官描写的方法(至少三种感官)(4)字数150字左右。20.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别样"在字典里有两个义项:一是"不同一般的",二是"另外的"。南宋诗人杨万里有诗云:"雨后林中别样凉,意行幽径不知长。"立秋之后,天气逐凉,一场小雨给诗人带来了别样的凉意,也带来了别样的滋味。读了以上材料,在熟悉的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或者社会生活中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感悟?请以"别样的滋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为:①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写出真情实感;②题目自拟,文体为记叙文;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抄袭和套作,注意在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真实姓名、校名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