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人应当坚持正义》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人应当坚持正义》同步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资源简介

5.《人应当坚持正义》同步练习(含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苏格拉底 亲爱的格黎东啊,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是不是应当照你说的那样做。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我不能由于遇到灾难就把自己所讲过的道理抛开,我认为那些道理还跟过去一样真实,我仍旧跟过去一样重视它们,尊重它们。如果我们在现在的情况下不能说出更强的道理来,我是肯定不会对你让步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如同以妖怪吓儿童那样,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现在我们能够怎样研究最恰当呢?首先可以提起你对意见所说的那些话,看看我们是不是有理由说有些意见我们应该注意,也有些意见我们应该不考虑。是不是在我被判死刑前这话说得对,到现在就显然成了空谈,无非是戏言和废话而已?我希望和你一道弄明白,在我现在的情况下,格黎东啊,我们说的那个道理究竟是变了,还是仍然有效,究竟是应当放弃,还是必须遵从。那些思想严谨的人,曾经多次断言在人们的意见中间有些必须高度重视,有些不必理会,像我刚才说的那样。格黎东啊,神灵在上,你不觉得他们说得对吗?从人情上说,你并没有明天就要死掉的危险,你的判断不应该为那种局面所左右。请你考虑一下,你认为我们该不该说,我们不必尊重人们的一切意见,有些意见要重视,有些就没有必要,也不必听从所有的人的意见,有些人的要听,有些人的不必听?你以为如何?这话说得不对吗?
格黎东 说得很对。
苏格拉底 那就该重视好的意见,不管那些坏的意见吗?
格黎东 是的。
苏格拉底 好的意见不就是明白人的意见,坏的意见不就是糊涂人的意见吗?
格黎东 当然是。
苏格拉底 在这方面,我们该怎么说呢?一个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是重视一般人的赞美、责备和看法,还是只听从一个人,即医生或教练的褒贬意见?
格黎东 只听从一个人的。
苏格拉底 那他就该畏惧那一个人的责备,喜爱那一个人的赞美,而不理会众人之见啰?
格黎东 很明显。
……
苏格拉底 很好。如果我们由于听从外行的意见而毁掉了我们那个为健康所改善、为疾病所破坏的部分,在这个部分毁掉之后我们还能活吗?这个部分就是身体,对吗?
格黎东 对的
苏格拉底 身体坏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
格黎东 不能。
苏格拉底 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
格黎东 不。
苏格拉底 比身体贵重吗?
格黎东 贵重得多。
苏格拉底 我最好的朋友啊,那我们就不能听从众人对我们的说法,只能听从那一个深知道义和不义的人的说法,听从真理本身了。所以,你一起头的提法是不对的,你说我们应当考虑关于正义、美、好及其反面的意见。也许可以说,众人是有权置我们于死命的。
格黎东 这很显然,苏格拉底,你说得对。
苏格拉底 可是,我了不起的朋友啊,我觉得我们刚才说过的话现在还照样有效。请看一看,我们是不是还主张: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
格黎东 我还是这样主张。
1.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苏格拉底说的“哪怕众人对我施加更大的恫吓……声称要监禁、处死、没收财产等等”分析,与被施以死刑相比,苏格拉底更害怕没收财产的处罚。
B.苏格拉底以应该听从大众提出的追求为依据,断然拒绝了朋友格黎东劝他越狱的建议。
C.在阐述自己的观点的过程中,苏格拉底使用了假设论证等论证方法,使自己的议论非常有气势,以至使格黎东不好再反驳苏格拉底的观点。
D.从对话的最后来分析,虽然格黎东试图劝说苏格拉底越狱保全性命,但是他也认同苏格拉底越狱后的生活质量会大不如前。
2.下列论断和苏格拉底在文中阐述的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正义是人类最大的利益。(韦伯斯特)
B.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C.本性流露永远胜过豪言壮语。(莱辛)
D.烈士之所以异于恒人,以其仗节以配谊也。(刘禹锡)
3.下列对苏格拉底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你对我的关怀如果合乎正道,那是非常可贵的;如果不合,那就越关心越难从命了。(语气果断坚决)
B.因为我不但现在奉行,而且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我就拳拳服膺。(理性而不失谦逊)
C.那他就该畏惧那一个人的责备,喜爱那一个人的赞美,而不理会众人之见啰?(循循善诱,说理不失和气)
D.如果那个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毁了,我们还能活吗?那一个部分,不管叫什么,是我们的那个与道义和不义有关的部分,我们认为它比身体差吗?(不使用直接定义高尚美德的词语,避免显出孤高的态度)
4.“我们应当认为最重要的并不是活着,而是活得好”这句话的深刻内涵是什么?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从泰勒斯开始的希腊哲学关于宇宙的本质是水、宇宙的本质是火等的命题,充满了理性精神和理性推理,但没有严格的逻辑,苏格拉底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进而去反思人生与宇宙。这一严格的理性,体现在后来与柏拉图的一个个对话录中。几乎每一场对话,苏格拉底都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有知识的智者提问,但对于这些有知识的智者的信心满满的回答,他却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最后在严格逻辑的诘难和推导下,得出正确的结论。
