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音版六年级上册第一课《芬芳茉莉》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单元名称 芬芳茉莉
教材版本 人音版(2012版)义务教育教科书 使用年级 六年级
设计人 审核人
1.单元教学设计说明 本单元选自人音版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单元主题为《芬芳茉莉》。“芬芳茉莉, 芳香四溢”,民歌《茉莉花》以它优美流畅的旋律,在世界舞台上散发着芳香并传播着友谊。在各地的民歌《茉莉花》 和以“茉莉花”为音乐素材创作、改编的众多作品中, 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作为学习内容。通过聆听与演唱,在熟悉中国民歌并喜爱民歌的基础上,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同时进一步体现艺术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
单元教材与学情分析 单元教材内容: 作品联系: (一)人文形象的外层联系 本单元的五首作品紧紧围绕“难茉莉芬芳”这一主题,在各地的民歌《茉莉花》 和以“茉莉花”为音乐素材创作、改编的众多作品中, 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作为学习内容。通过聆听与演唱,在熟悉中国民歌并喜爱民歌的基础上, 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情感,同时进一步体现艺术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 (二)音乐能力的内在联系 单元整合教学以音乐能力为指向,将音乐活动成为素养落地的主路径,形成完整的音乐单元能力体系,实现核心素养。在本单元中将音乐能力罗列出来,分为三课时,由“点——线(展开)——面(结合)”的串联关系,夯实各项音乐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学生的体验感受和探索创造能力进一步增强,同时,多数学生应该都听过《茉莉花》。因此我将在我的教学中注意丰富教学曲目的体裁、形式,增加合唱、器乐演奏及音乐创造活动的分量,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学生。
3.单元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单元学习目标: 1.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用一两句话说出它们在风格上的不同。 2.能学唱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中的一两句,并选择其中一首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演。 3.欣赏并哼唱歌剧《图兰朵》中的《东边升起月亮》, 能说出它与哪首《茉莉花》的旋律相似。 4.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二声部合唱《茉莉花》,能背唱一段歌词, 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 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 5.通过聆听和演唱多首以“茉莉花“为题的音乐作品,乐于搜集与“茉莉花”相关的资料与同伴分享。 单元学习重点: 1.聆听三首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用一两句话说出它们在风格上的不同。 2.通过对比聆听,学生感受它们在风格上的差异,初步了解产生这种差异与地域文化、语言等因素相关,知道《茉莉花》在中外传播中的影响力,拓宽音乐文化视野,增进民族自豪感。 单元学习难点: 1.能用柔美的声音、细腻的情感来演唱二声部合唱《茉莉花》,能背唱一段歌词, 尝试用江苏方言演唱, 体会歌曲的地方风格。 2.在演唱活动中既进一步体验《茉莉花》的地域风格,学生的合唱能力能得到相应的提高。
4.单元评价任务 评价方式 1.课堂随“行”评价,对学生的课堂音乐行为表现进行及时、有效的个人评价。在整个评价环节中,教师根据每环节目标和教学情况设计具体评价。在日常教学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记录。 2.多角度评价相结合。设置量标评价表,请学生为评价表画上相应的表情。将听、唱、演、奏、创纳入评价标准,多角度评价学生的音乐发展,并生成个人音乐档案。 3.终结性评价,以小组音乐会的形式呈现,结合学生的量标评价表,自评、他评、师评,最后得到总评。 评标表格如下:
5.单元整体教学计划
6.学习单元学习资源 课前:搜集与“茉莉花”相关的资料。 课堂:茉莉花的相关视频——上海申办2020 年世博会的宣传片、北京奥运会颁奖仪式 背景音乐《茉莉花》、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课后:歌剧的动画版、2013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宋祖英与席琳.过翁演唱的《茉莉花》视频、谭盾的作品《天地人》组曲片段、通俗歌曲《又见茉莉花》 等 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