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3.1《迷娘(之一)》同步练习(含答案)一、选择 简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夜宿乌镇,秋波入梦,依稀鱼密语,朦胧鸟谈天,“乌镇”多一点就成了“鸟镇”,这里是鸟的天堂、鸟的王国。晨鸟穿花语,梢头隔岸歌,乌镇的鸟鸣有一丝淡淡的桂花香。听得有脚步声在石板街的那头响起,咔嗒咔嗒如空谷足音,俄顷消遁在遥远的天街,他们走进了水乡的哪一片曦光?人闲千花落,夜静万巷空,乌镇适合夜泊、流浪。夜来还乡梦,西风客棹寒,移泊烟渚,不会侵扰任何人。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宜独行,而不是聊天喧哗;① ,而不是步履匆匆。烦躁的心情合不上乌镇的从容,急促的脚步对不上乌镇的节拍。虾戏草,鱼读月,水底青荇是最好的森林。西市河水绿如蓝,寒烟淡淡紫气凝,何须春夏来。有鱼儿在吃露水,吧嗒吧嗒,一有声响便倏地无影无踪;遇有船来,鱼儿们却不慌不忙不躲不闪,想必是老相识了。嘈杂过后有安宁,人生需要适度的归零。乌镇常给你意想不到的灵感,也是一个② 。石凳呆、木椅呆、廊桥呆,水榭呆,你呆若木鸡,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河岸边、石级旁、拱桥上,到处可以把自己站成或坐成一道风景,暖暖秋阳给你打主光,粼粼波光做底光,拿白墙当来波罗补光,再扯一把天上云做你的顶光板,只等人来帮你摁快门了。1.下列各项中,和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A.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怎么会惧怕反动军阀?B.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C.红领巾是祖国的未来,国家的希望。D.梅花俏生生地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含羞带笑,迎着我从远方归来。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两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烦躁的心情和急促的脚步合不上乌镇的从容,也对不上乌镇的节拍。”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二、语言表达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的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关系密切,②谷雨也不例外。③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跟谷雨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④谷雨有“雨生百谷”的意思,⑤降水量增加,气温迅速升高,⑥田中初插了秧苗,在雨水滋润下茁壮成长。⑦谷雨时节已时值暮春,⑧许多地方鲜花盛开,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⑨一些南方地区甚至已开始有炎夏的感觉了。5.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①诺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的很多诗歌取材希腊罗马神话、《圣经》、历史传说,②这些东西利于我们解读和打开格丽克的诗歌。③我们把握住这个入口,④就容易探索到诗人对这些素材的创造性表达,⑤能收获无数思想的珍宝。⑥像上一位获得诺奖的诗人鲍勃·迪伦一样,⑦格丽克的诗也触及到对战争的反思、质疑、控诉,⑧语言简洁,但寓意深厚,反映的往往是严肃的、深层的,常给人以新异的警醒。6.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句中的横线上。①尽管她知道自己当年对弟弟的一番劝导是 (枉然/徒然)的,但她坚信弟弟终有一天会理解她的苦心。②我们阅读名著,不仅可以丰富知识,而且可以从中 (汲取/吸取)精神力量。③在创作这幅书法作品的时候,他 (别具匠心/不落窠臼),将王羲之的行楷笔法与张旭的狂草笔法结合起来,令人眼前一亮。④走进他的个人藏宝馆,只见古籍、古画、瓷器等各种宝物如 (浩如烟海/恒河沙数),令人惊奇。⑤教授问:“你也愿意报考我的研究生吗?”他没想到教授问这个问题,一时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7.根据语意,调整下列各句顺序,使其文意连贯流畅。(只写序号)①所以,西方诗歌一方面通过宏大的缠绵,弘扬英雄主义,推崇个人主义,渲染人之情感。②西方诗歌的主题思想源于重哲学思辨的希腊文化和强调人身关系的基督教精神。③另一方面又有寻求人终极拯救的超越精神,而表现终极价值的宗教精神始终贯穿于诗歌之中。④主题思想奠定了诗歌的格局和气魄。⑤所谓诗歌的灵魂,指的是诗歌的主题思想。⑥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精神使得西方人感情丰富,重视现世享乐,同时也重视超越现实的彼岸世界。8.