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写作“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学写游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根据游踪合理安排写作的顺序,使游记有层次、有条理。
2.学会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3.学会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抓住景物或者游览场所的特点,突出重点,详略得当;
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描写的基础上,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等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世界那么大
导语:“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是几年前某教师的辞职信上的一句话,当时风靡大江南北。一听到这句话,我们心里那个想要出去看看的念头好像也被激活了。假如此刻,给你一张机票或车票或船票,你想去哪里呢?
过渡:既然出去玩了,那就顺带写一篇游记带回来吧!同学一片叹气声啊?看来游记写作真有点难,那么我们先去看看别人是怎么写游记的,我们或许能有所启发。
【设计意图:直击学生游记写作的困难,引导学生走向经典范文,以此激发学生从写作角度重新思考之前所学之游记。】
二、游记那么多
1.本单元学的就是游记,除本单元游记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古人的游记作品?
(预设:《与朱元思书》《三峡》《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2.看来,我们对游记并不陌生。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一颗浪漫的周游四方的心。今天,我们另辟蹊径,向古人学写游记吧!
【设计意图:古代山水游记是我国旅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写作者众多,内容丰富、样式具备,在中国散文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较之现当代作品,古代游记更强调对景的选择、景与情的融合。但是对于古代游记散文,我们在教学时更多地是从阅读角度去分析,对于“游记”的写作要素很少涉及,因此,以古代散文作为游记写作教学的文本,对学生而言,既有新鲜感,又有实效。】
三、原来这样写
1.让学生畅谈游记写作时的困惑。
(问题主要集中在:①要写的东西好像很多,不知如何取舍;②景色很震撼,却不知如何描述;③文章没有情感或思想,干巴巴,不好看。)
2.思考:
Ppt出示:《与朱元思书》《三峡》《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记承天寺夜游》《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湖心亭看雪》
(1)从游记的角度重新审视以上课文,说说游记三要素是什么?
(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2)游记三要素中,谈谈你认为哪个要素最重要。
阐述:我们之前在进行游记阅读教学,处理“所至”“所见”“所感”三者关系的时候,往往只是顺着文章的文字走,也就是说,往往首先是看到了怎样的“景”,其次是这样的“景”触动了我们内心某个点,然后形成了某种独特的“情”。但是,游记写作的心理过程恰好是逆向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开始写作游记时,这个“景”已不再是客观意义上得“景”了,是入了我们游览者的心的“景”了。因此,写作游记以前,如果没有对自己内心之“景”的梳理和选择,没有对“所感”的提纯,就很容易将游记写成流水账,这也是游记不容易写好的重要原因。
PPT出示:“所感”统帅“所见”
【设计意图:看似简单的课堂畅谈,价值在于将学生的游记写作心理进行一番简单的梳理,进而让学生明白:落笔写游记之时,要用“所感”来统帅“所见”。】
3.小组合作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小组合作探究:
回顾《与朱元思书》《答谢中书书》《三峡》《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思考: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所感” ②直接抒发“所感”的句子是哪一句 ③最能够表现这种思想感情的“所见”是哪一句
示例:
(1)《记承天寺夜游》:“何夜无月 何处无竹柏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唯有内心澄澈和透明的人,才能发现这样雅致的景色。
(2)《与朱元思书》:“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雄奇的山峰,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渺小,这千丈却清澈的水,让他们更是感受到了澄澈的可贵。所以当这些在凡尘俗世中追逐的人来到这里,自是流连忘返!
(3)《醉翁亭记》:几乎所有的句子的背后都可以发现太守的“乐”和“醉”,因为这是他励精图治的结果,他当然觉得自豪,当然会沉醉其中,而本文作者就是欧阳修,他就是这滁洲城的太守,因此他所见所感所写自是和别人不同。
总结:“所感”统帅了”所见”,通过探究我们还发现,所感还和这个人的身份和地位有关,也就是不同的人对眼前景物感受不同。因此在描写时,所选角度不同,呈现的景物自是不同,所表达的感情也就更不同了。
【设计意图:通过对多篇古代游记的梳理,学生会明白游记内容的选择并非是随意的,而是基于创作者对于眼前景色的感受,是游客就有游客的感受,是主人就有主人的角度,是父母官就有父母官的观察,虽然写的是景,是游记,但表现的往往是创作者自己独特的内心和精神世界,正所谓一千个游览者就有一千座黄山。】
四、课堂小结
相信大家通过今天的学习对游记又有了新的认识,明白了我们要根据“所感”来选择“所见”,对“所见”进行描述时,要饱含“所感”,用“所感”统帅“所见”。同时,要根据游览者不同的身份出发,写出对景物独特的感受。这样不仅笔力集中,而且写出来的游记会更有个性,更有风格。
五、板书设计
所感

所至 所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