严格的逻辑性,成为苏格拉底判定是真知还是假知,无知的标准。因此,苏格拉底留给世界的名言是:人生在世,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正是在苏格拉底的路线上,产生了柏拉图,其提出追求现象后面的理想性的理式;继而产生了亚里士多德,其创立了严格的形式逻辑。西方的知识体系正是在这一严格的逻辑中建立起来的。后来西方哲学史上开创新时代的哲学家,大都是以苏格拉底式的石破天惊之“问”和严格的逻辑去贯彻自己的“问”,而产生巨大的时代影响的。如培根的“知识就是力量”,如笛卡尔的怀疑一切,如海德格尔对存在的追问,如维特根斯坦对语言的追问,如德里达对深层结构的追问……
回到苏格拉底,由他而来的这一西方式的严格逻辑,最为重要的结果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实验科学。按爱因斯坦的说法:西方文化的特质,在于两点,一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正如上面所说,这两点都是在苏格拉底所建立的基础上产生出来的。在这一意义上,西方的哲学史家认为。苏格拉底是西方哲学的创立者。
(摘编自张法从四句哲学名言看西方哲学的特质》)
材料二:
大约在公元前800年至前200年之间,在诸多古代文明中,中国、印度和希腊产生了今天我们称为哲学的学问。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注意到了人类精神发展在历史地理上的这种共同性,提出了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概念,将这一时期看作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诞生了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各派思想家;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探究了怀疑主义、唯物主义、诡辩派和虚无主义等哲学思想;伊朗出现了查拉图斯特拉创立的琐罗亚斯德教(亦称祆教),将人世生活视为善与恶的斗争;希腊则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等。这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差异是巨大的,但是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有着一定的共同性,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雅斯贝尔斯的这个看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以中西哲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为例,尽管旨趣、思路、内容、特点多有不同,但是其内在的共同性是客观存在的。第一,哲学所思的基本趋向都是形而上。用中国哲学的话讲就是要研究“道”而非“器”的问题。为什么哲学研究会追问“道”?这与人的理性相关。康德曾指出,对事物运动变化终极原因和条件追求的形而上学倾向是人类理性的本性。海德格尔也说:“只消我们存在,我们就总是已经处于形而上学中的。”第二,哲学所思的本质特征都是概念思维。即使像西方早期哲学家讲的“水”“火”“数”,中国早期哲学典籍所说的“太极”“易”“象”等,虽然有一些感性的特征,但都已经是哲学的概念。
哲学的这些共同性,是我们将中国和西方的哲学都称之为哲学的学理根据,也是我们可以设想哲学的世界化和世界化的哲学的基本前提。哲学的这种共同性,是人类文明共同性的重要体现。但是,由于各个民族、国家的经济政治发展道路不同,历史文化传统不同,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也必然会有自己的不同特点。
(摘编自杨河、于品海《历史中的哲学与哲学中的历史》)
材料三:
在年届七旬之际,孔子与苏格拉底的人生都出现了一个重大的转变:70岁的孔子从政治转向文化,潜心于《春秋》的编纂等多项文化事业,完成了为人间制定规则、确立准据,寻找意义之使命;与之不同的是,70岁的苏格拉底被人控告,并被判处死刑。中西圣贤在七旬之际的不同境遇,体现了两种值得注意的思想与文化。
孔子表达的是守成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肯定传统文化的正面价值,强调历史对于当下及未来的规范作用,侧重于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性、稳定性、延续性。孔子的这种思想倾向,对中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思想史来说,长期盛行的是“代圣人立言”,即使是最有创造力的思想家,也要通过“集注”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就政治史而论,数千年来,真正触及内核的政治革新极为罕见,政治运作方式代代相袭,鲜有根本性的变化。
苏格拉底代表的则是批判的思想倾向。这种思想倾向于揭示现实生活中的缺陷、毛病;对于传统的做法、普遍性的积习,绝不视为当然。这种具有批判精神、质疑性格的思想倾向从苏格拉底后就一直流淌在西方文化的历史长河中。譬如在资本主义革命时期,出现了洛克对“君权神授论”的驳斥;到了20世纪,早期的法兰克福学派也是以“批判理论”而著称的。
