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常考易错检测卷(一)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梅”可能与下面哪个字读音相同?( )
A.煤 B.袍 C.钓 D.缺
2.下列词语中,不是描写自然现象的词语是( )
A.山洪暴发 B.腾云驾雾 C.月落星沉 D.雪花飞舞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去掉之后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是( )。
A.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
B.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
C.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
D.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4.哪一对关联词填入句子中最恰当?( )
我 知道这件事情, 并不了解事情的全过程。
A.因为……所以…… B.虽然……但是……
C.如果……就…… D.不但……而且……
5.“在微风的爱抚下,小荷逐渐长大了,嫩绿的叶角慢慢地舒展成一个圆形的大盘子。”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拟人、夸张 B.比喻、夸张 C.拟人、比喻 D.比喻、反问
6.下列标语中,放在校园花坛边最合适的一项是( )。
A.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B.亲,别宅了,咱一起跑跑吧!
C.我爱花儿开得美,花儿夸我心灵美。 D.人有多少知识,就有多少力量。
二、填空题
7.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打“√”。
和煦(xùn xù) 参(cān cēn)差 夹(jiá jiā)竹桃
殷(yān yīn)红 蕴(yùn wèn)藏 二氧化碳(dàn tàn)
8.选字组词。
愉 喻
( )快 ( )悦 比( )
既 即
立( ) ( )然 ( )刻
临 监
( )时 ( )督 ( )狱 居高( )下
9.选词填空。
坚持 坚定 坚决
(1)认识到错误就( )改正。
(2)老师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给同学们上课。
(3)普罗米修斯摇摇头,( )地回答:“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
10.给句子中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满:①满足; ②全; ③骄傲; ④少数民族。
(1)学校操场北边墙上满是爬山虎。 ( )
(2)他很满意自己的这份工作。 ( )
11.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填空。
鸦( )无声 ( )无声息 震耳( )聋 低声( )语
人山人( ) 山崩( )裂 心旷( )怡 流连( )返
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开始了,体育场馆内( )。
会议开始了,整个会场内( ),连一个( )的也没有。
12.联系课文内容填空。
① ,水碧无尘埃。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 。
③ ,淡妆浓抹总相宜。这首诗的作者是宋朝的 ,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表达了作者 之情。
④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 地开在一起,宛如 ,或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实践。
①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②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③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3.判断作者是怎样观察的,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A.细心观察 B.连续观察
(1)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
(2)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 )
14.这个片段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神圣的跪拜
①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到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捕获猎物卖来的钱,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的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
②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
③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杯酥油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食。
④沉睡一夜的他立即来了一股劲,转身回帐篷拿来了猎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大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长泪从它的眼中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地松了一下。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⑤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藏羚羊的腹腔在刀刃下打开了,老猎手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
⑥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
⑥从此,老猎人消失在藏北草原上,没人知道他的下落。
16.仔细读③——⑥小节,理出事情发展顺序。
( )藏羚羊→( )藏羚羊→(开宰)藏羚羊→( )藏羚羊
17.“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老猎手明白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老猎人为什么会在草原上消失呢?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19.按要求写句子。
①春天,小鹿在小溪边走。(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大风卷起的阵阵尘土遮住了我的视线。(改为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口语交际。
在你的班上,有一个学生经常不写作业,假如你是他的同学(或朋友),你会怎么劝说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1.习作。
题目:我发现了__________
要求:
(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适当的词语,如“一个秘密”、“一个动物”、“一个人”等等,把题目补充完整。
