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13.1 分子热运动 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物理观念 1.知道物质的组成,以及能够分辨什么是扩散现象。 2.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1.通过闻到空气中香水的香味,引入物质的组成以及分子是运动的。2.演示二氧化氮和空气的扩散实验,让学生知道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物理观念 1.知道物质的组成,以及能够分辨什么是扩散现象。 2.知道分子热运动与温度的关系。 3.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3.通过水和硫酸铜溶液发生扩散的视频和铅片和金片扩散图片,让学生知道液体和固体分子也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4.通过实验热水中的红墨水扩散的比较快,让学生知道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5.通过演示两个铅柱的聚合实验和很难摁一头堵住的针筒的活塞,让学生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科学思维 通过分子力与弹簧弹力类比,使学生知道分子间既存在斥力又存在引力。 通过将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与弹簧弹力类比,培养学生类比思维。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科学探究 1.通过演示实验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观察演示实验使学生知道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1.学生通过经历实验探究过程,知道一切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通过实验探究,知道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核心素养 学业质量 教学内容科学态度 与责任 用实验激发学生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使学生了解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可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2022年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1.知道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了解分子热运动的主要特点,知道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 1.能简单说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能通过宏观现象推测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能够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4.知道分子之间存在着作用力。 知识点1 物质的构成1.老师进课室后打开一瓶香水,同学们有什么感觉?( A )A.有香水味 B.没有感觉A 想一想2.我们能闻到香味,能看到它吗?( B )A.能 B.不能B课堂导学3.为什么我们不能看到有香味的物质,是因为它( B )A.消失了 B.很小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夜以继日地去数,需要3万多年才能完成这项任务。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的数量级是 10-10 m,人们用肉眼和光学显微镜都不能直接观察到它。 B10-10 结论1 1.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2.人们通常以纳米(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练一练5.关于分子和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分子的体积很大B.分子的直径很大C.分子能够用肉眼直接观察D.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D6.下列有关物质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空气中细小的灰尘就是分子B.大雾天,我们看到的许多小水珠就是分子C.机床将一根铁棒磨成铁粉,就成为了很多的铁分子D.由于分子非常小,人眼无法直接观察到D知识点2 分子热运动1.物质由大量的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是( A )A.运动的 B.静止的A 做一做2.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抽掉它们之间的玻璃板,等稳定后观察到( B )A.两瓶中无任何变化 B.两瓶均匀混合B 想一想3.下面瓶子里的二氧化氮密度比空气的大,它能进到上面的瓶子里去,这说明二氧化氮的分子是( A )的;密度小的空气能进到下面的瓶子里去,说明空气分子是( A )的。A.运动 B.静止4.在实验中,我们看到两瓶中颜色是 无规则 (选填“规则”或“无规则”)的变化,这说明气体的分子是 无规则 (选填“规则”或“无规则”)的运动。 5.气体分子是运动的,那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呢?略AA无规则 无规则 看一看播放视频:6.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用细管在水的下面注入硫酸铜溶液。硫酸铜溶液在量筒的下部,清水和蓝色的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面明显。静置几天,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了。7.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相互渗入约1mm深。 想一想8.根据以上实验,我们可知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是( A )的。A.运动 B.静止9.不同物质的分子能够进入彼此,说明分子之间 有 (选填“有”或“无”)间隙。把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总体积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0mL。 A有 小于 做一做10.如图,在一个烧杯中装一些冷水,在另一个相同的烧杯中装等量的热水,用滴管分别在冷水、热水中同时各滴入一滴等量的红墨水,观察到两杯中水变红的速度( A )A.热水更快 B.凉水更快 C.一样快A 想一想11.从上面的实验可知,分子的运动与( B )有关。A.种类 B.温度 C.质量12.刚炒的热菜比凉菜 更容易 (选填“更容易”或“更不容易”)闻到香味。 B更容易 结论2 1.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扩散现象等大量事实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3.