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坚守的批判立场,整个社会就将缺乏自省自救的能力,失去自我更新的机会。从这个意义上说,苏格拉底以自己的不自由(死亡)作为代价,为西方文化注入了自我省察、自我批判、自我革新的精神因子。孔子对“旧”文化的“守护”与整理,既有助于民族精神的凝聚,更有助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生活。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倾向,在现当代中国都处于相对贫乏的状态。一方面,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么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要么彻底倒向另一边,认为只有儒家学说才能救中国、才能救人类。在这种非此即彼,看似坚定的立场背后,实际上是生硬、武断、简单化,是对传统文化的轻慢。另一方面,在面对社会现实的时候,我们更缺乏足够的批判意识与质疑性格。如果没有苏格拉底式的批判精神,无论是一个小邦还是一个大国,都可能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一直酣睡下去,不知东方之既白。
(摘编自喻中《自由的孔子与不自由的苏格拉底》)
5.根据材料一、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谈到苏格拉底以无知的状态出场向智者提问,以严格的逻辑去追问,创立了形式逻辑。
B.材料一中谈到古希腊以后的西方哲学家都受苏格拉底之“问”的影响而开创了他们自己的新时代。
C.材料二中谈到哲学思想在各个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有自己的不同特点,所以各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就呈现出多样性。
D.材料二中的“轴心时代”的论述表明,尽管世界不同民族和地区的文化存在巨大差异,但是哲学所思的根本问题,本质上是一致的。
6.根据材料一、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宇宙本质等问题的回答,苏格拉底走向了和泰勒斯等哲学家完全不同的“回答”路线,要求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的命题。
B.苏格拉底说的“不经过审查,不经反思,是无价值的一生”,和《论语》中曾参所言“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反思精神是一致的,表明中西文化有内在相同之处。
C.孔子和苏格拉底在七十岁时不同的生活境遇,促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思想。
D.苏格拉底的质疑性格与批判精神,能促使人们自省、自救、自我更新。
7.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孔子对于从夏商二代沿袭到周朝的礼乐制度高度礼赞。
B.朱熹通过“集注四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C.卢梭提出“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的理论。
D.中世纪,哥白尼以“日心说”对“地心说”提出了挑战。
8.材料二中是如何运用举例论证来说理的?请结合论述层次简要分析。
9.根据材料三的论述,在现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孔子与苏格拉底两种互相对立的思想倾向?
三、选择题
10.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科学家们发现在过去一百年的时间里撒哈拉沙漠面积已扩大10%,这主要是由于自然气候循环和气候变暖所导致的。
B.今年的比赛从命题、决赛、海选到颁奖,都充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力求产生最佳的示范效应。
C.环境问题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能否得到人民认可的一个关键,要坚决打好打胜这场攻坚战。
D.建立监督机制非常重要,企业对制度的决策、出台、执行到取得成效的每个环节都纳入监督的范围,就能切实有效地增强执行力。
四、选择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金钱,有人对它 ,有人对它 ,也有人对它 ,但我们每一个人每天都离不开它。先前上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为中心,探讨了如何树立重要金钱观的正确问题。
我们倡导阳光下的财富,要坚决抵制不义之财,做到“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不为钱做违法或违心的事。公孙仪“嗜鱼不受鱼”,子罕“以不贪为宝”,杨震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拒金,包拯“不持一砚归”,( ),他们不欺天、不欺地、不欺人、不欺自己内心深处的道德良知。当面对金钱与道德、亲情爱情友情 的困境时,当然是选择道德和情感,要知道金钱可以赚取,但欠下了道德、情感的债,就会不断受到来自内心和社会的谴责,很难还清。
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我们要做金钱的主人,用理性驾驭财富。“腰缠万贯,每日不过三餐;广厦千间,夜寝不过六尺。”一些发达国家的富人有这样一个理念:“一个人带着财富死去,是可耻的。”我们也看到,我国富人做慈善、做公益也正成为风俗。在服务社会中获得财富,再用手中的财富服务社会,这样的富人不仅物质上富有,而且精神上富有。
1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诚欢诚喜 嗤之以鼻 淡然处之 非此即彼
B.青眼相看 嗤之以鼻 不以为意 狭路相逢