(2)通过留心周围的事物,留心自己的生活、学习,写出让自己兴奋的发现。
(3)语句通顺,前后连贯。字数在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
1.A
【解析】略
2.B
【解析】略
3.B
【详解】解答此题可以把加点词语去掉后和原句进行比较分析,选择意思变化最小的一项。A.“刚”有“表示行动或情况发生在不久以前。”,如果去掉“刚”,句子就变成了“爬山虎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时候长出的叶子。
C.“不几天”表示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如果去掉,句子则变成了“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就萎了。”则表示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强,很快就萎,具有一定伴随性,与原句意思差别较大。
D.“逐渐”意思为“渐渐;逐步。”具有一定持续性,如果去掉,原句则变成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变成灰色。”则缺少了持续性,与原句意思有差别。
故答案为:B。
4.B
【解析】略
5.C
【解析】略
6.C
【解析】略
7.xù cēn jiā
yān yùn tàn
【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的掌握。
和煦(xù):暖和;温暖。
参(cēn)差:不一致,不整齐。
夹(jiā)竹桃: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叶子披针形,厚而有韧性,花白色或粉红色,略有香气。供观赏。茎叶有毒,可入药。
殷(yān)红:发黑的红色。
蕴(yùn)藏:蓄积,深藏未露。
二氧化碳(tàn):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 ,化学式量为44.0095,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8. 愉 愉 喻 即 既 即 临 监 监 临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形近字辨析与选词填空能力。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形近字,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词语意思,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字。
愉快:指快乐,适意。
愉悦:指欢乐,喜悦,身心放松。
比喻:指一种修辞方式,即打比方,用某些有类似特点的事物来比拟想要说的某一事物。
立即 :指立刻、迅即。
既然: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常用“就”、“也”、“还”等配搭。
即刻:指立刻。
临时:指事到临头,表示事情将要发生的时候。
监督:指察看并督促。
监狱:指国家的刑罚执行机关。也指关押罪犯的处所。
居高临下:指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9. 坚决 坚持 坚定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
做题时要先分析清楚每个近义词词义之间的不同之处,回顾词语的常见用法,再理解清楚每个句子的意思,最后根据句意选词填空。同学们平时要多积累常见的近义词词义,多思考分析词语的意思。
坚持:不改变不动摇,始终如一。
坚定:(立场、主张、意志等)稳定坚强;不动摇。
坚决:意志坚定,毫不犹豫。
(1)认识到错误就要改正,改正错误就要意志坚定,毫不犹豫。根据句意,第一个填空应填“坚决”。
(2)从题目可知,老师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体不适而停课,选择了继续上课。根据句意,第二个填空应填“坚持”。
(3)从题目可知,普罗米修斯始终相信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没有动摇过自己的立场。根据句意,第三个填空应填“坚定”。
根据以上分析,本题的答案为:坚决、坚持、坚定。
10. ② ①
【详解】考查多义字。
解答此题时,可将释义代入题中,结合语境,看表意是否通顺。
(1)满是 :全是。满:全。
(2)满意:满足自己的愿望;符合自己的心意。满:满足。
11. 雀 悄 欲 细 海 地 神 忘 人山人海 鸦雀无声 低声细语
【详解】考查词语的识记和运用。
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
悄无声息: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人山人海:指人群如山似海,形容人聚集得非常多。
山崩地裂:山岳倒塌,大地裂开。形容响声巨大或变化剧烈。
心旷神怡:心境开阔,精神愉快。
流连忘返:流连:留恋不止。玩乐时留恋不愿离开。留恋得忘记了回去。
形容体育馆内人很多,用“人山人海”,形容会议开始后,会场很安静,用“鸦雀无声”,没有人小声说话“低声细语”。
12. 天秋日正中 西出阳关无故人 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 比喻 西湖 美女西施 对西湖山水的喜爱 融洽 火上有雪 雪中有火
【详解】①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
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全文:九疑浚倾奔,临源委萦回。会合属空旷,泓澄停风雷。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兹辰始澄霁,纤云尽褰开。天秋日正中,水碧无尘埃。杳杳渔父吟,叫叫羁鸿哀。境胜岂不豫,虑分固难裁。升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归流驶且广,泛舟绝沿洄。译文:潇水奔腾出九疑,临源湘水逶迤行。二水会合空旷处,水清流缓波涛平。江岸高馆耸云霄,更有危楼倚山隈。雨后初晴天色朗,纤云舒卷碧空尽。秋高气爽日正中,江天一色无纤尘。才闻渔父低声唱,忽听羁鸿哀声鸣。见此胜景岂不乐?难以自制思绪分。登高欲遣杂念去,更招思念故乡情。无心游玩驾舟返,小舟徘徊人迟疑。
②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
《送元二使安西》作者是唐代王维,全文: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译文:渭城早晨一场春雨沾湿了轻尘,客舍周围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老朋友请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③本题考查古诗识记默写。
《饮湖上初晴后雨》作者是宋代苏轼,全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诗歌中把“西湖”比作“西子”即西施,苏轼以自己的奇妙的观察品味,把西湖的自然美比作天然美女西施。通过巧妙地比喻,构成一幅生动可感的西湖图像,创造出更真切的意境,是十分贴切的比喻。
④本题考查现代文识记默写。
内容出自课文《夹竹桃》,是一篇被读者称为“具有史诗性质”散文,作者为季羡林。涉及内容“火与雪是不相容的,但是这两盆花却融洽地开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中有火。我觉得十分有趣”。
13. A B 14.修建过程 15.紧扣蟋蟀所用的工具是那样简单,住宅却舒适精致回答。
【分析】13.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