(1)当奔放的越野比赛和 的森林相结合,每支车队都竭尽全力,将他们的赛车梦想放飞在长白山这片美丽的天空!(茂密 密集)(2)他没有 ,也没有动摇,在2020年6月20日毅然决然与中兴公司总经理签订了为期十年的合同。(迷惘 茫然)(3)刘老师每天在广州越秀山上的花海中 ,并义务修剪花草,被称为“老顽童”。(徘徊 徜徉)(4)近日,多地私家车外部出现了一款新型 物——“小黄鸭”。它被安装在车顶、后视镜或引擎盖等位置。(装饰 粉饰)(5)2019年9月26日,法国前总统雅克·希拉克去世,千千万万的法国人、国际友人流着悲伤的泪水前往吊唁。( )(6)陈老汉那瘫痪二十年的老伴去世后,他本来无忧无虑了,谁料想他又把90岁的岳母接到家中,朝夕伺候。( )9.《致大海》这首诗用开阔的意象、澎湃的激情、拟人与呼告的手法,奔放而自由地纵情抒写大海,抒写诗人向往自由的强烈愿望。下面一段文字是围绕“古桥”而展开的,在写法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人称变换:第一句用“那座古桥”开头,自“德高望重的老桥”以后,改用第二人称,采用“呼告”的形式,以便于抒情。请仿照这种写法,以“国旗”或“梅花”为对象,写一段话。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累吗?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彼岸,你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那从不改变的姿态,让我看到了一种古老而坚韧的灵魂。三、非选择类10.了解作者。歌德(1749—1832),德国 、 。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富裕市民家庭。曾获斯特拉斯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深受卢梭、莱辛和斯宾诺莎的影响;和席勒交谊深厚,青年时为狂飙运动的主要人物。政治上反对封建割据,渴望德意志统一,主张自上而下的社会改革。代表作诗剧《浮士德》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探求真理的痛苦经历,反映从文艺复兴至19世纪初德国进步的、科学的力量和反动的、神秘的力量之间的斗争,宣扬人道主义思想。重要作品还有自传《诗与真》和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和漫游时代》。所作抒情诗语言优美,内涵深广,是德国诗歌的瑰宝。其作品对德国和世界文学有很大影响。在自然科学方面也有不少贡献,如发现人类颚间骨,并著有关于植物形态学和颜色学的论文。四、现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又一个五月之夜【俄】 费特多美的夜色!温馨笼罩了一切!午夜时分亲爱的家乡啊,谢谢!挣脱冰封疆界,飞离风雪之国,你的五月多么清新,多么纯洁!多美的夜色!繁星中的每颗星,重新又温暖柔和地注视着心灵,空中,尾随着夜莺婉转的歌声,到处传播着焦灼,洋溢着爱情。白桦期待着,那半透明的叶子,腼腆地招手,抚慰人们的目光。白桦颤动着,像婚礼中的新娘,既欣喜又羞于穿戴自己的盛装。啊,夜色,你温柔无形的容颜,无论什么时候都不会让我厌倦!唱着情不自禁的,最新的歌曲,我又一次信步来到了你的身边。11.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色?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2.本诗第一节和第二节均以“多美的夜色”开头,二者的作用相同吗?13.诗的第三节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刻画白桦树?这样写可以收到怎样的表达效果?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夜巷苏金伞小巷的记忆力最坏,虽有纸糊灯刚走过,马上又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一只壁油灯,抛下的黑影比光还多,而且还有着消化不良症:一辆豪华的马车驶入,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在肚里翻不过身来。至于失眠倒是不会的。也有足以炫耀的地方:星子多,因为大街上的,都被明灯赶到这里了;就像:鱼被渔火赶入河湾。1937年3月19日(有删改)14.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展示的是三十年代中国乡村的夜巷。“夜巷”在诗人的笔下变成了一个人,这样的想象带给读者一种别开生面的感受。B.诗歌前三句展现出一幅动态的画。纸糊灯被人拿着晃晃悠悠地从小巷里走过。随着橘色的灯光一点点向巷子深处移去,刚路过的地方再度被夜色笼罩。C.小巷不仅“记忆力最坏”,它还患有“消化不良症”。因为小巷是一条细细窄窄的巷子,甚至不能让一辆马车调头。D.诗歌的第一节紧紧扣住“夜巷”的“夜”字展开描述,如写走过小巷的“纸糊灯”,挂在小巷的“壁油灯”等,它们显示了黑夜里小巷的特征。15.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第一节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小巷的记忆力最坏”“糊涂得如拢了藕的塘泥”将小巷拟人化了。