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练一练1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春天柳枝摇曳 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飞舞 D.冬天瑞雪飘飘B14.在栀子花开的时候,校园里到处都闻得到栀子花的清香,这是一种扩散现象。下列对此现象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C )A.温度越高时扩散现象越明显B.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液体之间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存在着间隙C15.(跨学科)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肆虐,小明在学习分子动理论知识后,想知道病毒的传播是否属于扩散现象,于是他查阅相关资料得知新型冠状病毒的直径约100nm,100nm= 10-7 m,新型冠状病毒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分子,病毒的传播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扩散现象。 10-7不是 不是 知识点3 分子间的作用力物质由分子、原子构成,分子又在不断运动,那么固体和液体的分子怎么没有飞散开来,而总是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呢? 做一做1.实验1:如图,把两个表面光滑、干净的铅柱紧紧地压在一起,在下面挂钩码能把它们拉开吗?2.实验2:将注射器孔堵住,用力将活塞向下压缩注射器内一段被封闭的水,水的体积能被压缩得很小吗? 想一想3.在实验1中是什么力使两个铅柱紧贴在一起?是分子之间的 引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 4.实验2中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怎样的作用力?是分子之间的 斥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 5.分子之间既存在引力又存在斥力,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还是斥力呢?略引力 斥力 做一做如图,让我们来体会一下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变化时作用力的变化吧!在弹簧的两端分别系上一个小球,模拟两个分子,先自然放置。6.当弹簧被压缩时,相当于分子间距离变小,此时表现为 斥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 7.当弹簧被拉伸时,相当于分子间距离变大,表现为 引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 8.使弹簧拉伸很长距离后不能缩回,此时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很 小 (选填“大”或“小”)。 斥力 引力 小 想一想9.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 小 (选填“大”或“小”),作用力表现为 斥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被拉伸时,表现为 引力 (选填“引力”或“斥力”)。固体分子间距离小,不易被压缩和拉伸,具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10.气体分子间距离很 大 (选填“大”或“小”),分子间的作用力很 小 (选填“大”或“小”),因此,气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小 斥力 引力 大 小 结论3 1.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变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大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分子间的力可以忽略。 练一练11.下列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是( C )A.压紧后两铅块粘在一起 B.滴入热水中的红墨水散开C.固体和液体难以压缩 D.花香满园C1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只存在着斥力B.松软的馒头用手一捏体积会大大缩小,这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烧火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用热水相比较冷水更容易去掉衣物上的污渍,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D13.下表归纳了固、液、气三态物质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特性,请完成这个表格。略物态 微观特性 宏观特性分子间距离 分子间作用力 有无固定形状 有无固定体积固态 很大液态 较大 较大气态 很大略 【典例1】如图,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开隔板后,保持两瓶口紧贴。静置较长时间后,两瓶中气体颜色变得相同,此现象说明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 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重难点突破【变式1】颜色变得相同后,原来装空气的瓶中气体的密度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对于图中玻璃瓶的三种放置方法,你认为图 乙 (选填“甲”“乙”或“丙”)放置最不合理。 变大 乙 【变式2】如图所示,将两个分别装有空气和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ρ二氧化氮>ρ空气)的玻璃瓶口对口对接,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出玻璃板后,通过观察瓶内颜色变化推断气体分子是否做无规则运动。(1)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 B (选填“A”或“B”)瓶。 (2)分别在0℃、20℃、40℃的环境中做该实验,发现在40℃的环境中,装空气的瓶内最先变红,这种现象说明了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典例2】2022年3月23日下午,中国空间站“天宫课堂”开展第二次太空授课活动,航天员老师王亚平用水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搭建了一座液体桥,如图所示。水在两板之间连接成为桥,这说明( A )AA.分子之间有引力B.分子之间有斥力C.物质由大量分子构成D.水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变式】夏季来临,瓶装水迎来销售旺季,大量废弃的塑料瓶会污染环境。三名英国大学生用海藻提取物制成可食用薄膜,将水封装在薄膜中做成“水球”——Ooho,可直接吞服解渴,如图所示。图中薄膜没有破裂是因为( A )AA.薄膜的分子间有引力B.薄膜的分子间有斥力C.薄膜的分子静止不动D.薄膜的分子间没有空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