C.诚欢诚喜 不屑一顾 淡然处之 狭路相逢
D.青眼相看 不屑一顾 不以为意 非此即彼
1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先前上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以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为中心,探讨了如何树立重要金钱观的正确问题。
B.先前上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重要金钱观的正确问题。
C.先前上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金钱观的重要问题。
D.先前上映的电影《西虹市首富》,围绕着主人公在金钱与职业道德,金钱与人生梦想,金钱与亲情、爱情、友情上的选择问题为中心,探讨了如何树立正确金钱观的重要问题。
1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我们把先贤们视为标杆 B.先贤们树立了标杆为我们
C.标杆是先贤们为我们树立的 D.先贤们为我们树立了标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亏柏拉图的________,把当年从审判到执行的整个过程________地记述了下来,使我们今天得以领略苏格拉底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哲人________。柏拉图师从苏格拉底十年,当时二十八岁,审判时在场,还上台试图为老师辩护,法官嫌他年轻把他轰了下来。评家都承认,柏拉图太有文学才华,记述中难免有虚构的成分。他大约早就开始记录老师的言论,据说有一次朗读给苏格拉底听,苏格拉底听罢说道:“我的天,这个年轻人给我编了多少故事!”尽管如此,评家又都承认,他由于自己是大哲学家,能够理解老师,他的证词是远比色诺芬所提供的可靠的。色诺芬也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但毫无哲学天赋,审判时又不在场,老师死后,深为扣在老师头上的两个罪名苦恼,要替老师洗清,( )。英国学者伯奈特说:“色诺芬为苏格拉底做的辩护实在太成功了,如果苏格拉底真是那个样子,就绝不会被判死刑。”英国哲学家罗素仿佛从中吸取了教训,表明态度:“如果需要让人复述我的话,我________选一个懂哲学的我的死敌,而不是一个不懂哲学的我的好友”不过他倒不必有这个担忧,因为苏格拉底述而不作,他却惊人地多产,别人哪里还有复述的机会。
14.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神来之笔 栩栩如生 风韵 甘愿 B.生花妙笔 栩栩如生 风采 宁愿
C.神来之笔 呼之欲出 风采 甘愿 D.生花妙笔 呼之欲出 风韵 宁愿
15.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回忆录中把苏格拉底描绘成一个虔敬守法的平庸之辈
B.在回忆录中把柏拉图描绘成一个虔敬守法的平庸之辈
C.在回忆录中把色诺芬描绘成一个虔敬守法的平庸之辈
D.在回忆录中把亚里士多德描绘成一个虔敬守法的平庸之辈
1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评家又都承认,由于他自己是大哲学家,能够理解老师,他的证词是远比色诺芬所提供的可靠的。
B.评家又都承认,由于他自己是大哲学家,能够理解老师,他的证词远比色诺芬所提供的可靠。
C.评家又都承认,他自己是大哲学家,由于能够理解老师,他的证词远比色诺芬所提供的可靠。
D.评家又都承认,由于他能够理解老师,自己是大哲学家,他的证词远比色诺芬所提供的可靠。
五、语言表达
17.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过去提及网络文艺,人们总感觉其制作粗糙、格调不高,针对微电影、网络文学时不时打“擦边球”的内容,相关主管部门还曾出台过法规予以规范。这两年,乘着“互联网+”的东风,网络文艺在品质上逐渐实现精品化,① 。这主要归功于网络文艺为人民提供越来越丰富的文艺样式和文化内容。前几年,唯流量论、唯IP论导致网络文艺创作空间受到挤压,也催生了一批靠炒作“小鲜肉”等话题和变现IP人气的速成品,坏了观众胃口。一些有艺术追求的创作者抓住机会,② ,推出精品网络剧,如刑侦剧《白夜追凶》中潘粤明一人分饰二角,让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表演艺术魅力。近年来,纪录片这一“高冷”影视类型被愈来愈多观众接受。流媒体服务商出品的纪录片,既可以在线上播出,③ ,“两条腿走路”。更加喜人的是,网络文艺正在实现越来越多的跨文化传播。
18.下面一则材料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正。
百年校庆启事
2019年4月2日,将是我省第一所中学——金越中学的百年诞辰华诞,届时将举办盛大的校庆活动。
为迎接百年校庆,学校已成立了“百年校庆筹备委员会”,要求全国各地校友届时返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同时学校拟编写《校史资料集》,请各界校友踊跃上交史料,学校将惠赠校庆纪念品。拟参加校庆或上交史料者,请与校庆办公室商量。办公室电话;××××××××。
热忱欢迎各位校友届时返校同庆。
19.请欣赏下面这幅漫画,给它拟一个恰当的标题(10字以内,不得以“无题”为标题),并写出你对这幅漫画的感想(40字以内)。要求:思想健康,表意明确,语句连贯得体。
(注:旗帜上分别为“坚韧”和“节制”。)
(1)标题:
(2)感想:
20.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段老师教学经验丰富,对新教师也不吝赐教,经常给他们上示范课,力促他们成长。
B.大家的鼓励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至于让我出任学会顾问一事,我只能敬谢不敏。
C.您出趟国还特意给小弟捎来礼物,真是千里送鹅毛,小弟实在是感激不尽啊!
