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二)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屹立(yì) 霎时(shà) 跳跃(yuè)
B.霸占(zhān) 豆荚(jiá) 窗框(kuàng)
C.耐力(lài) 青苔(tāi) 炊烟(cuī)
D.蝙蝠(biǎn) 苍蝇(yǐng) 僵持(jiāng)
2.填入括号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们要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以免( )危险。
②只有留心观察生活的人,才能( )生活的美。
③人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人员的( )创造。
A.发生 发现 发明
B.发现 发明 发生
C.发明 发生 发现
3.下列对诗歌特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大气。 B.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C.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 D.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
4.对下面句子的标点用法说明有误的一项是( )
A.它的确在向上生长——人们每天都可以看见它在生长。(破折号表示补充说明)
B.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省略号表示语言的省略)
C.是谁在呼风唤雨?当然是伟大的人类!(问号表示强烈的反问语气)
D.哟!卵石间有多少个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感叹号表示强烈的情感)
5.将句子“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以前在人类中没有出现过的病毒,具有人传人的特点,有很强的传染性。”插入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
①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飞沫传播,另一种是密切接触传播。②因此,在当前这个特殊时期,应尽量避免外出。③如果必须外出工作或者采购应正确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措施,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地方。④同时,应该注意勤洗手,用流动的水和洗手液,保证充足的洗手时间,彻底清洁手部。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二、填空题
6.让生字走进语境。
(1)伟大的巨人盘古jié( )尽全力pī( )开天地,并使天地成形,自己却lèi( )得倒下了。
(2)飞机jià shǐ( )员必须听从地面总指挥的指令,不得wéi kàng( )。
(3)听说现在pú tɑo( )zhú jiàn( )成熟了,我正pàn( )着去采摘呢。
7.比一比,再组词。
既( ) 犹( ) 环( ) 占( ) 俗( )
即( ) 优( ) 坏( ) 站( ) 谷( )
8.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休:①停止; ②不要,别; ③歇息; ④喜庆。
(1)要是不费一点劲,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个脚。 ( )
(2)爷爷去老家休养去了。 ( )
9.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鸦( )无声 ( )无声息 震耳( )聋 低声( )语
人山人( ) 山崩( )裂 心旷( )怡 神机( )算
(1)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了,体育场馆内( )。
(2)会议开始了,整个会场内( )。
10.读读,背背,写写。
(1)可怜九月初三夜, 。 ——白居易《暮江吟》
(2)不识庐山真面目, 。 ——苏轼《题西林壁》
(3) ,雪却输梅一段香。——卢钺《雪梅》
(4) ,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5)我们学习了有关天气的谚语:“ , ,十月还有小阳春。”还有关于学习的名言:“ 之, 之, 之, 之,笃行之。”
11.快乐读书吧。
多姿多彩、充满想象的神话故事中,有许多性格鲜明的神祇和英雄,晒晒你读的神话吧!
故事名称:《 》;故事主人公: ;做的事:
故事名称:《 》;故事主人公: ;做的事:
故事名称:《 》;故事主人公: ;做的事:
三、语言表达
12.按要求写句子。
(1)清澈的泉水仍旧那样静静地流着。(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谁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照样子写句子)
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照样子写句子)
① 香山的枫叶红得 ,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② 花坛里的花香得 ,闻着 。
四、排序题
13.将错乱的句子整理一段话。
( )菊花美极了,黄的、紫的、白的、红的,还有绿色的......
( )只见大门口放满了菊花,百米长的通道两旁放满了菊花。
( )植物园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菊展。
( )人们指指点点,边走边观赏,不时传出一阵阵的赞叹声。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片断,回答问题。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jiē kāi( )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科学家mó fǎng( )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雷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4.我知道这段文字选自课文( )。
15.按拼音写词语。
16.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照( ) 重复( ) 阻碍( )
17.读了这个片段,我知道雷达的天线相当于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相当于 、雷达的荧光屏相当于 。
18.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你能说说你从自然界中得到的启示,或者自己搜集到的一些启示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丢失的东西
一天晚上,我从街上卖梨的摊子中间走过。突然,脚下一滑,我赶紧扶住旁边的一个木箱子才没摔倒,就在我扶住木箱子时,顺手抓了一个梨。当时,我不禁耳热心跳,回头一看,幸好没人看见,便站起来走了。这时,梨已稳稳 当当地到了我的手心。只见这梨黄澄澄的,散发出一股诱人的梨香。