(1)本题中通过具体的动作描写,写出了蟋蟀建住宅的过程,所以这里是细心观察。
(2)本题中通过每一天不同的进度来分析,所以这里是连续观察。
14.本题考查的是开放性题目。
根据文段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工作做得很快。”“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等内容可以得出这个片段主要介绍了蟋蟀住宅的修建过程。
15.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原文的内容“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可以得出蟋蟀建造住宅的工具很简单,但是建造的住宅非常牢固。所以围绕这个方面来回答即可。
16. 发现 猎杀 掩埋 17.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18.这位羚羊母亲的跪拜深深地打动了老猎人
【分析】16.本题考查了文章的写作顺序。
结合文中第三到第六自然段中“突然瞅见几步之遥的对面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大的藏羚羊。”“但他毕竟是个老猎手了,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上。”“次日,老猎手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藏羚羊进行了开膛扒皮。”“当天,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可知,本段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发现藏羚羊→(射杀) 藏羚羊→(解刨)藏羚羊→(掩埋)藏羚羊。
17.本题考查了句子意思的理解。
“这时候老人全明白了……”这句话用省略号表示明白的内容,老人明白了藏羚羊在为自己未出生的孩子跪拜。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18.此题为思路拓展题。
要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答案不唯一,写出自己的体会即可,但要言之有据,不能偏离文章所表达的文章主旨中心。
从“老人没有出猎,他在山坡上挖了一个大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的孩子一起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可知,老猎人打了一辈子猎,猎捕藏羚羊是自己的生存和职业,但是面对母羊的跪拜,唤醒了老猎人内心的慈善,感化了老猎人,这件事也使得老猎人最终放下猎枪,从此洗手不再打猎。
19. 春天,小鹿在小溪边嬉戏玩耍。 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 我的视线被大风卷起的阵阵尘土遮住了。
【详解】①本题考查改写句子。
拟人句: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用描写人的词来描写物。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如:春天,小鹿在溪边悠闲地散步。
②本题考查修改病句。
认真读原句,弄清句子要表达的意思。找出有毛病的地方,根据病因修改。修改病句不能改变原句的意思。检查修改后的句子,看句子是否完整、通顺、合理。
“老师要求同学们明确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搭配不当,去掉“和”,在“学习态度”前面加上端正。
③本题考查句型转换。
“把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把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主动者,后面的“谁”为被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把字句=主动者+把+被动者+动作成分。
“被字句”的基本格式是“谁被谁怎么样”。其中前者的“谁”为被动者,后面的“谁”为主动者,而“怎么样”为动作。用公式清晰地来表示,即:被字句=被动者+被+主动者+动作成分。
20.同学,你不写作业是不对的。你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要知道“花有重开时,人无再少年”,我们作为学生,首要任务就是学习,你现在贪玩,不写作业,长大了后悔就来不及了。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仔细阅读所给材料,要求我们对不写作业的同学进行劝说,组织好语言进行表达即可,理由要充分。
如:同学,你这样下去会害了自己的。你是老师,家长的希望,不做作业是一个不合格的同学,父母辛辛苦苦挣钱供你上学,而你却不好好学习。你不做作业会大大的影响成绩,这样会被好同学笑话的!
21.范文:
我发现了一个秘密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只要用慧眼观察,你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东西。
这几天,我对蜻蜓的眼睛很感兴趣,总想自己去观察一下,今天,总算有机会了。吃过了饭,我握着网子,一蹦一跳的来到草地上,聚精会神地看着半空中扇动翅膀的几只蜻蜓。这里的蜻蜓不太多,所以,不大好捉。我看准了一只把网一扣,啊!终于捉到一只蜻蜓了。
“呀!”我大叫一声。我以前还以为蜻蜓的眼睛是一只很大很大的眼睛,可没有想到,蜻蜓里面并不是大眼睛,而是有很多很多的“小东西”。我当时并不明白那些“小东西”是什么。我就去问爸爸妈妈这些“小东西”是什么,可是爸爸妈妈不告诉我,而是让我自己去查资料。我暗暗下决心,我一定要搞明白这些“小东西”到底什么!
我看着捉回来的这只蜻蜓,它好像在对我说:“放了我吧!放了我吧!”我心一软,觉得它挺可怜的,就把它放掉了。
有一天,我在图书馆里看见了一本《动物百科》,便想起了“蜻蜓的眼睛”这个问题。于是翻开了书,找到了答案。原来蜻蜓里的那些“小东西”是许许多多的小眼睛啊!蜻蜓的这些小眼睛大部分有2万多只,少数还有3万多只呢!
大自然可真奇妙啊!让我们行动起来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吧!
【详解】本题考查习作的表达能力。学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选一个觉得最容易的作文来写,语句要通顺,作文符合题意即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意:
审题,明确习作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关键。本次习作为半命题作文,要求以“我发现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首先要补充题目将半命题作文变为命题作文,要易写作。我们要充分利用半命题作文选材自由的特点,填上自己认为较容易写的内容,如“一个秘密”、“一个动物”、“一个人”等等。
二、选材分析:
回顾自己的学习或生活,想一想你都有哪些发现,哪些发现让你感到很有趣,难忘,让你印象深刻,从中筛选出令你感到最有趣的,最深刻的去写,选材要新颖。
三、构思指导:
①开头:开篇点题,引出你的“发现”。②过程:无论写什么,都要注意记叙文六要素想好开头、结尾,做到首尾呼应。注意把事例写具体、写生动,写作时要合理安排材料,重点部分要详细写,如发现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你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有什么收获或启发。其他部分可略写,还要注意语句要通顺,用词要恰当。③结尾:写作过程中注意运用学到的写作方法及修辞手法,用到积累的好词佳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