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含答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3-1《别了,“不列颠尼亚”》 同步练习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观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材料二:
对文学艺术创作者来说,或早或晚,都会遭遇到这个问题——为谁创作,为谁立言?习近平同志强调,“文学艺术创造、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目前,文艺界普遍认识到,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然而,在创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作家、艺术家困惑于现实是如此宏大丰富,以至于完全超出个人的认识和表现能力。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现实太精彩了,它甚至远远走到了小说家想象力的前面。是的,我们有幸生活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随时发生着习焉不察而影响深远的变化。这就为作家、艺术家观察现实、理解生活带来巨大困难。对于他们而言,活灵活现地描绘出生活的现象和表象,大约是不难的,难就难在理解生活复杂的结构,理解隐藏在表象之下那些更深层的东西。那么,这“更深层的东西”是什么呢?
去过天安门广场的朋友一定会对矗立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印象深刻,许多人都能背得出上面的碑文——“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在今天,再次诵读这段话,我们就会意识到,这改天换地的宏伟现实是人民创造的,人民当之无愧是时代的英雄,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认识到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浪潮下面深藏的不竭力量,才有可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时代,认识沸腾的现实。
认识人民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是为了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是为了解决我是谁、我属于谁的问题。新文化运动以来,无论是经历革命与战争考验的现代作家,还是20世纪80年代那批经历了知青岁月的当代作家,他们内心其实都有一方情感根据地,都是和某一片土地上的人民建立了非常深切的情感关系。这些作家是属于某个情感共同体的。这个共同体时刻提醒着他,他的生命和创作与这世界上更广大的人群休戚相关。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
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国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不是缺不缺、够不够的问题,而是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诚然,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但是,有责任感的艺术家会深深感到,我们就生活在那些为美好生活、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人们中间,理应对我们的共同奋斗负有共同责任。我们有责任通过形象的塑造,凝聚精神上的认同。这种认同,是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认同,是与新时代伟大历史进程的同频共振。作者和艺术家只有把自己看成人民的儿子,积极投身于人们争取美好未来的壮阔征程,才有能力创造出闪耀着明亮光芒的文学和艺术,照亮和雕刻一个民族的灵魂。
(摘编自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
材料三:
鲁迅的“个人”是指一种独立人格,而这种独立人格又是在个性精神的支撑下实现的,所以他才把民族振兴和民族文化重建的基本途径最终归结为“尊个性而张精神”上来。在鲁迅看来,个人化的思想是历史进化和社会解放的动力之源。他所强调的人的精神,不仅是一种民族解放和文化重建的历史需要,而且常常在他的历史文化评判中不声不响地成为某种价值标准。他所提倡的是与肯定个性精神和思想意识的重要地位合拍的文化价值,他所反对的一般也是否定和压制精神至上的历史观念和文化现象。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他一生思想和作为虽也不断地变化,但始终没有放弃思想启蒙这个追求。
鲁迅走上文艺的道路是出于他看准了文艺最善于改变人的精神。作为文艺家的鲁迅,也正是自觉用这样一种价值原则去选择文化和接受文化的选择。鲁迅批判政治和张扬文艺并非他真正的和最终的目的。他所急于实现的历史功能是人的精神的改变,即人的精神的独立。概而言之,从存在角度说,这种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的思维结构中是否是一种自觉,或者是在多大程度上的自觉十分复杂,但无可辩驳的是鲁迅的思维所触及的许多方面都体现出精神至上的思想倾向。同时精神至上主义在鲁迅一生的精神活动中,构成了某种反复和不断出现的现象,这说明精神至上主义已经成为鲁迅的分析范式。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接受美学认为,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C.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于那些认为现实走在小说家想象力前面的作家而言,困难在于如何把握生活的复杂结构和本质内容。
B.对艺术家而言,日新月异的变革时代,既意味着巨大挑战,也能激发创作热情,促使他们投身沸腾的生活。
C.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D.我国当下文化产品供给的主要矛盾已经由量的问题转向质的问题,艺术家的创作也应少而精,凝聚共识。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
A.鲁迅的转变国人的思想意识、振兴疲弱的旧中国的理想,体现了他的“精神至上观”或“精神至上主义”。
B.鲁迅从小受到的是正规的儒家文化的教育,他的最直接的文化环境是一个以儒家传统为信仰的正统家庭。
C.鲁迅脚踏着丰厚的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民族传统保持着积极的联系。
D.中国哲学和思想史中,在实际的历史行为里,人们也从未忘记“民心”,忘记“人的因素”。
4.材料二的论证思路是什么?
5.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源头活水。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看法。
二、选择题
6.文段中画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前不久,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只有屈指可数的孩子长大后想成为志愿者、公益人士。有观点指出,在少年儿童培养教育上,一些家长正走在南辕北辙的路上!