拿着梨,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手里的梨怎么办呢 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A)……这样边走边想,不知不觉就到了家。爸爸见我拿着梨,就问:“哪来的?”“梨……梨(B)……是……梨摊上的。”我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这时,爸爸严厉地说:“从小不学好,长大怎么得了 明天把梨送回去,把你丢失的东西找回来,知道了吗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我盯着脚尖,红着脸说:“是,爸爸。”但我不明白到底丢失了什么。
第二天早晨,我按照爸爸的吩咐,把梨送了回去。卖梨的阿姨夸奖我说:“真是个好孩子!”我脸红了,不好意思地笑了。这时,我终于找回了我丢失的东西——诚实。
19.给加点字正确的读音画“√”。
中间(jiān jiàn)摔倒(dǎo dào)散发(sàn sǎn)踏实(tà tā)
20.照样子,写词语。
爸爸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很有力。(用加点的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省略号的用法有:①表示话未说完(有时又作语意未尽);②表示说话断断续续。文中A处应选( ),B处应选( )。
22.用“—”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23.“我”丢失了什么东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书面表达
25.习作。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关心我们的人,有老师、同学、亲人……请你根据自己平时对他的观察,选一个写一写。要求:350字左右,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能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项正确。
B.霸占(zhān)——霸占(zhàn)
C.耐力(lài)——耐力(nài),青苔(tāi)——青苔(tái),炊烟(cuī)——炊烟(chuī)
D.蝙蝠(biǎn)——蝙蝠(biān),苍蝇(yǐng)——苍蝇(ying)
2.A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完成时要注意辨析每组词的不同,然后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选择填空。
发生:原来不存在的事情出现了。
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创造出从前没有 的事物或方法。
①遵守交通规则,以免出现危险,选“发生”。
②看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选“发现”。
③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创造,选“发明”。
故选本题选A。
3.A
【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特点的理解。
A.错误,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内容风格多样,不一定都是大气的。
B.正确,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C.正确,诗歌常常表达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因此,语言表达也很独特,诗歌往往饱含着真挚的情感。
D.正确,诗歌不需要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它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丰富的想象力、高度的概括性、凝练的语言、和谐的韵律和节奏等特点。
4.C
【详解】考查标点符号。
C项问号表示强烈的疑问语气。
5.A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
认真阅读题干及所给句子分析可知,“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以前在人类中没有出现过的病毒,具有人传人的特点,有很强的传染性。”这句话说明了新型冠状病毒传染性的特点,①介绍了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②告诉我们应尽量避免外出,③④均是预防措施。由此可知,题干中的句子应该放在①②之间,这样能使句子再内容上更有逻辑性和连贯性。
6. 竭 劈 累 驾驶 违抗 葡萄 逐渐 盼
【解析】略
7. 既然 犹豫 环环相扣 占有 俗气 即将 优秀 坏了 站立 谷子
【详解】略
8. ② ③
【详解】考查多义字。
解答此题时,可将释义代入题中,结合语境,看表意是否通顺。
(1)休想:不要想,别想。休:不要,别。
(2)休养:休息调养。休:歇息。
9. 雀 悄 欲 细 海 地 神 妙 人山人海 鸦雀无声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补全词语及选词填空能力,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再根据句子语境填上恰当的词语。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安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极多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神机妙算:形容善于估计复杂的变化的情势,决定策略。
(1)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了,体育场馆内( )”可知,括号里适合填上“人山人海”词语。
(2)根据词义,结合句子语境“会议开始了,整个会场内( )”可知,括号里适合填上“鸦雀无声”词语。
10. 露似真珠月似弓 只缘身在此山中 梅须逊雪三分白 嫦娥应悔偷灵药 八月暖 九月温 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详解】考查默写。
(1)出自白居易《暮江吟》,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2)出自苏轼《题西林壁》,全诗为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出自卢钺《雪梅》,全诗为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4)出自李商隐《嫦娥》,全诗为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5)①“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是一句天气谚语。是指南方某些地区,农历八九月很暖和,十月还像春天一样温暖。②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思是做事要广泛的学习,仔细的探究,谨慎的思考,明确的辨别,最后要切实的去实行。
11. 嫦娥奔月 嫦娥 嫦娥偷吃仙药飞上月球 后羿射日 后羿 射日 夸父追日 夸父 追赶太阳
【详解】本题考查了课外知识的积累与搜集。
注意积累名著、猜谜语和名言名句等,培养学生阅读课文内容,并从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注意多读书,增加知识积累。
神话故事是民间文学的一种。远古时代人民的集体口头创作。包括神鬼的故事和神(鬼)化的英雄传说。解答此题,从平时的积累中找到,符合要求的内容即可。
《嫦娥奔月》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讲述嫦娥偷吃仙药飞上月球,从此与丈夫羿天地相隔的故事。中秋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便是从嫦娥奔月这则民间传说而来。
