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 (28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 (28张)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大气的
组成和垂直分层
第2章 第1节
学习目标:
1.运用大气组成示意图,分析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大气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能够绘制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指出每层大气的特点,并说明其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联系。
3.结合现实环保案例,阐明大气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观看视频并思考
1. 你能看到大气吗?
大气是什么样子的?
基廷格上校乘坐热气球经过了大气层的哪几个部分?
每层大气有什么特点?
1. 你能看到大气吗?大气是什么样子的?
大气成分
氮气、氧气、
二氧化碳、臭氧、氩气
水汽和杂质

干洁空气
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干洁空气
低层大气中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
21%
78%
1%
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25千米以下)
二氧化碳 CO2
臭氧—O3
氧气 O2
氮气—N2
78%
21%
1%
大气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
组成成分 体积占比 作用
干 洁 空 气 78%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21% 人类和其他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0.038% ①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
②吸收地面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极少 ①吸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使大气增温;
②减少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对生物具有保护作用,
被称为“地球生命保护伞”。
很少 因时因地而异 ①水的相变,产生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
②伴随着热量的吸收和释放,直接影响地面和大气的温度。
作为凝结核,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辨析
大气各组成成分的比例是固定不变的。
【探究点一】
大气的组成成分
1.在奥运会等世界重大体育赛事中,来自非洲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的中长跑运动员往往成绩优异。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这两个国家,归纳它们共同的地形特点。由此,你能推测这两个国家中长跑运动员成绩优异的原因吗
埃塞俄比亚
肯尼亚
埃塞俄比亚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上,肯尼亚位于东非高原上。这里地势高,空气轻度缺氧,有利于激发人体运动潜力。
甘肃·榆中
青海·多巴
云南·海埂
河北·兴隆
云南·呈贡
2.在中国地图(地图册或教学挂图)上找到表2.1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位置。(甘肃榆中、青海多巴、云南海埂、河北兴隆、云南呈贡),思考在这些地区设立国家高原训练基地的原因。
这些地区大多位于我国二级阶梯处,地势高,空气轻度缺氧,有利于激发人体运动潜力。
3.目前,世界公认的平原运动员进行高原训练的最佳高度为海拔1800-2400米。 表2.1中所列的高原训练基地的海拔在这个范围内吗 参照表2.2推测运动员在更高海拔训练反而达不到理想成绩的原因。
表2.2 不同海拔与海平面的含氧量比
海拔/m 0 1000 2000 3000 4000
含氧量比/% 100 89 78 70 61
在海拔1800-2400米范围内。
此范围内含氧量比为78%左右,随海拔升高,含氧量比降低,因此在更高海拔处训练会因严重缺氧而危害运动员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观看视频并思考
基廷格上校乘坐热气球经过了大气层的哪几个部分?
每层大气有什么特点?
原理: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及运动状况等差异,在垂直方向将大气圈分为
对流层
平流层
高层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划分依据
标注:每层高度
绘制:每层气温变化曲线
对流层
范围 气温 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 状况 密度 气压 水汽和尘埃 与人类的关系
大气圈的最底层,约0-12千米
随高度升高而递减,顶部气温低至-60℃
上冷下热,对流运动显著


集中了大气圈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与杂质,大气污染物也多集中在这一层
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与人类关系最密切。
季节差异:夏季厚,冬季薄。
纬度
17~18
10~12
10~12
8~9
8~9
N 90° 60° 30° 0° 30° 60° 90°S
厚度(KM)
5
10
15
20
纬度差异:低纬厚,高纬薄。
对流层高度的纬度差异
对流层的高度因其对流运动的强弱而异。
对流运动的强弱又与地面温度高低直接相关。
平流层
范围 气温 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 状况 密度 气压 水汽和尘埃 与人类的关系
自对流层顶部至50-55千米高空
随高度升高而升高
上热下冷,不易形成对流,以平流运动为主


水汽和杂质含量很少,无云雨现象
臭氧吸收大量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稳定,能见度好,利于高空飞行。
高层大气
范围 气温 垂直变化 大气运动 状况 密度 气压 水汽和尘埃 与人类的关系
平流层以上的大气统称为高层大气
随高度升高,先下降,再升高
一些高速运动的空气质点经常散逸到宇宙空间
极小
极低
——
流星;
无线电通信。
对流层
高层大气
平流层
流星现象
无线电通信
飞机飞行
成云致雨
活动:选出以下人类活动与哪一层大气有关?
平流层
电离层
活动:选出以下自然现象与哪一层大气有关?
对流层
电离层
大气分层 高度 热量来源 该层特点
对流层 低纬度大于高纬度地区,夏季大于冬季 (平均:12千米 低纬:17-18千米 中纬:10-12千米 高纬:8-9千米) 水汽和CO2吸收 地面长波辐射 ①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离地面越近,受热越多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100m,0.6℃)
②上冷下热,空气对流运动强烈
③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集中在该层,对流运动易成云致雨,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平流层 对流层顶至50-55千米 臭氧大量 吸收紫外线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逆温)
②上热下冷,不易对流,水平运动为主
③水汽、杂质极少,无云雨现象,天气晴朗,能见度好,气流平稳,利于航空飞行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至2000-3000千米 氧原子吸收 紫外线 ①离地面远,引力小,密度小,气压小
②气温随海拔增加,先下降,后上升
③电离层反射短波无线电波
④流星、极光、人造卫星和宇宙火箭的运行空间
学以致用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经被广泛使用,如右图所示,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25 千米处。据其可能探测到的现象,回答1-2题。
1.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
A.一直递减 B.一直递增
C.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
2.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主要集中在(  )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DA
思考
我国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的对流层厚度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来说是较厚还是较薄?为什么?
较薄。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所在地区为川西高原地区,较之我国东部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较低,对流运动不显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