A.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B.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C.据研究机构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的孩子占两成
D.研究机构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多的孩子最崇拜文娱明星,最想拍戏出名、赚大钱住豪宅,而占两成的孩子以科学家、文学家为榜样
7.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渲告终结。
B.当然,最为世人睹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C.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D.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暮的。
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是( )
A.近日,习总书记考查兰考,寄言广大干部,要以焦裕禄为榜样,不负众望,做一个对得住历史的好官。
B.孟子说的“毋忘”“毋助”,表达了一种成事态度:一方面要知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挥而就的,另一方面要有笃定不移的毅力。
C.江西婺源既是一个合乎现代背景下城市人乡村情怀的秀美之乡,也是一处承载了中国共产党光荣传统的革命胜地。
D.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集上网收发邮件看电影听音乐等功能为一身,真可谓无所不为。
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为警示行业弊端,洛阳房天下发起“洛阳地产人关心的十大问题”大调查,旨在避免积羽沉舟,扶持行业健康发展。
②一女子因琐事欲跳楼寻短见,民警和消防员苦心孤诣地对该女子进行劝说,缓解女子的情绪,最终将其劝下,成功解救。
③我一直认为,在某种程度上,科学家行云流水的想象力、活跃的创新思维,基本决定了其远大科研目标的实现。
④职业劝募人和其他推销员一样,应该要有专业素养和职业规范,应该进退有度,不死缠烂打,更不能占据“道德制高点”去募捐。
⑤该巷风貌古朴,姓氏驳杂,不足400户居民,竟存在159个不同的姓,经这里继续南迁的族姓,曾回来寻根问祖的人不绝如缕。
⑥改革破除利益藩篱,开放倒逼改革深化,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持续打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一个大国释放出举世瞩目的活力奇迹。
A.①②⑥ B.②③⑤ C.③④⑥ D.①④⑤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1982年起,英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开始就香港前途问题谈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鉴于香港岛、九龙少有平地,水、食物等物资多由新界或中国大陆供应,难以自给自足,而香港整体也没有因三条条约而特别分开发展,英国政府决定将香港的主权移交给中国,但同时极力争取维持英国在香港的利益。
①只承认香港受英国管理
②并要求英国将香港岛和九龙连同新界一并交还
③虽然《南京条约》与《北京条约》皆指香港岛及鸭脷洲与界限街以南的九龙及昂船洲永久割予英国
④而非英国属地
⑤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拒绝承认《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等所有相关不平等条约
A.⑤③④①②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②⑤①
三、选择 简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一)
新华网北京3月17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微博报道,春暖花开时节,中原大地充满生机。习近平17日来到他在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联系点——河南兰考县。兰考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工作过的地方。一下车,他就直接来到焦裕禄同志纪念馆。2009年4月,习近平曾来兰考参观焦裕禄事迹展,并种下一棵泡桐。
参观过程中,总书记认真听取讲解。在焦裕禄半身铜像、“十条工作方法”电子屏、“干部十不准”图示、办公桌和旧藤椅等展品前,他仔细察看。遇到前来参观学习的河南省中牟县的党员、干部,总书记说:“我们来是同一个目的,我也是来学习的。”
总书记说,虽然焦裕禄离开我们50年了,但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焦裕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体现了共产党人精神和党的宗旨,要大力弘扬。只要我们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要我们还是共产党,这种精神就要传递下去。党中央号召全党继续学习焦裕禄精神。
(二)念奴娇·追思焦裕禄
习近平
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②。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
依然月明如昔,思君夜夜,肝胆长如洗。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顷澄碧。
【注】①焦裕禄当年为了防风固沙,帮助农民摆脱贫困,提倡种植泡桐。如今,兰考泡桐如海,焦裕禄当年亲手栽下的幼桐已长成合抱大树,人们亲切地叫它“焦桐”。②焦裕禄临终前说:“我死后只有一个要求,要求党组织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丘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11.两段文字,所写的共同话题是什么?从体裁和表达方式看,有何不同?