D.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一线教师,我对高考给师生带来的酸甜苦辣有着深刻的感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国外引进的科普书已是优质版本,那么,原创还重要吗(甲)答案是肯定的。小到身边的动植物,大到自然与科技,科普作家总会站在自己的文化土壤上书写身边的事物。有科研人员说(乙)现在的孩子在科普书里认识了非洲、美洲的动物,但是不了解身边常见的花草树木。此外, ① 。认知科学专家认为,儿童阅读科普图书不只是学习科学知识,还要学习逻辑严谨的科学语言,而这种科学语言的背后就是科学思维与科学精神。科普图书的语言要逻辑严密更要深入浅出,但科普译著却达不到母语的水平当闻读水平不高的儿童拒绝一本不好读的科普书时,也就少了一次爱上科学的机会。
科普创作也并非小事,好的科普图书既讲科学, ② :著名科普读物《寂静的春天》揭示了化学物品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被称为“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里程碑”。科普是科技进步的基础,而原创科普图书则是科普水平的晴雨表(丙)让原创科普书不“缺席”,需要政策(丁))市场的呵护,也需要作者和读者的关注。在这个过程中,爱心、匠心、耐心,一个都不能少。
21.下列依次在材料甲、乙、丙、丁处所填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
A.甲? 乙, 丙“” 丁 、
B.甲? 乙:“ 丙。 丁 无
C.甲, 乙, 丙. 丁 无
D.甲, 乙:“ 丙“”。 丁 、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爱心、匠心、耐心”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3.在上面材料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4.请给下面的短评拟一个标题。(15个字以内)
青海茶卡盐湖变身“垃圾场”,甘肃张掖丹霞地质公园的丹霞地貌被肆意踩踏,茶马悠游的生态天堂川藏线布满垃圾……种种不文明现象提示人们:维护旅游美景不仅关乎生态,也关乎公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交通的愈发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在节假日选择出游。密集的旅游人群,给景区带来了不堪承受的压力,也考验着游客的文明素养。在风景名胜区拍照可以理解,但也应该维护景区的环境和大家的公共利益,避免出现不文明现象。身正而后令,富民而后教。要解决部分游客公德缺失的问题,需要从制度到理念的多管齐下。对此,国家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关于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将一些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的行为,纳入“旅游不文明行为记录”。同时,应着力构建更加完备的信用体系,督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文明守信。除此之外,教育部门也应加强学生的道德教育,从小培养公德意识,让文明的种子深植在每个人的心底。
参考答案:
1.D 2.C 3.A 4.被判处死刑的苏格拉底如果选择活着,他就要违反法律,放弃自己高尚的道德,同意朋友向狱卒行贿,越狱逃命,在他乡隐姓埋名度过残年。选择接受刑罚,清高地死去,则保全了一生的名誉,维护了道义,坚守了正义。
5.D 6.D 7.C 8.材料二第一段首先提出“轴心时代”这一概念,然后举出大量的中西方哲学实例加以论证;第二段首先提出东西方哲学内在存在着共同性,然后列举中国哲学的“道”和康德的“形而上学”、中国哲学的“太极”“易”“象”和西方哲学的“水”“火”“数”两组实例来加以论证。举例论证既丰富了材料的内涵,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说服力,使论证更有力。 9.①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需要孔子的守成态度;在面对现实时,我们需要苏格拉底的批判精神。②这两种思想倾向虽然对立,但对于一个民族的传承和发展来说,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10.C
11.A 12.C 13.D
14.B 15.A 16.B
17. 让人开始刮目相看 反其道而行之 又可以在线下放映
18. (1)去掉“诞辰” (2)“要求”改为“诚邀” (3)“上交”改为“提供” (4)“惠赠”改为“赠送” (5)“商量”改为“联系”
19. (1)标题:逆境与顺境(人生的美德) (2)感受:人生难免遭遇逆境和顺境,逆境时的坚韧和顺境时的节制都应是我们坚持的美德。
20.B
21.A 22.①原文将需要的对象“爱心、匠心、耐心”作为主语,强化了陈述的内容;②将“一个都不能少”单独成句,强调必不可少的重要性,增强了表达效果。 23.①语言也是一个重要问题②也讲反思科学
24.景区之美在文明(或:维护景区环境贵在讲公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