《后羿射日》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该故事主要讲述远古的时候,10个太阳同时出现,带来了严重的旱灾,为了拯救人类,后羿射下了9个太阳,天上只留下一个太阳的故事。
《夸父追日》又称夸父逐日,是中国上古时代神话传说,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讲述了黄帝时期的夸父族首领夸父与太阳赛跑最终渴死化成世间实物的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先民了解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
12. 泉水流着。 难道蟋蟀的住宅不算是伟大的工程吗? 当然是因为我们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像跳动的火焰 那么浓郁 泌人心脾
【详解】考查句子练习。
(1)考查缩写句子。
缩写句子就是去掉句子中起修饰、限制作用的“枝叶”,保留使句子意思完整的“主干”部分,把句子缩写成一个最简单的句子。去掉“清澈的、仍旧、那样、静静地” 等限定和修饰成分,保留下来的主要成分就是泉水流着。
(2)考查陈述句改反问句。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可分为四步: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④将句子梳理通顺。本句中加上反问词“难道”,加上否定词,在句尾加上疑问词“吗”和“?”。
(3)考查仿写句子。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如修辞手法,例句中一问一答是设问的修辞手法,仿写时在横线上写出前面问句的回答即可。
比如:老师为什么这么高兴呢?因为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在社会上出类拔萃。
(4)考查仿写句子。
要注意例句的写作手法,词性要与例句中的词语相当。
比如:香山的枫叶红的那样热烈,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花坛里的花香得那么浓郁,闻着令人陶醉。
13. 3 2 1 4
【详解】略
14.夜间飞行的秘密
15.揭开
模仿 16. 模仿 反复 障碍 17. 蝙蝠的嘴 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 蝙蝠的耳朵 18.科学家从海豚身上得到了启示发明了声呐。
【解析】1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识记。
根据片段中的第一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可知这个片段选自课文《夜间飞行的秘密》。
15.本题考查学生拼音拼写能力,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先读拼音再书写,注意拼读准确,拼读时注意以下三点:1、翘舌、平舌音字母;2、有无鼻音字母;3、最后是音调。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揭、仿”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6.本题考查近义词。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注意题干要求在文中找出近义词。)
仿照:按照已有的方法或式样去做。根据词义,在文中第①句话中找到“模仿”。
重复:反复出现。根据词义在文中第①句话中找到“反复”。
阻碍:阻挡妨碍,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根据词义在文中第④句话中找到“障碍”。
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理解。
结合“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超声波。而这种声音,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超声波向前传播时,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雷达的工作原理与蝙蝠探路类似。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从雷达的荧光屏上,驾驶员能够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飞行就更安全了”可知,飞机的雷达、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雷达的荧光屏,分别就像蝙蝠的嘴、蝙蝠嘴里发出的超声波超声波、蝙蝠的耳朵耳朵。
18.本题考查口语交际能力。
根据短文内容,科学家从蝙蝠身上发明了雷达,想想科学成果中还有哪些类似的发明。答案不唯一。例如:人们从鸟身上受启发,发明了飞机。
19.jiān dǎo sàn tā 20.虽然我很累,但是我还是坚持了下去。 21. ① ② 22.手里的梨怎么办呢?吃了,不好意思;扔了吧,又舍不得,怎么办?怎么办…… 23.诚实 24.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
【解析】19.略
20.略
21.略
22.略
23.略
24.略
25.例文:
我的叔叔
骄阳似火的夏天,叔叔到我家来做客。我的叔叔非常有趣,甚至具有一些小孩子的脾气,常常会跟六岁的妹妹争吵,有时还会整天拉着脸不理人。有一次,妈妈从菜市场买了一大袋子食品回来,让我们两兄妹和叔叔一起分了吃。妈妈刚放下食品袋,嘴馋的妹妹就拿起她最爱吃的鸡腿往嘴里塞。叔叔见了,夺过食品袋说:“怎么抢着吃,等一下我分少了怎么办 ”妹妹塞了满嘴的鸡腿,口齿不清地嚷着:“谁叫叔叔您不吃呀!"叔叔听了,十分不高兴地拿走食品袋,整天不理睬妹妹。第二天,妈妈知道了这件事,把妹妹狠狠地训了一顿。从小被宠爱的妹妹从来没有这样被骂过。吓得连午饭也不敢吃,一直躲在房间里落泪。叔叔看见了很是心疼,就对妹妹说:“小东西,别难过,是叔叔不对,叔叔请你喝饮料。”他拿来了一大袋饮料和糕点,搂着妹妹坐在膝盖上好说歹说地哄了半天,妹妹终于破涕为笑了。叔叔年纪不大,有时候却也很苦恼,他的记性不好,做事情老是丢三落四。有一次,他把房间门关了而钥匙忘了放在什么地方,急得团团转,把家里每一个角落都翻遍了也寻不到。后来,还是眼尖的妹妹找到了钥匙——就挂在他的腰带上。
叔叔的到来,给我们这个平静的家庭平添了不少烦恼,也增添了许多乐趣。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一、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要想写好作文,首先就要明确习作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不跑题。本次习作要注意以下两点:1、写人作文。2、通过具体的事例去写,以事写人。
二、选材:好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回想自己要写的人,他(她)的哪些事让你难忘,选择印象最深的或有意义的去写。
三、构思:根据所选择的内容,确定写作顺序、方法等,怎样开头、结尾?哪些详细写,哪些内容略写?用运哪些修辞、描写方法才能使人印象深刻?结合所写内容认真构思。
1、开头:扣题:把题目中的字或词写进第一段中。确定写作范围,完成情感定位,引出下文,适当过渡。2、中间:接续开头内容,按一定顺序写,详写重点部分。3、结尾:照应开头写所感.照应开头部分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感想或感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