B.诗人用很有意思的比喻,如“像细蛇吞下一头青蛙”,以形写神,写出了小巷的狭窄,读来使人过目不忘。C.“鱼”代“星子”,“渔火”代“明灯”,“河湾”代“夜巷”,这些借喻产生了美妙的画面,诗歌结尾为暗淡的“夜巷”增添了一抹亮色。D.诗歌最后一节用动态的事物描写比较静态的画面,动中有静,静中藏动,更加凸显出了小巷的安静、祥和与简陋。16.拟人化是本诗最显著的特色。请简要分析诗歌运用拟人手法的妙处。17.有人说,这首诗歌与作者童年时期的农村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一个小农家的暮刘半农她在灶下煮饭,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灶门里嫣红的火光,闪着她嫣红的脸,闪红了她青布的衣裳。他衔着个十年的烟斗,慢慢地从田里回来;屋角里挂去了锄头,便坐在稻床上,调弄着只亲人的狗。他还踱到栏里去,看一看他的牛,回头向她说:“怎样了——我们新酿的酒?”门对面青山的顶上,松树的尖头,已露出了半轮的月亮。孩子们在场上看着月,还数着天上的星:“一,二,三,四……”“五,八,六,两……”他们数,他们唱:“地上人多心不平,天上星多月不亮。”1921年2月7日,伦敦【注】1920年,刘半农离开风雨飘摇的祖国前往英国伦敦,该诗就写于1921年的伦敦。18.下列对诗歌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选取一户普通农家作为对象,描写了农家从傍晚时分到夜幕降临时的日常生活场景。B.男主人带着锄头从田里回来,一会儿到栏边看牛,一会儿问新酿的酒,这表现了他的勤劳。C.诗歌第四节写景,通过青山、松树、半轮月亮写出了夜的宁静美好,也表示天色已经晚了。D.诗歌最后两句暗示了现实社会中并非都是诗中所写的这种能享受祥和、安宁生活的农家。19.下列对诗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主要采用了白描手法,勾画出农妇晚炊图、农夫收工图、孩子观月图三幅图景。B.本诗没有直接抒发感情的句子,而是着重写人物活动、生活场景,将情感蕴藏其中。C.诗中暗含着空间的变化,诗人的视线随着人物的活动不断变化,最终落到了场上。D.诗歌结尾借助儿歌暗示现实,以“星”和“月”为本体,与诗境巧妙融合,浑然天成。20.本诗擅长细节描写,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请举出两例并简要分析。21.诗歌蕴含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我愿意是急流裴多菲我愿意是急流,山里的小河,在崎岖的路上、岩石上经过……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快乐地游来游去。我愿意是荒林,在河流的两岸,对一阵阵的狂风,勇敢地作战……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在我的稠密的树枝间做巢,鸣叫。我愿意是废墟,在峻峭的山岩上,这静默的毁灭并不使我懊丧……只要我的爱人是青青的常春藤,沿着我的荒凉的额,亲密地攀援上升。我愿意是草屋,在深深的山谷底,草屋的顶上饱受风雨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可爱的火焰,在我的炉子里,愉快地缓缓闪现。我愿意是云朵,是灰色的破旗,在广漠的空中,懒懒地飘来荡去……只要我的爱人是珊瑚似的夕阳,傍着我苍白的脸,显出鲜艳的辉煌。22.在这首诗中,诗人描写了哪些自然物象?表达了怎样的主题?23.本文读后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你能说说形成这种感觉的原因有哪些吗?五、小阅读-课外24.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刘彻庞德绸裙的窸瑟再不复闻,灰尘飘落在宫院里,听不到脚步声,乱叶飞旋着,静静地堆积,她,我心中的欢乐,睡在下面。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象派”的诗歌,直接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阅读庞德的《刘彻》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简要评析两首诗歌相似的意象组合手法,并说说这样组合所产生的表达效果。字数不少于100字。2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浮士德(节选)歌 德我面向大海,眼见洪波涌起,高耸入云一转眼,又卷起波涛,冲上海岸冲向远方的平原但我对此感到厌倦自由的精神,原本尊重一切权利却受不了傲慢的强权变得愤愤不平、郁郁寡欢我本以为,这只是偶然但后来才发现,这就像冲上岸边的海浪一样一遍又一遍,故伎重演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计划我享受这样的勇敢那就是,我要把大海赶走扩大被大海淹没的土地的边界让大海回到它自己的归宿我已经一步一步考虑好了这就是我的任务,我的救赎我开辟了广袤的土地几百万人居住在那里安居乐业,只求平静自由的生活那丘陵之上,田野之中宁静的日子啊如同天堂一般绽放然而不远处,是肆虐的海浪是一道巨大的堤坝保护着生活的安详所以人们拼命地保护着这座堤坝一旦堤坝被冲破,那就只有死亡这就是我愿意为之献身的思想:谁的生命都不会一无所获走到终点,总会明白一些道理: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才能享受生命懂得了自由的可贵,才配享受自由即使前路充满艰难险阻也值得这样去走过生命的长路我真想看到他们——自由的人们,在自由的土地上相会这样,我才会对那个瞬间说停下吧,你有多美!