12.结合两段文字,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评论。(150字左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7时45分,广场上( )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 ①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当然,最为世人( )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 ② ,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 )。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 ③ 。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与此同时,英军在添马舰营区升起了五星红旗,两分钟前,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
0时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 )在南海的夜幕中。
13.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灯光 注目 终了 消逝 B.灯火 瞩目 终结 消失
C.灯火 注目 终结 消逝 D.灯光 瞩目 终了 消失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B.两分钟前,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C.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D.与此同时,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分钟前,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1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4点30分, 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5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改建和扩建。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 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
当然,最为 的是子夜十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 ,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6.下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面色凝重 临近 世人注目 冉冉升起
B.面色庄重 邻近 世人注目 慢慢升起
C.面色凝重 邻近 世人瞩目 冉冉升起
D.面色庄重 临近 世人瞩目 慢慢升起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B.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
C.在以后的近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改建和扩建。
D.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装修、改建和扩建。
18.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与“一共过去了一个半世纪”句意相同,你觉得哪句更好?请说出你的理由。
四、语言表达
1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门头沟区域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20.下面一段文字在表述与论证上有一些问题,请对其进行修改并阐述理由。
多与人交谈,可以使自己的大脑得到锻炼。有些发明家就是在与生人的交谈中,受到启发,产生灵感,因而有所发明创造的。经常说话,尤其是在生人面前说话,总是尽量说准确、鲜明、生动些,这就能促进大脑功能的进化,可以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不少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自己和生人交谈时,思路会变得敏锐起来,各种原先没有想到的内容,必定出现在脑海里。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为了提高工作能力,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多与生人交谈。
21.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修例风波”发生以来,香港乱象不止、动荡不宁。②“止暴制乱”不能离开法律武器,涉港国安立法用法治之剑给出了破解香港乱局的良方。③国安法实施后,香港市民依法享有的权利自由不仅不会受到减损,而且会得到最大程度保证。④高度国际化的城市,香港与世界的联系不会减弱,香港市民的正常交往活动也不会被侵扰。⑤香港是法治社会,具有良好法治素养的香港市民,自然明白国安法保护了谁、约束了谁。⑥近日,根据一项民意调查显示,近七成香港市民认同香港有责任保障国家安全。⑦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⑧国安法要执行有效、掷地有声,仍需香港全社会同心同向、同力同行。
五、填空题
2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港督( ) 紫荆( )花 冉( )冉( ) 内涝( )
盐碱( ) 脱坯( )人 堌( )阳 哺( )育
淤塞( ) 泡( )桐
23.易错字音
①( )千载难逢 ( )载歌载舞
②( )欺上蒙下 ( )蒙蒙细雨
③( )咬文嚼字 ( )过屠大嚼
④( )不塞不流 ( )塞翁失马 ( )敷衍塞责
参考答案:
1.B 2.D 3.A 4.(1)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
(2)首先提出“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问题。接下来从“机遇”“挑战”两个方面指出当前艺术创作者存在的困惑,引用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用典型事例来论证在今天,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是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认识现实,指出要认识人民的主体地位,应该“从理性上和情感上把自己放到人民中间”。(3)最后强调新时代文艺创作的目标是把精品提供给人民群众,以此来凝聚精神上的认同。 5.[示例]赞同。
(1)文学及艺术作品固然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但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以人民为中心,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2)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创作的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接下来是读者、观众、听众的再创作,只有扎根人民,才能使作品获得最大的丰富与完善。(3)扎根人民同样意味着以文艺为人民服务,正如鲁迅,他着眼于国人思想意识的改变,力图通过文艺达到振兴疲敝旧中国的理想,这正是扎根人民获得创作活水的实例。
6.B
7.C
8.A
9.B
10.B
11.共同话题是学习焦裕禄。前者为消息,后者为词;前者是实用文体(新闻文体),后者是文学体裁;前者重记叙,后者重抒情(直抒胸臆)。 12.一、优秀的民族产生优秀的民族文化,优秀的民族文化培育永恒的民族精神。这种优秀的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一经产生与出现,就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吸收,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瑰宝和精神财富。而同时,世界也会向她送出感激的目光,并报以深情的微笑。
无疑,焦裕禄这个人,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民族记忆。焦裕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艰苦奋斗、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的精神符号,在人民心中巍然屹立起永恒不倒的民族精神长城。
二、习总书记《念奴娇 追思焦裕禄》的词从艺术特色上讲做到了以情胜、以意胜、以气胜。
发自肺腑,饱含深情。是对焦裕禄的深情怀念,默默地表达了对祖国前途、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忧虑。中国共产党人坦荡无私的家国情怀,赤子之情,可谓跃然纸上。
意境开阔,通体透明。立意点全在国家、民族和执政党。作者和盘托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心境。这样的胸襟与心境足可以温暖人心、温暖社会,引起读者的心灵回响。
正气流贯,天地动容。20世纪90年代来追思焦裕禄,体现了习总书记的不同凡响,目光远大,大处着墨,升腾起一种安排山河、指点时令的天地浩然之气。
13.B 14.C 15.①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
②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③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16.C 17.B 18.两种写法,一繁一简,繁笔写法将香港被英国管治时间细化到天,强调人们记住这一刻骨铭心的时间,记住这段屈辱的历史,更为这一时间的结束感到骄傲与自豪;简笔写法只是一般陈述,没有这种意味。
19.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这次工程会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实现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20.(1)“锻炼大脑的思维能力”与“促进大脑动能的进化”,颠倒了因果,应互换位置。
(2)“必定会出现脑海里”中“必定”,或然误作必然,“必定”应改为“有时”。
(3)“画家不停地挥毫泼墨,数学家不停地演算推导,都锻炼着头脑的机敏”这些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材料与观点游离,应删去。
(4)“提高工作能力”转移了论题,应改为“使自己大脑得到锻炼”。
21.(1)第③句“保证”改为“保障”; (2)第④句缺介词,在“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前加“作为”;(3)第⑥句,去掉“根据”;(4)第⑧句改为“掷地有声、执行有效”。
22. dū jīng rǎn rǎn lào jiǎn pī gù bǔ sè pāo
23.①z i/zài②mēng/méng③jiáo/jué④sāi/sài/s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