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5分,其是1-7是单选,8-11题多选,多选题选对一个得2分,错一个扣3分共55分)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可能改变C.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D.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的方向一定和速度方向相同2.如图所示,甲从A地由静止匀加速跑向B地,当甲前进距离为x1时,乙从距A地x2处的C点由静止出发,加速度与甲相同,最后二人同时到达B地,则AB两地距离为( )A. B.C. D.3.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5 B.关卡4 C.关卡3 D.关卡24.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则b时刻速度vb的大小为( )A. B.C. D.5..学完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做了一个实验,一同学手拿用50m轻绳连接的两个小球,从某一100层的大楼顶端(每层楼高3m)让其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第一个小球下落一秒后,第二个小球开始释放。g=10m/s2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个小球落地前在空中两个小球的距离随时间而增大。B.第一个小球落地前绳子已经被拉紧C.两个小球下落过程中,轻绳始终处于松弛状态,D.第一个小球落地前在空中两小时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6.如图所示,在足够高的空间内,小球位于空心管的正上方h处,空心管长为L,小球球心与管的轴线重合,并在竖直线上.当释放小球,小球可能穿过空心管,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两者同时无初速度释放,小球在空中能穿过管B.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且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C. 两者同时释放,小球具有竖直向下的初速度v0,管无初速度,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D. 两者均无初速度释放,但小球提前了△t时间释放,则小球一定能穿过管,但穿过管的时间与当地重力加速度有关7.一辆汽车拟从甲地开往乙地,先由静止启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然后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最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速度减为0时刚好到达乙地.从汽车启动开始计时,下表给出了某些时刻汽车的瞬时速度,据表中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可以得出汽车( )A. 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3.0 sB. 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 sC.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3.0 sD. 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s8.如图所示,一名消防队员在模拟演习训练中,沿着长为12m的竖立在地面上的钢管向下滑.他从钢管顶端由静止开始先匀加速再匀减速下滑,滑到地面时速度恰好为零.如果他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是减速时的2倍,下滑的总时间为3s,那么该消防队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m/sB.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2C.加速与减速过程中平均速度之比为1:1D.减速过程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9.研究某物体的自由落体运动时,描绘出了其运动学图像,如图所示,但图像横、纵轴的物理意义没有标出,则下列说法可能正确的是( )A.纵轴表示加速度a、横轴表示运动的时间tB.纵轴表示速度v、横轴表示下落的高度hC.纵轴表示下落的高度h、横轴表示运动时间的平方t2D.纵轴表示速度的平方v2、横轴表示下落的高度h10.一物体沿一直线从静止开始运动且同时开始计时,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关于它在前4s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3s内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为零B.第3s末速度为零,第4s内反向加速C.第1s末和第4s末,物体的速度均为8m/sD.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12m11.一物体以某一初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静止.若此物体在最初5 s内通过的位移与在最后5 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是11∶5,且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则( )A.物体的运动时间一定大于10 sB.物体的运动时间等于8 sC.物体的初速度为10m/sD.最初5s内通过的位移为27.5m二、实验题(13.①②每空2分 14.①每空2分②每空3分,共16分)12.如图甲,利用恒速滴液瓶(每隔相同时间从玻璃管口滴下一个液滴)和频闪光源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时,调节频闪光源的频率和恒速液滴的频率,使两者恰好相等,屏幕上就会出现“液滴不动”的影点,设此时频闪光源的频率为f。某次实验的影点位置如图乙所示,三个影点间的距离分别为h1、h2和h3①若图乙中最上边一个影点的初速度恰好为零,则h1:h2:h3=___________,液滴下落加速度的表达式为a=____________。②图乙中自上而下第二个影点的瞬时速度的表达式为v=_________13.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测量重力加速度开始时的实验装置示意图。①请指出该同学在实验操作中存在的两处错误:a.__________ ;b.__________ 。(2)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纸带,取连续的六个点,测得h1、h2、h3、h4、h5。若打点的周期为T,则打E点时速度为vE=______________;若分别计算出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数值,并在坐标系中画出v2与h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三、计算题(14题11分,15题18分,共29分)14. (11分)如图所示,一长为200m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v0=8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运动,因OA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段内,已知xOA=1200m,xOB=200m 求:(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的取值范围.(结果可以保留分数)(2) 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t.15.(18分)将A小球以VA0=40m/s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经一段时间Δt后,在同一地点又以VB0=30m/s速度竖直向上抛出B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求:⑴ 为了使AB两球在空中相遇,Δt的取值范围。⑵ 要使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小球A相遇,Δt的取值范围又如何?(结果可用根式表示)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 2.A 3.B 4.C 5.B 6.D 7.D 8.BC 9.CD 10.AC 11.BD二、实验题:12 ①1:3:5 (其它结果表示正确也同样得分) ②13.① a. 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 b. 重物释放时应紧靠打点计时器 ② 9.4三、计算题:14. 【答案】(1) m/s2 a m/s2 (2)50s.【解析】(1)列车车尾刚好停在A点右侧,设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1,减速距离为x1则:0 v02= 2a1x1 (2分)x1=1200m+200m=1400m (1分)解得:a1=m/s2 (1分)若列车车头刚好停在B点,设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则0 v02= 2a2xOB (2分)解得:a2=m/s2 (1分)故加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为:m/s2 a m/s2 (1分)(2)当列车车头刚好停在B点时,减速运动的时间最长,则:0=v0 a2t(2分)解得:t=50s.(1分)15. 【答案】⑴ ⑵【解析】(1)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2分)B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 (2分)要使两球在空中相遇,B球必须在A球落地前抛出,且B球必须比A球后着地。故有:(2分)即:(1分)(2)B球在最高点与A球相遇是B球上升还是下降与A球相遇的临界时刻。B球上升的最大高度: (2分)B球上升的时间: (2分)A球落回到时的速度:(2分)A球落回到时所用的时间:(2分)要使小球B在上升过程中与小球A相遇,Δt应满足:(2分)即: (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