(有删改)莱辛说过:人的可贵不在于拥有真理,而在于追求真理。浮士德就是一个勇于追求真理的人。请结合本诗谈谈“浮士德精神”。参考答案:1.B 2.①宜缓行 ②可以让你发呆的地方 3.因为原文两句句式相同,结构一致,读来有节奏感,与上下文的语言节奏一致,且突出表现了乌镇黎明静寂的特点。(意思相近即可)4.③将“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跟谷雨一样”改为“谷雨跟雨水、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⑤在“降水量”前面加上“此时”。⑥将“初插了秧苗”改为“初插的秧苗”。⑦删除“时节”或将“时值”改为“是”。5.①“取材”后加介词“于”;②“解读和打开”修改为“打开和解读”;⑦“触及到”修改为“触及”;⑧“深层”的后面加“东西”(或思想内涵)。6. 徒然 汲取 别具匠心 恒河沙数 瞠目结舌7.⑤④②⑥①③8. 茂密 迷惘 徜徉 装饰 √ ×9.示例一:庄严的国旗,是我心中神圣的象征。迎风飘扬的国旗,你好吗?你把多少艰难的过去告诉未来,你把多少美丽的遐想昭示给我们。你那永远飘扬的姿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民族古老而欢快的灵魂。示例二:那树梅花,是我一直敬仰的师长。迎霜傲雪的梅花,你冷吗?你把肃杀的严寒当作春风,你把凛冽的冰霜当成细雨。你怒放的身影,让我感到了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10. 诗人 剧作家11.(1)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家乡五月夜晚的美景。(2)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以及自己回归家乡的喜悦之情。 12.不同。第一节,“多美的夜色”奠定了赞美家乡五月夜景、抒发喜悦心情的感情基调;第二节,“多美的夜色”则引起下文,引出对家乡五月夜景的具体描写。 13.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白桦树在夜色下的柔美风姿,融情于景,富于感染力。14.A 15.D 16.①赋予了小巷人的特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巷的狭窄、黑暗。②表达了作者对小巷的特殊情感,让读者感到小巷的有趣和亲近感。 17.认可。①作者选取的意象大多带着乡村气息,如“拢了藕的塘泥”“细蛇”“青蛙”“鱼”“渔火”“河湾”等。②作者借战乱时期的“夜巷”表达了对乡村文明某种程度的依恋。18.B 19.D 20.①“新砍的山柴,必必剥剥的响”,女主人正在做饭,灶中柴火的响声这一细节描写具有生活的真实性,同时营造了温馨的氛围。②“五,八,六,两……”,孩子们数星星时数错了数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孩子们的纯真,也使诗歌显得真实、自然。 21.①对安宁、平静的田园生活的憧憬与向往;②对现实中无法拥有这种生活的农民的同情;③作为在海外求学的学子,对祖国深深的思念之情。22.物象:急流、小鱼、荒林、小鸟、废墟、常春藤、草屋、、火焰、云朵、夕阳。主题:表达了诗人的不畏艰险、不惧挑战、不惜毁灭,只要爱人因此获得快乐、幸福、安宁,体现了诗人纯洁、热烈的爱情观。 23.①通篇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式结构回环连接;②意象组对比排列;③诗中妙用暗喻,诗句一气呵成;④在遣词造句方面朴实自然,全诗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修饰,对纯洁的爱情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之情有机地融入朴实的言语之中。24.“意象派”诗歌受中国古典诗歌的启发,主要表现在“意象的巧妙组合”方面。《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小桥、流水、古道、瘦马等意象,看似无关却是巧妙地组合,传达出秋天离人的凄凉和愁苦之情,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感受。《刘彻》中的“一片潮湿的树叶粘在门槛上”与前五句也是看似无关的意象,就像一片叶子粘在诗歌的结尾。这个鲜明的意象营造了寂寞、凄清的氛围。25.浮士德精神是一种自强不息、永远追求的资产阶级进取精神。浮士德不局限于从书本里去了解世界,而且渴望在实践中去改造世界,这是一种腐朽的封建社会里所没有的新型的人的精神气质。他说“我心中产生了一个又一个计划/我享受这样的勇敢”“我开辟了广袤的土地”“明白了生命的真谛,才能享受生命/懂得了自由的可贵,才配享受自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