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7课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课件(共19张PPT)2023-2024学年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蛮族”日耳曼人占领
4世纪末,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西欧奴隶制社会的结束,开始进入中世纪(封建社会)。
帝国政权保存,成为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直接继承者
第7课 基督教的兴起和法兰克王国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通过封君封臣制、庄园生活、基督教的传播,了解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变化。
1.通过观察地图、图片和阅读教材,了解基督教兴起的时间、原因及传播情况,知道其与世俗统治互相依存发展,是历史条件的产物。认识基督教在中古西欧的地位和影响。(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通过观察地图和阅读材料,梳理法兰克王国的发展历程,知道法兰克王国是西欧封建社会早期代表性国家。通过了解封君封臣制度的相关内容,知道封君封臣制是以土地封赐为纽带的封建制度,理解其内容、特点及历史作用。(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观察地图和阅读史料,了解查理曼帝国兴亡的过程,知道其是西欧主要国家的来源,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时空观念)
目标
日耳曼人建立的“蛮族王国”
一、法兰克王国
建立时间:
地区:
建立者:
481年
高卢地区
克洛维
阅读教材,简述法兰克国王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有什么作用?
皈依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
1
保留原来罗马大地主的土地,把国有土地和无主土地赐给教会和部下;
2
对外扩张
在他的带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
得到了罗马教会、信仰基督教的高卢罗马人和部下的广泛支持;
法兰克王国的版图不断扩张,实力强大。
措施
作用
3
克洛维(约466-511)
基督教的兴起
时间:
地点:
原因:
创始人:
传播:
1世纪
巴勒斯坦地区
耶稣
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人们把希望寄托于宗教,寻求精神上的解脱
4世纪末,罗马皇帝确定基督教为国教,促进了基督教的传播。
二、基督教的兴起
为什么皈依基督教能够维护统治?
克洛维去世时,法兰克王国的版图已经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
材料一:采邑,是法兰克国王赏赐给贵族功臣的土地,在墨洛温王朝早期,采邑是无偿地赏赐出去的,接受采邑的人不必向国王尽任何义务,久而久之,王室土地越来越少,国王经济实力大大削弱,一些强大的贵族趁机叛乱,国家处于动乱之中。
材料二:与此同时,法兰克王国的军事力量也在衰落,原来,法兰克王国没有常备军,遇到战争才临时从农民中征兵,国家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很难抵御外敌入侵。
宫相查理·马特
材料反映了当时法兰克王国存在什么问题?
查理·马特打退阿拉伯人入侵
普瓦提埃战役
王室力量衰落
国家军事力量衰落
采邑制改革
三、封君与封臣(查理·马特改革)
1127年4月7日,星期四,天气晴好。佛兰德尔的威廉伯爵的城堡正在举行庄重严肃的臣服仪式。
威廉伯爵问那前来投靠的人是否真的愿意毫无保留地变成他的人,后者答道:“我愿意。”然后,其人将合拢的双手置于伯爵手中,二人拥抱亲吻。然后,封臣对威廉伯爵宣誓:“我以我的诚信发誓,从今以后我将忠诚于威廉伯爵,履行我作为封臣的全部义务,绝不欺骗。”说这些话的时候,其人以圣徒的遗物作为宣誓的凭证。最后,伯爵送出一根小树枝象征将一块封土授予封臣。于是,仪式结束。
——黄春高《西欧封建社会》
(1)这个仪式反映的制度名称是什么?
(2)与克洛维时期的土地制度相比,这个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结合材料,阅读教材P34内容和材料,思考:
封君与封臣
改革前
改革后
无偿的赏赐
有条件的封赏
1、封君与封臣分别有怎样的义务?
2、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纽带是什么?
3、概括封君、封臣关系的特点。
义 务
封君
封臣
效忠、服兵役、提供金钱等
给与土地、提供保护等
土地
等级森严,权力和义务交织,带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封建制度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战国策》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查理·马特改革》
回顾所学知识,比较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建制的异同?
共同点 不同点
西周分封制
西欧封建制
权力和义务相交织,等级森严
纽带:血缘
纽带:土地
天子是最高统治者
不可越级统领
虽然查理·马特实权在握,他终其一生在名义上依然只是“宫相”,没有称王。但他的儿子丕平却跟中国历史上的曹丕做了同样的事......加洛林王朝的开创者。
矮子丕平
教皇为丕平加冕
丕平献土
教皇、教会崛起的开始
神权(教权)、世俗政治权利;中世纪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四、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742年4月2日-814年1月28日),或称为查理曼(“曼”即大帝之意)。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国王(768年-814年1月28日在位),查理曼帝国建立者,“欧洲之父”。
时间:
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
查理的治国措施:
查理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把王国划分为很多教区,命令每个教区的人民把每年收入的1/10贡献给教会,称为“什一税”。
他的军队推进到哪里,基督教就传播到哪里,被征服居民皈依基督教是服从法兰克统治的重要标志。
右手持剑
左手持圣经
为王权与教权之间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富有、强大
800年,教皇在罗马为查理举行了加冕礼,称查理为“罗马人的皇帝”。因此,查理被称为“查理大帝”或“查理曼”。他统治时期的法兰克王国,史称“查理曼帝国”。
继西罗马帝国之后,“皇帝”的尊号在西欧再次复活。教皇赋予皇帝以神圣合法性,皇帝则为教皇提供政治和军事支持。
欧洲所有的皇帝都由需要教皇加冕以得到上帝的认可,直到拿破仑时期,这一传统还在继续。
查理曼帝国
查理大帝
查理曼帝国版图,与西罗马帝国欧洲部分基本相当,成为当时西欧最大的王国。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互不隶属。
成为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
课堂小结:
课后活动
这句谚语反映了封君封臣制的从属关系:层层分封,依次互为主从。这种从属关系只存在于上下相邻的贵族等级之间,不能越级从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