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地球的历史 课件 (3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地球的历史 课件 (36张PPT)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人教版 第一章 第三节)
如何研究地球的历史?
书籍记录人类历史
地层记录地球历史
什么是地层呢?
地层是
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沉积岩的地层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阅读P14
1. 沉积岩地层有什么特点?
2. 沉积岩地层和化石的关系
3.为什么沉积岩下层中的生物化石更低级?
沉积岩地层
1、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1)结构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2)时间特点:先沉积的地层在下面,后沉积的地层在上面。
(3)一般沉积岩地层中含有化石。
鱼类
化石
龟类化石
化石
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
沉积岩地层中一定含有化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化石是生物遗体和遗迹沉积在地层中保存形成的。一般只有在沉积地层中才能找到化石,但是并非所有沉积地层中都含有化石。
三叶虫化石
沉积岩地层和化石的关系
1.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2.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
岩石 由老到新
生物化石 越复杂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阅读P14
1. 沉积岩地层有什么特点?
2. 沉积岩地层和化石的关系
3.为什么沉积岩下层中的生物化石更低级?
1. 右图为A、B两地地层对比,将图中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
2. 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
1
2
3
沉积岩
裸露地表的各种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崩解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
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在低洼处沉积下来,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1. 右图为A、B两地地层对比,将图中同时代的地层用虚线连接起来
2. 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思考
差异在于:B地缺失了地层3。
可能1:当时没有发生沉积。
当时B地为高地,没有发生沉积,不能形成地层3。
可能2:当时发生了沉积,但后来又被侵蚀掉了。
当时B地接受沉积形成了地层3,后来又上升为高地,被外力侵蚀掉了。
1
2
3
不同的地质历史时期
地球上的地理环境不同,因此孕育了不同的生物
通过研究地层以及不同地层中的生物化石
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例如:恐龙对应于三叠、侏罗、白垩纪
从工具到成果
地质年代表
根据地层顺序、生物演化阶段、岩石年龄等,科学家把漫长的地球历史按照宙、代、纪等时间单位,进行系统性地编年,这就是地质年代表
前寒武纪: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属于隐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时间跨度约40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大气圈:地球形成之初,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气,缺少氧气。
生物圈:冥古宙:只有有机质,没有生命;太古宙:出现蓝藻等原核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氧气;元古宙: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生物进一步演化出真核和多细胞生物。
岩石圈:金属矿产成矿时期。
安徽元古宙的叠层石
澳大利亚现存的叠层石
前寒武纪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
早古生代
进入显生宙,早古生代包括了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时间跨度约1.22亿年.
生物圈:早古生代是海洋无脊椎生物的时代,此时地球上海洋的面积远大于现在,出现了三叶虫,笔石,鹦鹉螺等生物;后期陆地上出现低等植物。
三叶虫化石
及模式图
鹦鹉螺化石
三叶虫化石
古生代:距今5.41-2.52亿年
晚古生代
晚古生代包括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时间跨度约1.67亿年.
生物圈:晚古生代是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动物)的世界,早期鱼类大量繁衍,随着海洋面积减小,一些鱼类演化成两栖类。
裸子植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繁盛,是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岩石圈:古生代地壳运动活跃,形成联合古陆。
古生代
中生代: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中生代
中生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意为“中间的生命时代”。
生物圈:中生代是爬行动物的时代,代表动物是恐龙。此外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一些哺乳动物也开始出现。
裸子植物兴盛,与古生代同为地质历史上重要的成煤期。
岩石圈:联合古陆在三叠纪晚期开始解体,大陆开始漂移。
中生代
新生代
新生代:6600万年前至今
新生代
新生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第四纪,意为“最新的生命时代”。
生物圈:新生代是哺乳动物的世界,人类在第四纪出现,成为代表性生物;被子植物兴盛。
岩石圈:联合古陆在新生代最终解体,漂移到现在位置,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新生代
重要事件:生物大灭绝
阅读上图,回答右侧的问题。
(1)从图上可以看出,地球上发生过多少次生物灭绝事件?
(2)哪一次生物灭绝事件造成了生物属的数量下降最多?
(3)恐龙灭绝发生在?
二叠纪末期的生物大灭绝
五次
白垩纪末期
重要事件:成矿期
前寒武纪是地质历史上第一次重要成矿期,以矿种多、规模大、矿床类型复杂著称,主体是金属类矿产。
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重要的成煤期,
晚古生代蕨类繁盛,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
重要考察点:生物进化规律


裸子植物
裸子植物出现于古生代,兴盛于中生代,没有果皮,种子裸露。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兴盛于新生代,也叫绿色开花植物,是植物中最高级的一种。
苔藓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出现于古生代的泥盆纪,大多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
藻类
藻类植物出现于前寒武纪,绝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重要考察点:生物进化规律
动物
原始单细胞动物
出现于前寒武纪,例如蓝藻等。
脊椎动物
(鸟类、哺乳类)
兴盛于新生代
无脊椎
动物
兴盛于早古生代,例如软体动物,腔肠动物等。
脊椎动物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
鱼类和两栖兴盛于晚古生代,恐龙兴盛于中生代。
重要考察点:生物进化规律
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水生到陆生
单细胞动物
腔肠动物
扁形动物
线形动物
环节动物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鱼类
爬行类动物
鸟类
哺乳动物
两栖动物
棘皮动物
藻类植物
苔藓动物
蕨类植物
裸子植物
被子植物
地球的历史
生物演化从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
从_________走向___________。
陆地
海洋
低级
高级
重要考察点: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科学家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和软体动物留下的化石为主,生命形态很简单,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呈爆发式增长,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因此科学家以此作为划分一个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宙由此开始,之前的漫长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统称为前寒武纪。
大气层、海洋和陆地形成,大气成分______增多
海陆格局多次大变迁,_____形成。
联合古陆解体。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总格局和大的山脉。全球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
原核生物出现。_____能制造氧气。缓慢进化出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早古生代,海洋中_____盛行,出现低等陆生植物。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海洋中鱼类大量繁衍,依次进化出_____、爬行动物。_____植物繁盛。
_____的时代,后期进化出了鸟类,裸子植物繁盛。
_____快速发展,人类出现,被子植物繁盛。
活动探究
①蓝藻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物








地球的历史思维导图
课后思考: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